第44章 海因裏希去世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 作者:喜歡吃肯德基的公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知不覺當中,時間已經來到了黃帝曆4580年。
這年正月,愛迪生在帝都設置世界上第一座使用露天電線的電照明係統,以後帝都百姓的一切日常生活都要用電了。還有就是,奧托和狄塞爾等人率領的團隊在內燃機車方麵取得重大進展,他們已經成功製造出後世的福特t型車,速度已經達到了每小時四十五公裏。
李光得知這些消息後當然是十分高興的,他除了嘉獎他們外,還邀請他們到自己的府邸吃飯,而這也增進了他們之間的感情。
不過,三月份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海因裏希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海因裏希主義政黨的締造者之一,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卡爾?海因裏希,於十四日在不列顛倫底紐姆去世,享年六十五歲。
海因裏希的去世,在不同陣營有不同的態度。
在無產階級陣營中,人們感到巨大的悲痛。海因裏希是國際工人運動的領袖,他的理論對工人階級運動產生深遠影響。他的戰友和追隨者們,如弗裏德裏希,懷著沉痛的心情料理後事,並且弗裏德裏希在葬禮上發表著名講話,高度評價海因裏希的功績,稱他是“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對海因裏希一生為無產階級事業等諸多貢獻給予肯定,他的離去被看作是無產階級運動巨大的損失。
在資產階級陣營中,有不少人慶幸這個一生都在批判資本主義的人離開了人世,尤其是在帝都,有不少議員都在家大擺宴席,慶祝這個在他們眼裏十惡不赦的罪犯死去,有的人甚至還認為海因裏希死的還是太晚了,就不應該出生。帝國議會的議員們如此痛恨海因裏希,無他,就因為他的學說和思想實實在在威脅到了資產階級的統治。
李光在得知海因裏希去世的消息後,臉上並沒有什麽表情,但在內心裏仍掀起了不少波瀾。前世李光作為一個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他對海因裏希的去世深感悲痛,但現在作為一個資產階級的首相,他對海因裏希的去世又有點慶幸。
李光在海因裏希去世後並沒有像其他議員一樣在家大擺宴席,不過對於其他議員的邀請,他也沒有接受,一日三餐仍和平時一樣,不多也不少。
如果李光不是穿越成一國首相的話,他是一定會去拜見海因裏希先生的,並和他聊聊思想,幫他少走些彎路,哪怕海因裏希先生去世了,李光也要參加他的葬禮。可惜,李光是資產階級的首相,他要是去見的話,首相位置就不保了。
海因裏希被安葬在倫底紐姆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內,李光並沒有讓駐不列顛大使郭筠仙派人去給海因裏希送花,因為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唉,我要不是首相,那該多好。”李光站在府邸陽台上,自言自語道,這是他頭一迴有了不想當首相的念頭,不過這念頭很快就被打消了。
帝都某貧民窟,一個廢棄土地廟內。
此時的土地廟早已擺放好了花圈,而土地廟裏的人全都穿上了孝服,而土地廟的正中間擺放著海因裏希的畫像。
李耀站在人群最前麵,他看了一眼海因裏希的畫像,眼淚突然不自覺的流了出來,但並沒有被人察覺到,他以一種強硬有力的語氣說道:
“一鞠躬!”
眾人以及李耀對海因裏希的畫像鞠了一躬。
“二鞠躬!”
……
“三鞠躬!”
三次鞠躬完畢後,眾人的眼淚都流了出來,他們都是帝國境內最底層的工人,每天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挨領導的責罵,過得十分憋屈。海因裏希的思想與學說,給了他們活下去的希望,他們早已把海因裏希當成自己的再生父親。
郢都的工人運動結束後,一批懷著共產主義理想的年輕人在東南某地成立了某黨。並積極吸收底層工人和先進的知識分子入黨,一直到現在,人員已有九十萬。
帝國政府原先並不知道有某黨的存在,直到某天有個黨員在街上因為行為可疑,被巡警給抓到警察局。到了警察局後,由於無法忍受裏麵的酷刑,就一五一十交代了某黨的所有情況。而當地政府在得知此事後,立馬派出大批巡警前去抓捕黨員。
由於實力不足,某黨損失了不少的黨員。為了保存有生力量,某黨決定化整為零,把總部秘密轉移到帝都的貧民窟。到了帝都後,某黨內部開始三令五申,每個黨員都要有堅強的意誌力,絕不能向敵人透露黨的信息,同時要求每個黨員注意好自己的行為準則,不要隨意暴露自己的身份。
李耀在某黨把總部遷到帝都後,就加入了某黨。憑借之前在工人群體滾爬摸打的經驗,他最初擔任個中等職位,後來擔任了某黨黨魁。
海因裏希逝世的消息傳到國內後,人民黨內部的各個成員都十分悲痛,他們為海因裏希舉行了一場較為簡陋的葬禮。
鞠躬結束後,李耀在葬禮上發表了重要講話:
“同誌們,我宣布今天是個悲痛的日子,那就是我們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卡爾?海因裏希先生於昨日在不列顛倫底紐姆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我現在鄭重宣布,從今年開始,每年的三月十四日,為海因裏希先生的逝世紀念日;每年的五月五日,為海因裏希先生的誕辰紀念日。
五十多年前,不列顛、高盧、日爾曼尼亞的無產階級先輩們,為了反抗資產階級的壓迫,掀起了一場場聲勢浩大的工人運動。盡管這些運動都失敗了,但他們的精神將永垂不朽!
十二年前,為了反抗資產階級政府的賣國行徑,高盧盧特西亞的無產階級趕走了該死的資產階級,成立了自己的政權——盧特西亞公社,這個偉大的無產階級政權,推行了一係列有利於無產階級的政策,可正因為如此,高盧的資產階級為奪迴盧特西亞,竟不惜勾結外敵。而他們在奪迴盧特西亞後,竟然對城內無產階級進行大屠殺,可謂是無恥至極!
在郢都發生的工人運動,雖然迫使那些資產階級通過了《勞動法》,可那《勞動法》,大家也都也看到了,根本就是一個空架子,絕大多數無產階級都沒有享受到《勞動法》規定的應有的待遇,這跟羅刹國沙皇推行的農奴製改革沒有任何區別,都是欺騙底層人的把戲!
不過還好的是,那場工人運動,催生出了我們底層民眾利益的政黨。而我黨在這七年時間裏,人員達到了九十萬人,在全國各地都設有黨支部,這是一個很偉大的成就,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四年前的那場大選,同誌們也都看到了,無產階級們根本就沒有一張選票,而那些有著選票的資產階級居然恬不知恥的代表無產階級,去選舉一個不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國家首相,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因此,我們必須要抗爭,我們必須要爭取自己的政治權利,要有自己的選票。如果資產階級堅決不答應的話,那我們就用暴力手段把他們推翻掉,粉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一個隻屬於無產階級的國家機器。
一年後,就要舉行新一屆的首相大選了,那時候我們將會組織一場遊行示威,要求政府給無產階級選票。如果政府仍以鎮壓的態度來對待我們的話,那我們就要推翻他們的統治。
……”
李耀講了足足有一個小時,不過他絲毫沒有感覺到口渴。在講完後,李耀宣布葬禮結束,同誌們迴到各自的崗位工作。
李耀在工作完後,已經是晚上十二點了,他迴到自己的住處,那是一個隻有二十平鐵皮房,裏麵隻設有床和書桌以及書架,而書架上麵擺放著政府規定的禁書,全都是海因裏希的著作。李耀每次睡前,都要閱讀海因裏希的著作,一讀就是兩個小時。
雖然李耀的住處隻有20平,可這已經是條件最好的了,其他人住的地方甚至隻有幾平,而且還是幾個人擠在一起。他曾寫信給中央不要給自己那麽大的房子,但被中央給迴絕了。
李耀在土地廟的那篇慷慨激昂的演講,雖然激發了黨員們的鬥誌,可他自己卻有點不是很高興,因為他的那篇演講裏全篇沒有提到過農民。要知道,李耀可是把農民看作是可以爭取團結的對象,他在加入某黨後,曾多次建議中央做好農民方麵的工作,但都被中央給拒絕了。後來,李耀當上了黨魁,想開展農民運動工作,但由於黨內大部分人的反對而作罷,就連中央委員會也威脅,如果他再提有關農民的建議話,就撤銷他的黨魁位置,因此李耀後麵就不再提了。
原本這次演講,李耀是想在演講稿裏加入農民的內容的,不過後來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國內工人多,可農民也多呀,如果把工人和農民團結在一起,那這股力量是誰都戰勝不了的。”李耀自言自語道,“可惜,他們不懂,也不想去懂,他們認為部分農民有少量屬於自己的土地,就把所有農民都劃入資產階級的範圍內,這是個十分愚蠢的做法。如果不及時糾正的話,我黨遲早會有覆滅的危險。”
這年正月,愛迪生在帝都設置世界上第一座使用露天電線的電照明係統,以後帝都百姓的一切日常生活都要用電了。還有就是,奧托和狄塞爾等人率領的團隊在內燃機車方麵取得重大進展,他們已經成功製造出後世的福特t型車,速度已經達到了每小時四十五公裏。
李光得知這些消息後當然是十分高興的,他除了嘉獎他們外,還邀請他們到自己的府邸吃飯,而這也增進了他們之間的感情。
不過,三月份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海因裏希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海因裏希主義政黨的締造者之一,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卡爾?海因裏希,於十四日在不列顛倫底紐姆去世,享年六十五歲。
海因裏希的去世,在不同陣營有不同的態度。
在無產階級陣營中,人們感到巨大的悲痛。海因裏希是國際工人運動的領袖,他的理論對工人階級運動產生深遠影響。他的戰友和追隨者們,如弗裏德裏希,懷著沉痛的心情料理後事,並且弗裏德裏希在葬禮上發表著名講話,高度評價海因裏希的功績,稱他是“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對海因裏希一生為無產階級事業等諸多貢獻給予肯定,他的離去被看作是無產階級運動巨大的損失。
在資產階級陣營中,有不少人慶幸這個一生都在批判資本主義的人離開了人世,尤其是在帝都,有不少議員都在家大擺宴席,慶祝這個在他們眼裏十惡不赦的罪犯死去,有的人甚至還認為海因裏希死的還是太晚了,就不應該出生。帝國議會的議員們如此痛恨海因裏希,無他,就因為他的學說和思想實實在在威脅到了資產階級的統治。
李光在得知海因裏希去世的消息後,臉上並沒有什麽表情,但在內心裏仍掀起了不少波瀾。前世李光作為一個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他對海因裏希的去世深感悲痛,但現在作為一個資產階級的首相,他對海因裏希的去世又有點慶幸。
李光在海因裏希去世後並沒有像其他議員一樣在家大擺宴席,不過對於其他議員的邀請,他也沒有接受,一日三餐仍和平時一樣,不多也不少。
如果李光不是穿越成一國首相的話,他是一定會去拜見海因裏希先生的,並和他聊聊思想,幫他少走些彎路,哪怕海因裏希先生去世了,李光也要參加他的葬禮。可惜,李光是資產階級的首相,他要是去見的話,首相位置就不保了。
海因裏希被安葬在倫底紐姆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內,李光並沒有讓駐不列顛大使郭筠仙派人去給海因裏希送花,因為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唉,我要不是首相,那該多好。”李光站在府邸陽台上,自言自語道,這是他頭一迴有了不想當首相的念頭,不過這念頭很快就被打消了。
帝都某貧民窟,一個廢棄土地廟內。
此時的土地廟早已擺放好了花圈,而土地廟裏的人全都穿上了孝服,而土地廟的正中間擺放著海因裏希的畫像。
李耀站在人群最前麵,他看了一眼海因裏希的畫像,眼淚突然不自覺的流了出來,但並沒有被人察覺到,他以一種強硬有力的語氣說道:
“一鞠躬!”
眾人以及李耀對海因裏希的畫像鞠了一躬。
“二鞠躬!”
……
“三鞠躬!”
三次鞠躬完畢後,眾人的眼淚都流了出來,他們都是帝國境內最底層的工人,每天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挨領導的責罵,過得十分憋屈。海因裏希的思想與學說,給了他們活下去的希望,他們早已把海因裏希當成自己的再生父親。
郢都的工人運動結束後,一批懷著共產主義理想的年輕人在東南某地成立了某黨。並積極吸收底層工人和先進的知識分子入黨,一直到現在,人員已有九十萬。
帝國政府原先並不知道有某黨的存在,直到某天有個黨員在街上因為行為可疑,被巡警給抓到警察局。到了警察局後,由於無法忍受裏麵的酷刑,就一五一十交代了某黨的所有情況。而當地政府在得知此事後,立馬派出大批巡警前去抓捕黨員。
由於實力不足,某黨損失了不少的黨員。為了保存有生力量,某黨決定化整為零,把總部秘密轉移到帝都的貧民窟。到了帝都後,某黨內部開始三令五申,每個黨員都要有堅強的意誌力,絕不能向敵人透露黨的信息,同時要求每個黨員注意好自己的行為準則,不要隨意暴露自己的身份。
李耀在某黨把總部遷到帝都後,就加入了某黨。憑借之前在工人群體滾爬摸打的經驗,他最初擔任個中等職位,後來擔任了某黨黨魁。
海因裏希逝世的消息傳到國內後,人民黨內部的各個成員都十分悲痛,他們為海因裏希舉行了一場較為簡陋的葬禮。
鞠躬結束後,李耀在葬禮上發表了重要講話:
“同誌們,我宣布今天是個悲痛的日子,那就是我們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卡爾?海因裏希先生於昨日在不列顛倫底紐姆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我現在鄭重宣布,從今年開始,每年的三月十四日,為海因裏希先生的逝世紀念日;每年的五月五日,為海因裏希先生的誕辰紀念日。
五十多年前,不列顛、高盧、日爾曼尼亞的無產階級先輩們,為了反抗資產階級的壓迫,掀起了一場場聲勢浩大的工人運動。盡管這些運動都失敗了,但他們的精神將永垂不朽!
十二年前,為了反抗資產階級政府的賣國行徑,高盧盧特西亞的無產階級趕走了該死的資產階級,成立了自己的政權——盧特西亞公社,這個偉大的無產階級政權,推行了一係列有利於無產階級的政策,可正因為如此,高盧的資產階級為奪迴盧特西亞,竟不惜勾結外敵。而他們在奪迴盧特西亞後,竟然對城內無產階級進行大屠殺,可謂是無恥至極!
在郢都發生的工人運動,雖然迫使那些資產階級通過了《勞動法》,可那《勞動法》,大家也都也看到了,根本就是一個空架子,絕大多數無產階級都沒有享受到《勞動法》規定的應有的待遇,這跟羅刹國沙皇推行的農奴製改革沒有任何區別,都是欺騙底層人的把戲!
不過還好的是,那場工人運動,催生出了我們底層民眾利益的政黨。而我黨在這七年時間裏,人員達到了九十萬人,在全國各地都設有黨支部,這是一個很偉大的成就,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四年前的那場大選,同誌們也都看到了,無產階級們根本就沒有一張選票,而那些有著選票的資產階級居然恬不知恥的代表無產階級,去選舉一個不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國家首相,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因此,我們必須要抗爭,我們必須要爭取自己的政治權利,要有自己的選票。如果資產階級堅決不答應的話,那我們就用暴力手段把他們推翻掉,粉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一個隻屬於無產階級的國家機器。
一年後,就要舉行新一屆的首相大選了,那時候我們將會組織一場遊行示威,要求政府給無產階級選票。如果政府仍以鎮壓的態度來對待我們的話,那我們就要推翻他們的統治。
……”
李耀講了足足有一個小時,不過他絲毫沒有感覺到口渴。在講完後,李耀宣布葬禮結束,同誌們迴到各自的崗位工作。
李耀在工作完後,已經是晚上十二點了,他迴到自己的住處,那是一個隻有二十平鐵皮房,裏麵隻設有床和書桌以及書架,而書架上麵擺放著政府規定的禁書,全都是海因裏希的著作。李耀每次睡前,都要閱讀海因裏希的著作,一讀就是兩個小時。
雖然李耀的住處隻有20平,可這已經是條件最好的了,其他人住的地方甚至隻有幾平,而且還是幾個人擠在一起。他曾寫信給中央不要給自己那麽大的房子,但被中央給迴絕了。
李耀在土地廟的那篇慷慨激昂的演講,雖然激發了黨員們的鬥誌,可他自己卻有點不是很高興,因為他的那篇演講裏全篇沒有提到過農民。要知道,李耀可是把農民看作是可以爭取團結的對象,他在加入某黨後,曾多次建議中央做好農民方麵的工作,但都被中央給拒絕了。後來,李耀當上了黨魁,想開展農民運動工作,但由於黨內大部分人的反對而作罷,就連中央委員會也威脅,如果他再提有關農民的建議話,就撤銷他的黨魁位置,因此李耀後麵就不再提了。
原本這次演講,李耀是想在演講稿裏加入農民的內容的,不過後來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國內工人多,可農民也多呀,如果把工人和農民團結在一起,那這股力量是誰都戰勝不了的。”李耀自言自語道,“可惜,他們不懂,也不想去懂,他們認為部分農民有少量屬於自己的土地,就把所有農民都劃入資產階級的範圍內,這是個十分愚蠢的做法。如果不及時糾正的話,我黨遲早會有覆滅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