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個學醫的,為何要出來搶別人的飯碗?”
越想越覺得心裏不是個滋味。
李逢時悶悶不樂的問道。
“嗬嗬!人家本來就沒想過要出來,一直都是在家中做學問的,也就是全家搬到了京師,接觸到了一些新的學問,最後被家裏人送到了軍學院,才有了這一次隨軍出征,不然的話你還聽不到人家的名字。”
隨著羅亮的話落下,李逢時更加的鬱悶了。
“那你是怎麽知道此人的?”
不甘心的李逢時繼續問道。
“在演道院中學習的時候,有過一麵之緣。”
說是一麵之緣,有點過了。
當時在演道院中,羅亮除了天象這一個長處之外,勝過了鄭若曾,其他方麵都是輸得一塌糊塗。
好在都知道,學業有專攻。
羅亮也不在意,然而是鄭若曾經常上門討教學問。
問的東西也越來越深奧。
好多還得親自計算一次,才能給出準確的答案。
又是演道院。
李逢時心中暗道一聲。
這塊地方,據說原本沒什麽,就是做一些試驗性的研究,可短短的幾年時間過去,居然成為了大明最神秘的地方。
“好幾次聽你提到演道院,說說看,演道院中到底都有什麽?”
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心,李逢時收起望遠鏡問道。
俞大猷也做洗耳恭聽的模樣,等著羅亮的迴答。
“大明機密,不容泄露。”
羅亮搖了搖頭,表示自己在沒有詔令的情況下,什麽都不能說。
“你們若真的想要知道的話,就給朝廷上奏疏,朝廷批準了,你們可以自己親自去看一眼。”
心中默念:那裏麵都是些瘋子,幹的事情也都是天方夜譚般的神仙手段,看了之後,絕對會對整個神話故事當中的那些人物,產生一種我去我也行的感覺。
“算了,既然是機密,就不會那麽容易讓別人進去。”
李逢時瞬間就熄滅了好奇心。
“哎!那時也是我運氣不錯,剛好演道院中,需要一位能夠觀測天象的人,不然我也是進不去的,這次用來推算大霧天象的手段,用的就是演道院中的學問。”
羅亮記錄了的這些天象數據,迴到了京師,也是可以憑借這個,進去一趟的。
意外流露出來的一點消息,讓俞大猷心頭一驚,連忙轉過頭,用望遠鏡看向了遠處。
一邊看著遠處的戰況,一邊想著連神秘的欽天監監正的徒弟,都學的演道院中的學問,那麽裏麵有沒有兵法?
“大霧快要散了。”
在火炮的打擊之下,大霧散去的速度很快。
“可以通知按察副使柯喬、都指揮黎秀和都司盧鏜他們出兵了。”
俞大猷立刻就下了命令。
他的水軍戰艦,還要提防可能到來的敵人,也要個防範李光頭和許棟他們是在詐降。
遠遠看到俞大猷水軍的攔截戰鬥場景。
按察副使柯喬就眯起了眼睛。
心中的震撼無以言表。
從一開始不服氣受到俞大猷節製,到現在隻覺得自己就是一隻井底之蛙,見識太過於淺薄了點。
自己的水師,果然隻適合打掃戰場。
其他兩人,也是差不多的心思。
就連船上的水兵們,也覺得自己一群人,就應該是壯聲勢的。
“大人,一將軍下令全軍出擊。”
“接令!”
船頭的號角聲,嗚嗚地在整片大海上四麵傳播。
順著海浪穿梭的船隻,大大小小的,仿佛一群螞蟻一樣地圍剿而來。
中間停留著的海盜船隻,早就沒有了人來操控,隨波逐流著。
勝利來得意外的輕鬆。
還在努力往迴航行的許棟,眼見大霧正越來越薄,自己隻能放棄了登陸的計劃,停了下來。
當天下午。
消息就傳到了寧波府。
當即就是軒然大波。
依舊沒有下船的俞大猷,此時正在聽著手下人匯報的最後戰果。
“大人,一共繳獲敵人大小船隻,三百六十七艘,沉船十一艘,投降的海盜,一共五千七百餘人,另有浙江富商八百餘位,金銀大概有三百多萬兩。”
“才這麽點銀子?”
李逢時蹙眉問道。
“迴李大人,說是金銀其實隻有金子,三百多萬兩金子。”
這名手下,解釋了一句。
卻讓李逢時再次吃驚不已。
銀子他覺得好,可金子,就太多了點。
“麻蛋!這些人可真富有。”
憤憤不平的咒罵一句接著又道:“還有呢?”
“還有一群佛郎機人,不過這些人說的話,咱們聽不懂。”
“嗬嗬,我就不信了,在我大明這麽久,這些人就學不會我大明的官話?肯定是不想說實話罷了。”
李逢時冷笑一聲。
反正以後有的是時間來教訓這些人。
必須讓他們清晰地認識到,這塊地方,到底誰才是主人才行。
“嚴加看管,餓不死就行,別人慣著。”
俞大猷提醒了一句,還不如不說。
可以想象,這些弗朗機人的就下場,到底會怎樣。
或許在受刑了之後,會用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話喊救命也說不定。
“還有就是,在一群人當中,發現有窩藏的倭寇。”
“單獨審訊,死了也無所謂。”
俞大猷不是很在意的說道。
反正以後也要打過去。
完全不需要客氣。
曆史上,元朝攻打日本是因為遇到了海上大風,才無以為繼的。
他手裏就有欽天監的人,觀察點天象,還不是易如反掌?
沒有了威脅最大的天災。
日本人此時拿什麽來抵抗大明的軍隊?
聽說,日本的一個官職,就叫大名,這是諧音大明的僭越,足夠皇上有出兵的借口了,就是朝堂諸位大臣們,也找不到反對的話來說。
這叫什麽?
師出有名。
咱們大明是禮儀之邦,可不能胡來,讓人給說了閑話。
俞大猷已經想好了這一次的奏章該怎麽寫了。
“對了,和倭寇有聯係的人,都單獨記錄下來名字,這些人要特殊對待,現在我大明到處都缺少礦工,可不能輕易地死了。”
挖礦從來都是一種危險的活。
現在大明的百姓們惜命得很。
給再高的工錢都不願意去幹。
修路就挺好。
如今做這種活最多的也是罪犯和那些蒙古蠻子。
現在多一些免費礦工,想必工部和裕王府的人,應該會很開心吧?
“將軍咱們真的不用去寧波府走一遭?”
到了最後,這名手下,還是忍不住問出了這一問題。
“不去了,告訴底下的人,軍功少不了他們的,別想那些花花腸子,咱們是大明最新的水軍,必須要有最新的模樣。”
俞大猷的話,讓這名手下冷汗淋漓。
越想越覺得心裏不是個滋味。
李逢時悶悶不樂的問道。
“嗬嗬!人家本來就沒想過要出來,一直都是在家中做學問的,也就是全家搬到了京師,接觸到了一些新的學問,最後被家裏人送到了軍學院,才有了這一次隨軍出征,不然的話你還聽不到人家的名字。”
隨著羅亮的話落下,李逢時更加的鬱悶了。
“那你是怎麽知道此人的?”
不甘心的李逢時繼續問道。
“在演道院中學習的時候,有過一麵之緣。”
說是一麵之緣,有點過了。
當時在演道院中,羅亮除了天象這一個長處之外,勝過了鄭若曾,其他方麵都是輸得一塌糊塗。
好在都知道,學業有專攻。
羅亮也不在意,然而是鄭若曾經常上門討教學問。
問的東西也越來越深奧。
好多還得親自計算一次,才能給出準確的答案。
又是演道院。
李逢時心中暗道一聲。
這塊地方,據說原本沒什麽,就是做一些試驗性的研究,可短短的幾年時間過去,居然成為了大明最神秘的地方。
“好幾次聽你提到演道院,說說看,演道院中到底都有什麽?”
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心,李逢時收起望遠鏡問道。
俞大猷也做洗耳恭聽的模樣,等著羅亮的迴答。
“大明機密,不容泄露。”
羅亮搖了搖頭,表示自己在沒有詔令的情況下,什麽都不能說。
“你們若真的想要知道的話,就給朝廷上奏疏,朝廷批準了,你們可以自己親自去看一眼。”
心中默念:那裏麵都是些瘋子,幹的事情也都是天方夜譚般的神仙手段,看了之後,絕對會對整個神話故事當中的那些人物,產生一種我去我也行的感覺。
“算了,既然是機密,就不會那麽容易讓別人進去。”
李逢時瞬間就熄滅了好奇心。
“哎!那時也是我運氣不錯,剛好演道院中,需要一位能夠觀測天象的人,不然我也是進不去的,這次用來推算大霧天象的手段,用的就是演道院中的學問。”
羅亮記錄了的這些天象數據,迴到了京師,也是可以憑借這個,進去一趟的。
意外流露出來的一點消息,讓俞大猷心頭一驚,連忙轉過頭,用望遠鏡看向了遠處。
一邊看著遠處的戰況,一邊想著連神秘的欽天監監正的徒弟,都學的演道院中的學問,那麽裏麵有沒有兵法?
“大霧快要散了。”
在火炮的打擊之下,大霧散去的速度很快。
“可以通知按察副使柯喬、都指揮黎秀和都司盧鏜他們出兵了。”
俞大猷立刻就下了命令。
他的水軍戰艦,還要提防可能到來的敵人,也要個防範李光頭和許棟他們是在詐降。
遠遠看到俞大猷水軍的攔截戰鬥場景。
按察副使柯喬就眯起了眼睛。
心中的震撼無以言表。
從一開始不服氣受到俞大猷節製,到現在隻覺得自己就是一隻井底之蛙,見識太過於淺薄了點。
自己的水師,果然隻適合打掃戰場。
其他兩人,也是差不多的心思。
就連船上的水兵們,也覺得自己一群人,就應該是壯聲勢的。
“大人,一將軍下令全軍出擊。”
“接令!”
船頭的號角聲,嗚嗚地在整片大海上四麵傳播。
順著海浪穿梭的船隻,大大小小的,仿佛一群螞蟻一樣地圍剿而來。
中間停留著的海盜船隻,早就沒有了人來操控,隨波逐流著。
勝利來得意外的輕鬆。
還在努力往迴航行的許棟,眼見大霧正越來越薄,自己隻能放棄了登陸的計劃,停了下來。
當天下午。
消息就傳到了寧波府。
當即就是軒然大波。
依舊沒有下船的俞大猷,此時正在聽著手下人匯報的最後戰果。
“大人,一共繳獲敵人大小船隻,三百六十七艘,沉船十一艘,投降的海盜,一共五千七百餘人,另有浙江富商八百餘位,金銀大概有三百多萬兩。”
“才這麽點銀子?”
李逢時蹙眉問道。
“迴李大人,說是金銀其實隻有金子,三百多萬兩金子。”
這名手下,解釋了一句。
卻讓李逢時再次吃驚不已。
銀子他覺得好,可金子,就太多了點。
“麻蛋!這些人可真富有。”
憤憤不平的咒罵一句接著又道:“還有呢?”
“還有一群佛郎機人,不過這些人說的話,咱們聽不懂。”
“嗬嗬,我就不信了,在我大明這麽久,這些人就學不會我大明的官話?肯定是不想說實話罷了。”
李逢時冷笑一聲。
反正以後有的是時間來教訓這些人。
必須讓他們清晰地認識到,這塊地方,到底誰才是主人才行。
“嚴加看管,餓不死就行,別人慣著。”
俞大猷提醒了一句,還不如不說。
可以想象,這些弗朗機人的就下場,到底會怎樣。
或許在受刑了之後,會用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話喊救命也說不定。
“還有就是,在一群人當中,發現有窩藏的倭寇。”
“單獨審訊,死了也無所謂。”
俞大猷不是很在意的說道。
反正以後也要打過去。
完全不需要客氣。
曆史上,元朝攻打日本是因為遇到了海上大風,才無以為繼的。
他手裏就有欽天監的人,觀察點天象,還不是易如反掌?
沒有了威脅最大的天災。
日本人此時拿什麽來抵抗大明的軍隊?
聽說,日本的一個官職,就叫大名,這是諧音大明的僭越,足夠皇上有出兵的借口了,就是朝堂諸位大臣們,也找不到反對的話來說。
這叫什麽?
師出有名。
咱們大明是禮儀之邦,可不能胡來,讓人給說了閑話。
俞大猷已經想好了這一次的奏章該怎麽寫了。
“對了,和倭寇有聯係的人,都單獨記錄下來名字,這些人要特殊對待,現在我大明到處都缺少礦工,可不能輕易地死了。”
挖礦從來都是一種危險的活。
現在大明的百姓們惜命得很。
給再高的工錢都不願意去幹。
修路就挺好。
如今做這種活最多的也是罪犯和那些蒙古蠻子。
現在多一些免費礦工,想必工部和裕王府的人,應該會很開心吧?
“將軍咱們真的不用去寧波府走一遭?”
到了最後,這名手下,還是忍不住問出了這一問題。
“不去了,告訴底下的人,軍功少不了他們的,別想那些花花腸子,咱們是大明最新的水軍,必須要有最新的模樣。”
俞大猷的話,讓這名手下冷汗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