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一見麵,就被朱載圳詢問此事。
“臣隻是覺得,在為官的時候,經常遭遇到倭寇來犯,不懂點兵書的話,怕是倭寇多了,不容易取勝。”
很誠實的一句話。
朱載坖通過卷宗,了解過胡宗憲的過往。
人家不是在說大話,而是真的率領了千餘人編為的義軍,打敗過倭寇的襲擊。
而且,其中義軍當中,有不少還是人家勸降,安撫下來的強盜。
不管哪一種本事,單獨拿出來,都可以編寫一篇話本,還是很暢銷的英雄故事那種。
“可你不是武將啊!”
朱載坖起身,走上前,上下打量了一陣胡宗憲,發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
一個很能打的文官?
在大明的曆史中都是很少見的類型。
隻要出現一個,都是會被其他士大夫們排擠在外的一種人。
畢竟,大家都是動嘴皮子的,就是能,會動手,還很有本事的樣子,不是把比的人給比下去了?
有時候,不是能力不行被人看不起。
而是能力太突出,才會不合群。
害群之馬,在許多時候,不是抹黑了,或者是害了整個馬群,更多的是,提高了整個馬群的上限,使得其餘平庸的馬,不在被人需要。
這個就是最根本的罪行。
“臣,確實不是武將。”
這一點,胡宗憲承認得很爽快。
嘉靖十七年(1538年)考中的進士,然後被安排在刑部觀政,學習政務,緊接著時間不長就被派出去做了山東青州府益都縣的縣令。
可以說,從此刻開始,就開啟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原本的曆史上死的就很憋屈了,內閣首輔嚴嵩被罷官,其子嚴世蕃被逮。
胡宗憲是由嚴嵩義子趙文華的舉薦而屢屢升遷的,很多大臣的眼裏,他屬於嚴黨。
趙文華已死,嚴嵩失寵,胡宗憲的處境也就岌岌可危。
年底就在新任內閣首輔徐階的授意下,南京給事中陸鳳儀就以貪汙軍餉、濫征賦稅、黨庇嚴嵩等十大罪名上疏彈劾胡宗憲。
到了最後,被再次誣蔑下獄,甚至寫下萬言的《辯誣疏》,為自己進行辯解。
可遲遲沒有結果,胡宗憲無法忍受,終於在寫下“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的詩句後,自殺身亡。
不過,現在離他的那些悲催的命運還很遠。
年輕,有為。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大明,已作出了改變。
許多人的命運,也已經不同了。
“那你可曾想過,放棄一身的文臣官府,棄筆從戎,穿上一身的戰袍,做一名真正的武將?”
大明的武將裏麵,有大學問的人不多。
好不容易遇到一個能打的進士,朱載坖決定,提高了一下武將們的學問水平。
不然,在朝堂之上,一旦和文臣們爭辯了起來,都聽不懂人家的之乎者也,又從哪個地方開始辯解呢?
胡宗憲一怔。
他想了很多,卻從來都沒有想過,來到京城之後,會是這樣的一個結果。
有心拒絕。
可在抬頭看到朱載坖認真的目光之後,心中明白,這不是一個玩笑。
裕王殿下是認真的,他也就必須認真迴答了。
目前武將是一個怎樣的情況,那怕是他在家中丁憂,也是有人給他送來了消息的。
空缺很大。
特別是,更高一個層次的武將,譬如像周尚文等一個階層的。
能打,還得會練兵。
至於文官的空缺就更大了。
隨便一個地方,缺少的都是主官,州府的實缺或許不容易拿到,可更好地方的知縣,一點問題都沒有。
張了張嘴,最後擠出了一句話。
“殿下想要臣去那個地方,臣就去那個地方。”
有思想,有覺悟。
朱載坖越發地滿意胡宗憲這個人了。
在表達方麵,文人就是比武將強得多,就是不太明白,這樣的人物,為何會他會在前世的記憶當中,沒有聽說過。
當然,他不會承認自己的文化課學的不怎麽樣。
“好!說得好!”
一旁的滕祥不由的側目。
似乎俞大猷俞將軍和陸繹等人,又有對手了。
而且看起來還很強大,說話還很好聽的那種。
“大丈夫,當手持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詩詞歌賦那種老掉牙的東西,可比不上封狼居胥。”
朱載坖畫著大餅。
聽起來很好吃,實際上真的吃下去的話,也很香。
別看文人都是風花雪月。
實際上他們更想率領千軍萬馬,平賊,滅國。
可能力所限。
更多的是,狼狽的毫無戰功,損失還不小。
若是不有著一張舌燦蓮花嘴,和一支妙筆生花的筆,不但能夠自圓其說,還能夠給人甩鍋,使得自己各種偉光正。
怕是早就被人千夫所指,無疾而終了。
胡宗憲雖然不敢苟同朱載坖的話,可有一點他是很認同的,那就是封狼居胥,每個走上仕途的人,都想要體驗一番。
即便是最後功高震主。
被滅了九族,也在所不惜。
“殿下說的是,臣也有一分,拳拳報國之心,老掉牙的東西,卻是比不上封狼居胥。”
胡宗憲連連點頭。
認真的態度,一度讓朱載坖都沒有辦法把自己心裏想好的那些,勸說的話,都說出來。
一切似乎都很簡單的向著他希望的方向發展。
“嗯!胡大人不愧是進士出身,看問題的角度,就是不一樣,就憑這點,已經超過了大明八成的人了。”
朱載坖沒有說的是,別看兵部尚書劉天和現在是武將。
可此人依舊不甘心的想要做迴文臣。
在許多事情上麵,都是大事水準。
就算是被嘉靖敲打了好幾次,依舊死性不改。
都不知道圖啥?
“多謝殿下的誇獎。”
胡宗憲可不敢小瞧朱載坖。
人家年紀小是一迴事,可人家的父親還正值壯年,上一個暗中給見過太子使了絆子的人,已經致仕了。
“哎!本殿下可不是在誇獎你,正好本殿下有一個職務,想要交給你去辦,不知胡大人可能勝任?”
雖是疑問。
可明顯裕王殿下並沒有給他迴答不能的機會。
前麵鋪墊了那麽多,此時突然撂挑子不幹了的話。
不用裕王出手。
朝中有的是大臣們給他落井下石。
其中以那些武將們的動作最快。
明擺著看不起武將這一身份,不踩你踩誰?
“臣,必能勝任。”
也沒問到底什麽事情,先一口答應下來。
按照以往裕王殿下的作風,想來不會有很離譜的職務。
“好!皇上要重啟四衛,這些工作,就都交給你來辦了,先暫時掛職兵部右侍郎,官職給你了,事情可得辦得漂亮。”
一下子從一個七品官,上升到了正三品。
上升的速度,不可謂不大。
“臣隻是覺得,在為官的時候,經常遭遇到倭寇來犯,不懂點兵書的話,怕是倭寇多了,不容易取勝。”
很誠實的一句話。
朱載坖通過卷宗,了解過胡宗憲的過往。
人家不是在說大話,而是真的率領了千餘人編為的義軍,打敗過倭寇的襲擊。
而且,其中義軍當中,有不少還是人家勸降,安撫下來的強盜。
不管哪一種本事,單獨拿出來,都可以編寫一篇話本,還是很暢銷的英雄故事那種。
“可你不是武將啊!”
朱載坖起身,走上前,上下打量了一陣胡宗憲,發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
一個很能打的文官?
在大明的曆史中都是很少見的類型。
隻要出現一個,都是會被其他士大夫們排擠在外的一種人。
畢竟,大家都是動嘴皮子的,就是能,會動手,還很有本事的樣子,不是把比的人給比下去了?
有時候,不是能力不行被人看不起。
而是能力太突出,才會不合群。
害群之馬,在許多時候,不是抹黑了,或者是害了整個馬群,更多的是,提高了整個馬群的上限,使得其餘平庸的馬,不在被人需要。
這個就是最根本的罪行。
“臣,確實不是武將。”
這一點,胡宗憲承認得很爽快。
嘉靖十七年(1538年)考中的進士,然後被安排在刑部觀政,學習政務,緊接著時間不長就被派出去做了山東青州府益都縣的縣令。
可以說,從此刻開始,就開啟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原本的曆史上死的就很憋屈了,內閣首輔嚴嵩被罷官,其子嚴世蕃被逮。
胡宗憲是由嚴嵩義子趙文華的舉薦而屢屢升遷的,很多大臣的眼裏,他屬於嚴黨。
趙文華已死,嚴嵩失寵,胡宗憲的處境也就岌岌可危。
年底就在新任內閣首輔徐階的授意下,南京給事中陸鳳儀就以貪汙軍餉、濫征賦稅、黨庇嚴嵩等十大罪名上疏彈劾胡宗憲。
到了最後,被再次誣蔑下獄,甚至寫下萬言的《辯誣疏》,為自己進行辯解。
可遲遲沒有結果,胡宗憲無法忍受,終於在寫下“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的詩句後,自殺身亡。
不過,現在離他的那些悲催的命運還很遠。
年輕,有為。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大明,已作出了改變。
許多人的命運,也已經不同了。
“那你可曾想過,放棄一身的文臣官府,棄筆從戎,穿上一身的戰袍,做一名真正的武將?”
大明的武將裏麵,有大學問的人不多。
好不容易遇到一個能打的進士,朱載坖決定,提高了一下武將們的學問水平。
不然,在朝堂之上,一旦和文臣們爭辯了起來,都聽不懂人家的之乎者也,又從哪個地方開始辯解呢?
胡宗憲一怔。
他想了很多,卻從來都沒有想過,來到京城之後,會是這樣的一個結果。
有心拒絕。
可在抬頭看到朱載坖認真的目光之後,心中明白,這不是一個玩笑。
裕王殿下是認真的,他也就必須認真迴答了。
目前武將是一個怎樣的情況,那怕是他在家中丁憂,也是有人給他送來了消息的。
空缺很大。
特別是,更高一個層次的武將,譬如像周尚文等一個階層的。
能打,還得會練兵。
至於文官的空缺就更大了。
隨便一個地方,缺少的都是主官,州府的實缺或許不容易拿到,可更好地方的知縣,一點問題都沒有。
張了張嘴,最後擠出了一句話。
“殿下想要臣去那個地方,臣就去那個地方。”
有思想,有覺悟。
朱載坖越發地滿意胡宗憲這個人了。
在表達方麵,文人就是比武將強得多,就是不太明白,這樣的人物,為何會他會在前世的記憶當中,沒有聽說過。
當然,他不會承認自己的文化課學的不怎麽樣。
“好!說得好!”
一旁的滕祥不由的側目。
似乎俞大猷俞將軍和陸繹等人,又有對手了。
而且看起來還很強大,說話還很好聽的那種。
“大丈夫,當手持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詩詞歌賦那種老掉牙的東西,可比不上封狼居胥。”
朱載坖畫著大餅。
聽起來很好吃,實際上真的吃下去的話,也很香。
別看文人都是風花雪月。
實際上他們更想率領千軍萬馬,平賊,滅國。
可能力所限。
更多的是,狼狽的毫無戰功,損失還不小。
若是不有著一張舌燦蓮花嘴,和一支妙筆生花的筆,不但能夠自圓其說,還能夠給人甩鍋,使得自己各種偉光正。
怕是早就被人千夫所指,無疾而終了。
胡宗憲雖然不敢苟同朱載坖的話,可有一點他是很認同的,那就是封狼居胥,每個走上仕途的人,都想要體驗一番。
即便是最後功高震主。
被滅了九族,也在所不惜。
“殿下說的是,臣也有一分,拳拳報國之心,老掉牙的東西,卻是比不上封狼居胥。”
胡宗憲連連點頭。
認真的態度,一度讓朱載坖都沒有辦法把自己心裏想好的那些,勸說的話,都說出來。
一切似乎都很簡單的向著他希望的方向發展。
“嗯!胡大人不愧是進士出身,看問題的角度,就是不一樣,就憑這點,已經超過了大明八成的人了。”
朱載坖沒有說的是,別看兵部尚書劉天和現在是武將。
可此人依舊不甘心的想要做迴文臣。
在許多事情上麵,都是大事水準。
就算是被嘉靖敲打了好幾次,依舊死性不改。
都不知道圖啥?
“多謝殿下的誇獎。”
胡宗憲可不敢小瞧朱載坖。
人家年紀小是一迴事,可人家的父親還正值壯年,上一個暗中給見過太子使了絆子的人,已經致仕了。
“哎!本殿下可不是在誇獎你,正好本殿下有一個職務,想要交給你去辦,不知胡大人可能勝任?”
雖是疑問。
可明顯裕王殿下並沒有給他迴答不能的機會。
前麵鋪墊了那麽多,此時突然撂挑子不幹了的話。
不用裕王出手。
朝中有的是大臣們給他落井下石。
其中以那些武將們的動作最快。
明擺著看不起武將這一身份,不踩你踩誰?
“臣,必能勝任。”
也沒問到底什麽事情,先一口答應下來。
按照以往裕王殿下的作風,想來不會有很離譜的職務。
“好!皇上要重啟四衛,這些工作,就都交給你來辦了,先暫時掛職兵部右侍郎,官職給你了,事情可得辦得漂亮。”
一下子從一個七品官,上升到了正三品。
上升的速度,不可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