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船上。
能夠擠出一間狹小的房間,已經很難得了。
屋內的羅亮,手中的炭筆,正在不斷的計算著什麽,小桌子上的紙張,已經鋪得滿滿當當。
“咣咣咣!”
三聲敲門聲響起,讓聚精會神的羅亮手中的筆一頓,思路被打斷之後,麵色難看地起身開門。
正要訓斥幾句敲門的士兵,早就說過,自己中午不吃飯了,還來打擾他,就別怪他不講軍法。
然而,猛地看去,發現來的人居然是整支水軍將軍和軍師祭酒。
“兩位大人怎麽來了,屋內淩亂,還請多擔待一二。”
臉上的不快,立刻強硬地隱去。
雖然在船上,他的身份也很高,可也要看和誰比。
俞大猷站在門口,往裏麵看了一眼,就發現桌子上的那些線條,他都看不懂。
心中暗道:果然從欽天監出來的人,就是神神秘秘的,連書寫的東西,都和別的人不一樣。
另一邊的李逢時,也是這樣的想法。
盡管,有了演道院,各處都在為了破除迷信做宣傳。
看對有的人來說,依舊有著根深蒂固的偏見,總覺得欽天監和別的地方不一樣。
而眼前此人,就是欽天監監正夏祚的一位徒弟,據說在觀察天象方麵,有獨到之處,在上到戰船上之前,還特意去道學院和演道院。
兩個大明最神秘的學院當中,學習了一段時間。
具體學的什麽東西,沒有幾人說得清楚。
不過,沿途從京師到天津的路上,可是被不少縣城的衙門請去,給當地觀測天象的。
而且每說必中。
很是神異。
消息傳播出去之後,差點都讓皇上給召迴去,不想放人的。
最後不得已之下,道學院的掌院,陶仲文陶真人親自進宮了一趟,才化解了事端。
所以,在戰船上,羅亮就是最特殊的一個,官職隻在將軍和軍師祭酒之下,還不管具體事務。
多數時間,都是吃了飯,就一個人待在屋子裏,很少出門。
其實羅亮心中也很苦惱。
自己展現了本事之後,換來的卻是別人對他的敬畏,就連上前和人交流,別人都緊張得要命。
時間久了。
他也就喜歡一個人待著了。
“羅大人最近在船上可還習慣?”
俞大猷沒話找話地閑聊著。
“挺好的!”
似乎很長時間沒有和人正常地交流,羅亮說話的方式,也很簡短。
“挺好就好。”
尬聊了一陣,俞大猷才說明來意。
“本官想要知道,在寧波的雙嶼島附近,什麽時候會有大霧等天象發生?”
羅亮心中了然。
他就說嘛!
沒有事情,將軍和軍師祭酒,會一起來找他?
又不是在陸地上的軍營裏,還可以請客吃酒。
“這個簡單,你等一下。”
羅亮說完,轉身在坐在了他的小桌子旁邊,重新拿起一疊紙,上麵記錄的全部是當地的洋流流動圖像。
還有最近的天象變化,以及海鳥飛行高低等等計算結果。
飛快地拿起炭筆,在紙張上寫寫畫畫。
每一個字,俞大猷和李逢時都認識,可組合到一起,就不明白寫的啥玩意了。
仿佛其中蘊含著某種真理,卻又看得見摸不著。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各自的眼中看到了驚訝。
似乎在驚訝,原來欽天監的人,是這麽樣使用占卜之術的。
古籍記載,不都是要人掐指一算的嗎?
最不濟,也要仍幾個銅板才對啊!
怎麽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一邊寫,羅亮又看了一眼旁邊的溫度計和濕度計,上麵的刻度也都套入了他的演算之中。
很快,就有了結果。
“明天早上辰時三刻有大霧,籠罩範圍是一百五十丈左右,能見度為六尺左右,持續時間為兩刻鍾。”
羅亮放下了炭筆,對著俞大猷和李逢時兩人說道。
大霧的時間很具體。
範圍也很具體。
就連能見度和持續時間都有。
俞大猷一臉懵逼,心中總覺得,明日一早的大霧,應該是羅亮施法弄出來的。
可他就是沒有證據。
不然怎麽能夠這樣的詳細?
這還是人能做出來的事情?
同樣的,李逢時也沒有好上多少。
他讀過的書不少,子不語怪力亂神他也知道。
相書,堪輿,占卜,在他閑暇的時候,也有過鑽研。
特別是易經,都快要倒背如流了,還可以和那些道士,和尚們坐而論道,可也沒有見到有誰,可以這樣的占卜天象的。
可在這一刻,他都想要讓羅亮給他算一算前程了。
“可準確?”
顫抖著聲音,李逢時急切地詢問道。
“不確定,但有九成的把握。”
羅亮可不敢自滿。
任何一個細微的變化,就可以導致這一場大霧,不會如約而至。
可落在俞大猷和李逢時的耳中,那就是穩妥了,必定就是那個時間,會來異常大霧,籠罩範圍他們沒有辦法計算,應該也不會相差太遠。
畢竟,在許多的傳言當中。
羅亮的口頭禪就是九成把握。
俞大猷和李逢時閉口不言,目光看向了羅亮手中的最後結果。
“你們要這個?”
羅亮見到兩人,一直一盯著而他手中的計算結果看。
這種東西,是要留存的。
需要迴去匯總到演道院中,作為一種特殊的計數儲備,供別人參考。
說實話,在沒有到道學院和演道院中去學習的時候,他一直都是在感受天象的變化,雖然不夠準確。
可後來學了一套新的計算方法。
一切就都變了。
天象成了一種可以觀察到的現象。
據說,演道院中的人,還有研究如何控製天象的。
實在是有夠瘋狂。
他也隻能是準確地計算出來而已。
還算是一個正常人。
“對!可以給我們嗎?”
俞大猷問道。
有了這份東西,他可以讓整個艦隊中的所有人,不會對明日的戰場布局,產生疑問。
不但如此,還可以提升士氣。
現在戰艦上的水兵們,都在學習,可依舊很難改變那種迷信的老毛病。
就連他俞大猷,也不例外。
“可以,你們得再等一下,我抄寫一遍之後才行,這些都是要送迴京師的,可不敢馬虎大意。”
“可以,我們就在旁邊看著。”
李逢時連忙道。
人家已經幫了大忙了,這點等待算什麽?
羅亮點了點頭,從身後的一個箱子裏,翻出來了一疊白紙。
紙張和別的書寫紙張不一樣。
顏色更加雪白,也更加的堅韌,是做過防水處理的。
李逢時認識這種紙張,很貴的。
一張紙,就需要一兩銀子。
時候專門用於書寫一些需要長久保存的文章的,平時可不多見。
好在他們需要的有隻是那一張草稿,不然代價就大了。
能夠擠出一間狹小的房間,已經很難得了。
屋內的羅亮,手中的炭筆,正在不斷的計算著什麽,小桌子上的紙張,已經鋪得滿滿當當。
“咣咣咣!”
三聲敲門聲響起,讓聚精會神的羅亮手中的筆一頓,思路被打斷之後,麵色難看地起身開門。
正要訓斥幾句敲門的士兵,早就說過,自己中午不吃飯了,還來打擾他,就別怪他不講軍法。
然而,猛地看去,發現來的人居然是整支水軍將軍和軍師祭酒。
“兩位大人怎麽來了,屋內淩亂,還請多擔待一二。”
臉上的不快,立刻強硬地隱去。
雖然在船上,他的身份也很高,可也要看和誰比。
俞大猷站在門口,往裏麵看了一眼,就發現桌子上的那些線條,他都看不懂。
心中暗道:果然從欽天監出來的人,就是神神秘秘的,連書寫的東西,都和別的人不一樣。
另一邊的李逢時,也是這樣的想法。
盡管,有了演道院,各處都在為了破除迷信做宣傳。
看對有的人來說,依舊有著根深蒂固的偏見,總覺得欽天監和別的地方不一樣。
而眼前此人,就是欽天監監正夏祚的一位徒弟,據說在觀察天象方麵,有獨到之處,在上到戰船上之前,還特意去道學院和演道院。
兩個大明最神秘的學院當中,學習了一段時間。
具體學的什麽東西,沒有幾人說得清楚。
不過,沿途從京師到天津的路上,可是被不少縣城的衙門請去,給當地觀測天象的。
而且每說必中。
很是神異。
消息傳播出去之後,差點都讓皇上給召迴去,不想放人的。
最後不得已之下,道學院的掌院,陶仲文陶真人親自進宮了一趟,才化解了事端。
所以,在戰船上,羅亮就是最特殊的一個,官職隻在將軍和軍師祭酒之下,還不管具體事務。
多數時間,都是吃了飯,就一個人待在屋子裏,很少出門。
其實羅亮心中也很苦惱。
自己展現了本事之後,換來的卻是別人對他的敬畏,就連上前和人交流,別人都緊張得要命。
時間久了。
他也就喜歡一個人待著了。
“羅大人最近在船上可還習慣?”
俞大猷沒話找話地閑聊著。
“挺好的!”
似乎很長時間沒有和人正常地交流,羅亮說話的方式,也很簡短。
“挺好就好。”
尬聊了一陣,俞大猷才說明來意。
“本官想要知道,在寧波的雙嶼島附近,什麽時候會有大霧等天象發生?”
羅亮心中了然。
他就說嘛!
沒有事情,將軍和軍師祭酒,會一起來找他?
又不是在陸地上的軍營裏,還可以請客吃酒。
“這個簡單,你等一下。”
羅亮說完,轉身在坐在了他的小桌子旁邊,重新拿起一疊紙,上麵記錄的全部是當地的洋流流動圖像。
還有最近的天象變化,以及海鳥飛行高低等等計算結果。
飛快地拿起炭筆,在紙張上寫寫畫畫。
每一個字,俞大猷和李逢時都認識,可組合到一起,就不明白寫的啥玩意了。
仿佛其中蘊含著某種真理,卻又看得見摸不著。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各自的眼中看到了驚訝。
似乎在驚訝,原來欽天監的人,是這麽樣使用占卜之術的。
古籍記載,不都是要人掐指一算的嗎?
最不濟,也要仍幾個銅板才對啊!
怎麽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一邊寫,羅亮又看了一眼旁邊的溫度計和濕度計,上麵的刻度也都套入了他的演算之中。
很快,就有了結果。
“明天早上辰時三刻有大霧,籠罩範圍是一百五十丈左右,能見度為六尺左右,持續時間為兩刻鍾。”
羅亮放下了炭筆,對著俞大猷和李逢時兩人說道。
大霧的時間很具體。
範圍也很具體。
就連能見度和持續時間都有。
俞大猷一臉懵逼,心中總覺得,明日一早的大霧,應該是羅亮施法弄出來的。
可他就是沒有證據。
不然怎麽能夠這樣的詳細?
這還是人能做出來的事情?
同樣的,李逢時也沒有好上多少。
他讀過的書不少,子不語怪力亂神他也知道。
相書,堪輿,占卜,在他閑暇的時候,也有過鑽研。
特別是易經,都快要倒背如流了,還可以和那些道士,和尚們坐而論道,可也沒有見到有誰,可以這樣的占卜天象的。
可在這一刻,他都想要讓羅亮給他算一算前程了。
“可準確?”
顫抖著聲音,李逢時急切地詢問道。
“不確定,但有九成的把握。”
羅亮可不敢自滿。
任何一個細微的變化,就可以導致這一場大霧,不會如約而至。
可落在俞大猷和李逢時的耳中,那就是穩妥了,必定就是那個時間,會來異常大霧,籠罩範圍他們沒有辦法計算,應該也不會相差太遠。
畢竟,在許多的傳言當中。
羅亮的口頭禪就是九成把握。
俞大猷和李逢時閉口不言,目光看向了羅亮手中的最後結果。
“你們要這個?”
羅亮見到兩人,一直一盯著而他手中的計算結果看。
這種東西,是要留存的。
需要迴去匯總到演道院中,作為一種特殊的計數儲備,供別人參考。
說實話,在沒有到道學院和演道院中去學習的時候,他一直都是在感受天象的變化,雖然不夠準確。
可後來學了一套新的計算方法。
一切就都變了。
天象成了一種可以觀察到的現象。
據說,演道院中的人,還有研究如何控製天象的。
實在是有夠瘋狂。
他也隻能是準確地計算出來而已。
還算是一個正常人。
“對!可以給我們嗎?”
俞大猷問道。
有了這份東西,他可以讓整個艦隊中的所有人,不會對明日的戰場布局,產生疑問。
不但如此,還可以提升士氣。
現在戰艦上的水兵們,都在學習,可依舊很難改變那種迷信的老毛病。
就連他俞大猷,也不例外。
“可以,你們得再等一下,我抄寫一遍之後才行,這些都是要送迴京師的,可不敢馬虎大意。”
“可以,我們就在旁邊看著。”
李逢時連忙道。
人家已經幫了大忙了,這點等待算什麽?
羅亮點了點頭,從身後的一個箱子裏,翻出來了一疊白紙。
紙張和別的書寫紙張不一樣。
顏色更加雪白,也更加的堅韌,是做過防水處理的。
李逢時認識這種紙張,很貴的。
一張紙,就需要一兩銀子。
時候專門用於書寫一些需要長久保存的文章的,平時可不多見。
好在他們需要的有隻是那一張草稿,不然代價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