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了一次曆史。
盡管真實的有些讓朱載坖都覺得,能夠寫出西遊記這本四大名著的吳承恩,會是如此的落魄。
在一個社會主流就是科舉的時代。
似乎能夠寫小說,並不被大多數人認可。
其實,若不是醫學被嘉靖大力推行,還讓許多人見到了好處,大夫的處境,並不會有多好。
另外,賬房這門職業,也是因為朱載坖的影響,才有了更高的地位的。
其他各行各業也是如此。
朱載坖抬高了這些人的工價,也規定了一個很合適的工作時間,這就逼迫得別人也得跟著水漲船高。
不是沒有人想過,要把工價打壓下來。
以此來減少成本,生產更多,更便宜的東西。
可惜,最後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以失敗而告終。
為此朱載坖也覺得奇怪,還特地請人調查了一番,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大明現在低端商品上麵,還沒有市場。
大部分的百姓們,也剛剛吃飽飯。
他們所關注的,都是衣食住行。
以至於奢侈一點的物品,都沒啥市場,或許下一代人成長起來之後,情況會發生轉不變,但在此時可不行。
畢竟,沒那個習慣。
而富人可不在乎多出來的那點價格,寧願買高價,出門也不會被人笑話,都不會便宜地把自己的身份給降低了下去。
隻能說,人性許多時候,也是市場的一部分。
一連好幾天過去。
依舊住在客棧內的吳承恩一家人,總算是迎來了一次轉機。
在見過朱載坖之後不久。
就有裕王府的專職大夫前來給他們的兒子吳鳳毛治病。
由於前期有醫院的大夫,已經穩住了病情,所缺少的也是藥物跟上就行。
然而,即便如此,吳承恩的家中,也因為給自己的兒子治病,掏空了所有的家底,這次來京城,還是自己的老丈人家裏出了一部分的路費和醫藥費用。
如今,還欠著醫院三十五兩銀子沒給呢。
“這些藥物,總價值在八千兩銀子左右,我知道你負擔不起,裕王殿下也明白,所以就隻能讓你先欠著,往後從工錢裏麵扣除即可。”
來治病的大夫,把朱載坖的話傳達的一遍,就安心地查看起了吳鳳毛的身體狀況。
八千兩銀子。
一個讓吳承恩聽到都頭皮發麻的數量。
自己何德何能,居然欠下了這麽多債務。
一輩子哪怕是不吃不喝,也不見得能夠湊齊。
對於許多人來是說,正如裕王府傳出來的那句話。
這世上,隻有一種病,那就窮。
恰好,吳承恩舉得,自己也得了這種病。
“放心,隻要你的小說暢銷的話,這點銀子很快就能夠賺迴來。”
大夫視乎看出了吳承恩心裏的苦澀,不由得安慰道。
他實在是太清楚,一本暢銷的小說,到底能夠賺到多少銀子了。
李攀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對許多窮書生來說,李攀龍現在就是一個榜樣,可以讓窮酸書生逆襲的一個榜樣。
來京城的時候,也沒有見到有多富有。
可兩本小說,連載到現在,依舊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可人家已經很賺錢了還不好。
不但有了一個大房子。
還雇上了仆人。
一個月的收入,比一個知府兩三年的俸祿,都要多得多。
“那個叫李攀龍的知道嗎?他一個月,不算工錢的話,其他方麵的收入加起來,都有六七百兩銀子,你算上一算,在大明,六七百兩銀子是一筆多大的收入。”
大夫在裕王府待得久了,也是懂得了如何去畫餅。
此時描繪出來的美好未來。
一下子就把吳承恩吸引了過去。
“真的假的?”
之前吳承恩隻知道,給裕王殿下做事的李攀龍,確實是發達了。
但具體怎麽迴事,他是真的不清楚。
能憑借寫小說發財?
似乎翻開曆史都沒有幾個吧?
他一時之間,不確定自己算不算有這方麵的天賦。
畢竟,他可是連科舉第一關,都沒有走過去的人,和人家李攀龍根本就沒有辦法比較。
“自然是真的,現在都有不少的讀書人,開始自己創作呢。”
大夫沒有說的是,裕王府每天收到的稿件不少,但能夠被選上的屈指可數。
一個人能不能吃這碗飯,真的是要看天賦的。
大夫之所以說這麽多話。
不過是看在吳承恩的到來,是裕王親自出門迎接的。
能夠在裕王府任職的人,沒有誰真的是笨蛋。
吳承恩也沒有問結果。
他自己此時都是暈乎乎的。
一本西遊記,居然成了成功路上的敲門磚,這你敢信?
在他身邊的人,大多可都是看著他逐漸落魄的,雖然沒有當著他的麵,指著他的鼻子說玩物喪誌。
可在他的內心深處。
也對自己的這種,不可控製的行為,感到羞恥。
畢竟,寫詩詞歌賦,別人還能夠誇讚一句,風流才子。
可寫小說?
不見得有多少人,看得起你。
迷迷糊糊之中,送走了大夫,也看著兒子起身喝了藥,再次躺下,翻看著一本早就不知道翻了多少次的論語。
他的夫人葉氏,正小心翼翼地,用手絹擦拭著兒子額頭上的汗珠。
“苦了夫人了。”
在看到自己夫人,滿臉疲憊的樣子,吳承恩心疼地上前拉著手,略顯激動的說道。
“當年,我也是看中的你的才華,才和以你在一起的,可不能再說苦了。”
葉氏振作了精神,很是好奇,自己的丈夫,怎麽突然來了這麽一出。
不知為何,心裏暖洋洋的。
總覺得,自己當年挑選的如意郎君,並沒有旁人眼中那麽不堪。
“對對對!往後不能再說苦了,咱們的好日子也就要到了。”
吳承恩說起了自己的想法,也再次說了一遍,幾天前去了一趟裕王府的見聞。
“我就知道,官人一定會有出息的,憑借一身的才華,即便是考不上科舉,也依舊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葉氏欣喜得很。
即便是已經聽過了一次吳承恩給他說的那些話。
她依舊很開心。
“還是夫人看得準,等兒子的病情好了,為夫就去裕王府任職,若是做事認真的話,咱們也能夠在京城落戶了。”
至於能不能買得起房子。
吳承恩沒有去細想。
別人能成,憑什麽自己不行?
“列祖列宗保佑,咱們吳家,總算是要發達了。”
或許是苦日子時間太長了,葉氏一直都在等著吳承恩活出個人樣來。
她卻真不知道。
若是按照原來的曆史軌跡的話,她等到死了也沒有等到這個機會。
而且還是無後的那種,誅心得很。
當然,不妨礙吳承恩在後世的影響力,可那也和現在的她們無關了。
盡管真實的有些讓朱載坖都覺得,能夠寫出西遊記這本四大名著的吳承恩,會是如此的落魄。
在一個社會主流就是科舉的時代。
似乎能夠寫小說,並不被大多數人認可。
其實,若不是醫學被嘉靖大力推行,還讓許多人見到了好處,大夫的處境,並不會有多好。
另外,賬房這門職業,也是因為朱載坖的影響,才有了更高的地位的。
其他各行各業也是如此。
朱載坖抬高了這些人的工價,也規定了一個很合適的工作時間,這就逼迫得別人也得跟著水漲船高。
不是沒有人想過,要把工價打壓下來。
以此來減少成本,生產更多,更便宜的東西。
可惜,最後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以失敗而告終。
為此朱載坖也覺得奇怪,還特地請人調查了一番,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大明現在低端商品上麵,還沒有市場。
大部分的百姓們,也剛剛吃飽飯。
他們所關注的,都是衣食住行。
以至於奢侈一點的物品,都沒啥市場,或許下一代人成長起來之後,情況會發生轉不變,但在此時可不行。
畢竟,沒那個習慣。
而富人可不在乎多出來的那點價格,寧願買高價,出門也不會被人笑話,都不會便宜地把自己的身份給降低了下去。
隻能說,人性許多時候,也是市場的一部分。
一連好幾天過去。
依舊住在客棧內的吳承恩一家人,總算是迎來了一次轉機。
在見過朱載坖之後不久。
就有裕王府的專職大夫前來給他們的兒子吳鳳毛治病。
由於前期有醫院的大夫,已經穩住了病情,所缺少的也是藥物跟上就行。
然而,即便如此,吳承恩的家中,也因為給自己的兒子治病,掏空了所有的家底,這次來京城,還是自己的老丈人家裏出了一部分的路費和醫藥費用。
如今,還欠著醫院三十五兩銀子沒給呢。
“這些藥物,總價值在八千兩銀子左右,我知道你負擔不起,裕王殿下也明白,所以就隻能讓你先欠著,往後從工錢裏麵扣除即可。”
來治病的大夫,把朱載坖的話傳達的一遍,就安心地查看起了吳鳳毛的身體狀況。
八千兩銀子。
一個讓吳承恩聽到都頭皮發麻的數量。
自己何德何能,居然欠下了這麽多債務。
一輩子哪怕是不吃不喝,也不見得能夠湊齊。
對於許多人來是說,正如裕王府傳出來的那句話。
這世上,隻有一種病,那就窮。
恰好,吳承恩舉得,自己也得了這種病。
“放心,隻要你的小說暢銷的話,這點銀子很快就能夠賺迴來。”
大夫視乎看出了吳承恩心裏的苦澀,不由得安慰道。
他實在是太清楚,一本暢銷的小說,到底能夠賺到多少銀子了。
李攀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對許多窮書生來說,李攀龍現在就是一個榜樣,可以讓窮酸書生逆襲的一個榜樣。
來京城的時候,也沒有見到有多富有。
可兩本小說,連載到現在,依舊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可人家已經很賺錢了還不好。
不但有了一個大房子。
還雇上了仆人。
一個月的收入,比一個知府兩三年的俸祿,都要多得多。
“那個叫李攀龍的知道嗎?他一個月,不算工錢的話,其他方麵的收入加起來,都有六七百兩銀子,你算上一算,在大明,六七百兩銀子是一筆多大的收入。”
大夫在裕王府待得久了,也是懂得了如何去畫餅。
此時描繪出來的美好未來。
一下子就把吳承恩吸引了過去。
“真的假的?”
之前吳承恩隻知道,給裕王殿下做事的李攀龍,確實是發達了。
但具體怎麽迴事,他是真的不清楚。
能憑借寫小說發財?
似乎翻開曆史都沒有幾個吧?
他一時之間,不確定自己算不算有這方麵的天賦。
畢竟,他可是連科舉第一關,都沒有走過去的人,和人家李攀龍根本就沒有辦法比較。
“自然是真的,現在都有不少的讀書人,開始自己創作呢。”
大夫沒有說的是,裕王府每天收到的稿件不少,但能夠被選上的屈指可數。
一個人能不能吃這碗飯,真的是要看天賦的。
大夫之所以說這麽多話。
不過是看在吳承恩的到來,是裕王親自出門迎接的。
能夠在裕王府任職的人,沒有誰真的是笨蛋。
吳承恩也沒有問結果。
他自己此時都是暈乎乎的。
一本西遊記,居然成了成功路上的敲門磚,這你敢信?
在他身邊的人,大多可都是看著他逐漸落魄的,雖然沒有當著他的麵,指著他的鼻子說玩物喪誌。
可在他的內心深處。
也對自己的這種,不可控製的行為,感到羞恥。
畢竟,寫詩詞歌賦,別人還能夠誇讚一句,風流才子。
可寫小說?
不見得有多少人,看得起你。
迷迷糊糊之中,送走了大夫,也看著兒子起身喝了藥,再次躺下,翻看著一本早就不知道翻了多少次的論語。
他的夫人葉氏,正小心翼翼地,用手絹擦拭著兒子額頭上的汗珠。
“苦了夫人了。”
在看到自己夫人,滿臉疲憊的樣子,吳承恩心疼地上前拉著手,略顯激動的說道。
“當年,我也是看中的你的才華,才和以你在一起的,可不能再說苦了。”
葉氏振作了精神,很是好奇,自己的丈夫,怎麽突然來了這麽一出。
不知為何,心裏暖洋洋的。
總覺得,自己當年挑選的如意郎君,並沒有旁人眼中那麽不堪。
“對對對!往後不能再說苦了,咱們的好日子也就要到了。”
吳承恩說起了自己的想法,也再次說了一遍,幾天前去了一趟裕王府的見聞。
“我就知道,官人一定會有出息的,憑借一身的才華,即便是考不上科舉,也依舊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葉氏欣喜得很。
即便是已經聽過了一次吳承恩給他說的那些話。
她依舊很開心。
“還是夫人看得準,等兒子的病情好了,為夫就去裕王府任職,若是做事認真的話,咱們也能夠在京城落戶了。”
至於能不能買得起房子。
吳承恩沒有去細想。
別人能成,憑什麽自己不行?
“列祖列宗保佑,咱們吳家,總算是要發達了。”
或許是苦日子時間太長了,葉氏一直都在等著吳承恩活出個人樣來。
她卻真不知道。
若是按照原來的曆史軌跡的話,她等到死了也沒有等到這個機會。
而且還是無後的那種,誅心得很。
當然,不妨礙吳承恩在後世的影響力,可那也和現在的她們無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