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正是吳承恩。”
一身嶄新的儒衫,並不能掩藏住他的落魄。
若不是要來裕王府,他是絕對不會舍得花冤枉錢,來給自己置辦一身行頭的。
“你的西遊記,本殿下在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還特地讓人讀給我聽的。”
站在門口的朱載坖,笑著說道。
“那都是草民的榮幸。”
吳承恩再次彎腰行禮。
“哈哈!本殿下通讀了一遍你的初稿,快進來和我說一說,你當時寫這一本小說的時候,到底是什麽想法?”
受到再次行禮的提醒,朱載坖才發現自己失禮了。
隻顧著站在門口和人聊天,都忘了請人進府。
“草民隻是把民間的故事,總結梳理了一下,寫進了小說中而已。”
落後一步的吳承恩,仿佛心裏放下了一大塊負擔一樣,腳步都輕快了許多。
“是嗎?本殿下看的時候,其中的天庭,對朝廷映射得很到位,也很隱晦,說實話,就連父皇他們都沒後看出其中的門道。”
走在前麵的朱載坖得意地說著,自己對西遊記的看法。
隻是走著走著,隻聽到身後砰的一下,有人摔倒的聲音傳到了耳中。
迴頭看去,隻見吳承恩已經跪倒在地上。
略微仰著頭,臉色蒼白的看著朱載坖,嘴唇哆嗦的,欲言又止,卻什麽聲音都沒有發出來。
“你怎麽了?來人,請大夫過來看看!”
朱載坖還以為,吳承恩剛到了他的府上,還沒有喝一口水,就病倒了。
連忙叫大夫來給看病。
“草民···草民,沒···沒事,殿下饒命啊!”
磕磕絆絆的,吳承恩說話都不利索了。
來到裕王府是為了給自己的兒子,指一條活路的,可不是來做一場九族消失的法事的。
朱載坖剛剛的話,說得實在是嚇人。
盡管,他在書中確實寫了一些不合時宜的東西,可也不應該是一個小孩子能夠看得穿的才對。
“怕什麽?敢寫還怕人揭露?再說,你寫的難道不是事實?”
朱載坖一點都不害怕地。
反正這些話,已經說過許多了,就是他的父皇嘉靖聽到了,也無所謂。
大明正在改變,還是越變越好。
到時候,這本西遊記,指不定就是映射那個朝代的朝堂了,反正絕對不是大明。
吳承恩的內心深處,已經開始絕望了。
他就不應該來裕王府。
若是不來裕王府,他們家也隻需要死一個人罷了。
現在好了,就是裕王往後閉口不談今日的事情,周圍聽到的人也很多,誰知道其中有沒有錦衣衛?
傳到皇上的耳中,也是遲早的事情。
“殿下,草民知錯了。”
都快要哭出來的聲音,使得朱載坖,再次意識到,平民百姓們,對皇權的畏懼,到底有多麽的深入人心。
“起來說話,本殿下也沒有那麽嚇人,皇上的心胸也不是那麽的狹隘,大明也不是你認為的那麽不堪。”
連續三個那麽。
讓吳承恩絕望的臉上,多了一點精神。
被朱載坖一雙小手扶了一把,順勢也就站起了身體。
隻有身後的滕祥和陸繹兩人內心卻是在不斷的產生著風暴。
西遊記他們都隻當是一本樂子書,閑書來看。
誰知道裏麵居然有大學問。
更重要的是,裏麵的內容,還是諷刺朝廷的,所有讀這本書的人,是沒有看出來其中掩藏的東西。
還是都太蠢,根本隻看了一個熱鬧。
“男子漢大丈夫,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本殿下還想要讓你來做裕王府的寫手呢,再這個樣子可不成。”
朱載坖的活了兩輩子,都不怎麽會安慰人。
此時說出來的話,也不咋地。
“好了,乖,不哭啊!”
一旁的滕祥和陸繹,恨不得捂著臉,轉過身去。
自家裕王殿下,實在是懂得安慰人,連哄騙小孩的話,都說出口了。
很快,幾人到了朱載坖經常納涼的院落。
經過了一次驚嚇。
吳承恩和朱載坖說話的時候,就萬分的小心謹慎,生怕那個地方說錯了,就再也出不了這個裕王府了。
閑聊了好一會,大多都是西遊記當中的故事。
朱載坖看到吳承恩很是拘謹的樣子,就知道,今日的驚嚇,給了他很大的精神壓力。
“按理說,你應該是在南京,而且那一片地方,正在重新治理,正是用人的好時機,為何舍近求遠,跑到京師來了?”
“草民的兒子病重,需要前來京師看看還有沒有救。”
“哦!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朱載坖歎息一聲,隨即問道:“大夫怎麽說?”
“大夫說,要想根治的話,花費頗多,草民家中拮據,本來想著可以在裕王府謀一個差使的······”
不用再多說,朱載坖心中就已經明了。
京城,對百姓們來說最花錢的地方,除了醫院,就是聚賢樓。
後者可以不去,可前者,隻要病了,就必須得去。
隨著人們越來越多地意識到,病了就去看大夫而不是找一群神漢,神婆們講迷信,醫院的病人就多得快要看不過來了。
連續擴建了好幾次,依舊無濟於事。
不得已之下,分流了一批,才緩解了一點就醫的壓力。
“你的兒子,若是年歲小的話,應該看兒科,萬全萬神醫,已經單獨出去坐診了,你應該還不知道吧?”
“聽人說起過,隻是小孩子,已經病得很重,不適合再遠行了所以······”
吳承恩尷尬說道。
他隻有這麽一個兒子。
在原本的曆史上,這個兒子是死了的,而他一生,也就沒了後代。
可以說,時運不濟的厲害。
仿佛她的出現,就是為了讓西遊記問世。
然後悄悄地逝去。
“哦!行了,剩下的交給本殿下就成,今日你也受到了太多的驚嚇,迴去好好的休息一下,明日本殿下會派人前去看你。”
朱載坖決定給他一個體麵的活。
在出門迎接吳承恩的時候,陸繹已經給他說了,這人有才是有才。
奈何科舉這種選士的標準,並不是你有才,就一定能夠考上的。
其中除了要有運氣,還得要有殷實的家底。
說句不客氣的話。
祖上若是沒有出過大官,也沒有賞識你,就別想著自己一肚子的才華,可以進入讀書人的階層。
你讀的書再多,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過不了科舉,依舊隻是草民一個。
很殘酷,但很現實。
“草民,吳承恩,謝過裕王殿下。”
激動的吳承恩,總算是看到了讓自己兒子康複的希望。
他說得輕鬆,誰知道心裏的壓力到底有多大。
一身嶄新的儒衫,並不能掩藏住他的落魄。
若不是要來裕王府,他是絕對不會舍得花冤枉錢,來給自己置辦一身行頭的。
“你的西遊記,本殿下在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還特地讓人讀給我聽的。”
站在門口的朱載坖,笑著說道。
“那都是草民的榮幸。”
吳承恩再次彎腰行禮。
“哈哈!本殿下通讀了一遍你的初稿,快進來和我說一說,你當時寫這一本小說的時候,到底是什麽想法?”
受到再次行禮的提醒,朱載坖才發現自己失禮了。
隻顧著站在門口和人聊天,都忘了請人進府。
“草民隻是把民間的故事,總結梳理了一下,寫進了小說中而已。”
落後一步的吳承恩,仿佛心裏放下了一大塊負擔一樣,腳步都輕快了許多。
“是嗎?本殿下看的時候,其中的天庭,對朝廷映射得很到位,也很隱晦,說實話,就連父皇他們都沒後看出其中的門道。”
走在前麵的朱載坖得意地說著,自己對西遊記的看法。
隻是走著走著,隻聽到身後砰的一下,有人摔倒的聲音傳到了耳中。
迴頭看去,隻見吳承恩已經跪倒在地上。
略微仰著頭,臉色蒼白的看著朱載坖,嘴唇哆嗦的,欲言又止,卻什麽聲音都沒有發出來。
“你怎麽了?來人,請大夫過來看看!”
朱載坖還以為,吳承恩剛到了他的府上,還沒有喝一口水,就病倒了。
連忙叫大夫來給看病。
“草民···草民,沒···沒事,殿下饒命啊!”
磕磕絆絆的,吳承恩說話都不利索了。
來到裕王府是為了給自己的兒子,指一條活路的,可不是來做一場九族消失的法事的。
朱載坖剛剛的話,說得實在是嚇人。
盡管,他在書中確實寫了一些不合時宜的東西,可也不應該是一個小孩子能夠看得穿的才對。
“怕什麽?敢寫還怕人揭露?再說,你寫的難道不是事實?”
朱載坖一點都不害怕地。
反正這些話,已經說過許多了,就是他的父皇嘉靖聽到了,也無所謂。
大明正在改變,還是越變越好。
到時候,這本西遊記,指不定就是映射那個朝代的朝堂了,反正絕對不是大明。
吳承恩的內心深處,已經開始絕望了。
他就不應該來裕王府。
若是不來裕王府,他們家也隻需要死一個人罷了。
現在好了,就是裕王往後閉口不談今日的事情,周圍聽到的人也很多,誰知道其中有沒有錦衣衛?
傳到皇上的耳中,也是遲早的事情。
“殿下,草民知錯了。”
都快要哭出來的聲音,使得朱載坖,再次意識到,平民百姓們,對皇權的畏懼,到底有多麽的深入人心。
“起來說話,本殿下也沒有那麽嚇人,皇上的心胸也不是那麽的狹隘,大明也不是你認為的那麽不堪。”
連續三個那麽。
讓吳承恩絕望的臉上,多了一點精神。
被朱載坖一雙小手扶了一把,順勢也就站起了身體。
隻有身後的滕祥和陸繹兩人內心卻是在不斷的產生著風暴。
西遊記他們都隻當是一本樂子書,閑書來看。
誰知道裏麵居然有大學問。
更重要的是,裏麵的內容,還是諷刺朝廷的,所有讀這本書的人,是沒有看出來其中掩藏的東西。
還是都太蠢,根本隻看了一個熱鬧。
“男子漢大丈夫,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本殿下還想要讓你來做裕王府的寫手呢,再這個樣子可不成。”
朱載坖的活了兩輩子,都不怎麽會安慰人。
此時說出來的話,也不咋地。
“好了,乖,不哭啊!”
一旁的滕祥和陸繹,恨不得捂著臉,轉過身去。
自家裕王殿下,實在是懂得安慰人,連哄騙小孩的話,都說出口了。
很快,幾人到了朱載坖經常納涼的院落。
經過了一次驚嚇。
吳承恩和朱載坖說話的時候,就萬分的小心謹慎,生怕那個地方說錯了,就再也出不了這個裕王府了。
閑聊了好一會,大多都是西遊記當中的故事。
朱載坖看到吳承恩很是拘謹的樣子,就知道,今日的驚嚇,給了他很大的精神壓力。
“按理說,你應該是在南京,而且那一片地方,正在重新治理,正是用人的好時機,為何舍近求遠,跑到京師來了?”
“草民的兒子病重,需要前來京師看看還有沒有救。”
“哦!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朱載坖歎息一聲,隨即問道:“大夫怎麽說?”
“大夫說,要想根治的話,花費頗多,草民家中拮據,本來想著可以在裕王府謀一個差使的······”
不用再多說,朱載坖心中就已經明了。
京城,對百姓們來說最花錢的地方,除了醫院,就是聚賢樓。
後者可以不去,可前者,隻要病了,就必須得去。
隨著人們越來越多地意識到,病了就去看大夫而不是找一群神漢,神婆們講迷信,醫院的病人就多得快要看不過來了。
連續擴建了好幾次,依舊無濟於事。
不得已之下,分流了一批,才緩解了一點就醫的壓力。
“你的兒子,若是年歲小的話,應該看兒科,萬全萬神醫,已經單獨出去坐診了,你應該還不知道吧?”
“聽人說起過,隻是小孩子,已經病得很重,不適合再遠行了所以······”
吳承恩尷尬說道。
他隻有這麽一個兒子。
在原本的曆史上,這個兒子是死了的,而他一生,也就沒了後代。
可以說,時運不濟的厲害。
仿佛她的出現,就是為了讓西遊記問世。
然後悄悄地逝去。
“哦!行了,剩下的交給本殿下就成,今日你也受到了太多的驚嚇,迴去好好的休息一下,明日本殿下會派人前去看你。”
朱載坖決定給他一個體麵的活。
在出門迎接吳承恩的時候,陸繹已經給他說了,這人有才是有才。
奈何科舉這種選士的標準,並不是你有才,就一定能夠考上的。
其中除了要有運氣,還得要有殷實的家底。
說句不客氣的話。
祖上若是沒有出過大官,也沒有賞識你,就別想著自己一肚子的才華,可以進入讀書人的階層。
你讀的書再多,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過不了科舉,依舊隻是草民一個。
很殘酷,但很現實。
“草民,吳承恩,謝過裕王殿下。”
激動的吳承恩,總算是看到了讓自己兒子康複的希望。
他說得輕鬆,誰知道心裏的壓力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