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若有所思。


    在京城來信之中,也有提到過在運動之中,消滅敵人的想法。


    還是提出的人,是自己的二兒子。


    一個從來都沒有學過幾天兵法的人,哪懂得怎麽戰鬥?


    此時再聽曾銑詳細的講解之後,瞬間明了,什麽叫做運動,運動的作用是什麽,想要達成的目的又是什麽。


    “愛卿看看這封信。”


    嘉靖拿手邊的一疊信紙,抽出了最後一張,推了過去。


    黃錦上前一步,恭敬的拿起,遞給了曾銑。


    信紙上的內容,除了他,屋內的人都詳細的看過。


    除了派遣精銳,從女真人的後方發起進攻之外,其他的都是在說怎樣移民,怎樣讓這些遷移的百姓們,有一個安全的生存環境。


    其中有一項,就是放開百姓們對武器的擁有。


    以及對自己財產範圍內的警戒。


    其中的好幾條,都是和大明關內的某些規定,大相徑庭。


    關內是怎樣減少武器在民間的流轉。


    到了關外,居然還需要派遣一些武技很好的士卒們,前去教導這些百姓們,怎樣才可以很好地使用這些武器。


    最後合格的還會發放一本兵器使用證書。


    以此來認證他們對某樣武器的使用權。


    方法和大明京師附近的一些刀劍社,火槍社差不多的性質,不同的是,一種能夠殺人,一種隻是玩樂。


    曾銑看得很是仔細。


    整個信件上說的就是,如何以民戍邊,配合大明火器精銳,達到殲滅來敵的計劃。


    可行性很高,需要朝廷撥付的軍費也是最少的。


    另外居然還有產出。


    這個就很讓他無語了。


    打仗,開疆拓土能夠做到這一步,那就是可以永久地把那塊地方給占領下來。


    “皇上,臣想不出來比這個剛好的辦法了,隻是···隻是這件事情實施之後,臣恐大明九邊效仿。”


    辦法是個好辦法,但要控製到一個度的問題,就很難拿捏了。


    邊軍之中,一些立功心切的人。


    恐怕知道了這個辦法之後,都會暗中去實驗一二的。


    成功了還好,可要是失敗了,損失最大的還是大明的百姓。


    如今,不管是朝堂,還是民間的士紳們,對於人口,可都是很看重的。


    人,就是財富。


    這一點已經越來越清晰地在大明展現了出來。


    哪怕是瘸子,聾子,亦或者是瞎子。


    總有一個地方適合這些人幹活。


    而隻要能夠幹活,那就是源源不斷的利潤,所付出了也不過是幾碗飯,以及一些微薄的工錢而已。


    畢竟,對於這些殘疾人,朝廷也是有補貼的。


    微薄的工錢,加上那點補貼,雖然比不上一個正常人賺得多,但養活自己還有結餘,就已經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嘉靖此時哪還管得了九邊的軍隊將官們怎麽想。


    他想要的是兩個兒子,不要在遼東受了委屈。


    雖然都不是很聽話,經常搞風搞雨的能夠氣死個人。


    可也不容許一個啥也不是女真人給欺負了。


    “九邊效仿,也是為了我大明開疆拓土,隻要不損了百姓們的性命,也是無妨。”


    揮了揮手,嘉靖沉聲說道。


    大明已經這麽厲害了,多占據一點外麵的土地給怎麽了?


    若是敵人敢動手。


    那麽朕就可以派遣軍隊打過去,到時候,那些地方不但是大明的,就是俘虜的那些人,也將會給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想到了這兩個成語。


    嘉靖就是一怔。


    什麽時候,他已經把外敵,不當人了?


    怔楞也隻是一瞬間。


    仁慈也隻是一個刹那,隻要死而後已的不是他大明的百姓們,管他那麽多作甚?


    “皇上英明。”


    這次沒有人說仁德了。


    英明用在此處,就已經包含了仁德。


    隻是對大明百姓們的仁德。


    周圍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很慶幸,他們是大明的人,現在還做著大明的官。


    就是苦了關外那些敵人們。


    到現在還不知道,惹惱了大明,到底會發生怎樣事情。


    “過了,過了。”


    笑嗬嗬的嘉靖,沒有了一開始的那種發怒時的壓抑。


    “既然曾將軍說,這麽做沒有問題的話,朕就可以給朝廷一個明確的答複了。”


    突然,嘉靖很是好奇,這封信上的內容,到底是怎麽弄出來的。


    以他對朱載坖的了解。


    小聰明是有的。


    可這種關乎戰略的大智慧,還未曾看到過。


    “一切謹遵皇上聖裁。”


    曾銑可不會說是自己的判斷影響了皇上。


    該聰明的時候聰明,該裝笨蛋的時候就要裝的笨一點。


    哪怕別人一眼就能夠看穿他的小聰明,也必須如此。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演道院的那些瘋子們。


    人家是靠著天賦和智慧吃飯的。


    他們則是可以隨時被人替代,兩者的路子都不一樣,也就無從比較了。


    “好!黃錦,下聖旨。”


    一切有人操勞,自然就不需要嘉靖來親力親為。


    曆史上,諸葛亮那麽厲害的一個人,還不是活生生的把自己給累死了,自己還是要追求長生的人。


    自然不會去犯這種小錯誤。


    每年科舉,招了那麽多的進士,幹什麽的?


    不就是為了他解憂的嗎?


    雖然現在寫聖旨的隻是一個太監。


    其實,嘉靖想要立刻迴到京師去的,奈何兩廣這一塊暫時還離不開他。


    別看他什麽事情都不需要去親力親為的管著。


    可隻要他的人在此。


    一切就都會風平浪靜。


    正如曆史上的秦始皇一樣,一日不死,其他人就連個屁都不敢放一個。


    現在的他,就已經隱約的達到了這一種境界。


    “對了,張尚書,你隔三岔五地去找曾銑,就是為了那個叫做劉顯的人,朕就給他一個機會,去遼東,去找女真人,隻要他再次立下戰功,朕也不吝嗇給他一個將軍坐一坐。”


    心情好了。


    嘉靖的想法,也就活絡了起來。


    讓劉顯去遼東,一是為了把軍中被剔除下去的那些有能力的人,再次利用起來,二是給自己幾個皇後一個交代。


    免的,商討了老半天,最後隻是同意了一下京城的來信。


    怎麽都說不過去。


    峰迴路轉啊有沒有?


    張鏊求爺爺告奶奶的,找了不少人,都無法往像劉顯一樣,有著軍功的人,從新進入到軍隊之中。


    沒想到,最後卻是以這種方式,被正式承認了其能力。


    “臣,替那些將官士卒們謝過皇上隆恩了。”


    一揖到底,張鏊還用眼角的餘光,看了一眼麵無表情的曾銑,本來想要看看這個老小子臉上的精彩表情。


    奈何,都是一群老狐狸,最是懂得控製自己的情緒。


    一點都沒有給到他看笑話的機會。


    卻不知道,此時的曾銑心裏,已經以張鏊為中心,咒罵了一圈家中親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