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銑覺得,若不是他反應快。


    連續兩次用了以退為進的策略,才堪堪隻是被罰俸了事,他是堅決不承認,由於自己的腦補太過,才給自己招禍了。


    而張鏊卻是覺得,曾銑是江湖越老,膽子越小。


    明明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硬是把自己弄得狼狽了,才顯得自己忠心一樣。


    其他不明就裏的人,則是覺得莫名其妙。


    同時也對曾銑多了一點提防,此人沉不住氣,一驚一乍的,很容易壞事。


    不過,對於曾銑分析的遼東局勢,卻還是很認可的。


    沒有了那種朝堂上文臣們,文縐縐的引經據典,所有的一切,都是以雙方式能夠優劣來做對比。


    並且通過一些大名的優勢,來創造出利於大明的勝勢。


    此時皇上的認可,更是肯定了曾銑的領兵打仗這方麵的才能。


    嘉靖思慮了一下。


    發覺,此次曾銑給出來的意見,可要比當年給他上的那個《重論複河套疏》,更加的簡潔明了。


    “往後,軍中議軍,就按照曾經軍今日的這套分析方法來議軍。”


    嘉靖的話,就是對曾銑的再次認可。


    “皇上,這個,這個辦法是京城傳過來的,臣隻是隨著信箋上的內容,確認了一遍而已。”


    曾銑可不敢輕易地領這一份功勞。


    皇上現在正高興著呢。


    等到皇上閑下來,想明白自己是貪了別人的功勞,怕是這個官也就做到頭了。


    “是嗎?”


    嘉靖一怔,他把信箋,真的當成了一封信。


    原來在專業的人眼中,這一封信還可以是戰略戰術?


    畢竟,通篇大白話,讓他這個習慣之乎者也的皇帝,看著不是很高檔的樣子。


    隨即拿過了那張信紙,再次仔細地看了起來。


    略過那些大白話不提。


    隻是在闡述整件事情上麵,連具體的數字都羅列了出來,但整篇看起來卻又仿佛是在聊家常一樣。


    這也是嘉靖剛一開始就給忽略過去的真正原因。


    “文章和信件,還可以這樣寫的嗎?”


    嘉靖目瞪口呆之餘,都不知道是該誇朱載坖聰明,另辟蹊徑,還是更應該說不學無術,連行文造句都弄不明白?


    嘉靖的喃喃自語,讓看過那封信件的人,也再次的迴憶起了其中的內容。


    在場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有點學問的。


    當時若不是這封信是從皇上手裏傳出去的,就會有人當場表示不屑一顧的。


    可現在嗎?


    在曾銑另外一種認同的情況下,這封信的價值就很可觀了。


    “皇上,臣建議把這封信,抄錄一遍,送到軍學院去,讓那些軍學院的人,好好的看一看,學一學,在每一次戰鬥發起之前,到底要做哪些準備工作,有需要注意一些什麽事項。”


    曾銑認為,隻要弄懂了這些,就算成不了一位名將,也可以勝任普通將官的職位。


    到時候,大明完全可以量產將官和諸多參謀了。


    而缺少會打仗的人,也將會得到進一步的解決。


    這對於未來的大明,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等到大明整合好內部,讓百姓們都有了飯吃,下一步就是向外麵擴張了。


    局麵已經推進到了這個地步。


    隻要是七品官員以及以上的,都可以了解到這一現象。


    嘉靖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因為他突然想到,自己的身邊若是有一群這樣的參謀,是不是也能夠看得懂一場戰爭的走向?


    底下的那些將官們,想要欺騙自己的話。


    就要多考慮考慮了。


    以此類推下去,對於大明的某些稅收,以及政令通行,也可以使用這個辦法。


    目前他養著的那一群十幾人的賬房先生,也有這方麵的潛力。


    之前是為了查賬方便,往後也可以詢問一些,怎樣才能夠讓百姓們富裕的小技巧。


    “曾將軍的建議很好,朕就采納了。”


    說話間,黃錦已經擬好了聖旨,就等著嘉靖用印。


    還沒等曾銑迴話,黃錦也已經端著一個木盒子走了過來。


    “皇上,聖旨已經擬好,您看一看。”


    等到嘉靖,看了一遍聖旨的內容之後,覺得沒有錯漏,就打開了木盒子開始用印。


    簡單的流程走過。


    黃錦再次退下,讓人開始八百裏加急地往京城送去。


    “兩廣還有多長時間,才可以變法完畢?”


    說完了遼東的事情,就又開始關注起身邊的事。


    隻有把兩廣的變法問題,徹底貫徹下去,嘉靖才會動身迴京。


    之後,還得想辦法,把自己三個兒子當中的一人,送過來再震懾一段時間,也算是一種麵對地方官吏們的鍛煉。


    既然喜歡往外麵跑。


    他這個做父皇的,就得滿足一下。


    “迴稟皇上,最少要等到明年夏收,百姓們有了餘糧,才會真正地安穩下來。”


    對於政務,歐陽必進就很擅長了。


    他估算的時間,也是考慮了各方麵的,其中對外貿易的市舶司肯定在這段時間內,也會陸續建成。


    外麵漂泊的海盜們,也會被大明收編,之後成為第一批遠行的船隊。


    “還要這麽久嗎?”


    嘉靖在紹興府的時間已經很久了,下一次他還想要去一趟西安府看看當地的情況呢。


    一直拖在此處,顯然很耽誤時間。


    “已經很快了,皇上。”


    能夠沒有鬧出多大的叛亂,在曆史上也算是少有的,平緩變法。


    歐陽必進覺得,皇上這一次出行,都可以載入史書了。


    就像是曾經秦始皇巡遊一樣。


    不同的是,秦皇麵對的是六國餘孽,而嘉靖麵對的則是官吏士紳,是一群讀書人。


    就難度來說。


    分不清哪一個更有難度。


    “天津和鬆江府的市舶司建立之後,市舶司提舉的人選,諸位覺得誰去擔當合適?”


    嘉靖詢問得很是籠統。


    與此同時。


    在京城之中,也在開著朝會,商議著市舶司的人選。


    朱載坖坐在自己小椅子上,百無聊賴地看著底下的人,掙得麵紅耳赤。


    此時朝會商議的政務,朱載坖也允許兵部的人參加了,另外還從軍學院中額外加了兩個副掌院。


    “殿下,關於市舶司的所有卷宗,都找過來了。”


    按照朱載坖的意思,原本是要建立海關的。


    可結果卻是,不要說大明了,在很早之前,已經存在了這一衙門。


    隻是不學無術的朱載坖,還沒有學到這種學問。


    此時突然被朝臣們架著,要開一個朝會,隻能臨時抱佛腳了。


    “拿來本殿下看看。”


    滕祥小心翼翼地,讓人抬著一口小箱子,放在了朱載坖麵前的案桌上。


    底下的朝臣們爭論不休。


    上首的朱載坖則是一邊喝著茶,一邊不斷地翻閱著古老的秘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