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好古、馮夢龍和惠來時三人帶著滿滿當當的四車物品緩緩駛向青園。其中一輛車上裝滿了各式各樣的帽徽等物件,而另外三輛車則載著一群活蹦亂跳的生豬。這些生豬可是專門運來給大家改善夥食的呢!


    就在他們快要抵達青園大門的時候,遠遠地便聽到從園內傳來陣陣激烈的射擊聲,“乒乓乒乓”響個不停,好不熱鬧。原來此時護國軍的士兵們正熱火朝天地進行射擊訓練。


    還沒等他們走到大門口,兩名名手持小紅旗的士兵迅速上前,將他們攔了下來。這兩名名士兵身姿挺拔,眼神銳利,一臉嚴肅地注視著張好古等人。


    士兵眼發現來人竟是張好古一行。一個士兵二話不說,扛起一麵鮮豔奪目的大紅旗,動作利落地翻身上馬,朝著園子深處疾馳而去,顯然是要向裏頭通報消息。而剩下的那名士兵,則依舊堅守在原地,保持高度警惕。


    隻見那名留守在此地的士兵身姿筆挺如鬆,他迅速而有力地抬起右臂,手掌緊貼著帽簷邊緣,向著張好古敬了一個標準且規範的舉手禮。緊接著,他扯開嗓子,以洪亮清晰的聲音大聲匯報道:“報告總指揮!黃團長有令,已經在各個方向距離青園整整一裏的地方,分別派遣出了三十二位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士兵去執行警戒任務啦!而且啊,黃團長還特意著重強調說,不管來者是誰,隻要膽敢靠近咱們這片區域,都絕對不允許再往前一步行走!這都是為了防止出現任何可能導致誤傷的意外情況呀。要是真有人固執己見,非要強行闖入這裏麵的話,那就得按照規定行事——必須先讓其中一個人手拿著一麵鮮豔醒目的大紅旗進入園內進行稟報,而另外那個人呢,則需要老老實實待在原地繼續保持高度警惕,一刻也不能鬆懈!”


    張好古微微躬身,向對方迴了一個標準而優雅的禮節,但他並未開口言語,隻是與身旁的馮夢龍、惠來時一同靜靜地等待著那位前去稟報的士兵歸來。時間悄然流逝,大約一盞茶的工夫過去後,從那封閉的場地內部傳出的激烈槍聲逐漸停歇了下來。


    沒過多久,一陣輕微卻清晰可聞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地傳來。隻見一隊英姿颯爽的騎兵正緩緩朝著張好古等人所在之處靠近。走在隊伍最前方的,赫然便是黃祥。眾人都騎在高頭大馬上,沒有一人下馬。


    黃祥驅馬迅速來到張好古麵前,動作利落地敬了一個軍禮,然後大聲匯報道:“報告總指揮!護衛軍一團正在此處進行實彈射擊訓練,目前已經暫時停止,請總指揮隨我前往。”


    張好古同樣迴以一個幹脆利落的軍禮,表示自己已知曉情況。就在這時,隻見位於前方騎馬的兩名士兵動作整齊劃一地將扛在肩頭的鮮豔紅旗展開,迎風飄揚起來。緊接著,又有六名士兵緊跟其後,他們個個精神抖擻。


    張好古輕輕一抖韁繩,胯下駿馬便邁開蹄子向前奔去。他與黃祥並肩騎行,兩人不時低聲交流幾句關於此次訓練的相關事宜。跟在他們身後的依次是馮夢龍、惠來時以及吳大寶和其他一眾負責保衛工作的護衛們。這些護衛們緊密圍繞在張好古等人周圍,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的動靜。


    而在這支隊伍的更後方,則是四輛裝滿物資的大型馬車。每一輛馬車都由強壯的馬匹牽拉著,車輪滾滾,揚起一片塵土。負責押送的士兵們也都是黃祥帶領出來的精銳之士,他們神情嚴肅,目光如炬,時刻保持著高度的戒備狀態。最後麵殿後的依然是黃祥手下的幾名得力士兵,他們穩穩地控製著整個隊伍的行進節奏,確保不會出現任何意外狀況。


    進入裏麵之後,張好古看到所有人竟然全都背對著暖房所在的方向,整齊劃一地排列在那片空曠的土地之上。隻見無論是鳥銃也好,還是魯密銃也罷,它們此刻都被靜靜地放置於空地上,沒有一名士兵將其握在手中。原來如此,這般安排顯然是為了確保張好古的人身安全。


    張好古邁步來到隊列前方,就在此時,成均、袁飛以及孫臨三人從隊伍之中快步走出,徑直朝著張好古行來。待他們臨近,便一同向張好古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張好古見狀,也迅速還了一禮。緊接著,他翻身下馬,而他身後早有眼尖的衛兵趕忙上前,恭恭敬敬地接過了馬韁繩。


    稍作停頓,張好古轉頭看向黃祥,並示意身旁的三位營長隨自己一同前往暖房。隨後,他又轉身麵向那些士兵們,高聲喊道:“各位將士聽令!你們在各自連長的率領之下,繼續專心練習射擊之術,不得懈怠!”言罷,他方才領著眾人朝暖房走去。


    當張好古一行踏入那溫暖如春的暖房時,一股熱氣撲麵而來,讓他感到格外舒適。就在此時,聽聞張好古即將到來的消息,宋應升也匆匆趕來與眾人會合。


    待眾人紛紛落座之後,張好古麵帶微笑地開口說道:“首先,我要對黃祥提出表揚!”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黃祥啊,你這次對於安全工作的重視以及所采取的一係列措施都非常到位。我們可千萬不能在安全問題上馬馬虎虎,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稍有疏忽便可能釀成大禍。尤其是今日的警戒哨安排得極為出色,這一點值得大家學習借鑒!”


    然而,麵對張好古的誇讚,黃祥並沒有居功自傲。他謙遜地擺了擺手,說道:“其實這安全哨的主意並非出自我手,而是宋應升最先提出來的。我隻是按照他的想法進行了具體的安排部署罷了。”說完,他轉頭看向宋應升,眼中流露出一絲感激之情。


    張好古聽後,隨即對著宋應升微微頷首,表示認可和讚賞。這個簡單的動作仿佛傳遞著一種無聲的鼓勵,讓宋應升心中倍感欣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名張好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溪聽水夜半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溪聽水夜半更並收藏學名張好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