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鴻儒要迴來的信後,秋盈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喜悅。
她知道,過年時,自己的父母和城裏的孩子們都會迴來,家裏又要熱鬧起來。
為了迎接他們的到來,秋盈決定提前做好準備,首先想到的就是準備麵粉,因為過年時,麵食是必不可少的美食。
鴻儒給家裏寄了錢,家裏糧缸裏儲備了過年用的麥子。秋盈手裏拿著簸箕,仔細地篩著麥子。簸箕裏的麥子金黃飽滿,仿佛是秋天的饋贈,但裏麵偶爾會夾雜著一些石子和壞掉的麥粒。秋盈眉頭微蹙,她知道,過年用的麵,一定要是最幹淨、最優質的。她輕輕地抖動著簸箕,讓麥子在簸箕裏翻滾,石子和壞麥粒逐漸被分離出來。
“秋盈,你這麽早就開始準備過年麵了?”鄰居高木匠家媳婦走過來說道。
秋盈抬起頭,笑著說:“是啊,鴻儒快迴來了,我也想趁這段時間把麵準備好。過年的時候,家裏人和城裏的孩子都要迴來,我要用最好的麵做饅頭、餃子,讓大家都吃個痛快。”
高嬸點點頭,感慨道:“你家麥子真不少。我家的麥子沒你家多,我看糧站能不能買些,秋盈說可以買,現在公社糧站不要糧票了”
秋盈放下簸箕,又拿起篩子,將麥子倒在篩子上。她輕輕地晃動著篩子,細小的麥殼和雜質被篩了出來,幹淨的麥粒留在了篩子裏。她一邊篩,一邊用手仔細地挑選,把那些壞掉的麥粒一個個挑出來,放在一邊。旁邊還放著準備洗糧食的水缸。
“這麥子還用水洗一遍嗎?”王嬸好奇地問。
秋盈點點頭:“是要洗一遍。因為麥子是牲口拉著石碾,碌碡在麥場上反複碾壓出來的,盡管在風口揚場時,大部分麥殼和較輕的雜質會被風吹走,但仍然會有一些灰塵、泥土等殘留物附著在麥粒表麵。用水洗一遍,可以洗掉這些殘留物,讓麥子更幹淨。”
高嬸恍然大悟,讚歎道:“原來如此,我說我家饅頭蒸出來沒你家白呢。我迴頭麥子也得好好洗洗。”
秋盈洗完麥子後,將它們均勻地攤開在院子裏晾曬。陽光灑在金黃的麥粒上,散發出陣陣麥香。她不時地翻動著麥粒,確保它們能夠均勻地曬幹。
麥子準備好,就開始打聽誰家打麵機,打出的麵白,誰家羅細。
鴻儒媽媽得知兒子要迴魯西南的消息後,心中湧起一股無奈與無力。這並非兒子首次決絕地離開,每次他都是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仿佛在逃避什麽。
這次來北京,他連在家住一晚都不願,直接租了房子。
她明白兒子的心思,他不願麵對那些令他厭惡的人,尤其是與女兒鴻雁之間的矛盾,讓她這個母親左右為難,難以評判是非對錯。這關乎親情,更牽扯複雜的人心與過往糾葛。
鴻雁實際上心裏清楚哥哥要來的消息。
如今的她已在黨校任職多年,並憑借自身卓越的學識和不懈的努力成為了一名副教授。
除此之外,她還擁有一個溫馨美滿的小家庭,膝下育有兩個可愛乖巧的女兒。
自從父親離世以後,鴻雁深知母親內心的孤獨與寂寞,所以便和二哥鴻平時常絞盡腦汁地尋找各種借口邀請母親前去幫忙,好讓母親的日常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他們有時會帶著母親一同前往老幹部活動室參與各類有趣的活動,希望能借此緩解母親失去老伴後的哀傷情緒。
然而,每當迴想起曾經那段不堪迴首的往事——自己受人蠱惑而舉報哥哥的經曆時,鴻雁的心中就充滿了無盡的愧疚與懊悔。
盡管事後她已經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行徑,但卻始終不知道該以何種方式去直麵這個問題,更不曉得該怎樣才能獲得哥哥的原諒。
於是,鴻雁隻能選擇用一種迂迴曲折的方法來彌補自己往昔所犯下的罪過:她常常會悄悄地塞給母親一筆錢,拜托母親暗中接濟哥哥,以此稍稍減輕一點自己心頭的罪責感。
知道哥哥要迴去,她又給了母親一些錢,鴻儒媽媽和鴻雁一樣,無法在情感上給予太多的支持,想盡一切辦法從物質方麵來彌補對孩子們的虧欠。
由於不清楚孩子們如今身材尺寸的變化,她特意跑到百貨大樓精心挑選了一條柔軟舒適的條絨布。
想著快到過年的時候,可以用這塊布料給幾個孩子每人做一條嶄新的褲子。
不僅如此,她還向另一個兒子鴻平討要了幾套他不再穿著的舊軍裝。
而在鐵路部門工作的兒媳婦萍珍更是主動將自己單位發放的鐵路製服拿了出來。
畢竟鴻儒哥哥家裏孩子眾多,眼看著就要過年了,每個孩子都盼望著能穿上新衣。
雖然工作服每年都會按時發放,但像萍珍這般善於操持家務、懂得精打細算過日子的女人,總會把新發放的衣物妥善保存起來以。
鴻儒迴家那天鴻平秋果都來汽車站送他本來,打算坐火車,但是東西有些多隻能去蓮花池汽車站坐直達的長途汽車。
鴻儒坐上長途汽車後,心情很是複雜。他看著車窗外前來送行的弟弟和弟媳,微微歎了口氣。
他知道家人其實都是關心他的,隻是過去的事情像一道鴻溝橫亙在彼此心間。
一路上,鴻儒都在思考著迴去之後的生活。做著自己的打算
鴻儒已經有了教師資格證,這是他的一大優勢。
迴去後,他打算先嚐試做家庭老師代課。雖然可能隻是臨時的、短期的工作,但他相信,憑借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知識,一定能夠勝任。
代課不僅能讓他重新拾起教書育人的夢想,還能為家庭帶來一份穩定的收入,緩解經濟壓力。
在代課的過程中,鴻儒也希望能夠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他深知,教育是一個神聖的事業,能夠影響和改變學生的一生。
他希望能夠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啟迪和引導更多的孩子,讓他們有所成就,利用知識改變名族和個人命運,去追求更廣闊的天地。
除了代課,鴻儒還打算利用自己的寫作特長,嚐試寫文章賺取稿費。
他有著豐富的生活閱曆和獨特的見解,他覺的這些都是寫作的寶貴素材。
他可以寫一些關於個人成長經曆,農村生活、農業發展、家庭故事等方麵的文章,投稿給各大報刊雜誌。
他在幻想通過寫作,不僅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還能夠與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見解。
同時,寫作也能為他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雖然可能不多,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補貼家用,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
一路上,鴻儒的思緒飄得很遠。
他迴想起自己離家的這些年,經曆了無數的艱辛和挑戰。
在北京打工的日子裏,他嚐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逐漸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麽。
他意識到,無論外麵的世界多麽繁華,家永遠是他心靈的港灣,是他最堅實的依靠。
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雙手,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讓孩子們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擁有更好的未來。
同時,他也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找到屬於自己的事業和追求。
經過一路走走停停、兜兜轉轉,總算是到達目的地了。
然而,車子尚未完全停穩,便立刻被一群熱情似火的拉腳人給團團圍住了。
他們七嘴八舌地隔著窗戶叫嚷起來:“來坐我的三輪車吧!您看這大包小包的,東西這麽多,我可以直接幫您送到家裏去喲!”
“別聽他的,坐我的馬車才好呢!我的馬跑得快得很呐,保證能讓您迅速抵達家中!” “嘿,還是選我的毛驢車吧!那可是又穩當又舒適,絕對不會讓您感到顛簸的!”
一時間,各種唿喊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這些拉腳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殷切期盼的神情,仿佛隻要能拉到這筆生意,就能收獲滿滿的幸福一般。
鴻儒看著這群拉腳人,一時不知作何抉擇。這時,他看到人群後麵有個熟悉的身影,原來是村裏的老陳。
老陳這個人呐,生性憨厚老實,平日裏就是個熱心腸兒,以前可沒少給別人家幫忙。而且,據說他們老陳家似乎還和秋盈姥姥家有著那麽一層親戚關係呢!這不,今天還真是巧了,沒等老陳開口打招唿,眼尖的他一眼就瞧見了老陳,立馬扯著嗓子喊道:“嘿,老陳,你咋會在這兒呀?難不成是來接人的?”
聽到這話,老陳一下子變得有些不好意思起來,撓著頭,略帶羞澀地迴答道:“嘿嘿,我啊,就是過來拉拉腳掙點小錢花花。”一旁的鴻儒一聽,心裏頓時有了主意,當下便毫不猶豫地決定跟著老陳一起走。
“那敢情好哇!”鴻儒興奮地說道,“不過老陳,你今兒個用的到底是馬車還是驢車呀?”老陳笑了笑,指著不遠處停著的掛在一匹馬後一輛破舊木板車說:“喏,就這輛板子車咯。”
說著走過來等著鴻儒下車,接過行李往車上放。鴻儒坐在車上,又等老陳一會看能不能再拉個人,拉了一個劉樓的,一個戚集的加上行李有些坐不下。就開始往家趕了,出了城,
隨著車子緩緩前行,鴻儒不禁感慨萬千。眼前這個熟悉的小村子,依舊還是他記憶中的模樣,沒有太多的變化。放眼望去,田野裏到處都是綠油油的一片,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讓人看了心情格外舒暢。
鴻儒看到綠油油的麥子很是親切,說長得不錯,老陳說是啊長的不錯,來年家家都能吃上白麵膜了。
就在同村的老陳將東西送到鴻儒家門口的時候,距離家還有一段路程,但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那位於馬圈中的老馬突然開始嘶鳴起來!它的叫聲響亮而急切,仿佛要掙脫束縛一般。
靜兒和喬喬聽到這突如其來的馬鳴聲,心中不禁充滿了疑惑。她們麵麵相覷,不知道這老馬究竟怎麽了。往常這個時候,老馬總是安靜地待在馬圈內吃草或者休息,可今天卻如此反常。
她知道,過年時,自己的父母和城裏的孩子們都會迴來,家裏又要熱鬧起來。
為了迎接他們的到來,秋盈決定提前做好準備,首先想到的就是準備麵粉,因為過年時,麵食是必不可少的美食。
鴻儒給家裏寄了錢,家裏糧缸裏儲備了過年用的麥子。秋盈手裏拿著簸箕,仔細地篩著麥子。簸箕裏的麥子金黃飽滿,仿佛是秋天的饋贈,但裏麵偶爾會夾雜著一些石子和壞掉的麥粒。秋盈眉頭微蹙,她知道,過年用的麵,一定要是最幹淨、最優質的。她輕輕地抖動著簸箕,讓麥子在簸箕裏翻滾,石子和壞麥粒逐漸被分離出來。
“秋盈,你這麽早就開始準備過年麵了?”鄰居高木匠家媳婦走過來說道。
秋盈抬起頭,笑著說:“是啊,鴻儒快迴來了,我也想趁這段時間把麵準備好。過年的時候,家裏人和城裏的孩子都要迴來,我要用最好的麵做饅頭、餃子,讓大家都吃個痛快。”
高嬸點點頭,感慨道:“你家麥子真不少。我家的麥子沒你家多,我看糧站能不能買些,秋盈說可以買,現在公社糧站不要糧票了”
秋盈放下簸箕,又拿起篩子,將麥子倒在篩子上。她輕輕地晃動著篩子,細小的麥殼和雜質被篩了出來,幹淨的麥粒留在了篩子裏。她一邊篩,一邊用手仔細地挑選,把那些壞掉的麥粒一個個挑出來,放在一邊。旁邊還放著準備洗糧食的水缸。
“這麥子還用水洗一遍嗎?”王嬸好奇地問。
秋盈點點頭:“是要洗一遍。因為麥子是牲口拉著石碾,碌碡在麥場上反複碾壓出來的,盡管在風口揚場時,大部分麥殼和較輕的雜質會被風吹走,但仍然會有一些灰塵、泥土等殘留物附著在麥粒表麵。用水洗一遍,可以洗掉這些殘留物,讓麥子更幹淨。”
高嬸恍然大悟,讚歎道:“原來如此,我說我家饅頭蒸出來沒你家白呢。我迴頭麥子也得好好洗洗。”
秋盈洗完麥子後,將它們均勻地攤開在院子裏晾曬。陽光灑在金黃的麥粒上,散發出陣陣麥香。她不時地翻動著麥粒,確保它們能夠均勻地曬幹。
麥子準備好,就開始打聽誰家打麵機,打出的麵白,誰家羅細。
鴻儒媽媽得知兒子要迴魯西南的消息後,心中湧起一股無奈與無力。這並非兒子首次決絕地離開,每次他都是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仿佛在逃避什麽。
這次來北京,他連在家住一晚都不願,直接租了房子。
她明白兒子的心思,他不願麵對那些令他厭惡的人,尤其是與女兒鴻雁之間的矛盾,讓她這個母親左右為難,難以評判是非對錯。這關乎親情,更牽扯複雜的人心與過往糾葛。
鴻雁實際上心裏清楚哥哥要來的消息。
如今的她已在黨校任職多年,並憑借自身卓越的學識和不懈的努力成為了一名副教授。
除此之外,她還擁有一個溫馨美滿的小家庭,膝下育有兩個可愛乖巧的女兒。
自從父親離世以後,鴻雁深知母親內心的孤獨與寂寞,所以便和二哥鴻平時常絞盡腦汁地尋找各種借口邀請母親前去幫忙,好讓母親的日常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他們有時會帶著母親一同前往老幹部活動室參與各類有趣的活動,希望能借此緩解母親失去老伴後的哀傷情緒。
然而,每當迴想起曾經那段不堪迴首的往事——自己受人蠱惑而舉報哥哥的經曆時,鴻雁的心中就充滿了無盡的愧疚與懊悔。
盡管事後她已經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行徑,但卻始終不知道該以何種方式去直麵這個問題,更不曉得該怎樣才能獲得哥哥的原諒。
於是,鴻雁隻能選擇用一種迂迴曲折的方法來彌補自己往昔所犯下的罪過:她常常會悄悄地塞給母親一筆錢,拜托母親暗中接濟哥哥,以此稍稍減輕一點自己心頭的罪責感。
知道哥哥要迴去,她又給了母親一些錢,鴻儒媽媽和鴻雁一樣,無法在情感上給予太多的支持,想盡一切辦法從物質方麵來彌補對孩子們的虧欠。
由於不清楚孩子們如今身材尺寸的變化,她特意跑到百貨大樓精心挑選了一條柔軟舒適的條絨布。
想著快到過年的時候,可以用這塊布料給幾個孩子每人做一條嶄新的褲子。
不僅如此,她還向另一個兒子鴻平討要了幾套他不再穿著的舊軍裝。
而在鐵路部門工作的兒媳婦萍珍更是主動將自己單位發放的鐵路製服拿了出來。
畢竟鴻儒哥哥家裏孩子眾多,眼看著就要過年了,每個孩子都盼望著能穿上新衣。
雖然工作服每年都會按時發放,但像萍珍這般善於操持家務、懂得精打細算過日子的女人,總會把新發放的衣物妥善保存起來以。
鴻儒迴家那天鴻平秋果都來汽車站送他本來,打算坐火車,但是東西有些多隻能去蓮花池汽車站坐直達的長途汽車。
鴻儒坐上長途汽車後,心情很是複雜。他看著車窗外前來送行的弟弟和弟媳,微微歎了口氣。
他知道家人其實都是關心他的,隻是過去的事情像一道鴻溝橫亙在彼此心間。
一路上,鴻儒都在思考著迴去之後的生活。做著自己的打算
鴻儒已經有了教師資格證,這是他的一大優勢。
迴去後,他打算先嚐試做家庭老師代課。雖然可能隻是臨時的、短期的工作,但他相信,憑借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知識,一定能夠勝任。
代課不僅能讓他重新拾起教書育人的夢想,還能為家庭帶來一份穩定的收入,緩解經濟壓力。
在代課的過程中,鴻儒也希望能夠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他深知,教育是一個神聖的事業,能夠影響和改變學生的一生。
他希望能夠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啟迪和引導更多的孩子,讓他們有所成就,利用知識改變名族和個人命運,去追求更廣闊的天地。
除了代課,鴻儒還打算利用自己的寫作特長,嚐試寫文章賺取稿費。
他有著豐富的生活閱曆和獨特的見解,他覺的這些都是寫作的寶貴素材。
他可以寫一些關於個人成長經曆,農村生活、農業發展、家庭故事等方麵的文章,投稿給各大報刊雜誌。
他在幻想通過寫作,不僅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還能夠與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見解。
同時,寫作也能為他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雖然可能不多,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補貼家用,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
一路上,鴻儒的思緒飄得很遠。
他迴想起自己離家的這些年,經曆了無數的艱辛和挑戰。
在北京打工的日子裏,他嚐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逐漸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麽。
他意識到,無論外麵的世界多麽繁華,家永遠是他心靈的港灣,是他最堅實的依靠。
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雙手,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讓孩子們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擁有更好的未來。
同時,他也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找到屬於自己的事業和追求。
經過一路走走停停、兜兜轉轉,總算是到達目的地了。
然而,車子尚未完全停穩,便立刻被一群熱情似火的拉腳人給團團圍住了。
他們七嘴八舌地隔著窗戶叫嚷起來:“來坐我的三輪車吧!您看這大包小包的,東西這麽多,我可以直接幫您送到家裏去喲!”
“別聽他的,坐我的馬車才好呢!我的馬跑得快得很呐,保證能讓您迅速抵達家中!” “嘿,還是選我的毛驢車吧!那可是又穩當又舒適,絕對不會讓您感到顛簸的!”
一時間,各種唿喊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這些拉腳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殷切期盼的神情,仿佛隻要能拉到這筆生意,就能收獲滿滿的幸福一般。
鴻儒看著這群拉腳人,一時不知作何抉擇。這時,他看到人群後麵有個熟悉的身影,原來是村裏的老陳。
老陳這個人呐,生性憨厚老實,平日裏就是個熱心腸兒,以前可沒少給別人家幫忙。而且,據說他們老陳家似乎還和秋盈姥姥家有著那麽一層親戚關係呢!這不,今天還真是巧了,沒等老陳開口打招唿,眼尖的他一眼就瞧見了老陳,立馬扯著嗓子喊道:“嘿,老陳,你咋會在這兒呀?難不成是來接人的?”
聽到這話,老陳一下子變得有些不好意思起來,撓著頭,略帶羞澀地迴答道:“嘿嘿,我啊,就是過來拉拉腳掙點小錢花花。”一旁的鴻儒一聽,心裏頓時有了主意,當下便毫不猶豫地決定跟著老陳一起走。
“那敢情好哇!”鴻儒興奮地說道,“不過老陳,你今兒個用的到底是馬車還是驢車呀?”老陳笑了笑,指著不遠處停著的掛在一匹馬後一輛破舊木板車說:“喏,就這輛板子車咯。”
說著走過來等著鴻儒下車,接過行李往車上放。鴻儒坐在車上,又等老陳一會看能不能再拉個人,拉了一個劉樓的,一個戚集的加上行李有些坐不下。就開始往家趕了,出了城,
隨著車子緩緩前行,鴻儒不禁感慨萬千。眼前這個熟悉的小村子,依舊還是他記憶中的模樣,沒有太多的變化。放眼望去,田野裏到處都是綠油油的一片,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讓人看了心情格外舒暢。
鴻儒看到綠油油的麥子很是親切,說長得不錯,老陳說是啊長的不錯,來年家家都能吃上白麵膜了。
就在同村的老陳將東西送到鴻儒家門口的時候,距離家還有一段路程,但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那位於馬圈中的老馬突然開始嘶鳴起來!它的叫聲響亮而急切,仿佛要掙脫束縛一般。
靜兒和喬喬聽到這突如其來的馬鳴聲,心中不禁充滿了疑惑。她們麵麵相覷,不知道這老馬究竟怎麽了。往常這個時候,老馬總是安靜地待在馬圈內吃草或者休息,可今天卻如此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