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治軍嚴明啊!”


    李逢時調侃道。


    “這算什麽?不過是軍中條例罷了,遵守就是。”


    俞大猷搖了搖頭。


    如今的軍中條例,可要比原來的軍法都簡單得多,而且最容易遵守。


    若這一點都做不到,俞大猷覺得,這支水軍所有的將官,還不如全部換一遍算了。


    拿著朝廷的俸祿,不幹人事哪能成?


    “對了,給曾將軍去信了沒有?咱們這邊都打完,收拾戰場了,他們不會還在觀戰吧?”


    說觀戰,肯定是調侃的話。


    戰功誰不想要?


    不過是曾銑的隊伍,得等朝廷把空缺的官員位置給補上,才好有下一步的行動。


    “消息已經傳出去了,想要收到迴信,哪有那麽快的時間,再說,就是現在,曾將軍他們能不能接到消息,都是兩說。”


    李逢時的話,讓俞大猷訕訕一笑。


    問得太快,差點忘了距離。


    “若是能有一種,千裏傳信的手段,該多好。”


    都知道兵貴神速。


    也知道消息最是重要。


    要是有千裏眼,順風耳的本事,打仗就很有意思了。


    “以後會有。”


    出來透氣的羅亮,突然接話道。


    “你怎麽······”


    剛想要詢問,忽地想起了此人進過演道院,難道這塊神秘的地方,一直在研究的酒肆這種東西?


    想法一旦產生,就仿佛生了根的小草,很難去除掉。


    俞大猷張了張嘴。


    最後還是沒有繼續問下去。


    因為羅亮似乎也發現了自己說漏了一點東西,已經轉身匆忙地離開了。


    李逢時看著羅亮遠去的身影,問道:“你覺得羅亮說的······”


    “住口,不該討論的,什麽都不要說,爛在肚子裏,或者等到有一天有人覺得咱們應該知道了再說也不遲。”


    俞大猷低聲怒喝道。


    讓李逢時也打了一個激靈。


    心有戚戚的左右看了一眼,見沒有人聽到他們的談話,才放下心來。


    “人啊!知道得越多,就越是煩惱,你說對不對?”


    莫名的,俞大猷有點懷念曾經不斷地去往府衙要糧餉的歲月。


    那時雖然自己卑微,可看著周圍都很真實。


    現在他都快要出現幻覺了。


    神話似乎正在走進現實。


    是不是將來,糧食也會比現在的畝產高出一倍有餘?


    猜測,有時候最容易成為真實。


    經過了長途跋涉。


    沈煉一群人,總算是來到了浙江的金華府。


    “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行色匆匆的馬車車隊,看樣子大明的軍隊已經來了。”


    “嘿嘿,這些士紳,官員們現在怕了。”


    “小聲點,咱們還不夠安全,等迴去了,坐在火鍋旁在閑聊也是可以的。”


    謹慎的沈煉,低聲嗬斥道。


    “皇上兵是要打過來了?為什麽?”


    陳振龍很是好奇的問道。


    也沒有聽說,浙江這一地有人造反啊?


    “因為做官的人太貪,士紳們也太貪,這個理由夠不夠?”


    坐在馬車內的沈煉低聲迴答了一句。


    在他看來,隻有變法之後的大明,才是真正強大的大明。


    現在這一股風,正在吹向南邊。


    隻是風刮得一些人傷筋動骨,才不得已想要出逃。


    躲到一個皇權幹涉不到的地方去,等三五年這一股風刮完了之後,再迴來。


    “啊!”


    簡單的一個驚歎,讓陳振龍都不知該說些什麽。


    太貪也用不著軍隊呀!


    想不明白,可又不好再問。


    沈煉已經給了他一個警告的眼神了,他怕繼續問下去,會餓一頓。


    又走了一段路。


    陳振龍實在是忍不住了,拚著餓一頓也要問個明白。


    “貪贓枉法似乎也用不了這麽大的陣仗吧?”


    沈煉歎息一聲。


    曾經他也是這麽天真地認為,大明要想強盛,必須要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怕死。


    可惜一切都太過於理想。


    現實總是很殘忍的。


    特別是在銀子最多的地方。


    就像現在的江浙一帶。


    禁海,真的是禁的海嗎?


    還不是為了讓當地的士紳,官吏們得到最大的那一塊利潤。


    為此,所有眼珠子紅了的人,都敢鋌而走險,想要除掉一個貪官容易,可一群呢?


    不派軍隊過來,頂用嗎?


    “這裏的財富,我來的時候,就已經心裏算了一筆賬,每年銀子的進出,在一億兩左右,麵對這麽大的一筆銀子,你說當地的官員,有幾個不貪的?


    若隻是查辦一人,一群人都會給此人安排得明明白白,朝廷有了麵子,官員有了政績,就可以一路上飛黃騰達。


    可要是皇上想要查一群貪官呢?


    雖然是有大義在身,可到了此處依舊會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勢必會造成,來一個官員就會染上一身泥迴去。


    如此一來,朝廷,地方,可就輪不到皇上來說話了,而此處的錢糧也就到不了朝廷的手中。”


    一句話,說得陳振龍頭皮發麻。


    他還從來都沒有站在這個角度考慮過問題。


    朝廷的錢糧,那是要靠整個天下來供養的,若是斷了一條來銀子最多的財路,那麽官員的俸祿就發不出去。


    當然,官員們也不一定都要靠俸祿來生活。


    可這樣的風氣一開,其他的地方有樣學樣,朝廷軍隊的糧餉又從哪來?


    沒有糧餉,又怎麽養活軍隊,抵禦外敵?


    沈煉是說給陳振龍聽的,但說著說著,自己的想法就越是通透。


    心中暗道:難怪大同一戰,就平定的蒙古,原來是皇上手中有錢了,軍隊也有糧餉導致的。


    恍然間,沈煉似乎明白了,太祖朱元璋當年為何要殺那麽多的貪官,還喜歡抄家,其中也有為了緩解朝廷錢糧的問題在裏麵。


    陳振龍喃喃自語道:“這個,隻是最壞的情況吧!”


    沈煉一臉認真看著陳振龍,道:“我們不妨就做最壞的猜測。”


    “即便這些事情都不發生,朝廷的最急缺的依舊是錢糧。


    如今田地可大多數都在官員,士紳們的手中,前段時間,皇上還來了一起清理寺廟田產的詔書,你是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財富是不用繳稅的。”


    林城突然接話說道。


    這些清理工作,他們錦衣衛雖然沒有插手其中,可一直都有監督權力的。


    若不是他目睹了一切。


    還在傻傻的,每到一個寺廟,就給一點香油錢。


    那些和尚們,可要比他富有得多。


    在他們離開京師的時候,知道一則消息,那就是這些財物已經用於防範天災上麵去了。


    說是要給和尚們積攢一些功德。


    算是大明的一大善政。


    也堵住了某些愚民的口。


    說句實在話,每一次林城看到那些百姓們,得了朝廷的好處,皇上的恩典,不去感激朝廷,感激皇上。


    卻麵對泥塑的菩薩磕頭作揖,心中就是一陣惡心難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