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都,朝堂。
“啟奏陛下,南吳世子遇刺一案已經過去數日之久,但時至今日,我們仍然未能追尋到兇手的下落。而那吳國的使臣再過幾日就要抵達西都,若使臣詢問此事,微臣等人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迴複!”
“如宣!”皇帝大聲唿喊著,“丞相剛才所說,你有何迴應?”
“迴父皇,此事實並非毫無頭緒可言,經兒臣多日來的調查,目前已經初步查明,此次行刺南吳世子之事乃明夏四殺堂所為!”
此言一出,朝堂之下頓時一片騷動,原本安靜站立的眾大臣們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驚訝和疑惑的神情。
這時,丞相向前一步,拱手對皇帝說道:“陛下,我大梁國與明夏友好交往已有多年,如今僅憑初步的推斷就認定此事是明夏四殺堂所為,恐怕過於輕率和魯莽。萬一判斷失誤,不僅會傷害到兩國之間深厚的情誼,而且日後想要修複恐怕也絕非易事啊!”
如宣聽了丞相的話並沒有絲毫退縮之意,反而鎮定自若地迴應道:“迴丞相大人,關於此事,還請您先看看這幅圖再說。”說罷,他將手中一直緊握著的一張畫紙展開並高高舉起,展示給在場的所有大臣看,“此圖乃是本世子特意命令宮中的畫師按照當日朝堂之上那名刺客手腕處的圖案原樣繪製而成,每一個細節都未曾落下!”
緊接著,又有一名大臣走出隊列,對著皇帝躬身施禮後說道:“迴陛下,這圖案微臣倒是認得。微臣曾多次奉命出使明夏,見過此圖,依微臣之見,這圖案的確完完全全就是屬於明夏之物!”
“丞相,你可還有話要說?”
“迴陛下,微臣認為僅僅憑借一具屍首實在難以證明。想那一日,刺客數量眾多,其中出現一個明夏人並不足為奇。而且微臣已經去過刑部詳查,其餘屍首的手腕之上均無此圖。所以,如果一定要認定此事乃是明夏所為,那麽當前應當立即增派人手,全城搜捕才對!”
“嗯……丞相所言不無道理,這證據的確太過單薄。即便朕親自趕赴錦都質問,僅靠這些也確實無法令人信服呐!”
“父皇!”
然而,皇帝卻毫不留情地打斷了如宣的話語:“夠了!朕可以再給你三日時間。但若是三日後仍未找到確鑿有力的證據,朕恐怕也隻能忍痛割愛,將你送去南吳了!”
說完這番話後,皇帝拂袖而去,滿朝文武大臣們也紛紛魚貫而出,朝堂之上很快便空無一人。
丞相不緊不慢地邁開步子,緩緩朝著殿外走去。而就在他剛剛踏出殿門之時,如宣突然快步上前,擋住了他的去路。
“丞相大人,那日在朝堂之上,麵對此事,唯有您反應最為激烈。可今日您倒是沉著冷靜了不少,莫不是您的得意門生前來拜訪了吧!”如宣一臉狐疑地盯著丞相質問道。
“宣世子,還是那句話,證據!”丞相怒目圓睜,聲音洪亮地嗬斥道。話音未落,他猛地一甩長袖,氣衝衝地下了台階。然而,那如宣卻毫不退縮,緊緊跟隨著丞相的步伐,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證據?證據就在你府上,要不本世子領人前往府中查看?”
麵對如宣的糾纏不休,丞相停下腳步,轉過身來,臉上露出一絲輕蔑之色,冷笑道:“哼,若沒聖上允許,私自搜尋朝中大臣府邸可是重罪!難道世子你想以身試法?”說完,他再次轉身,大踏步離去,隻留下如宣站在原地,氣得渾身發抖。
而此時,南門之外,那個數日未曾在宮中露麵的如寧和靈兒,正悄然現身於碼頭附近。
“阿寧表哥,都過去幾天了,咱們把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可還是一點線索都沒有啊!這得走到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呀?”靈兒一邊嘟囔著,一邊用手揉了揉發酸的小腿。她那張原本嬌俏可愛的臉龐此刻已滿是疲憊與無奈。
如寧輕輕拍了拍靈兒的肩膀,安慰道:“別著急,靈兒表妹。也許線索就在我們眼前,隻是還未被發現而已。咱們再去那邊看看,說不定那裏就會有新的發現呢!”說著,他拉起靈兒的手,朝另一個方向走去。
“哎呀,這個地方我們都走了數十次了!每次都是一無所獲,這次肯定也不會例外的……”靈兒極不情願地被如寧拖著往前走,但她心裏其實也明白,如果不繼續尋找下去,恐怕如宣真的要被送到南吳了。
長樂宮,慶王爺正和皇後寒暄。
“皇後娘娘,鳳體近日可好!”慶王爺扶著皇後在長樂宮院子裏走動。
“好些了,但淵兒尚未蘇醒,本宮多少還是有些憂慮。”
“安兒說,那秋水島主正在西都的路上,我想淵兒很快便能得到救治!這幾日還是好生休息為好,不要太過憂慮了!”
“誰說不是呢,可淵兒一日日躺著,眼下雖說性命無憂,但還是有些擔心,這或許是作為父母的本能吧!”
“是啊,我想此刻最擔心的還是秦王吧!”
朔北,朔北王已多次擊退北狄的騷擾,但如今的他卻感到身心俱疲。剛剛又一次將北狄擊退之後,朔北王拖著沉重的步伐緩緩走迴營帳內,然後重重地靠在了那張略顯破舊的椅子上,大口喘著粗氣。
“來人!傳我的命令,北狄近來騷擾愈發頻繁,從今日起,立刻封鎖城門,禁止任何人隨意進出。同時,安排城外的百姓盡快遷往城內居住,務必保證他們的安全。”
就在這時,一名身姿婀娜的女子輕輕掀開營帳門簾,小心翼翼地走了進來。她手中端著一盆熱水以及一些紗布。
隻見那女子快步走到朔北王身邊,溫柔地說道:“夫君,切莫如此動怒,萬一氣壞了身子可如何是好?現如今,不僅咱們朔北的百姓們依靠您來守護,就連整個梁國都仰仗您牢牢看守這北疆。”說著,女子輕輕地拿起一塊濕潤的毛巾,仔細地擦拭著朔北王身上新添的傷口,並細心地用紗布一圈圈纏繞包紮起來。
“哼!本王這些年來一直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守衛北疆,沒有半點兒懈怠之心。可是那些奸佞小人僅僅憑著幾張胡言亂語的嘴巴,就敢誣陷我預謀作亂。更可惡的是,父皇居然聽信了他們的讒言,竟然從全國各地調集兵馬前來防備於我。若不是我拚死抵抗,恐怕此時此刻,這北狄的鐵騎早已踏過朔北城,他們的戰馬肆意暢飲這西洛河的河水了!”朔北王勃然大怒,猛地拍了一下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來。
“是啊,夫君,誰不知道若是沒有您的英勇無畏,父皇又怎會放心將這北疆交予您來鎮守呢?那些小人的汙蔑之言,實在是令人憤恨不已!”女子連忙附和道,眼中滿是對丈夫的心疼與敬佩之情。
“我來這朔北七年,至今未曾迴去,你看這桌上的折子,返迴西都之事又被父皇駁迴了!”
“夫君,就不要說這些不如意的事了,眼下最為重要的就是守好這朔北,其餘的等此次風波過了再說!”
南都,壽昌宮
“老三,淵兒現在近況如何?”
“迴父皇,淵兒此刻身負重傷,情況甚是危急,但所幸經過全力救治,保住了他的性命。如今沁兒已親自帶人馬趕赴西都,想來用不了多久,便能傳來喜訊!”
“那好,那好!如此甚好!隻是不知貞孝是否知曉此事?”皇上關切地詢問道。
“迴父皇,貞孝如今身懷六甲,腹部日漸隆起,身子本就不便。因此,府中上下皆心照不宣地將此消息隱瞞下來,以免她為此憂心傷神,動了胎氣,故而貞孝暫時對此事尚不知情!”
皇上微微頷首,隨即向身旁的胡公公示意了一下,隻見胡公公恭敬地端著一案幾走到王爺麵前。
皇上微笑著說道:“這‘昇’字蘊含著蓬勃向上之意,象征著祥瑞與美好。淵兒的孩子將來必定是人中之龍,就取名為‘昇兒’吧!這是朕給孩子的玉佩!還有你母後準備的玉如意!”
“多謝父皇賜名!多謝父皇母後賞賜!”
“還有一事,如今朝堂之上眾大臣吵嚷著要發兵攻打梁國,對於此事,你有何看法?”
王爺略作思索後答道:“迴父皇,依兒臣之見,此事目前尚未查清,若倉促出兵,恐怕會引發動亂。況且戰爭一旦開啟,受苦受難的終究還是黎民百姓。”
“嗯,朕也深知其中利害關係。然而,那些大臣們卻顧及不到這些,尤其是你的長兄,更是叫嚷得最為起勁!既然如此,不妨派遣部分兵馬前往潁州和西州演練。這樣一來,既可以向朝堂展示我們的決心,同時也能給梁國清醒清醒。”皇上緩緩說道。
“父皇,容我思慮一番,”
“那好!此外你母後現在甚是想念貞孝,今日你就隨著你母後的車駕迴府吧!也好讓她孫倆見見!”
“兒臣這就安排!”
橫水鎮,秦王府
貞惠神色匆忙地踏進院子,一邊小跑著,一邊高聲唿喊:“貞孝!貞孝!”
此刻,公主正手持水瓢,小心翼翼地澆灌著那些嬌豔欲滴的鮮花。她全神貫注於眼前的花朵,似乎並未察覺到貞惠的到來。
“哎喲,我的好妹妹!你瞧瞧你,肚子都已經這般大了,怎麽還能親自幹這些粗活呢?快快放下,交給下人們去做好啦!”貞惠三步並作兩步趕到公主身旁,不由分說地奪過她手中的水瓢,然後輕柔地攙扶著公主走向一旁的石凳。
待公主坐穩後,貞惠喘了口氣,接著說道:“我剛剛聽聞一個消息,聖上把‘昇’字賜給咱們府上!”
“什麽?此事當真?”公主聞言,驚喜得一下子從石凳上站了起來,但很快又意識到自己的動作有些不妥,連忙緩緩坐下,同時輕輕地撫摸著隆起的腹部,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喃喃自語道:“寶寶,你以後就叫做昇兒了。想來,你父親對這個名字定然也是極為滿意吧!”
就在這時,公主突然想起了世子,嘴裏不由得開始念叨起來。而一直注視著公主的貞惠見狀,原本掛在臉上的笑容瞬間收斂起來,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不過,她迅速調整好了情緒,繼續說道:“還有一件大事呢,皇後娘娘將會隨同王爺一同前來咱府上探望!想必他們此番前來,定是因為掛念著你和腹中的孩子!”
“哎呀!姐姐,如此重要之事,你怎的到現在才告訴我!不行,我得趕緊迴去拾掇一番才行。瞧我這妝容尚未打理,身上這套衣裳也未曾更換呢!”公主邊說邊站起身來,腳步匆匆地朝著屋子走去,留下貞惠望著她遠去的背影,輕輕歎了口氣。
南都,楚王府,花園裏
“哎喲,瑤兒,您慢點兒走啊!這般疾行,萬一不小心傷到腹中的胎兒可如何是好呀!”渙世子滿臉焦急之色,緊緊跟在明氏身後,邊跑邊唿喊著。
隻見明氏頭也不迴,腳下生風般快步前行,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真是氣死我了!那個‘昇’字居然被賜予了秦王府!你可知曉,我眼巴巴地盼著這個字都不知盼了多久,整日裏掰著手指頭計算日子,滿心期待能將它收入囊中。誰承想,那貞孝那丫頭不過才初次便中,便輕而易舉地得了此字!老天爺怎就如此不公!”說著說著,明氏的聲音已然帶上了哭腔,滿腹的委屈與憤懣仿佛要溢出來一般。
渙世子見狀,趕忙出言安慰道:“瑤兒,莫急,莫急。其實這‘顯’字也是頗有深意的,並非一無是處呀。”然而他話音未落,便遭到了明氏的駁斥。
“哼!你說的倒是輕巧!什麽叫‘頗有深意’?這是反話懂不懂?這分明就是對我的羞辱,是在警告我日後需低調行事!”明氏怒目圓睜,狠狠地瞪向渙世子。
“哎呀呀,夫人您實在是多慮了。皇祖父他老人家怎麽可能有這樣的心思?想必隻是巧合罷了。”
“少在這裏替他們開脫!我當初真是瞎了眼,才會嫁給你這麽個窩囊廢!就連這賜名之事,你和父親都不肯上心,也不去爭一爭。”明氏越說越來氣,胸脯劇烈起伏著。
“瑤兒!皇祖父的旨意又豈是我們能夠隨意揣測的?即便真去爭搶,恐怕也未必就能如願以償。”
聽到這話,明氏猛地停住了腳步,她氣得渾身顫抖,嘴唇哆哆嗦嗦半天都說不出一句話來。最後,隻見她用力一揮衣袖,轉身便朝屋內走去,隻留下渙世子一個人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啟奏陛下,南吳世子遇刺一案已經過去數日之久,但時至今日,我們仍然未能追尋到兇手的下落。而那吳國的使臣再過幾日就要抵達西都,若使臣詢問此事,微臣等人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迴複!”
“如宣!”皇帝大聲唿喊著,“丞相剛才所說,你有何迴應?”
“迴父皇,此事實並非毫無頭緒可言,經兒臣多日來的調查,目前已經初步查明,此次行刺南吳世子之事乃明夏四殺堂所為!”
此言一出,朝堂之下頓時一片騷動,原本安靜站立的眾大臣們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驚訝和疑惑的神情。
這時,丞相向前一步,拱手對皇帝說道:“陛下,我大梁國與明夏友好交往已有多年,如今僅憑初步的推斷就認定此事是明夏四殺堂所為,恐怕過於輕率和魯莽。萬一判斷失誤,不僅會傷害到兩國之間深厚的情誼,而且日後想要修複恐怕也絕非易事啊!”
如宣聽了丞相的話並沒有絲毫退縮之意,反而鎮定自若地迴應道:“迴丞相大人,關於此事,還請您先看看這幅圖再說。”說罷,他將手中一直緊握著的一張畫紙展開並高高舉起,展示給在場的所有大臣看,“此圖乃是本世子特意命令宮中的畫師按照當日朝堂之上那名刺客手腕處的圖案原樣繪製而成,每一個細節都未曾落下!”
緊接著,又有一名大臣走出隊列,對著皇帝躬身施禮後說道:“迴陛下,這圖案微臣倒是認得。微臣曾多次奉命出使明夏,見過此圖,依微臣之見,這圖案的確完完全全就是屬於明夏之物!”
“丞相,你可還有話要說?”
“迴陛下,微臣認為僅僅憑借一具屍首實在難以證明。想那一日,刺客數量眾多,其中出現一個明夏人並不足為奇。而且微臣已經去過刑部詳查,其餘屍首的手腕之上均無此圖。所以,如果一定要認定此事乃是明夏所為,那麽當前應當立即增派人手,全城搜捕才對!”
“嗯……丞相所言不無道理,這證據的確太過單薄。即便朕親自趕赴錦都質問,僅靠這些也確實無法令人信服呐!”
“父皇!”
然而,皇帝卻毫不留情地打斷了如宣的話語:“夠了!朕可以再給你三日時間。但若是三日後仍未找到確鑿有力的證據,朕恐怕也隻能忍痛割愛,將你送去南吳了!”
說完這番話後,皇帝拂袖而去,滿朝文武大臣們也紛紛魚貫而出,朝堂之上很快便空無一人。
丞相不緊不慢地邁開步子,緩緩朝著殿外走去。而就在他剛剛踏出殿門之時,如宣突然快步上前,擋住了他的去路。
“丞相大人,那日在朝堂之上,麵對此事,唯有您反應最為激烈。可今日您倒是沉著冷靜了不少,莫不是您的得意門生前來拜訪了吧!”如宣一臉狐疑地盯著丞相質問道。
“宣世子,還是那句話,證據!”丞相怒目圓睜,聲音洪亮地嗬斥道。話音未落,他猛地一甩長袖,氣衝衝地下了台階。然而,那如宣卻毫不退縮,緊緊跟隨著丞相的步伐,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證據?證據就在你府上,要不本世子領人前往府中查看?”
麵對如宣的糾纏不休,丞相停下腳步,轉過身來,臉上露出一絲輕蔑之色,冷笑道:“哼,若沒聖上允許,私自搜尋朝中大臣府邸可是重罪!難道世子你想以身試法?”說完,他再次轉身,大踏步離去,隻留下如宣站在原地,氣得渾身發抖。
而此時,南門之外,那個數日未曾在宮中露麵的如寧和靈兒,正悄然現身於碼頭附近。
“阿寧表哥,都過去幾天了,咱們把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可還是一點線索都沒有啊!這得走到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呀?”靈兒一邊嘟囔著,一邊用手揉了揉發酸的小腿。她那張原本嬌俏可愛的臉龐此刻已滿是疲憊與無奈。
如寧輕輕拍了拍靈兒的肩膀,安慰道:“別著急,靈兒表妹。也許線索就在我們眼前,隻是還未被發現而已。咱們再去那邊看看,說不定那裏就會有新的發現呢!”說著,他拉起靈兒的手,朝另一個方向走去。
“哎呀,這個地方我們都走了數十次了!每次都是一無所獲,這次肯定也不會例外的……”靈兒極不情願地被如寧拖著往前走,但她心裏其實也明白,如果不繼續尋找下去,恐怕如宣真的要被送到南吳了。
長樂宮,慶王爺正和皇後寒暄。
“皇後娘娘,鳳體近日可好!”慶王爺扶著皇後在長樂宮院子裏走動。
“好些了,但淵兒尚未蘇醒,本宮多少還是有些憂慮。”
“安兒說,那秋水島主正在西都的路上,我想淵兒很快便能得到救治!這幾日還是好生休息為好,不要太過憂慮了!”
“誰說不是呢,可淵兒一日日躺著,眼下雖說性命無憂,但還是有些擔心,這或許是作為父母的本能吧!”
“是啊,我想此刻最擔心的還是秦王吧!”
朔北,朔北王已多次擊退北狄的騷擾,但如今的他卻感到身心俱疲。剛剛又一次將北狄擊退之後,朔北王拖著沉重的步伐緩緩走迴營帳內,然後重重地靠在了那張略顯破舊的椅子上,大口喘著粗氣。
“來人!傳我的命令,北狄近來騷擾愈發頻繁,從今日起,立刻封鎖城門,禁止任何人隨意進出。同時,安排城外的百姓盡快遷往城內居住,務必保證他們的安全。”
就在這時,一名身姿婀娜的女子輕輕掀開營帳門簾,小心翼翼地走了進來。她手中端著一盆熱水以及一些紗布。
隻見那女子快步走到朔北王身邊,溫柔地說道:“夫君,切莫如此動怒,萬一氣壞了身子可如何是好?現如今,不僅咱們朔北的百姓們依靠您來守護,就連整個梁國都仰仗您牢牢看守這北疆。”說著,女子輕輕地拿起一塊濕潤的毛巾,仔細地擦拭著朔北王身上新添的傷口,並細心地用紗布一圈圈纏繞包紮起來。
“哼!本王這些年來一直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守衛北疆,沒有半點兒懈怠之心。可是那些奸佞小人僅僅憑著幾張胡言亂語的嘴巴,就敢誣陷我預謀作亂。更可惡的是,父皇居然聽信了他們的讒言,竟然從全國各地調集兵馬前來防備於我。若不是我拚死抵抗,恐怕此時此刻,這北狄的鐵騎早已踏過朔北城,他們的戰馬肆意暢飲這西洛河的河水了!”朔北王勃然大怒,猛地拍了一下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來。
“是啊,夫君,誰不知道若是沒有您的英勇無畏,父皇又怎會放心將這北疆交予您來鎮守呢?那些小人的汙蔑之言,實在是令人憤恨不已!”女子連忙附和道,眼中滿是對丈夫的心疼與敬佩之情。
“我來這朔北七年,至今未曾迴去,你看這桌上的折子,返迴西都之事又被父皇駁迴了!”
“夫君,就不要說這些不如意的事了,眼下最為重要的就是守好這朔北,其餘的等此次風波過了再說!”
南都,壽昌宮
“老三,淵兒現在近況如何?”
“迴父皇,淵兒此刻身負重傷,情況甚是危急,但所幸經過全力救治,保住了他的性命。如今沁兒已親自帶人馬趕赴西都,想來用不了多久,便能傳來喜訊!”
“那好,那好!如此甚好!隻是不知貞孝是否知曉此事?”皇上關切地詢問道。
“迴父皇,貞孝如今身懷六甲,腹部日漸隆起,身子本就不便。因此,府中上下皆心照不宣地將此消息隱瞞下來,以免她為此憂心傷神,動了胎氣,故而貞孝暫時對此事尚不知情!”
皇上微微頷首,隨即向身旁的胡公公示意了一下,隻見胡公公恭敬地端著一案幾走到王爺麵前。
皇上微笑著說道:“這‘昇’字蘊含著蓬勃向上之意,象征著祥瑞與美好。淵兒的孩子將來必定是人中之龍,就取名為‘昇兒’吧!這是朕給孩子的玉佩!還有你母後準備的玉如意!”
“多謝父皇賜名!多謝父皇母後賞賜!”
“還有一事,如今朝堂之上眾大臣吵嚷著要發兵攻打梁國,對於此事,你有何看法?”
王爺略作思索後答道:“迴父皇,依兒臣之見,此事目前尚未查清,若倉促出兵,恐怕會引發動亂。況且戰爭一旦開啟,受苦受難的終究還是黎民百姓。”
“嗯,朕也深知其中利害關係。然而,那些大臣們卻顧及不到這些,尤其是你的長兄,更是叫嚷得最為起勁!既然如此,不妨派遣部分兵馬前往潁州和西州演練。這樣一來,既可以向朝堂展示我們的決心,同時也能給梁國清醒清醒。”皇上緩緩說道。
“父皇,容我思慮一番,”
“那好!此外你母後現在甚是想念貞孝,今日你就隨著你母後的車駕迴府吧!也好讓她孫倆見見!”
“兒臣這就安排!”
橫水鎮,秦王府
貞惠神色匆忙地踏進院子,一邊小跑著,一邊高聲唿喊:“貞孝!貞孝!”
此刻,公主正手持水瓢,小心翼翼地澆灌著那些嬌豔欲滴的鮮花。她全神貫注於眼前的花朵,似乎並未察覺到貞惠的到來。
“哎喲,我的好妹妹!你瞧瞧你,肚子都已經這般大了,怎麽還能親自幹這些粗活呢?快快放下,交給下人們去做好啦!”貞惠三步並作兩步趕到公主身旁,不由分說地奪過她手中的水瓢,然後輕柔地攙扶著公主走向一旁的石凳。
待公主坐穩後,貞惠喘了口氣,接著說道:“我剛剛聽聞一個消息,聖上把‘昇’字賜給咱們府上!”
“什麽?此事當真?”公主聞言,驚喜得一下子從石凳上站了起來,但很快又意識到自己的動作有些不妥,連忙緩緩坐下,同時輕輕地撫摸著隆起的腹部,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喃喃自語道:“寶寶,你以後就叫做昇兒了。想來,你父親對這個名字定然也是極為滿意吧!”
就在這時,公主突然想起了世子,嘴裏不由得開始念叨起來。而一直注視著公主的貞惠見狀,原本掛在臉上的笑容瞬間收斂起來,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不過,她迅速調整好了情緒,繼續說道:“還有一件大事呢,皇後娘娘將會隨同王爺一同前來咱府上探望!想必他們此番前來,定是因為掛念著你和腹中的孩子!”
“哎呀!姐姐,如此重要之事,你怎的到現在才告訴我!不行,我得趕緊迴去拾掇一番才行。瞧我這妝容尚未打理,身上這套衣裳也未曾更換呢!”公主邊說邊站起身來,腳步匆匆地朝著屋子走去,留下貞惠望著她遠去的背影,輕輕歎了口氣。
南都,楚王府,花園裏
“哎喲,瑤兒,您慢點兒走啊!這般疾行,萬一不小心傷到腹中的胎兒可如何是好呀!”渙世子滿臉焦急之色,緊緊跟在明氏身後,邊跑邊唿喊著。
隻見明氏頭也不迴,腳下生風般快步前行,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真是氣死我了!那個‘昇’字居然被賜予了秦王府!你可知曉,我眼巴巴地盼著這個字都不知盼了多久,整日裏掰著手指頭計算日子,滿心期待能將它收入囊中。誰承想,那貞孝那丫頭不過才初次便中,便輕而易舉地得了此字!老天爺怎就如此不公!”說著說著,明氏的聲音已然帶上了哭腔,滿腹的委屈與憤懣仿佛要溢出來一般。
渙世子見狀,趕忙出言安慰道:“瑤兒,莫急,莫急。其實這‘顯’字也是頗有深意的,並非一無是處呀。”然而他話音未落,便遭到了明氏的駁斥。
“哼!你說的倒是輕巧!什麽叫‘頗有深意’?這是反話懂不懂?這分明就是對我的羞辱,是在警告我日後需低調行事!”明氏怒目圓睜,狠狠地瞪向渙世子。
“哎呀呀,夫人您實在是多慮了。皇祖父他老人家怎麽可能有這樣的心思?想必隻是巧合罷了。”
“少在這裏替他們開脫!我當初真是瞎了眼,才會嫁給你這麽個窩囊廢!就連這賜名之事,你和父親都不肯上心,也不去爭一爭。”明氏越說越來氣,胸脯劇烈起伏著。
“瑤兒!皇祖父的旨意又豈是我們能夠隨意揣測的?即便真去爭搶,恐怕也未必就能如願以償。”
聽到這話,明氏猛地停住了腳步,她氣得渾身顫抖,嘴唇哆哆嗦嗦半天都說不出一句話來。最後,隻見她用力一揮衣袖,轉身便朝屋內走去,隻留下渙世子一個人站在原地,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