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進京前的準備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 作者:迴顧雲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直到倒呂行動結束好幾天後,代國這邊才收到了消息。
邊疆偏遠小國,也怪不得呂後不把劉恆放在心上。
直到使者來到代國,請求劉恆前往京城登基,劉恆才知道京城裏發生了什麽事。
那使者說明了京城發生的情況,並告訴劉恆,功臣們都在等著劉恆進京登基。
那使者極其諂媚,畢竟,這可是未來的皇帝,自己要是給他留個好印象,未來還不得飛黃騰達?
可現在,劉恆根本顧不上他。
這破天的富貴,難道真落到自己頭上了?
到底是富貴還是災難?現在真的說不好啊!
劉恆急忙召來了舅舅薄昭和其他心腹,一起商量到底該不該進京。
大家聽到使者的話後,都開始七嘴八舌地商量了起來,沒想到這破天的富貴竟然會落到自家大王頭上。
真是應了道家的那句話: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由於使者並沒有講清京城的情況,所以現在大家也是猶豫不決。
這也不能怪使者,畢竟他隻是個傳話的小人物,沒有資格參與倒呂的整個過程。
對京城的那些人,大家都不清楚,唯一熟點的還是幾年前來過代國的蘇雲;
張武、宋昌對蘇雲的印象還是不錯的,畢竟也算一起共事了一年多,蘇雲的行為,他們都看在心裏。
現在他們隻知道蘇雲、周勃、陳平等人發動了政變,又是開國功臣,現在要迎立劉恆登基。
可劉恆和他們並不熟啊!
張武率先開口道:“朝中的大臣都是高帝時期的老臣,他們都熟習兵事,多謀善詐,不是什麽好人。
如今,他們剛剛掃平了諸呂,現在最關鍵的就是確立新君;
然而,對這皇位有所渴望的,還有剛立下大功的劉襄三兄弟;
可這一眾功臣不立劉襄他們,反而來立代王,很明顯就是另有所圖。
說不定就是在試探代王的野心,一進京就會把代王扣在那裏,不讓代王再迴來了。
代王不如稱病不要前往,先觀察事態的變化,等事態明了之後再做打算。”
張武的話很有道理,劉恆聽完點了點頭。
他的話也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同,包括劉恆的母親薄夫人。
畢竟薄夫人經曆得太多太多了,好不容易有了幾年的清靜時光,她現在對兒子登不登皇位並不感興趣。
隻是沒想到,當年那個女相麵的算的真準,自己或許真的是天子的母親。
就在大家都反對前往長安時,一個關鍵的人物站了出來。
宋昌。
這位才是劉恆真正的心腹,說是劉恆第二信任的人,也不為過。
“代王,我認為,群臣的議論是錯誤的;
其一,秦朝失去統治,諸侯紛紛並起,認為能奪得天下的人何以萬計,然最終天下落於劉氏手中,是乃天命也;
其二,高帝之子隻剩下代王和淮南王,淮南王不適合帝位,代王年紀最長繼帝位是有法理血統的;
其三,朝中局勢錯綜複雜,正是因為代王遠離朝堂,身邊沒有親信,諸臣認為代王軟弱好控製,才擁立代王為帝,這是個極好的機會,千萬不能錯過。”
宋昌的話也很有道理,劉恆聽完又猶豫不決了。
最後,劉恆決定,派舅舅薄昭前往長安打聽情況,確定具體情況後再上路。
劉恆知道自己能被推舉,蘇雲在長安肯定是立了大功的,於是臨走之際,拉住了舅舅薄昭。
“舅舅,如果有機會就去一趟長青侯府,雲哥你也是見過的,聽聽他怎麽說,再來迴話。”
蘇雲在代國期間,薄昭是見過蘇雲的,這個年輕人,給薄昭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薄昭其實也很好奇他現在怎麽樣了,就答應了下來。
————————
長安。
灌嬰親自出馬,來到滎陽,震懾所有劉姓諸侯王,讓他們即刻罷兵迴封地。
灌嬰的到來,對齊王劉襄的打擊是最大的,他太想當皇帝了,他最近連做夢,都夢到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可有灌嬰在,他連個屁都不敢放。
要知道,這位可是獨領一軍,身經百戰的大將,他征戰一生,幾乎沒有敗績,更是多次擊敗項羽,讓楚軍人膽寒。
劉襄心灰意冷地返迴了齊國,不久後就去世了。
薄昭來到長安,率先拜見了周勃。
周勃雖然比薄昭地位高多了,但還是要客客氣氣地對待,畢竟人家是未來皇帝的親舅舅,關係比自己親多了。
表麵工作得做好,在新皇帝那留個好印象。
打探完具體情況後,薄昭又在京城待了兩天。
第一天,薄昭收集了一下京城中的一些流言蜚語;第二天,薄昭則親自前往了長青侯府。
輕輕敲開府門,蘇雲走了出來。
“薄大人來啦,快進來,快進來。”
薄昭:那怎麽是府中的主人來開門?
蘇雲:廢話,我是等你好幾天了,你這才來!
————————
“薄大人,我家你不能久待啊,我現在的政治身份敏感,你待得久了,會讓大家以為我站隊。
我已經猜到薄大人會來了,因此我已經備好了兩封書信,一封是給代王的,一封是給王妃的,他們看過之後就會明白了。”
薄昭很驚訝,他一句話還沒說呢,蘇雲就把他心裏想說的全都吐出來了。
此時的蘇雲,早就不是當年的愣頭小子了,20年的磨練,今時不同往日矣。
“薄大人,你此時一定有很多話想說吧。
不用說了,我都明白,你來我長青侯府不就是代王授意的嗎?
我和代王是好朋友,代王懂我,我又怎能不懂代王?”
蘇雲這話說得挺有歧義的,讓薄昭不禁有些懷疑外甥的性取向了……
……
薄昭悄悄地從長青侯府出來,卻迎麵撞上了劉興居。
巧了,劉興居出來,恰巧碰到薄昭從長青侯府出來。
薄昭怕惹事,匆匆忙忙就逃走了。
可在劉興居眼裏,這薄昭分明就是和蘇雲商議了什麽,然後畏罪潛逃。
好啊!
怪不得你這麽推舉劉恆呢,原來你們早就有聯係,是你想奪這從龍之功!
劉興居看在眼裏,卻記在了心裏。
……
薄昭的車駕,以最快的速度返迴了代國,給劉恆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在薄昭迴代國之前,劉恆也進行了一次占卜。
當時人比較信奉這些,還有許多人信那些巫蠱之術,這和當時生產力低、百姓思想未開化等等有關。
占卜嘛,就圖個心安。
劉恆連連占卜了三次,沒想到三次都是一個結果:大橫。
意思就是,大橫所裂紋路正當,占卜的人運氣極佳,馬上就可以做天子。
如今,舅舅薄昭又帶來了確切的消息,並給劉恆送來了一封蘇雲的書信。
劉恆看過之後,下定了決心。
立刻進京,登基為帝!
邊疆偏遠小國,也怪不得呂後不把劉恆放在心上。
直到使者來到代國,請求劉恆前往京城登基,劉恆才知道京城裏發生了什麽事。
那使者說明了京城發生的情況,並告訴劉恆,功臣們都在等著劉恆進京登基。
那使者極其諂媚,畢竟,這可是未來的皇帝,自己要是給他留個好印象,未來還不得飛黃騰達?
可現在,劉恆根本顧不上他。
這破天的富貴,難道真落到自己頭上了?
到底是富貴還是災難?現在真的說不好啊!
劉恆急忙召來了舅舅薄昭和其他心腹,一起商量到底該不該進京。
大家聽到使者的話後,都開始七嘴八舌地商量了起來,沒想到這破天的富貴竟然會落到自家大王頭上。
真是應了道家的那句話: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由於使者並沒有講清京城的情況,所以現在大家也是猶豫不決。
這也不能怪使者,畢竟他隻是個傳話的小人物,沒有資格參與倒呂的整個過程。
對京城的那些人,大家都不清楚,唯一熟點的還是幾年前來過代國的蘇雲;
張武、宋昌對蘇雲的印象還是不錯的,畢竟也算一起共事了一年多,蘇雲的行為,他們都看在心裏。
現在他們隻知道蘇雲、周勃、陳平等人發動了政變,又是開國功臣,現在要迎立劉恆登基。
可劉恆和他們並不熟啊!
張武率先開口道:“朝中的大臣都是高帝時期的老臣,他們都熟習兵事,多謀善詐,不是什麽好人。
如今,他們剛剛掃平了諸呂,現在最關鍵的就是確立新君;
然而,對這皇位有所渴望的,還有剛立下大功的劉襄三兄弟;
可這一眾功臣不立劉襄他們,反而來立代王,很明顯就是另有所圖。
說不定就是在試探代王的野心,一進京就會把代王扣在那裏,不讓代王再迴來了。
代王不如稱病不要前往,先觀察事態的變化,等事態明了之後再做打算。”
張武的話很有道理,劉恆聽完點了點頭。
他的話也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同,包括劉恆的母親薄夫人。
畢竟薄夫人經曆得太多太多了,好不容易有了幾年的清靜時光,她現在對兒子登不登皇位並不感興趣。
隻是沒想到,當年那個女相麵的算的真準,自己或許真的是天子的母親。
就在大家都反對前往長安時,一個關鍵的人物站了出來。
宋昌。
這位才是劉恆真正的心腹,說是劉恆第二信任的人,也不為過。
“代王,我認為,群臣的議論是錯誤的;
其一,秦朝失去統治,諸侯紛紛並起,認為能奪得天下的人何以萬計,然最終天下落於劉氏手中,是乃天命也;
其二,高帝之子隻剩下代王和淮南王,淮南王不適合帝位,代王年紀最長繼帝位是有法理血統的;
其三,朝中局勢錯綜複雜,正是因為代王遠離朝堂,身邊沒有親信,諸臣認為代王軟弱好控製,才擁立代王為帝,這是個極好的機會,千萬不能錯過。”
宋昌的話也很有道理,劉恆聽完又猶豫不決了。
最後,劉恆決定,派舅舅薄昭前往長安打聽情況,確定具體情況後再上路。
劉恆知道自己能被推舉,蘇雲在長安肯定是立了大功的,於是臨走之際,拉住了舅舅薄昭。
“舅舅,如果有機會就去一趟長青侯府,雲哥你也是見過的,聽聽他怎麽說,再來迴話。”
蘇雲在代國期間,薄昭是見過蘇雲的,這個年輕人,給薄昭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薄昭其實也很好奇他現在怎麽樣了,就答應了下來。
————————
長安。
灌嬰親自出馬,來到滎陽,震懾所有劉姓諸侯王,讓他們即刻罷兵迴封地。
灌嬰的到來,對齊王劉襄的打擊是最大的,他太想當皇帝了,他最近連做夢,都夢到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可有灌嬰在,他連個屁都不敢放。
要知道,這位可是獨領一軍,身經百戰的大將,他征戰一生,幾乎沒有敗績,更是多次擊敗項羽,讓楚軍人膽寒。
劉襄心灰意冷地返迴了齊國,不久後就去世了。
薄昭來到長安,率先拜見了周勃。
周勃雖然比薄昭地位高多了,但還是要客客氣氣地對待,畢竟人家是未來皇帝的親舅舅,關係比自己親多了。
表麵工作得做好,在新皇帝那留個好印象。
打探完具體情況後,薄昭又在京城待了兩天。
第一天,薄昭收集了一下京城中的一些流言蜚語;第二天,薄昭則親自前往了長青侯府。
輕輕敲開府門,蘇雲走了出來。
“薄大人來啦,快進來,快進來。”
薄昭:那怎麽是府中的主人來開門?
蘇雲:廢話,我是等你好幾天了,你這才來!
————————
“薄大人,我家你不能久待啊,我現在的政治身份敏感,你待得久了,會讓大家以為我站隊。
我已經猜到薄大人會來了,因此我已經備好了兩封書信,一封是給代王的,一封是給王妃的,他們看過之後就會明白了。”
薄昭很驚訝,他一句話還沒說呢,蘇雲就把他心裏想說的全都吐出來了。
此時的蘇雲,早就不是當年的愣頭小子了,20年的磨練,今時不同往日矣。
“薄大人,你此時一定有很多話想說吧。
不用說了,我都明白,你來我長青侯府不就是代王授意的嗎?
我和代王是好朋友,代王懂我,我又怎能不懂代王?”
蘇雲這話說得挺有歧義的,讓薄昭不禁有些懷疑外甥的性取向了……
……
薄昭悄悄地從長青侯府出來,卻迎麵撞上了劉興居。
巧了,劉興居出來,恰巧碰到薄昭從長青侯府出來。
薄昭怕惹事,匆匆忙忙就逃走了。
可在劉興居眼裏,這薄昭分明就是和蘇雲商議了什麽,然後畏罪潛逃。
好啊!
怪不得你這麽推舉劉恆呢,原來你們早就有聯係,是你想奪這從龍之功!
劉興居看在眼裏,卻記在了心裏。
……
薄昭的車駕,以最快的速度返迴了代國,給劉恆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在薄昭迴代國之前,劉恆也進行了一次占卜。
當時人比較信奉這些,還有許多人信那些巫蠱之術,這和當時生產力低、百姓思想未開化等等有關。
占卜嘛,就圖個心安。
劉恆連連占卜了三次,沒想到三次都是一個結果:大橫。
意思就是,大橫所裂紋路正當,占卜的人運氣極佳,馬上就可以做天子。
如今,舅舅薄昭又帶來了確切的消息,並給劉恆送來了一封蘇雲的書信。
劉恆看過之後,下定了決心。
立刻進京,登基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