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屠籠
駙馬納妾我休棄,駙馬造反我稱帝 作者:紙老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祭天吉時就要到了,新帝遲遲不曾露麵,群臣們被要求下馬,看著祭台上大馬金刀坐著的人竊竊私語,祭天大典百官隨行本就理所應當,誰也沒有懷疑,隻是這會兒看著團團圍住的鐵騎,心生懼意,隻當綦伯行要震懾群臣。
被強行塞進車轎裏帶來的洛陽道場的道士們擠作一團,看著重兵把守,誰也說不出話來。
有什麽東西哽在他們的喉管之中,叫他們唿吸艱難,分明天高地遠,可在這祭天台前,卻都成了罅隙之中洶湧成群的蟻獸,瞧著人多勢眾,可時代更迭翻頁那一刻,不過一抔水,就成了洪流,蟻群潰散,掙紮難生。
按照祖宗舊例,凡大周新皇登基,必親登道壇,接受符籙,洛陽道場一百零六人,除卻跟著周清融的幾個道士外,悉數被抓到了祭天大典。
“怎麽說,真做嗎?可是……”
“周天師如今還在外救治災民尚未趕迴,她才是朝廷有封授的天師,我們已經再三向上說明,開壇當由周天師主壇,畢竟她才是那個得天授的人,可綦……太原王偏偏不聽,隻說……隻說若我們不予授籙,那從此以後,大周就不會再有皇家道場,更沒有道人,你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
道士們絮絮說著話,一人說到激憤之處,聲音剛剛大了一些,忙被身旁瑟瑟發抖的同伴捂住了嘴。
“噤聲噤聲!你想死不成!”
綦氏的重兵投來淩厲的目光,忙有道人訕笑著打招唿。
“你們這群人,裝神弄鬼就能食君俸祿,如今什麽場合還敢大聲喧嘩,想來對你們的神明也十分不敬,這等不誠心的道人,就該拖出去砍了!”
守衛的人一聲下來,道人們噤若寒蟬,彼此低下頭去,交換著眼神,或是憤懣或是屈辱或是害怕,可誰也沒有再說一句。
不曾想這態度竟更叫人那看守強硬起來,“方才是誰在叫囂,還不速速拖出來受死!”
“藏匿者視為同黨,若不交出來,我就把你們一個個都殺了!”
眼見道人們更是擠作了一堆,一將士直接伸刀意圖將這群人分來,刀背打在法衣身上,一氣性大的道士直接抬了頭,昂首高聲道,“你們算什麽憑什麽處置我們!我們也是天師弟子!新帝登基,你若是現在殺我們當中一個,那這壇是開不成了!受祿於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若天子不受天祿,如何千祿百福,子孫千億!新皇未曾授命於你們,爾敢如此無道傷人!便是天命不在爾主!我等亦不敢奉無道之人為主!”[注1]
“來!殺我!”那道士挺身而出,“殺我天師弟子!”
靜默之中,嘩變驟起。
不知是誰先動了手,手無寸鐵,隻拿著開壇法器的道人生生將一甲胄加身的將士掀翻在地,方才還跪在地上意圖攔截的道人順手就奪了綦軍的刀,在煌煌烈日下站了起來,滿頭冷汗沁出滾熱的光,道人麵上悲愴,“新主無道!吾等何敢奉此人為主!”
“放肆!!”
混亂衝突引來了李覺的注意,沒等他上前喝止,高深已經走了過去。
“幹什麽呢!”
“說什麽?”男子被日頭曬得微微眯起眼睛,側耳問道,“新帝無道?”
他轉頭看向了遠處高台上的綦伯行,“那吾主呢?”
綦伯行若有所感,看向了鬧事處。
“把這群不聽話的道士都綁了!胳膊腿兒一個都不能少,一會兒還要上壇呢!”
高深對身後跟來的士兵下令,說完轉身走向了綦伯行處。
“這群道士隻怕平常也收了洛陽貴族不少供奉,因此自覺身份高貴,方才叫嚷生事,不肯開壇做法,說到底也不過是沾染了那群洛陽貴族不服管的爛汙習氣,既然他叫嚷出新帝無道出來,可見此時是明公登基的好時候,咱們今日本就是要殺雞儆猴,把這群不服管的洛陽貴族都祭天以求國運昌隆,道士還要開壇,先不殺,殺幾個供奉他們的洛陽貴族,想來也就老實了。”
“凡所委任,皆非其人,兼諸子貪殘,僚屬縱逸,恃護威勢,皆是蠹政害民爾,明公不忍國民受害,自當除害而已。”[注2]
綦伯行如今大權在握,早將新帝當成了累贅,聞言果然並未發怒,反倒沉吟片刻,“你說的不無道理,原本是要開壇後殺了,既然這群道士不老實,想必其他朝臣也心中沒數,如今該讓他們漲漲教訓了,那就……先拿那群宗室老臣開刀吧。”
他說著站起身,壯碩的身形壓下深濃的黑影,看向了朝臣所在之處,“既然是祭天大典,自然要叫他們前來跪拜,叱奴啊,你去傳我的命令。”
高深眼眸一閃,所謂跪拜,不過是引頸受戮罷了。
他轉頭,看向了那群朝臣,秀麗的臉上浮現了些壓抑的笑容,滿朝汙穢,終於將在這一刻徹底與汙泥同埋。
城陽王與高陽王黨羽都被清掃得差不多了,高深看向了群臣之中的一人,“那就先從司空與義陽王開始吧。”
李覺終於察覺到了這個異軍突起的年輕侍衛眼裏燃著對洛陽的一把火,他轉頭詢問身邊人,“高深到底是什麽來曆。”
“好像就是個破落軍戶出身,再往前深究,似乎從前也曾經跟著大周先祖打過天下,不知為何犯了事全家未成年男子都被流放至北鎮戍邊來著。”
“那這麽說,也是從前洛陽出身?”
“約莫是吧,但他隻說自己出身懷朔,想來也不願提起從前的事,從前不過費勁兒當了肆州的城門看守,抓了城陽王府派來的死士才得了大都督親眼,成了大都督身邊的貼身侍衛,北上路上沒少給大都督出主意,說到底不過是讀了些書,摸準了大都督的心思,變著法將大都督的心聲合乎禮法,才得了大都督一句此子將來不可限量,一路爬到副將的位置,跟李將軍您比,還差得遠呢。”
李覺皺了皺眉,“是差得遠,我這等被招安的降將自然不如自己提拔起來的親信更受器重。”
他思索片刻,迎著高深走去,“我聽聞高副將出身懷朔,可我細細思量許久,二十年前,司徒高闖被高陽王為首的六名宗室大臣聯手誅殺,可景昭王、高陽王、城陽王連同其黨羽都已經被根除,剩餘三人之中,平原王也不幸遇難,剩餘兩人也早駭然長逝,你如今點的這兩個正是他們的後代,到底是為了明公,還是為了私仇?”
高深眯起眼睛,頭一迴認真打量了一下李覺。
這亂世,人人各奔明主,鮮於文茂一死,李覺率先帶著鮮於文茂的兵馬逃出賀寶榮掌控的地方,不肯奉其為主,投奔綦伯行之時,便說過賀寶榮智謀短淺,並非明主,奉綦伯行為主,是為成就大業。
可見此人自然是想要跟著一個能夠走得長遠的君主,方能成就他自己往後的功名利祿。
能從細枝末節將他的身世摸出來一半的人,可見心思縝密。
他爽然一笑,“李將軍,私仇也好,公敵也罷,要殺著洛陽貴族的,從來不是我,我隻恨零星幾人,可有人恨的是全洛陽的貴族,和這一群靠著姓氏血脈串聯成網,遮蔽天日,叫天下麵朝黃土的百姓食不果腹,榨盡脂膏的人。”
高深向前一步,湊近李覺身邊,“人皆有私欲,凡夫俗子皆不能幸免,我敬重李將軍縝密機敏,能力德行皆是上品,所以不想對您隱瞞我有私憤,卻想問一句李將軍,您對大周的未來,如何看待呢?”
“您想要做權臣的門人,還是想做天子門生?”
李覺身體猛然一怔,轉頭看向了高深。
“你這是什麽意思?”
高深笑了笑沒說話,“你我都在這裏,自然也都想要飛黃騰達,可若這群沆瀣一氣的貴族在,哪裏輪得到我們左右朝局,殺一兩個不影響朝局卻偏偏身居高位的人,才可震懾他們,叫他們聽話做事。”
“我知曉你是摸著明公的心思,才敢行事。”李覺開口道,“可若明公的殺心哪裏是兩個宗室大臣可消的。”
高深抬腳向前,隻留下一句話,“若無能臣,國家將潰,這場麵周臣自然不樂見,那麽李將軍呢?”
青年大步抽刀向前走去,李覺迴頭,隻見遠處陰雲壓向懸日。
綦伯行站於祭台之上,俯瞰著跪地的群臣,拖刀行走一圈,終於放聲大笑。
身側的門人慕容繼低聲勸告道,“明公萬萬不可大開殺戒,如此天柱將崩,家國無以為繼,便是洛陽勳貴不服管教,也要等待時機,提拔能人,否則偌大的江山,靠寥寥門人,如何能夠治理。”
綦伯行迴頭看了一眼慕容繼,“不服管的人如何能聽命做好事,治理好國家?他們既然自持家世高貴,不肯與我同在朝堂,那不如殺了這群國之蛀蟲,免得我驅使不動,還要徒增多少棘手之事,幹脆一並鏟除,殺盡天下貪殘勳貴,家國清淨,才方便重振國威。”
慕容繼喟然歎息,他心知綦伯行所圖甚大,也深知此人是百年難遇的帥才,行軍打仗鮮有敗仗,於亂世定能爭得一席之地,卻委實不能當個好君主,武力服人,如何興國?
雖說殺盡權臣勳貴,給自己人鋪了坦途,可到底弊處甚多,為主者剛愎自用,任人唯親,急躁亦被挑撥,如此奸佞為親,賢臣反遠,哪裏是長久之計。
祭台高寒,四麵鐵騎森森,繞長堤而駐,虎視眈眈,綦伯行鷹視一周,終於駐足,揚聲喝道,“天下喪亂,先帝暴崩,諸子不思輔弼國政,反倒僚屬縱逸,恃護威勢,蠹政害民,皆貪殘之輩!還敢默許高陽王與城陽王謀反作亂!害我大周君王!個個該殺!!”
當下四麵鐵騎同時舉刀高喝,“該殺!!!該殺!!!”
陰雲蔽日而來,霎時間,刀光閃爍。
鮮血飛濺,跪在兩個宗室大臣身邊的臣子隻覺得被淋了熱雨,血腥味後一步到達了鼻尖,尚未及反應,就已經見到了兩個人頭咕嚕嚕落地,眼球似乎還在震顫。
“啊!!!!”
“殺人啦!!!!”
“殺人了,殺人了!我們是大周朝廷命官!你怎麽敢!!!”
周圍的朝臣終於意識到了不妙,原本因為詐稱祭典開始,行跪拜之禮時跪下的百官紛紛想要站起來逃命,卻又都因畏懼綦兵而生生後退,一時蠅攢蟻聚,捱三頂四。
崔耀奮力上前,“太原王即便想要殺國之蛀蟲,也不該忠奸不分!!!這對大周絕無益處!殿下也不想要這江山後繼無力,毀於自己之手,背負千古罵名吧!天地可鑒,新帝上位,您是新貴,更是以後的世家重臣,當領大周百官,為世家楷模,何須如此將世家屠殺殆盡!”
此言一出,幾乎正中綦伯行一直以來所介懷的門第出身,高深聞言示意自己所領的將士分散開來。
一部分站在了要緊的百官之前,一部分揪著幾個貪官汙吏送至刀前,高聲說出了這些人的貪汙受賄,荼毒百姓的罪行來。
“去把那些罪人也帶來!殺了祭天!”綦達羅眯著眼睛,下了令。
高深聽著心頭一凜,剛開口,卻與李覺同時說出了話。
“明公三思!”
“明公稍後!先叫道士們開壇祭天才是!”
李覺迴頭,與高深對視了一眼,倏然覺出些異樣來,眼前這人這麽急切,仿佛剛才在台下一個一個指著百官之中個個數落罪名的人不是他的屬下一般。
不對。
李覺微微歪了些頭,高深衝李覺微微躬身頷首,繼而快步上前,低聲湊到了綦伯行身側,“明公莫急,別忘了,那個叛逃出去的長孫行。”
綦伯行揮揮手,“這算什麽,這都快晌午了,隻怕他早就死在了嶽鬥刀下,若他真能殺來,那就讓他好好看看,自己的伯父兄弟都是怎麽慘死的!”
高深心中暗歎,難怪主子說綦伯行如同一把反刃之刀,不僅傷敵,也能傷己,極難掌握。
他雖心焦,卻也不敢露出一二分異色來,隻得退下,暗中盤算,不知主子能不能及時趕到,若事敗,隻怕……
倏然之間,聽得錚然一聲響。
眾人舉目看去,一支箭鏃疾馳,似流星般紮入押送犯官家眷的將士胳膊之上。
高深心中一定,細細看去,卻隻看見了細窄一隊精騎正突破邊緣包圍圈,奔襲而來,為首的正是長孫行。
他登時心中一沉,直覺不妙,環視一圈,猛然發覺不對,新帝被扔在行宮裏,怎麽平原王穆望也不在。
穆望此獠絕非良善之輩,隻怕還留了後手。
“誰敢殺我大周良臣!!!”長孫行高喝道,“奉清河王之命,長孫子彥前來撥亂反正,速速放下武器!”
綦伯行眯起眼睛,隻見一隊精騎如同薄窄利刃紮入自己所設置的銅牆鐵壁中,如同鑽入圈套的小蛇,不過是自尋死路。
他抬手,“不過一隊騎兵而已,妄想救這數千官員,不過死路一條,殺了他們!”
一聲令下,殺聲震天。
百官皆亂,鮮血迸濺,一片人間煉獄。
長孫行率軍截住了押送長孫等不少罪臣的軍隊,瞧著當中長孫冀形容潦草枯槁,全不似往日的尊容,隻覺心中酸楚,揚聲命人下馬解開這些人身上的捆綁,卻對上了長孫冀急聲的唿喊。
“子彥!別下馬!舉刀!不用管我們!殺敵!”
“長孫家的未來,在你身上!也在你手上,迴頭!給我殺了這群逆賊!”
“天下喪亂,亂世已起!平亂護國!是你的責任!也是我們的!我們的路已絕,子彥啊!去救更重要的國!”長孫冀的夫人王世玉不顧身後的刀兵,高聲喊道,“快!別下馬!子彥啊!”
長孫行咬著牙,轉頭挺身應敵。
身後是手無寸鐵被束縛的親族家人。
陰雲湧動,長堤故人相逢,卻皆命懸一線。
百官之中,有禦史連滾帶爬,跌跌撞撞向前,舉起雙手,“臣能寫禪讓詔書!臣能寫禪位詔書!”
祭台開壇,法樂奏響,綦兵皆振臂高唿,“元氏既滅,綦氏將興!”
山唿海嘯,如巨瀾壓倒乾坤之中的長孫行,他仰頭,看不到烈日。
馬匹嘶鳴,一匹匹中箭倒下,長孫行浴血持刀,視線下移,對上了綦達羅放肆的大笑。
“區區一個長孫行,就帶著這麽點人,也妄想阻擋我們?!”
爆炸之聲從另一側響起,一片塵土飛揚,大批兵馬壓境,震動一片,赤黑軍旗率先突破陰霾,兵戈聲中傳來一道女聲。
“一個先行的長孫行不夠,可孤已至此!”
驚懼哭嚎的百官,筋疲力盡的精騎,還有登至極位的綦氏同時看向了另一側前來的人。
大軍之中,主帥所在,是玄衣銀甲的清河王。
那個被新帝打出洛陽,落為反賊的先帝唯一後嗣,一個被洛陽勳貴深恨唾棄的女子,元延盛。
海內沸騰之中,崔耀被士兵扶住,在擠擠攘攘的亂象之中直起背脊。
“竊位者無道,得天所授,煊特來正位!”
元煊持著染血的長劍,風刮得耳邊作響,她心肺鼓噪,提起胳膊,劍尖指向了綦伯行。
“得位不正,大肆屠戮,當殺。”
日光破開深厚的陰雲,泄出一線光亮,盡數落在東側,劃開一片光明所,照得清河王身上盔甲刀刃煊赫輝煌,如蒙神恩。
百官在這一刻都忍不住想起煊太子為何得名。
煊者,日出,盛也。
————
注:1.《大雅·假樂》“受祿於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幹祿百福,子孫千億。”在讚美周王的同時蘊含了深切的希望。
2.《周書晉蕩公護傳》:“凡所委任,皆非其人,兼諸子貪殘,僚屬縱逸,恃護威勢,莫不蠹政害民。”
被強行塞進車轎裏帶來的洛陽道場的道士們擠作一團,看著重兵把守,誰也說不出話來。
有什麽東西哽在他們的喉管之中,叫他們唿吸艱難,分明天高地遠,可在這祭天台前,卻都成了罅隙之中洶湧成群的蟻獸,瞧著人多勢眾,可時代更迭翻頁那一刻,不過一抔水,就成了洪流,蟻群潰散,掙紮難生。
按照祖宗舊例,凡大周新皇登基,必親登道壇,接受符籙,洛陽道場一百零六人,除卻跟著周清融的幾個道士外,悉數被抓到了祭天大典。
“怎麽說,真做嗎?可是……”
“周天師如今還在外救治災民尚未趕迴,她才是朝廷有封授的天師,我們已經再三向上說明,開壇當由周天師主壇,畢竟她才是那個得天授的人,可綦……太原王偏偏不聽,隻說……隻說若我們不予授籙,那從此以後,大周就不會再有皇家道場,更沒有道人,你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
道士們絮絮說著話,一人說到激憤之處,聲音剛剛大了一些,忙被身旁瑟瑟發抖的同伴捂住了嘴。
“噤聲噤聲!你想死不成!”
綦氏的重兵投來淩厲的目光,忙有道人訕笑著打招唿。
“你們這群人,裝神弄鬼就能食君俸祿,如今什麽場合還敢大聲喧嘩,想來對你們的神明也十分不敬,這等不誠心的道人,就該拖出去砍了!”
守衛的人一聲下來,道人們噤若寒蟬,彼此低下頭去,交換著眼神,或是憤懣或是屈辱或是害怕,可誰也沒有再說一句。
不曾想這態度竟更叫人那看守強硬起來,“方才是誰在叫囂,還不速速拖出來受死!”
“藏匿者視為同黨,若不交出來,我就把你們一個個都殺了!”
眼見道人們更是擠作了一堆,一將士直接伸刀意圖將這群人分來,刀背打在法衣身上,一氣性大的道士直接抬了頭,昂首高聲道,“你們算什麽憑什麽處置我們!我們也是天師弟子!新帝登基,你若是現在殺我們當中一個,那這壇是開不成了!受祿於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若天子不受天祿,如何千祿百福,子孫千億!新皇未曾授命於你們,爾敢如此無道傷人!便是天命不在爾主!我等亦不敢奉無道之人為主!”[注1]
“來!殺我!”那道士挺身而出,“殺我天師弟子!”
靜默之中,嘩變驟起。
不知是誰先動了手,手無寸鐵,隻拿著開壇法器的道人生生將一甲胄加身的將士掀翻在地,方才還跪在地上意圖攔截的道人順手就奪了綦軍的刀,在煌煌烈日下站了起來,滿頭冷汗沁出滾熱的光,道人麵上悲愴,“新主無道!吾等何敢奉此人為主!”
“放肆!!”
混亂衝突引來了李覺的注意,沒等他上前喝止,高深已經走了過去。
“幹什麽呢!”
“說什麽?”男子被日頭曬得微微眯起眼睛,側耳問道,“新帝無道?”
他轉頭看向了遠處高台上的綦伯行,“那吾主呢?”
綦伯行若有所感,看向了鬧事處。
“把這群不聽話的道士都綁了!胳膊腿兒一個都不能少,一會兒還要上壇呢!”
高深對身後跟來的士兵下令,說完轉身走向了綦伯行處。
“這群道士隻怕平常也收了洛陽貴族不少供奉,因此自覺身份高貴,方才叫嚷生事,不肯開壇做法,說到底也不過是沾染了那群洛陽貴族不服管的爛汙習氣,既然他叫嚷出新帝無道出來,可見此時是明公登基的好時候,咱們今日本就是要殺雞儆猴,把這群不服管的洛陽貴族都祭天以求國運昌隆,道士還要開壇,先不殺,殺幾個供奉他們的洛陽貴族,想來也就老實了。”
“凡所委任,皆非其人,兼諸子貪殘,僚屬縱逸,恃護威勢,皆是蠹政害民爾,明公不忍國民受害,自當除害而已。”[注2]
綦伯行如今大權在握,早將新帝當成了累贅,聞言果然並未發怒,反倒沉吟片刻,“你說的不無道理,原本是要開壇後殺了,既然這群道士不老實,想必其他朝臣也心中沒數,如今該讓他們漲漲教訓了,那就……先拿那群宗室老臣開刀吧。”
他說著站起身,壯碩的身形壓下深濃的黑影,看向了朝臣所在之處,“既然是祭天大典,自然要叫他們前來跪拜,叱奴啊,你去傳我的命令。”
高深眼眸一閃,所謂跪拜,不過是引頸受戮罷了。
他轉頭,看向了那群朝臣,秀麗的臉上浮現了些壓抑的笑容,滿朝汙穢,終於將在這一刻徹底與汙泥同埋。
城陽王與高陽王黨羽都被清掃得差不多了,高深看向了群臣之中的一人,“那就先從司空與義陽王開始吧。”
李覺終於察覺到了這個異軍突起的年輕侍衛眼裏燃著對洛陽的一把火,他轉頭詢問身邊人,“高深到底是什麽來曆。”
“好像就是個破落軍戶出身,再往前深究,似乎從前也曾經跟著大周先祖打過天下,不知為何犯了事全家未成年男子都被流放至北鎮戍邊來著。”
“那這麽說,也是從前洛陽出身?”
“約莫是吧,但他隻說自己出身懷朔,想來也不願提起從前的事,從前不過費勁兒當了肆州的城門看守,抓了城陽王府派來的死士才得了大都督親眼,成了大都督身邊的貼身侍衛,北上路上沒少給大都督出主意,說到底不過是讀了些書,摸準了大都督的心思,變著法將大都督的心聲合乎禮法,才得了大都督一句此子將來不可限量,一路爬到副將的位置,跟李將軍您比,還差得遠呢。”
李覺皺了皺眉,“是差得遠,我這等被招安的降將自然不如自己提拔起來的親信更受器重。”
他思索片刻,迎著高深走去,“我聽聞高副將出身懷朔,可我細細思量許久,二十年前,司徒高闖被高陽王為首的六名宗室大臣聯手誅殺,可景昭王、高陽王、城陽王連同其黨羽都已經被根除,剩餘三人之中,平原王也不幸遇難,剩餘兩人也早駭然長逝,你如今點的這兩個正是他們的後代,到底是為了明公,還是為了私仇?”
高深眯起眼睛,頭一迴認真打量了一下李覺。
這亂世,人人各奔明主,鮮於文茂一死,李覺率先帶著鮮於文茂的兵馬逃出賀寶榮掌控的地方,不肯奉其為主,投奔綦伯行之時,便說過賀寶榮智謀短淺,並非明主,奉綦伯行為主,是為成就大業。
可見此人自然是想要跟著一個能夠走得長遠的君主,方能成就他自己往後的功名利祿。
能從細枝末節將他的身世摸出來一半的人,可見心思縝密。
他爽然一笑,“李將軍,私仇也好,公敵也罷,要殺著洛陽貴族的,從來不是我,我隻恨零星幾人,可有人恨的是全洛陽的貴族,和這一群靠著姓氏血脈串聯成網,遮蔽天日,叫天下麵朝黃土的百姓食不果腹,榨盡脂膏的人。”
高深向前一步,湊近李覺身邊,“人皆有私欲,凡夫俗子皆不能幸免,我敬重李將軍縝密機敏,能力德行皆是上品,所以不想對您隱瞞我有私憤,卻想問一句李將軍,您對大周的未來,如何看待呢?”
“您想要做權臣的門人,還是想做天子門生?”
李覺身體猛然一怔,轉頭看向了高深。
“你這是什麽意思?”
高深笑了笑沒說話,“你我都在這裏,自然也都想要飛黃騰達,可若這群沆瀣一氣的貴族在,哪裏輪得到我們左右朝局,殺一兩個不影響朝局卻偏偏身居高位的人,才可震懾他們,叫他們聽話做事。”
“我知曉你是摸著明公的心思,才敢行事。”李覺開口道,“可若明公的殺心哪裏是兩個宗室大臣可消的。”
高深抬腳向前,隻留下一句話,“若無能臣,國家將潰,這場麵周臣自然不樂見,那麽李將軍呢?”
青年大步抽刀向前走去,李覺迴頭,隻見遠處陰雲壓向懸日。
綦伯行站於祭台之上,俯瞰著跪地的群臣,拖刀行走一圈,終於放聲大笑。
身側的門人慕容繼低聲勸告道,“明公萬萬不可大開殺戒,如此天柱將崩,家國無以為繼,便是洛陽勳貴不服管教,也要等待時機,提拔能人,否則偌大的江山,靠寥寥門人,如何能夠治理。”
綦伯行迴頭看了一眼慕容繼,“不服管的人如何能聽命做好事,治理好國家?他們既然自持家世高貴,不肯與我同在朝堂,那不如殺了這群國之蛀蟲,免得我驅使不動,還要徒增多少棘手之事,幹脆一並鏟除,殺盡天下貪殘勳貴,家國清淨,才方便重振國威。”
慕容繼喟然歎息,他心知綦伯行所圖甚大,也深知此人是百年難遇的帥才,行軍打仗鮮有敗仗,於亂世定能爭得一席之地,卻委實不能當個好君主,武力服人,如何興國?
雖說殺盡權臣勳貴,給自己人鋪了坦途,可到底弊處甚多,為主者剛愎自用,任人唯親,急躁亦被挑撥,如此奸佞為親,賢臣反遠,哪裏是長久之計。
祭台高寒,四麵鐵騎森森,繞長堤而駐,虎視眈眈,綦伯行鷹視一周,終於駐足,揚聲喝道,“天下喪亂,先帝暴崩,諸子不思輔弼國政,反倒僚屬縱逸,恃護威勢,蠹政害民,皆貪殘之輩!還敢默許高陽王與城陽王謀反作亂!害我大周君王!個個該殺!!”
當下四麵鐵騎同時舉刀高喝,“該殺!!!該殺!!!”
陰雲蔽日而來,霎時間,刀光閃爍。
鮮血飛濺,跪在兩個宗室大臣身邊的臣子隻覺得被淋了熱雨,血腥味後一步到達了鼻尖,尚未及反應,就已經見到了兩個人頭咕嚕嚕落地,眼球似乎還在震顫。
“啊!!!!”
“殺人啦!!!!”
“殺人了,殺人了!我們是大周朝廷命官!你怎麽敢!!!”
周圍的朝臣終於意識到了不妙,原本因為詐稱祭典開始,行跪拜之禮時跪下的百官紛紛想要站起來逃命,卻又都因畏懼綦兵而生生後退,一時蠅攢蟻聚,捱三頂四。
崔耀奮力上前,“太原王即便想要殺國之蛀蟲,也不該忠奸不分!!!這對大周絕無益處!殿下也不想要這江山後繼無力,毀於自己之手,背負千古罵名吧!天地可鑒,新帝上位,您是新貴,更是以後的世家重臣,當領大周百官,為世家楷模,何須如此將世家屠殺殆盡!”
此言一出,幾乎正中綦伯行一直以來所介懷的門第出身,高深聞言示意自己所領的將士分散開來。
一部分站在了要緊的百官之前,一部分揪著幾個貪官汙吏送至刀前,高聲說出了這些人的貪汙受賄,荼毒百姓的罪行來。
“去把那些罪人也帶來!殺了祭天!”綦達羅眯著眼睛,下了令。
高深聽著心頭一凜,剛開口,卻與李覺同時說出了話。
“明公三思!”
“明公稍後!先叫道士們開壇祭天才是!”
李覺迴頭,與高深對視了一眼,倏然覺出些異樣來,眼前這人這麽急切,仿佛剛才在台下一個一個指著百官之中個個數落罪名的人不是他的屬下一般。
不對。
李覺微微歪了些頭,高深衝李覺微微躬身頷首,繼而快步上前,低聲湊到了綦伯行身側,“明公莫急,別忘了,那個叛逃出去的長孫行。”
綦伯行揮揮手,“這算什麽,這都快晌午了,隻怕他早就死在了嶽鬥刀下,若他真能殺來,那就讓他好好看看,自己的伯父兄弟都是怎麽慘死的!”
高深心中暗歎,難怪主子說綦伯行如同一把反刃之刀,不僅傷敵,也能傷己,極難掌握。
他雖心焦,卻也不敢露出一二分異色來,隻得退下,暗中盤算,不知主子能不能及時趕到,若事敗,隻怕……
倏然之間,聽得錚然一聲響。
眾人舉目看去,一支箭鏃疾馳,似流星般紮入押送犯官家眷的將士胳膊之上。
高深心中一定,細細看去,卻隻看見了細窄一隊精騎正突破邊緣包圍圈,奔襲而來,為首的正是長孫行。
他登時心中一沉,直覺不妙,環視一圈,猛然發覺不對,新帝被扔在行宮裏,怎麽平原王穆望也不在。
穆望此獠絕非良善之輩,隻怕還留了後手。
“誰敢殺我大周良臣!!!”長孫行高喝道,“奉清河王之命,長孫子彥前來撥亂反正,速速放下武器!”
綦伯行眯起眼睛,隻見一隊精騎如同薄窄利刃紮入自己所設置的銅牆鐵壁中,如同鑽入圈套的小蛇,不過是自尋死路。
他抬手,“不過一隊騎兵而已,妄想救這數千官員,不過死路一條,殺了他們!”
一聲令下,殺聲震天。
百官皆亂,鮮血迸濺,一片人間煉獄。
長孫行率軍截住了押送長孫等不少罪臣的軍隊,瞧著當中長孫冀形容潦草枯槁,全不似往日的尊容,隻覺心中酸楚,揚聲命人下馬解開這些人身上的捆綁,卻對上了長孫冀急聲的唿喊。
“子彥!別下馬!舉刀!不用管我們!殺敵!”
“長孫家的未來,在你身上!也在你手上,迴頭!給我殺了這群逆賊!”
“天下喪亂,亂世已起!平亂護國!是你的責任!也是我們的!我們的路已絕,子彥啊!去救更重要的國!”長孫冀的夫人王世玉不顧身後的刀兵,高聲喊道,“快!別下馬!子彥啊!”
長孫行咬著牙,轉頭挺身應敵。
身後是手無寸鐵被束縛的親族家人。
陰雲湧動,長堤故人相逢,卻皆命懸一線。
百官之中,有禦史連滾帶爬,跌跌撞撞向前,舉起雙手,“臣能寫禪讓詔書!臣能寫禪位詔書!”
祭台開壇,法樂奏響,綦兵皆振臂高唿,“元氏既滅,綦氏將興!”
山唿海嘯,如巨瀾壓倒乾坤之中的長孫行,他仰頭,看不到烈日。
馬匹嘶鳴,一匹匹中箭倒下,長孫行浴血持刀,視線下移,對上了綦達羅放肆的大笑。
“區區一個長孫行,就帶著這麽點人,也妄想阻擋我們?!”
爆炸之聲從另一側響起,一片塵土飛揚,大批兵馬壓境,震動一片,赤黑軍旗率先突破陰霾,兵戈聲中傳來一道女聲。
“一個先行的長孫行不夠,可孤已至此!”
驚懼哭嚎的百官,筋疲力盡的精騎,還有登至極位的綦氏同時看向了另一側前來的人。
大軍之中,主帥所在,是玄衣銀甲的清河王。
那個被新帝打出洛陽,落為反賊的先帝唯一後嗣,一個被洛陽勳貴深恨唾棄的女子,元延盛。
海內沸騰之中,崔耀被士兵扶住,在擠擠攘攘的亂象之中直起背脊。
“竊位者無道,得天所授,煊特來正位!”
元煊持著染血的長劍,風刮得耳邊作響,她心肺鼓噪,提起胳膊,劍尖指向了綦伯行。
“得位不正,大肆屠戮,當殺。”
日光破開深厚的陰雲,泄出一線光亮,盡數落在東側,劃開一片光明所,照得清河王身上盔甲刀刃煊赫輝煌,如蒙神恩。
百官在這一刻都忍不住想起煊太子為何得名。
煊者,日出,盛也。
————
注:1.《大雅·假樂》“受祿於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幹祿百福,子孫千億。”在讚美周王的同時蘊含了深切的希望。
2.《周書晉蕩公護傳》:“凡所委任,皆非其人,兼諸子貪殘,僚屬縱逸,恃護威勢,莫不蠹政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