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永興
駙馬納妾我休棄,駙馬造反我稱帝 作者:紙老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鹿偈促膝長談後,婁照關就開始了奔走。
聯絡士子,走訪各世家豪族,說起來容易,卻樁樁件件都耗費心力。
好在惡人侯官都已經做了,婁照關這個說客就顯得溫和多了,倒像是來拯救平城各族的神女般,不少本就牆頭草的家人,在婁氏的保證下,不少就坡下驢。
或有不解婁氏為何願同那群漢人為伍,怒斥她忘本。
婁照關也迴得幹脆,“諸位生在北地,是以當年執意不肯跟隨高祖遷去洛陽,可別忘了我族也曾逐水草肥沃處而居,如今想要安定繁華,當與世代居處者學習一二,一切隻不過為了更好的生活,我向繁華,難道你們就不向嗎?”
“現在朝廷可對投誠者既往不咎,可年後就不一樣了,諸位細想便是。”
世上無非名利動人心,倫理綱常,都不過是世俗後來規訓眾生的武器,女帝登基,動搖的是如今得利之人未來爭搶利益的通道,他們不願意有更多人與他們爭搶名利,可亂世已起,保全才是上策,想要爭那個從龍之功,也要看還有沒有那條命。
中軍接管恆州的速度很快,恆州新任官員擬定名單的速度更快,恆州全盤掌控五日後,新帝就擬好了新的州府班底,輔佐刺史的班底大量任用新拔擢上來的士子,年後啟程上任。
婁氏獨女因安定平城百姓有功,承襲父親蔭封,授為恆州中正,治中從事。
而恆州新任的刺史,論理當有三人,其中皇室一人,異姓二人,可不知為何,新帝卻隻指了兩個人,其中之一,便是廣陽王之子,元暉,另一人,姓崔,崔鬆蘿一支的崔。
旨意傳到平城之時,婁照關隻一看就知曉那空出的刺史之位是留給誰的。
是留給她的。
婁照關拿著旨意仰頭看了看天上的霞光,“快到新年了,看來明年是個宜遷移的好年。”
恆州既定,叛王的後路被截斷。
誰也沒想到新帝動作這麽快,在他們試圖勸服廣陽王,等待恆州接應之後再出發,不承想就耽誤這半月功夫,平城勢力被裏應外合清掃一空。
綦伯行臉色也很是不好看,論理肆州是他的大本營,恆州與肆州不遠,若不是他不放心元諶的心思,想拖延一段時間,壓壓這位新帝的野望,叫他知道到底誰才是他的靠山,否則他們或許會比新帝更早到平城。
還是晚了一步。
誰知道那位居然那麽快就平定了洛陽百官的非議。
元諶得知這個消息之時隻是靜默了良久,他甚至轉過頭,衝這些時日不得不陪在自己身邊的皇後笑了笑,“你看,我們都迴不去了。”
洛陽是他的出生地,平城是他們元氏的龍興之地,都迴不去了。
綦英娥漠然抬眼,看著元諶,“是你迴不去了,綦氏故土猶在。”
元諶不耐迴頭,“怎麽?你的阿爺將你送至我身邊,那個家,還是你的家嗎?你阿爺怕是也不許你迴去吧?”
兩隻同樣無路可走的雀被困在金牢籠裏,也隻能針鋒相對,互相拔啄對方的羽毛。
“哈,”綦英娥哂笑起來,“你我如今都無處可去,可或許你死了我還能再嫁,左不過是被阿爺送給下一個想要聯絡的勢力,那麽你呢?”
“你失敗了隻有死路一條,我還能活。”她那雙深藍的眼睛如同暗夜的狼群,泛出兇狠的光。
元諶卻知道那兇狠並非對著自己,毫不客氣地迴道,“我死了便罷了,未來青史也有我的名字,那麽未來史書上,你究竟是誰的妻子,還得再問問你那好阿爺。”
綦英娥短暫咽聲,恨恨地轉過頭去,看向窗外。
“我們做個交易吧。”
半晌,綦英娥開口,“你也恨他不是嗎?”
元諶猛然袖手轉身,落日餘暉被關在厚重的木門之後。
“你要什麽?”
“我要……不再做棋子,你也不是嗎?”
元諶對上綦英娥在暗沉暮色裏的眼睛,“我以為如元延盛一般殺父弑君的狠毒女子不多了,沒想到你連皇後之位也不滿足啊?”
女子喑啞的笑聲透過門傳了出來,不遠處廊下綦氏的侍衛抬頭看了看天色,暗道興元帝向來對皇後隻是禮遇,怎麽如今也終於認識到隻能依靠綦氏,想開了不成。
“不,我和她不一樣,她可比我……運氣好多了。”
至少她的父親,會對她有愧疚之心,終於養虎為患。
“明公是在養虎為患。”嶽鬥蹙眉與李覺對坐,“高深此子心機深沉,拉攏人心,就連從前與他不對付的綦氏子侄都能笑臉相迎,長此以往,必成大患。”
李覺垂眸不語,見此,嶽鬥忍不住又舉起酒盞,泄憤似的灌下喉嚨,“李兄作何想法?”
“如今恆州平定,宇文鴻一路從幽州逃至朔州,招攬部眾,與平亂中軍在朔州僵持,我們隻餘肆州與太原,情況很不穩定,此時還要內亂,如何能扶持新帝重歸洛陽。”
李覺緩緩開口,嶽鬥不屑冷哼,“你也想勸我以大局為重?可高深不足一年就從親衛變成了執掌一軍的副將,我們退守之時明公也一路以他領的親衛隊為重,多加提拔,這小子來的時候可連馬都沒有,隻能在馬廄養馬!”
“別說你沒看出來那東西到處與人為善,低聲下氣逢迎,是為了上位,我們這些老將明公不用,用他一個小小……”
“嶽將軍!”李覺出口截斷了嶽鬥的話,“現在不是內訌的時候,如今洛陽那位氣勢高昂,若是北亂平定,那你以為我們還能存在多久?此刻排擠高深,新帝還有活路嗎?”
嶽鬥嗤笑一聲,“你口口聲聲大局,存亡,不過是想著明公倒了你也可以另謀新主吧?你從鮮於文茂手下直接過來,怎麽你就隻能奉明公為主,人家宇文鴻就能自己另起爐灶呢?嘴上居安思危,不願爭搶,可誰不是來掙這從龍之功的,誰不想做個開國功臣!李覺,你看看你自己的心吧!”
“聽說那新帝居然開了考試提拔沒當過官兒的士子,又選了一堆女子當官,那等紙糊的朝廷有什麽好效忠的,早晚會毀於我們鐵蹄之下!你在怕什麽?”
“我自會向明公說明,去與廣陽王或是宇文鴻碰一碰,叫這北地別忘了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虎狼之師。”
“你自己願意屈居人下,我卻不願!”他站起來,冷哼一聲,還不忘彎腰提起那罐好酒,才大步離去。
門被打開又闔上,李覺默然許久,隻覺得惶然無措。
旁人看著綦氏鐵騎依舊難以攻克,可這次從洛河倉促北渡太行,他就察覺到了些不妙。
別人看不出來,可他已經察覺到了中軍的變化。
從前中軍的羽林、虎賁等宗子軍是主力,融合太多在南方戰鬥的影子,喪失了許多血性,可這次,整個中軍,都像是脫胎換骨,眼裏全是軍功與血性。
而那個女子領的兵,明明就是他們隴西將領擅長的打法。
李英水……
李覺想到了那個名字,總覺得那一手長矛,實在眼熟。
還有那一日高深的奇怪做法,他隱約察覺了什麽,卻又抓不住。
高深這個人,有那樣的過往,那麽做也不奇怪。
李覺深深歎了一口氣,隻覺得再這樣這裏簡直一團亂。
門外傳來了侍從的聲音,“李將軍,高將軍送來年禮。”
李覺一怔,“是什麽東西?”
“都是尋常的皮毛器物,想來都是打仗得來的,要說有什麽不一樣,高將軍還送了一匹親自獵殺的鹿。”
李覺猛然想起那日高深的話,人皆有私欲,凡夫俗子皆不能幸免。
天子門生,還是權臣門人?
他不知道,他隻知道綦伯行絕非隻想做權臣。
那高深是什麽意思?
“我欲殺在野之鹿,君如何為?”
洛陽經過兩月的整頓,也漸漸有了些往昔的繁華景象。
因國喪加上內亂未平,新帝厲行節儉,不許京中攀比年禮,也停了宮中宴飲,因而竟是靜悄悄的一個好年。
直到年三十那晚,元煊沒有什麽可一同慶賀守歲的人,待在太極殿東堂處理年後瑣事,並未休憩。
竇素上前奉酪飲之時,忍不住勸慰,“陛下連日操勞,怎麽不休息一日。”
元煊本困在擬定新政的條例上,聽到熟悉的聲音意外抬眼,“您之前奔波受了些傷,不是叫您好好養老嗎?怎麽還過來?”
竇素張了張口,猶豫片刻,咽下了想要說的話,“往年守歲,我總在陛下身邊,因而求了明合,來送碗酪飲。”
“竇嫗想要救我,我知曉,竇嫗也不想盧氏全族滅亡,我也知道。”元煊沒有去碰那盞酪飲,“若竇嫗想為盧氏求情大可不必,他們一心求死,我不殺他們,來日他們也會殺我。”
竇素聞言跪在了地上,“我知曉陛下這一路的艱難,自是不會再勸,可……可……至少還有一脈也曾向陛下投誠過。”
“禍不及三族之外,我已仁至義盡。”元煊擱下了筆,目光直視著似乎衰老許多的人,“你是想說盧文安吧,他也不過是家族中微不足道的一子,奉命來接近我,這不就是盧氏這些年向來的行事嗎?各處押寶,總有生路,可我偏偏不想給他們生路。”
竇素抬頭,囁嚅了幾句,“我隻想,勸你,你可以恨你的母族,不要恨你的母親,陛下心裏少些恨,或許會更快活些。”
元煊轉頭看向窗外,神色淡淡,“竇嫗以為,我不知道您與阿母外家的關係嗎?我知道她一直叫你在我身邊陪著,可是,人各有命,父母子女也並非性命相連的,我知曉她也曾有過些許關愛,所以我願意放她走,若我接迴她,奉她為太後,她反倒不開心。”
“竇嫗安心頤養天年吧,您的恩情,我永遠不會忘。”
竇素仰頭,看著年輕君王的側影,她抿著唇,眉宇不自覺地蹙著,像是很不高興,又像隻是疲累過頭了。
原來她什麽都知道,可她從未質問過一次。
這樣的清醒,又這樣的冷情。
她就沒有一次,覺得不忿嗎?一個尋常人該有的父母之愛,家族傾注,她從未感受到。
竇素其實永遠猜不透小殿下的心思,她來時本是念著盧氏的恩情來,如今看到這一幕,竟然還是覺得,這年輕的君王是那麽的可憐,叫她還是忍不住再偏移了一次心。
“陛下再用我一次吧,宮中……盧氏的暗線,或許還有旁的什麽,我替您再清理一次。”
元煊放在案上的手輕輕僵直,她轉過頭來,“竇嫗……”
快速衰老的婦人從地上直起身,“世人都願陛下英明神武,收拾殘局,開創盛世,可我,厚顏再當陛下一次長輩,惟願陛下,歲歲安康,長樂無極,這條路,慢點走,沒關係。”
元煊原以為竇素會怨,她不顧親緣,殺父弑君,親自定罪盧氏全族,後宮太後之位空懸,這些新帝登基該封賞的,她都沒有封賞。
終於站起身來,去扶地上的老人。
元煊長久地沒有說話,她隻是扶著竇素,與她長久地站在東堂,身邊滿堂燈火,外頭夜色如醉,像是……春天就要到了。
她想了想,開了口,“我還當,我已經沒有什麽長輩了,竇素憐我,我很高興。”
繁瑣案牘,朝堂權衡,國土紛爭足夠充斥滿帝王的身心,可偏偏有人還會覺得她可憐。
因為她沒有人愛嗎?可她坐擁萬裏江山啊。
元煊有些想笑,卻又覺得古怪。
外頭在這時傳來了通報聲。
“陛下,崔尚書到,說是給您送來了個新鮮玩意當年禮,請陛下移步殿外。”
“宣。”
這時候能來找她的也就是隻有崔鬆蘿了。
元煊剛走出殿門,就看到了笑吟吟的小女郎,身側還有個穿得鼓鼓囊囊還非要套上道袍的周清融。
崔鬆蘿衝元煊行了禮,竟是比元煊含免禮的速度還快。
“雖說今年為了節省開支,為了國喪不再宴飲,但也要熱鬧些啊。”崔鬆蘿笑著看向元煊,“陛下,您看!”
元煊順著那毛茸茸緄邊袖口衝著的方向看去,隻看見重重宮闕之上,夜空之中,竄上幾道亮眼的金銀閃光。
如同流星。
緊接著,是銳利的聲響,如同箭矢破空,有火藥味遠遠被風送過來,巨大的黑色夜幕上綻開了璀璨的銀花。
“這是之前研製火藥失敗的殘方,我和清融一起修改了一下,變成了會躥上天的花!我管他叫作煙花,怎麽樣!很有盛世氣象吧!”
“就祝陛下,新的一年起,創下屬於您的長長久久的盛世吧!”
周清融發現話都被崔鬆蘿說了,隻能跟了一句,“我也一樣!”
鳴哨聲與炸響聲中,夜空被煙花布滿,璀璨至極。
黑夜是個好幕布,上演著元煊人生之中難得的璀璨熱鬧的年夜。
“陛下放心,雖說這聲音大,但早早告訴了民眾,我們今日道場為新的一年開壇祈福,若有盛世氣象,必有顯相!”周清融到底比崔鬆蘿縝密些。
元煊仰頭看著煙花,她被一片絢爛照亮的臉上顯出了不自知的溫和笑意。
“很好看,我想,我已經選定好了新年的年號了。”
“這條路,有你們同行,我想應該很熱鬧,再長的路,隻怕走起來也不覺得長了。”
元煊的後一句聲音不大,周清融耳力好聽見了,崔鬆蘿被煙花聲蒙了耳朵,隻聽見了一半。
“嘿嘿,熱鬧吧!將來太平盛世!會更熱鬧!新的一年,我還要緊緊跟著陛下,替陛下想辦法把國庫的腰包鼓起來!”
崔鬆蘿扯著嗓子衝著元煊說話,煙花聲下,竟也不算大聲,元煊聽著更是笑起來。
“好!”
新歲已至,大行皇帝逝世百日後,新帝改年號永興。
傳言,新歲交接當夜,天現異象,如天地神光灌於鳳闕之內,是為莫大的祥瑞,人人都說,元氏先祖記載的天女,正當是如今鳳闕中的君王。
盛世可期。
聯絡士子,走訪各世家豪族,說起來容易,卻樁樁件件都耗費心力。
好在惡人侯官都已經做了,婁照關這個說客就顯得溫和多了,倒像是來拯救平城各族的神女般,不少本就牆頭草的家人,在婁氏的保證下,不少就坡下驢。
或有不解婁氏為何願同那群漢人為伍,怒斥她忘本。
婁照關也迴得幹脆,“諸位生在北地,是以當年執意不肯跟隨高祖遷去洛陽,可別忘了我族也曾逐水草肥沃處而居,如今想要安定繁華,當與世代居處者學習一二,一切隻不過為了更好的生活,我向繁華,難道你們就不向嗎?”
“現在朝廷可對投誠者既往不咎,可年後就不一樣了,諸位細想便是。”
世上無非名利動人心,倫理綱常,都不過是世俗後來規訓眾生的武器,女帝登基,動搖的是如今得利之人未來爭搶利益的通道,他們不願意有更多人與他們爭搶名利,可亂世已起,保全才是上策,想要爭那個從龍之功,也要看還有沒有那條命。
中軍接管恆州的速度很快,恆州新任官員擬定名單的速度更快,恆州全盤掌控五日後,新帝就擬好了新的州府班底,輔佐刺史的班底大量任用新拔擢上來的士子,年後啟程上任。
婁氏獨女因安定平城百姓有功,承襲父親蔭封,授為恆州中正,治中從事。
而恆州新任的刺史,論理當有三人,其中皇室一人,異姓二人,可不知為何,新帝卻隻指了兩個人,其中之一,便是廣陽王之子,元暉,另一人,姓崔,崔鬆蘿一支的崔。
旨意傳到平城之時,婁照關隻一看就知曉那空出的刺史之位是留給誰的。
是留給她的。
婁照關拿著旨意仰頭看了看天上的霞光,“快到新年了,看來明年是個宜遷移的好年。”
恆州既定,叛王的後路被截斷。
誰也沒想到新帝動作這麽快,在他們試圖勸服廣陽王,等待恆州接應之後再出發,不承想就耽誤這半月功夫,平城勢力被裏應外合清掃一空。
綦伯行臉色也很是不好看,論理肆州是他的大本營,恆州與肆州不遠,若不是他不放心元諶的心思,想拖延一段時間,壓壓這位新帝的野望,叫他知道到底誰才是他的靠山,否則他們或許會比新帝更早到平城。
還是晚了一步。
誰知道那位居然那麽快就平定了洛陽百官的非議。
元諶得知這個消息之時隻是靜默了良久,他甚至轉過頭,衝這些時日不得不陪在自己身邊的皇後笑了笑,“你看,我們都迴不去了。”
洛陽是他的出生地,平城是他們元氏的龍興之地,都迴不去了。
綦英娥漠然抬眼,看著元諶,“是你迴不去了,綦氏故土猶在。”
元諶不耐迴頭,“怎麽?你的阿爺將你送至我身邊,那個家,還是你的家嗎?你阿爺怕是也不許你迴去吧?”
兩隻同樣無路可走的雀被困在金牢籠裏,也隻能針鋒相對,互相拔啄對方的羽毛。
“哈,”綦英娥哂笑起來,“你我如今都無處可去,可或許你死了我還能再嫁,左不過是被阿爺送給下一個想要聯絡的勢力,那麽你呢?”
“你失敗了隻有死路一條,我還能活。”她那雙深藍的眼睛如同暗夜的狼群,泛出兇狠的光。
元諶卻知道那兇狠並非對著自己,毫不客氣地迴道,“我死了便罷了,未來青史也有我的名字,那麽未來史書上,你究竟是誰的妻子,還得再問問你那好阿爺。”
綦英娥短暫咽聲,恨恨地轉過頭去,看向窗外。
“我們做個交易吧。”
半晌,綦英娥開口,“你也恨他不是嗎?”
元諶猛然袖手轉身,落日餘暉被關在厚重的木門之後。
“你要什麽?”
“我要……不再做棋子,你也不是嗎?”
元諶對上綦英娥在暗沉暮色裏的眼睛,“我以為如元延盛一般殺父弑君的狠毒女子不多了,沒想到你連皇後之位也不滿足啊?”
女子喑啞的笑聲透過門傳了出來,不遠處廊下綦氏的侍衛抬頭看了看天色,暗道興元帝向來對皇後隻是禮遇,怎麽如今也終於認識到隻能依靠綦氏,想開了不成。
“不,我和她不一樣,她可比我……運氣好多了。”
至少她的父親,會對她有愧疚之心,終於養虎為患。
“明公是在養虎為患。”嶽鬥蹙眉與李覺對坐,“高深此子心機深沉,拉攏人心,就連從前與他不對付的綦氏子侄都能笑臉相迎,長此以往,必成大患。”
李覺垂眸不語,見此,嶽鬥忍不住又舉起酒盞,泄憤似的灌下喉嚨,“李兄作何想法?”
“如今恆州平定,宇文鴻一路從幽州逃至朔州,招攬部眾,與平亂中軍在朔州僵持,我們隻餘肆州與太原,情況很不穩定,此時還要內亂,如何能扶持新帝重歸洛陽。”
李覺緩緩開口,嶽鬥不屑冷哼,“你也想勸我以大局為重?可高深不足一年就從親衛變成了執掌一軍的副將,我們退守之時明公也一路以他領的親衛隊為重,多加提拔,這小子來的時候可連馬都沒有,隻能在馬廄養馬!”
“別說你沒看出來那東西到處與人為善,低聲下氣逢迎,是為了上位,我們這些老將明公不用,用他一個小小……”
“嶽將軍!”李覺出口截斷了嶽鬥的話,“現在不是內訌的時候,如今洛陽那位氣勢高昂,若是北亂平定,那你以為我們還能存在多久?此刻排擠高深,新帝還有活路嗎?”
嶽鬥嗤笑一聲,“你口口聲聲大局,存亡,不過是想著明公倒了你也可以另謀新主吧?你從鮮於文茂手下直接過來,怎麽你就隻能奉明公為主,人家宇文鴻就能自己另起爐灶呢?嘴上居安思危,不願爭搶,可誰不是來掙這從龍之功的,誰不想做個開國功臣!李覺,你看看你自己的心吧!”
“聽說那新帝居然開了考試提拔沒當過官兒的士子,又選了一堆女子當官,那等紙糊的朝廷有什麽好效忠的,早晚會毀於我們鐵蹄之下!你在怕什麽?”
“我自會向明公說明,去與廣陽王或是宇文鴻碰一碰,叫這北地別忘了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虎狼之師。”
“你自己願意屈居人下,我卻不願!”他站起來,冷哼一聲,還不忘彎腰提起那罐好酒,才大步離去。
門被打開又闔上,李覺默然許久,隻覺得惶然無措。
旁人看著綦氏鐵騎依舊難以攻克,可這次從洛河倉促北渡太行,他就察覺到了些不妙。
別人看不出來,可他已經察覺到了中軍的變化。
從前中軍的羽林、虎賁等宗子軍是主力,融合太多在南方戰鬥的影子,喪失了許多血性,可這次,整個中軍,都像是脫胎換骨,眼裏全是軍功與血性。
而那個女子領的兵,明明就是他們隴西將領擅長的打法。
李英水……
李覺想到了那個名字,總覺得那一手長矛,實在眼熟。
還有那一日高深的奇怪做法,他隱約察覺了什麽,卻又抓不住。
高深這個人,有那樣的過往,那麽做也不奇怪。
李覺深深歎了一口氣,隻覺得再這樣這裏簡直一團亂。
門外傳來了侍從的聲音,“李將軍,高將軍送來年禮。”
李覺一怔,“是什麽東西?”
“都是尋常的皮毛器物,想來都是打仗得來的,要說有什麽不一樣,高將軍還送了一匹親自獵殺的鹿。”
李覺猛然想起那日高深的話,人皆有私欲,凡夫俗子皆不能幸免。
天子門生,還是權臣門人?
他不知道,他隻知道綦伯行絕非隻想做權臣。
那高深是什麽意思?
“我欲殺在野之鹿,君如何為?”
洛陽經過兩月的整頓,也漸漸有了些往昔的繁華景象。
因國喪加上內亂未平,新帝厲行節儉,不許京中攀比年禮,也停了宮中宴飲,因而竟是靜悄悄的一個好年。
直到年三十那晚,元煊沒有什麽可一同慶賀守歲的人,待在太極殿東堂處理年後瑣事,並未休憩。
竇素上前奉酪飲之時,忍不住勸慰,“陛下連日操勞,怎麽不休息一日。”
元煊本困在擬定新政的條例上,聽到熟悉的聲音意外抬眼,“您之前奔波受了些傷,不是叫您好好養老嗎?怎麽還過來?”
竇素張了張口,猶豫片刻,咽下了想要說的話,“往年守歲,我總在陛下身邊,因而求了明合,來送碗酪飲。”
“竇嫗想要救我,我知曉,竇嫗也不想盧氏全族滅亡,我也知道。”元煊沒有去碰那盞酪飲,“若竇嫗想為盧氏求情大可不必,他們一心求死,我不殺他們,來日他們也會殺我。”
竇素聞言跪在了地上,“我知曉陛下這一路的艱難,自是不會再勸,可……可……至少還有一脈也曾向陛下投誠過。”
“禍不及三族之外,我已仁至義盡。”元煊擱下了筆,目光直視著似乎衰老許多的人,“你是想說盧文安吧,他也不過是家族中微不足道的一子,奉命來接近我,這不就是盧氏這些年向來的行事嗎?各處押寶,總有生路,可我偏偏不想給他們生路。”
竇素抬頭,囁嚅了幾句,“我隻想,勸你,你可以恨你的母族,不要恨你的母親,陛下心裏少些恨,或許會更快活些。”
元煊轉頭看向窗外,神色淡淡,“竇嫗以為,我不知道您與阿母外家的關係嗎?我知道她一直叫你在我身邊陪著,可是,人各有命,父母子女也並非性命相連的,我知曉她也曾有過些許關愛,所以我願意放她走,若我接迴她,奉她為太後,她反倒不開心。”
“竇嫗安心頤養天年吧,您的恩情,我永遠不會忘。”
竇素仰頭,看著年輕君王的側影,她抿著唇,眉宇不自覺地蹙著,像是很不高興,又像隻是疲累過頭了。
原來她什麽都知道,可她從未質問過一次。
這樣的清醒,又這樣的冷情。
她就沒有一次,覺得不忿嗎?一個尋常人該有的父母之愛,家族傾注,她從未感受到。
竇素其實永遠猜不透小殿下的心思,她來時本是念著盧氏的恩情來,如今看到這一幕,竟然還是覺得,這年輕的君王是那麽的可憐,叫她還是忍不住再偏移了一次心。
“陛下再用我一次吧,宮中……盧氏的暗線,或許還有旁的什麽,我替您再清理一次。”
元煊放在案上的手輕輕僵直,她轉過頭來,“竇嫗……”
快速衰老的婦人從地上直起身,“世人都願陛下英明神武,收拾殘局,開創盛世,可我,厚顏再當陛下一次長輩,惟願陛下,歲歲安康,長樂無極,這條路,慢點走,沒關係。”
元煊原以為竇素會怨,她不顧親緣,殺父弑君,親自定罪盧氏全族,後宮太後之位空懸,這些新帝登基該封賞的,她都沒有封賞。
終於站起身來,去扶地上的老人。
元煊長久地沒有說話,她隻是扶著竇素,與她長久地站在東堂,身邊滿堂燈火,外頭夜色如醉,像是……春天就要到了。
她想了想,開了口,“我還當,我已經沒有什麽長輩了,竇素憐我,我很高興。”
繁瑣案牘,朝堂權衡,國土紛爭足夠充斥滿帝王的身心,可偏偏有人還會覺得她可憐。
因為她沒有人愛嗎?可她坐擁萬裏江山啊。
元煊有些想笑,卻又覺得古怪。
外頭在這時傳來了通報聲。
“陛下,崔尚書到,說是給您送來了個新鮮玩意當年禮,請陛下移步殿外。”
“宣。”
這時候能來找她的也就是隻有崔鬆蘿了。
元煊剛走出殿門,就看到了笑吟吟的小女郎,身側還有個穿得鼓鼓囊囊還非要套上道袍的周清融。
崔鬆蘿衝元煊行了禮,竟是比元煊含免禮的速度還快。
“雖說今年為了節省開支,為了國喪不再宴飲,但也要熱鬧些啊。”崔鬆蘿笑著看向元煊,“陛下,您看!”
元煊順著那毛茸茸緄邊袖口衝著的方向看去,隻看見重重宮闕之上,夜空之中,竄上幾道亮眼的金銀閃光。
如同流星。
緊接著,是銳利的聲響,如同箭矢破空,有火藥味遠遠被風送過來,巨大的黑色夜幕上綻開了璀璨的銀花。
“這是之前研製火藥失敗的殘方,我和清融一起修改了一下,變成了會躥上天的花!我管他叫作煙花,怎麽樣!很有盛世氣象吧!”
“就祝陛下,新的一年起,創下屬於您的長長久久的盛世吧!”
周清融發現話都被崔鬆蘿說了,隻能跟了一句,“我也一樣!”
鳴哨聲與炸響聲中,夜空被煙花布滿,璀璨至極。
黑夜是個好幕布,上演著元煊人生之中難得的璀璨熱鬧的年夜。
“陛下放心,雖說這聲音大,但早早告訴了民眾,我們今日道場為新的一年開壇祈福,若有盛世氣象,必有顯相!”周清融到底比崔鬆蘿縝密些。
元煊仰頭看著煙花,她被一片絢爛照亮的臉上顯出了不自知的溫和笑意。
“很好看,我想,我已經選定好了新年的年號了。”
“這條路,有你們同行,我想應該很熱鬧,再長的路,隻怕走起來也不覺得長了。”
元煊的後一句聲音不大,周清融耳力好聽見了,崔鬆蘿被煙花聲蒙了耳朵,隻聽見了一半。
“嘿嘿,熱鬧吧!將來太平盛世!會更熱鬧!新的一年,我還要緊緊跟著陛下,替陛下想辦法把國庫的腰包鼓起來!”
崔鬆蘿扯著嗓子衝著元煊說話,煙花聲下,竟也不算大聲,元煊聽著更是笑起來。
“好!”
新歲已至,大行皇帝逝世百日後,新帝改年號永興。
傳言,新歲交接當夜,天現異象,如天地神光灌於鳳闕之內,是為莫大的祥瑞,人人都說,元氏先祖記載的天女,正當是如今鳳闕中的君王。
盛世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