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正準備起程去往大同。


    往日乘坐的馬車已經換成了一輛新的馬車。


    四個輪子。


    車窗上還鑲嵌著透明的玻璃。


    徐杲正在給駕車的車夫,講解如何使用的方法。


    “左手邊這一個杠杆,往後拉就能刹車,右腳這一塊踏板踩下去也能夠刹車,兩種停車的方式不同,可要記清楚了。”


    “還有這個方向杆,擺動的時候,也要時刻記得左右,別一昏頭忘了怎麽使用。”


    “這個是上馬車踩踏的梯子,後麵車廂兩邊也是一樣,用完了還可以收起來。”


    “容易壞掉的部分,也能夠拆卸,匠人和零部件都準備好了,若是路上有問題,可以立刻解決。”


    徐杲說著,還拍了拍車身。


    “別看外麵是木頭,中間可是夾了鐵板,弓箭沒有辦法穿透,安全性沒有一點問題,就是弩箭射到上麵,也不見得能夠傷到人。


    這一點裕王殿下親自找人測試過,可以放心。”


    說了馬車的使用方法,又說了馬車的性能。


    已經駕駛過好幾天的車夫和早就知道有這輛馬車的陸柄,一臉的淡定。


    黃錦卻是滿臉的驚訝。


    此刻的嘉靖也是如此。


    心中滿意的同時,也對朱載坖的靠譜程度多了些信任。


    連弓弩都測試過了。


    相比起他原來的馬車,差距簡直不要太大。


    “陛下,您看。”


    黃錦小心翼翼地低聲詢問道。


    “裕王有心了。”


    此刻嘉靖對朱載坖這個兒子很滿意。


    一個能夠時刻把他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的兒子,任誰都會舒心,而且有了對比,其他兩個兒子就不是很出彩了。


    結實的馬車,是出行的必備工具。


    “去把三皇子叫過來,不是一直嚷嚷著要出去看看嘛,這次朕就把他帶上。”


    “是,陛下。”


    臨時多帶一個人,也沒有什麽。


    想了想,嘉靖決定給自己三兒子一個出遠門的機會。


    一天到晚的不讀書,隻想著練武。


    這次就去大同看看那些軍漢,是怎樣的辛苦,這樣也就能夠從側麵,打消小兒子不切實際的想法。


    順便他也想要看看,自己離開京師之後。


    有沒有一些人跳出來搞風搞雨。


    剛好迴來也可以清理一些不合適的人,今年中舉的人不少,官員儲備也足夠替換了。


    新人總比在官場中已經染黑了的老人更有幹勁。


    商部的建立,現在隻是在朝堂中通過了,可也沒有立刻建立,他需要和秦王好好的合計一下,到底怎樣才能夠保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被腐化。


    清算寺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涉及到信仰問題,從來都沒有簡單過。


    而且他的錦衣衛現在也在緊緊的盯著這群人,免得弄出禍患,還是他這個皇帝的問題。


    所以到目前為止,推行的速度並不快。


    看著是一塊肉,吃不到嘴裏去,還被錦衣衛盯著用不了官府的強硬手段,那些文臣們應該會被牽製一段時間,不來找他這個皇帝的麻煩。


    若是以前。


    他們還可以拉錦衣衛們下水。


    畢竟誰會嫌棄銀子呢。


    可現在不同了,錦衣衛也是有著正當財源的,細水長流總要比一錘子買賣劃算。


    去往大同的官道。


    由於需要連接京師,修建得還算平整。


    四輪馬車安穩地行駛著,嘉靖感受著新馬車和舊馬車之間的區別。


    一張放下了來的小桌子上,一盞茶就放在上麵,看不到多少的搖晃,這是原來的馬車不曾具備的功能。


    明亮的車窗,也不用吹冷風,更不用顧忌外麵揚起的塵土,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麵的景色。


    隔音效果也很好。


    隻要需要,就可以封閉車窗和天窗,讓乘坐馬車的人不用受到馬嘶聲影響。


    嘉靖看了一會外麵,就見到自己的三兒子,安靜地抱著一本厚厚的,沒有名字的書籍認真地看著。


    已經七歲了的小家夥,長得很是壯實。


    隨著經常見自家的兒子,嘉靖對於二龍不相見的說法,雖然還很在意,但也隻限於和太子之間的相見。


    其他的皇子,似乎還算不上真龍。


    此時見到兒子看書,一開始還很欣慰,兒子終於知道學習了。


    可慢慢的,卻又懷疑兒子看的書不正經。


    畢竟有過前科。


    “看什麽呢?”


    嘉靖敲了敲小桌子,讓沉迷於書上東西的朱載圳迴過神來。


    “父皇,再看兵法?”


    朱載圳驕傲地一揚下巴。


    “三十六計?還是孫子兵法?”


    嘉靖問道。


    “都不是,二哥說,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前人的兵法隻能借鑒,兒臣也深以為然。”


    朱載圳別看年紀小,也是有著自己的認知的。


    雖然在和朱載坖下棋的時候,沒有贏過,可每一次的進步,做不得假。


    “不錯!”


    嘉靖聞言一愣,想了想還是點頭讚同了兒子的說法。


    “那麽你現在覺得,自己的兵法水平如何?”


    朱載圳立刻就拉胯著臉,鬱悶地道:“紙上談兵都算不上,也就看書看個熱鬧。”


    自知之明很少有人有,朱載圳也是如此。


    不過是在下棋時,運用所謂的兵法,從來沒有贏過而已。


    “拿過來,你父皇教教你怎麽去學習兵法。”


    嘉靖劈手躲過自己兒子手中的書。


    翻開一看,上麵文字沒有多少,更多的是插圖。


    而這一頁上麵正好說的是陳平之戰。


    最上麵的一行字,戰役:戰國末年,強大的秦國不斷通過戰爭,兼並東方各國。秦昭王聽從範睢"遠交近攻"的策略,首先向韓國發起連續進攻。


    提問:1、為何秦會首先向韓發起進攻?


    2、秦國的兵力是多少,糧草後勤是多少,武器的精良有多高,為將者是誰?


    3、韓國的兵力有多少,糧草儲備有多少,武器方麵和秦國差距多少,為將者誰?


    4、兩國內部,貧苦百姓們有多少?向往戰爭的意願有多高?


    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


    詳細到連一個國家能夠多長時間,打造出一把兵器,道路的通達,都有詳細的提問。


    林林總總地加上了數字之後。


    再來看最後的勝率。


    並不是結果,而是那一個更有取勝的機會。


    越看,嘉靖越是驚訝。


    別的兵書都是在說知彼知己才能百戰不殆。


    可現在他手中的這本無名兵法,卻是把一切都拿到了明麵上,然後再來對戰出結果。


    難度的增長一下子就大了好幾倍。


    似乎謀略在某些時候,都很難起到作用,想要取勝,就隻能想辦法不斷地積累自己的大勢,從而形成不得不戰的狀態。


    “打仗還可以這樣?”


    嘉靖算是開了眼界,喃喃自語道。


    “難道不是這個樣子嗎?”


    一開始,朱載圳就別朱載坖給帶偏了,知道他想要練武藝,想要做大將軍。


    朱載坖為了不想以後,被自己的三弟按著打,隻能給他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才是真正的將帥。


    卻沒想到朱載圳不但練武沒有放下,還多了一項學習兵法。


    特殊的學習方式,讓一直對枯燥的四書五經很反感的朱載圳,瞬間就喜歡上了。


    嘉靖無語地看了自己的小兒子一眼,於是決定考考他,思索了一下問道。


    “你來說說,為何秦國為何首先要攻打韓國?”


    “因為秦國窮啊,就像那些草原蠻子,不打仗他們就得餓死,在餓死和戰死之間選擇,當然是要掙紮一下了。”


    朱載圳不假思索地迴答,緊接著又道:“結果就是不怕死的,打倒了怕死的,然後那些不怕死的嚐到了好處,自然有一就有二,一直打下去了。”


    聞言嘉靖眼神閃爍。


    其中沒有仁義道德,忠信禮智。


    隻有不同死法之間的抉擇。


    和他曾經小時候,那些先生們講的這場戰役,有很大的區別。


    他還記得,那時的先生們說暴秦發動了不義之戰,還說坑殺降卒不仁,若是剝開種種的迷霧就會發現。


    秦國的人也隻是想要活著。


    僅此而已。


    “戰爭從來都沒有仁義,或者不仁義的說法。”


    略有感悟的嘉靖,自言自語道。


    隨即就想到了大同外麵的貢市問題。


    自從貢市建立以來,糾紛很多,蒙古人卻再也很少有組織起大規模的戰役。


    無外乎可以不用死人,就可以擁有一點活下去的物資。


    誰還會再去想著拚命。


    除非是眼看著能夠拿到更多的好處。


    也隻有利益最能動人心。


    “本來就是嘛,我想打你,就是想要你的好東西,隻有沒利益的打仗,才是真的蠢,這我知道。”


    朱載圳和朱載坖兩人對戰過很多次。


    他都輸在了想要更多成就,而延誤了戰機,同時還損失了更多的糧草和兵力,讓自己再也無法取勝。


    此話讓嘉靖就不開心了。


    想他以前對貢市的一度關停,就是為了給自己漲麵子。


    雖然會被打。


    無論是人力物力的損失也很大,可麵子有了呀?


    怎麽到了兒子這裏,就成了蠢了?


    難道他不要麵子的嗎?


    朝廷的大人們都沒有說話,輪得到你一個小孩子來評價?


    瞬間嘉靖的臉就黑了。


    “進學要好好地學習四書五經,看這種插圖多過文字的書籍,就是閑書,是要不得的,從現在起,這本書父皇有暫時替你保管。”


    朱載坖幹癟嘴。


    委屈得無處安放。


    他好看的書籍,又沒了。


    大哥仗著太子的身份,奪了他的書,父皇也是如此。


    還講不講道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