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緊鑼密鼓地忙活了整整兩天後,那原本數量就不算多的火藥竟然一點點地被用光了。麵對這一情況,張好古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收拾行囊,立刻啟程返迴!而且這次迴程,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一條筆直的路線,據估計大概需要耗費兩天左右的時光才能順利抵達目的地。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迎來了拔營迴家的時刻。其實在前一天,細心周到的張好古就已經將那些應該留下的物品,統統都留在了莊子裏麵。當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黎明的曙光悄然灑向大地之時,士兵們便紛紛動手,開始迅速而有序地拆除一頂頂帳篷。與此同時,他們還齊心協力地將各種各樣的物資逐一搬上了一輛輛寬敞的大車。待到紅彤彤的太陽從東方緩緩升起時,精神抖擻的將士們已然用過早餐,整理好了行裝,做好了隨時出發的準備。
隻聽得張好古高聲喊出一句響亮的口令:“出發!”刹那間,一支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隊伍宛如長龍一般,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踏上了歸程。一路上,眾人風餐露宿,馬不停蹄地向前行進。曆經兩天艱苦卓絕的長途跋涉,這支年輕的護國軍隊終於平安無事地迴到了張好古的青園。由於護國軍在繁華熱鬧的京城並沒有屬於自己的固定營地,所以眼下也隻能暫且先在張好古的這座清幽寧靜的青園中安營紮寨了。
原本張好古一心想要趁著夜色匆匆趕迴家中,但周圍的人們卻七嘴八舌地勸說道:“這大晚上的趕路多不安全呐!還是等到天亮之後再動身吧,也不急在這一時半會兒呀。”麵對大家苦口婆心的勸說,張好古思索片刻後覺得不無道理,於是便打消了連夜迴家的念頭,決定聽從眾人的建議。
當天色還未完全亮起的時候,張好古便帶著吳大寶以及其他十來個隨從早早出發前往京城。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點啟程,就是為了能夠在城門剛剛開啟之際順利進城,以免因為人潮擁擠而耽誤行程。一路上,十幾匹駿馬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去,馬蹄聲響徹雲霄,揚起陣陣塵土。
經過一番風馳電掣般的疾行,沒過多久,張好古一行人終於抵達了京城,並迅速迴到了他闊別已久的家。一見到父母那熟悉而親切的麵容,張好古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然而,歸心似箭的他並沒有過多停留,隻是簡單地與父母寒暄幾句、問安過後,便又迫不及待地跨上馬背,馬不停蹄地朝著研究院奔去。
處理完研究院和郵政司那堆積如山的公務之後,太陽已經西斜,時間不知不覺地來到了下午時分。張好古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體,然後步履匆匆地朝著內閣走去。
一進內閣,張好古便迫不及待地將此次拉練的相關事宜詳細地向自己的老師稟報。他滔滔不絕地講述著計劃中的每一個細節,包括人員安排、物資準備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難等等。最後,他還滿懷期待地告訴老師,自己打算過完正月就前往登萊地區開展這次重要的行動。
然而,徐光啟聽完卻輕輕地搖了搖頭,表示此舉太過倉促。他皺起眉頭,一臉擔憂地看著眼前這個年輕而充滿幹勁的弟子,語重心長地說道:“致遠啊,為師深知你一心想要為國效力,想救出你師兄。但此事關係重大,切不可操之過急。如今大弟子尚且被叛兵囚禁,身陷囹圄,為師實在不忍心再讓你涉險。”
說到這裏,徐光啟的語氣變得愈發堅定起來:“隻有等隊伍訓練好了,具備足夠的應對能力,方可動身前往。否則,為師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的!”
麵對老師如此堅決的態度,張好古心中雖有些失落,但也明白老師的一片苦心。他無奈地點點頭,隻好垂頭喪氣地離開了內閣,緩緩走迴了研究院。
在此後的一段日子裏,張好古的生活又恢複到了往日的平靜。每天清晨,他按時起床洗漱,然後精神抖擻地上衙辦公;忙碌一天之後,再踏著夕陽的餘暉下衙返家。雖然依舊每日奔波於官署與家中之間,但他的心思卻始終牽掛著那尚未成行的拉練之事……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惠來時腳步匆匆地走進了張好古的辦公室。一進門,他便滿臉興奮地向張好古報告道:“大人,您之前吩咐定製的帽徽、領章以及肩章全都已經製作完成啦!”說著,他從懷中小心翼翼地取出幾個精美的盒子,輕輕地放在桌上。
張好古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之色,連忙站起身來走到桌前。隻見惠來時打開其中一個盒子,裏麵整齊地擺放著金光閃閃的帽徽、領章和肩章。這些徽章不僅做工精細,而且數量竟然是原本預定的四倍之多。也就是說,如果需要再組建四個團,這些徽章也是綽綽有餘的。
張好古凝視著眼前這些由自己親自精心設計而成的成品,心中不由得湧起一陣感慨。尤其是當他的目光落在那些帶有軍銜標誌的肩章上時,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油然而生。他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輕輕撫摸著那冰涼而光滑的肩章表麵,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力量與榮耀。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張好古就這樣靜靜地站在那裏,沉浸在迴憶之中。許久之後,他才緩緩迴過神來,轉頭看向惠來時,語氣堅定地說道:“明日一早,你帶上這些東西隨我一同前往青園。我們要給護國軍的眾多將士們舉行授銜儀式。此外,記得將馮夢龍也一並叫來。”惠來時聞言,立刻躬身應諾,表示定會遵命行事。張好古表示沒別的事了後,惠來時退出了張好古的辦公室。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迎來了拔營迴家的時刻。其實在前一天,細心周到的張好古就已經將那些應該留下的物品,統統都留在了莊子裏麵。當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黎明的曙光悄然灑向大地之時,士兵們便紛紛動手,開始迅速而有序地拆除一頂頂帳篷。與此同時,他們還齊心協力地將各種各樣的物資逐一搬上了一輛輛寬敞的大車。待到紅彤彤的太陽從東方緩緩升起時,精神抖擻的將士們已然用過早餐,整理好了行裝,做好了隨時出發的準備。
隻聽得張好古高聲喊出一句響亮的口令:“出發!”刹那間,一支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隊伍宛如長龍一般,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踏上了歸程。一路上,眾人風餐露宿,馬不停蹄地向前行進。曆經兩天艱苦卓絕的長途跋涉,這支年輕的護國軍隊終於平安無事地迴到了張好古的青園。由於護國軍在繁華熱鬧的京城並沒有屬於自己的固定營地,所以眼下也隻能暫且先在張好古的這座清幽寧靜的青園中安營紮寨了。
原本張好古一心想要趁著夜色匆匆趕迴家中,但周圍的人們卻七嘴八舌地勸說道:“這大晚上的趕路多不安全呐!還是等到天亮之後再動身吧,也不急在這一時半會兒呀。”麵對大家苦口婆心的勸說,張好古思索片刻後覺得不無道理,於是便打消了連夜迴家的念頭,決定聽從眾人的建議。
當天色還未完全亮起的時候,張好古便帶著吳大寶以及其他十來個隨從早早出發前往京城。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點啟程,就是為了能夠在城門剛剛開啟之際順利進城,以免因為人潮擁擠而耽誤行程。一路上,十幾匹駿馬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去,馬蹄聲響徹雲霄,揚起陣陣塵土。
經過一番風馳電掣般的疾行,沒過多久,張好古一行人終於抵達了京城,並迅速迴到了他闊別已久的家。一見到父母那熟悉而親切的麵容,張好古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然而,歸心似箭的他並沒有過多停留,隻是簡單地與父母寒暄幾句、問安過後,便又迫不及待地跨上馬背,馬不停蹄地朝著研究院奔去。
處理完研究院和郵政司那堆積如山的公務之後,太陽已經西斜,時間不知不覺地來到了下午時分。張好古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體,然後步履匆匆地朝著內閣走去。
一進內閣,張好古便迫不及待地將此次拉練的相關事宜詳細地向自己的老師稟報。他滔滔不絕地講述著計劃中的每一個細節,包括人員安排、物資準備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難等等。最後,他還滿懷期待地告訴老師,自己打算過完正月就前往登萊地區開展這次重要的行動。
然而,徐光啟聽完卻輕輕地搖了搖頭,表示此舉太過倉促。他皺起眉頭,一臉擔憂地看著眼前這個年輕而充滿幹勁的弟子,語重心長地說道:“致遠啊,為師深知你一心想要為國效力,想救出你師兄。但此事關係重大,切不可操之過急。如今大弟子尚且被叛兵囚禁,身陷囹圄,為師實在不忍心再讓你涉險。”
說到這裏,徐光啟的語氣變得愈發堅定起來:“隻有等隊伍訓練好了,具備足夠的應對能力,方可動身前往。否則,為師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的!”
麵對老師如此堅決的態度,張好古心中雖有些失落,但也明白老師的一片苦心。他無奈地點點頭,隻好垂頭喪氣地離開了內閣,緩緩走迴了研究院。
在此後的一段日子裏,張好古的生活又恢複到了往日的平靜。每天清晨,他按時起床洗漱,然後精神抖擻地上衙辦公;忙碌一天之後,再踏著夕陽的餘暉下衙返家。雖然依舊每日奔波於官署與家中之間,但他的心思卻始終牽掛著那尚未成行的拉練之事……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惠來時腳步匆匆地走進了張好古的辦公室。一進門,他便滿臉興奮地向張好古報告道:“大人,您之前吩咐定製的帽徽、領章以及肩章全都已經製作完成啦!”說著,他從懷中小心翼翼地取出幾個精美的盒子,輕輕地放在桌上。
張好古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之色,連忙站起身來走到桌前。隻見惠來時打開其中一個盒子,裏麵整齊地擺放著金光閃閃的帽徽、領章和肩章。這些徽章不僅做工精細,而且數量竟然是原本預定的四倍之多。也就是說,如果需要再組建四個團,這些徽章也是綽綽有餘的。
張好古凝視著眼前這些由自己親自精心設計而成的成品,心中不由得湧起一陣感慨。尤其是當他的目光落在那些帶有軍銜標誌的肩章上時,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油然而生。他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輕輕撫摸著那冰涼而光滑的肩章表麵,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力量與榮耀。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張好古就這樣靜靜地站在那裏,沉浸在迴憶之中。許久之後,他才緩緩迴過神來,轉頭看向惠來時,語氣堅定地說道:“明日一早,你帶上這些東西隨我一同前往青園。我們要給護國軍的眾多將士們舉行授銜儀式。此外,記得將馮夢龍也一並叫來。”惠來時聞言,立刻躬身應諾,表示定會遵命行事。張好古表示沒別的事了後,惠來時退出了張好古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