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劉襄去世的消息就傳遍了全國。


    有人說他是鬱鬱而終,有人說他是病死,反正沒人說他正常死亡。


    劉襄才30多歲,之前身體好好的,任誰也不可能覺得他是正常死亡。


    隻有三巨頭鬼魅一笑,不發一言。


    劉章、劉興居趕到封國,沒想到卻收到了大哥去世的消息!


    更過分的是,二人前腳到,劉恆的皇命後腳就來了。


    大概意思就是讓兩人安安穩穩的待在各自的封國裏,再不老實,立斬不赦。


    兩人也隻能將這份仇恨埋在心底,老老實實迴到了各自的封國。


    ———————


    繼劉邦、呂後的令牌之後,蘇雲又拿到了劉恆的令牌。


    憑借這個令牌,可以在宮中任意行走,想去哪去哪,侍衛都不會阻攔。


    這令牌,誰用誰說好。


    蘇雲持此令牌來到未央宮,劉恆正在大殿,忙著批改奏章,眉頭緊鎖,看樣子心事重重。


    這時候已經出現了早期的紙張,隻是寫起來沒那麽方便,遠不如東漢時期那麽好用。


    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後,紙張才開始變得好用,而且價格也變得親民,開始在民間流傳起來。


    直到隋唐時期,不斷的改進後,才廣泛應用於民間。


    因此,造紙術可以說是中華民族代代積累的智慧。


    因此,此時的朝廷已經有了紙張,隻是用的沒那麽廣泛。


    蘇雲本來想建議劉恆建一些造紙作坊的,想找一些人不斷的試驗,看看能不能提前將改進的造紙術發明出來。


    畢竟紙張很方便,如果能流傳開來,也算是一件好事。


    但此時事情實在太多,劉恆實在顧不過來,蘇雲也就沒建議。


    蘇雲走到劉恆身邊,劉恆都沒發現有人過來,一直在專注的批改著奏章。


    這兒有天災,那兒有人禍,就在劉恆繼位的這半年裏,漢朝到處都不太平。


    劉恆重重地低下頭去,心情很低落。


    蘇雲開口問道:“怎麽了?出什麽事了?”


    劉恆急忙抬起頭來,強擠出了一絲微笑:“是雲哥來了,快坐。”


    等蘇雲坐好後,劉恆便開始倒苦水:“雲哥,你說我是不是不適合做皇帝?


    登基才不到半年,天下卻到處都不太平。


    蜀郡一帶天降隕石,正砸到城市中央,砸死了不少老百姓。


    吳郡一帶爆發了重大的瘟疫,死傷無數,吳地的老百姓不開化,將瘟疫的爆發歸結於朝廷不仁,竟然起來鬧事;


    結果他們一聚集,感染瘟疫的人就變多了,死人的人也多了,起來造反的人就更多了,惡性循環下去,現在已經不可控製了。


    我已經讓吳王劉濞派兵鎮壓了,緊急控製住了當時的情況,可終究是治標不治本。


    你說,出了那麽多事,是不是上天對我不滿意,覺得我不適合坐這皇帝之位啊?”


    他勤勤懇懇工作了半年,沒有過絲毫的懈怠,結果上天給他降下了那麽多麻煩,導致很多人對他的統治不滿,到處怨聲載道,對這孩子的打擊還是不小的。


    蘇雲現在雖然官拜太傅,在官職上遠不如周勃的右丞相、陳平的左丞相,但是深得劉恆的信任。


    劉恆才20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這種打擊可了不得,很有可能把孩子打得不自信了。


    現在對其他朝臣,劉恆根本不信任,也隻有蘇雲能勸勸他了。


    “恆兒啊,別灰心,你的能力實力都是有目共睹的,你看你進京城做的這些,普通人哪能做的到?


    我私下和陳平聊過,陳平多厲害一個人啊!連他都覺得你有能力,有手腕,未來必定能成為一代明君,你咋還不自信上了?


    這時候,百姓們飯都吃不飽,普遍比較愚鈍,還相信這些鬼神之說,信天象預警。


    要都靠天象預警,那太祖高皇帝就不用起兵了,等著被項羽打死就完了,哪還有今天的漢朝?”


    蘇雲每說一句話,劉恆鎖著的眉頭就解開一點,看來每句話都說到了劉恆的心坎上。


    給劉恆畫了畫餅,這小子的鬥誌很快就上來了,終究還是年輕好啊!


    “現在要做的就是趕緊救災,隕石也好,瘟疫也好,隻要控製住,就是沒問題的。


    隕石倒沒什麽,就是怕有人趁機散播流言蜚語,現在要做的,就是趕緊讓官府控製住民間輿論,安撫好受災的百姓。


    順便全麵免除蜀地百姓今年的稅賦,包括土地稅和人頭稅,加強對當地官員的監管,以免他們從中貪汙。”


    蘇雲邊說劉恆邊記,從中學習救災的方法。


    “吳郡是劉濞的地盤,劉濞此人生性殘暴,又崇尚武力,怕是隻會一味的鎮壓老百姓。


    朝廷這邊應該早做準備,明詔劉濞,讓他先安住民心,不要一味的為了鎮壓老百姓而動兵。


    對於已經造反的百姓應該嚴厲鎮壓,防止他們利用現在的亂挑事,沒有造反的百姓應該免費救治,提供好的條件,讓他們活下去,保證他們不會造反。


    至於吳郡乃富庶之地,朝廷就算撥再多錢糧也會被劉濞貪掉,因此沒必要撥太多錢糧。


    朝廷應該下一道明詔,嚴厲申斥劉濞,此時他還不敢公開和朝廷叫板,隻能按照朝廷的要求盡力救治。”


    說完了對吳王劉濞的安排,蘇雲又開始說疫病的防治方法。


    “一是防:瘟疫既然已經發生了,防止它擴散才是很關鍵,要想防止它擴散,就要建立完備的隔離措施。


    民間的治療手段又不完善,這個時候醫術也不行,想要全麵治療瘟疫是很困難的;


    因此,隻能將受災的地區隔離起來,防止它繼續擴散。


    二是治:趕緊調動各地的醫師,查清是什麽疫病,對症下藥,能救多少人救多少人。


    三是助:朝廷必須給他們提供免費的藥物,給他們隔離的住房條件,願意治療的、沒造反的百姓,必須保證將他們治好。


    同時還應該派一些人去做好宣傳,控製好輿論,讓百姓知道朝廷沒有放棄他們,從而打消造反的念頭。”


    蘇雲講的很細,劉恆聽的很認真。


    他越來越覺得雲哥無所不能,從心底裏升起對雲哥的敬佩。


    而且雲哥分析的很好,這些東西直接看書真的學不下去,通過雲哥的分析,劉恆可以直觀清晰地了解。


    可以說,蘇雲有能力,才是讓劉恆信任的重要原因。


    ——————


    薄太後其實也來看兒子了,由於兒子和蘇雲在討論朝政上的事,她就一直沒有露頭,但兩個人商量的,她聽得一清二楚。


    薄太後沒有再露麵,默默地退下了。


    當初兒子和蘇雲稱兄道弟,她是不讚同的。


    當時那個情況,劉恆要是和朝中大臣勾結太深,怕是自己多年的努力都白費了。


    薄太後就想求穩,讓兒子安安穩穩做個代王就行,不想讓兒子卷入朝堂鬥爭中。


    可兒子堅定地相信蘇雲,薄太後當時也沒想到,這份信任,竟然改變了母子二人如今的命運。


    薄太後是聰明人,從蘇雲給的兩封書信就能看出,皇位能落到劉恆身上,蘇雲是出了很大力的。


    再結合今天自己看到的,薄太後才明白,兒子的決定何等地英明……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顧雲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顧雲生並收藏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