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瘋子
駙馬納妾我休棄,駙馬造反我稱帝 作者:紙老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煊的侍女們到底沒能攔得住饒安公主,殿門被倏然打開,一個高挑的身影出現在門框之中,揚著下巴,笑得高調恣意,像是挺著胸膛的孔雀。
崔鬆蘿再迴頭,發覺元煊已經趴在了案上,看著奄奄一息,長發潦草散著,一隻手緊緊扣在沉木邊緣,攥得極緊,青筋猙獰,連帶著寬袖都在顫抖,像是……疼急了。
她記得,元煊的確有些頭疾,沒想到居然真的發作了。
崔鬆蘿想要做什麽,卻一時也無法。
“順陽?”元舒自殿門口聲勢浩大地走進來,目光一眼鎖定在了坐榻之上,聲音裏掩不住的興奮。
還沒走到近前,一個鎮紙已經淩空飛了出去,精準砸在元舒腳下,嚇得身後的貴女都驚叫起來。
元舒也嚇了一跳,被身後人架住,那青黑沉鐵恰砸在她鞋履邊緣,她剛要抬頭叱罵,就見那趴在案上形容不整的人慢吞吞支撐起身體,一雙黑沉的眼睛,森森的,一對上背脊就泛了涼氣。
“孤的藥呢?來迴不過六百二十七步,今日怎麽晚了這麽多?又是與旁人說閑話耽誤了不成?”
元煊撐著頭,像是全然沒認出來眼前來人,驟然發起狠來,饒是虛弱也帶著冰冷的殺意和譏諷。
“在佛寺中還這般弄虛作假,搬弄口舌,便是孤不發落你,佛祖也饒不了你,枉造口業,小心永墮泥犁。”[1]
她像是衝侍女發脾氣,可在場的人像是都被罵了一場,個個臉上開了染缸,陰陰陽陽,精彩極了。
崔鬆蘿也覺得自己有點被罵到,默默縮了縮肩膀。
一個侍女倏然衝了上來,極為絲滑地跪在了幾個貴女麵前,“饒安公主贖罪,長公主頭疾發作時性情難免暴躁,也聽不進去旁人說的話,更分辨不清來人,並非有意冒犯公主啊,請饒安公主息怒。”
周圍幾個侍女也都膝行而來,將元舒團團包圍,叩首齊聲請罪。
“饒安公主息怒。”
崔鬆蘿一時有些無所適從,她恍惚間發現,她以為是書,可也實實在在是個真正的古代世界。
元舒麵上並不好看,冷嘲道,“這麽說,順陽的瘋病更重了。”
她迴頭,看著那端著湯藥的侍女,“既如此,我看著順陽用過藥了再走。”
侍女頂著前後的威壓,顫顫巍巍進上湯藥。
元煊直勾勾盯著元舒,一口氣灌完藥,方才失了力氣,軟倒下去,揮了揮手,“退下吧。”
元舒瞧了一會兒,斂了斂心思,轉身離開。
一道嘶啞的聲音從殿內悠悠傳進她的耳朵裏,“德之不修,當墮泥犁啊……”
幾個貴女此刻都啞了嗓一般,不敢說話。
元舒出了殿門,北風一吹,忍不住打了個寒噤。
大周崇佛,奉為國教,為此大興土木,修建佛寺石窟,民眾亦多信佛,方才順陽長公主的詛咒,著實叫人有些犯怵。
她低聲道,“順陽是好不了了,到京都隻怕要瘋得更厲害。”
方有貴女緩過來應和起來,“是呢,長公主還是靜心禮佛的好,切莫進京了。”
“長公主瘋了,罵人卻還有力氣,真是可怕得很。”
順陽卻不置可否,低笑了一聲。
瘋子也有瘋子的用處。
要是老實待在佛寺裏,她就該得一杯鴆酒了。
這世道,沒用的人是沒有存在的必要的。
殿內,元煊瞧著那一群披紅著綠的背影消失在門口,緩緩撐起身體,衝崔鬆蘿眨了眨眼睛,“嚇著了?”
崔鬆蘿猶豫片刻,方小心問道,“公主您的頭,還疼得厲害嗎?”
元煊散漫理了理長發,偏頭瞧她,笑吟吟地,“我沒事,我裝的。”
崔鬆蘿有些迷茫,“啊?”
好逼真的演技,額角都青筋畢露了,影後來了都甘拜下風啊。
元煊垂下眼睛,撿起佛珠,“該迴去了。”
她是故意喊頭痛支開侍女去取藥的,從這裏出去取藥隻有一條路,一定會被元舒撞上。
一是為了單獨和崔鬆蘿談話,二是為了叫元舒瞧見自己在服藥,順勢裝個瘋。
元舒刻意泄挑撥,泄露流言,分明是給自己遞出了迴京的引子,如今親自來確認她的現狀,大約是當真有些急了,怕自己不堪用。
看來朝堂上太後和皇帝鬥得越發激烈,逼得太後一黨不得不重拾起她這個死棋。
她的駙馬是皇帝的親信,原本她可以去崔鬆蘿商鋪裏大鬧一番,叫全京城知道自己迴來與駙馬鬧將起來,給後麵針對帝黨的行動打個前綴。
可如今崔鬆蘿意外卡著這個點過來投誠,那她隻能另選一條路了。
反正在外蟄伏布局良久,也是時候,迴到鳳闕棋局之中了。
她再度看向崔鬆蘿,對方一臉乖巧,眼神中透著清澈的茫然,見她看過來,小聲問道,“那我現在要走嗎?”
元煊按了按太陽穴,什麽大人物能送這麽個細作來試探她。
算了,把人留著走一步看一步吧。
洛陽城外已近苦寒,佛塔之中卻無風嘯。
“長公主所抄佛經,字體已不見初時金戈鐵馬的鋒銳戾氣,隻是……”年輕僧人垂眸,手上的一遝佛經邊角微微疏鬆翹起,“斂鋒如此,公主此身,到底是屈就了。”
元煊跪坐在佛像前,聞言抬眸,直視向眼前那名僧人,“靈遠何出此言?為大周和太後祈福,本當謹守十六法,方能……舍女身成佛。”
世上的經書多言“前世不修,得穢女身”,唯有轉了女身方能成佛。[2]
更有“女人壞世間,令善皆滅盡”、 “世間男得苦,皆因於婦女”之經書言論。
她念得真經,寬衣下指甲卻已深嵌掌心,藏去那底下的不易察覺的不服。
真是不甘心啊。
靈遠聞言倏然抬眼,對上這位昔日女扮男裝守太子之位十三年的長公主,想要從眼前形容樸素毫無綴飾的人身上,找出昔日太子之風。
可眼前這位長公主一言一行在清淨佛塔中依舊鬼氣森森,便是衣襟不見繡金,長發不見簪釵,像是縛著蒼鬆的藤妖,卻依舊於軟折間透出不經意的殺機。
全然瞧不出傳說中少而岐嶷,風神秀慧的太子風光。
兩人目光交鋒,元煊微微勾唇,塔外斜陽落至她蒼白的臉上,打下一片碎金,將那半麵“鬼氣”驅散盡了,反倒像一尊玉佛。
僧人像是被陽光灼傷了,驀地低下頭,不再直視如今這位順陽長公主,語調平和,斂去悲憫,“公主不日啟程迴洛陽,小僧會將長公主靜修期間抄寫供奉的佛經整理好……”
元煊沒說話,從佛像前站起來,“那就,多謝你了。”
僧人雙手合十,低頭念了一句佛。
元煊與僧人擦肩而過,靈遠倏然聽得一聲鍾磬響,他詫異地迴頭。
“靈遠,你潛心佛法,又是曇昭的關門弟子,當真覺得,我要轉得女身,才能成佛嗎?”
靈遠雙手尚未放下,卻已經撞入一雙初見時蒼茫死寂的眼底。
他倏然想起燃起的香,點燃時通紅,很快灰燼將熾烈裹挾,但誰都知道,那燒灼的野心尚在。
煊太子,蒙塵多年,經霜覆雪,昭烈依舊。
背後是冬日的烈陽,燒得人背後滾燙,靈遠轉頭去看香案前的佛像,“今歲大旱,冬日卻苦寒,興許又要下雪了,雪天路難行……殿下,盡快上路吧。”
元煊笑了笑,一腳踏出清淨地,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又頓了足。
“裴靖,那年你的拜帖,我的屬官本已呈到了我麵前,我讀過你的文章,是好,是治國安民的良策。”
靈遠身形一僵,一腔熱血湧至頭頂,卻隻看到了一片染紅的夕陽天。
他轉過身,不再看佛陀。
————
注:[1]泥犁:地獄,梵語譯過來的,東漢時期外籍僧人安世高翻譯了《十八泥犁經》,南梁的時候簡文帝 《<大法頌>序》中就有“惡道蒙休,泥犁普息”,所以用了泥犁而不是地獄。
[2]出自北魏瞿曇般若流支翻譯的《正法念處經》,這應該是小乘佛教,北朝雖然主流是大乘,但小乘佛教也有影響,它對女子的觀念更為歧視,認為女子就不能成佛。
轉身成佛是大乘佛教的觀念,他們認為“女性欲修得梵行,修成正果,須要經過自身的勤苦修行轉成男身,再得成佛”,“女身有五障”。
相關參考自《轉身成佛觀與北朝女性佛教信仰》以及宗舜法師的微博,我是客觀的搬運觀念。
他們認為女身不能成佛,但完整的觀念裏,他們意思是佛沒有性別之分,沒有女的,也不會有男的,但即便是這樣,他們還認為佛祖之所以顯示男身,是因為女身不完整。當然佛法眾多,肯定有許多好處,前麵說的隻是部分觀念,北朝女性被這些觀念深刻影響,就算是公主也認為自己“前世積罪無福,今值女身處”。
崔鬆蘿再迴頭,發覺元煊已經趴在了案上,看著奄奄一息,長發潦草散著,一隻手緊緊扣在沉木邊緣,攥得極緊,青筋猙獰,連帶著寬袖都在顫抖,像是……疼急了。
她記得,元煊的確有些頭疾,沒想到居然真的發作了。
崔鬆蘿想要做什麽,卻一時也無法。
“順陽?”元舒自殿門口聲勢浩大地走進來,目光一眼鎖定在了坐榻之上,聲音裏掩不住的興奮。
還沒走到近前,一個鎮紙已經淩空飛了出去,精準砸在元舒腳下,嚇得身後的貴女都驚叫起來。
元舒也嚇了一跳,被身後人架住,那青黑沉鐵恰砸在她鞋履邊緣,她剛要抬頭叱罵,就見那趴在案上形容不整的人慢吞吞支撐起身體,一雙黑沉的眼睛,森森的,一對上背脊就泛了涼氣。
“孤的藥呢?來迴不過六百二十七步,今日怎麽晚了這麽多?又是與旁人說閑話耽誤了不成?”
元煊撐著頭,像是全然沒認出來眼前來人,驟然發起狠來,饒是虛弱也帶著冰冷的殺意和譏諷。
“在佛寺中還這般弄虛作假,搬弄口舌,便是孤不發落你,佛祖也饒不了你,枉造口業,小心永墮泥犁。”[1]
她像是衝侍女發脾氣,可在場的人像是都被罵了一場,個個臉上開了染缸,陰陰陽陽,精彩極了。
崔鬆蘿也覺得自己有點被罵到,默默縮了縮肩膀。
一個侍女倏然衝了上來,極為絲滑地跪在了幾個貴女麵前,“饒安公主贖罪,長公主頭疾發作時性情難免暴躁,也聽不進去旁人說的話,更分辨不清來人,並非有意冒犯公主啊,請饒安公主息怒。”
周圍幾個侍女也都膝行而來,將元舒團團包圍,叩首齊聲請罪。
“饒安公主息怒。”
崔鬆蘿一時有些無所適從,她恍惚間發現,她以為是書,可也實實在在是個真正的古代世界。
元舒麵上並不好看,冷嘲道,“這麽說,順陽的瘋病更重了。”
她迴頭,看著那端著湯藥的侍女,“既如此,我看著順陽用過藥了再走。”
侍女頂著前後的威壓,顫顫巍巍進上湯藥。
元煊直勾勾盯著元舒,一口氣灌完藥,方才失了力氣,軟倒下去,揮了揮手,“退下吧。”
元舒瞧了一會兒,斂了斂心思,轉身離開。
一道嘶啞的聲音從殿內悠悠傳進她的耳朵裏,“德之不修,當墮泥犁啊……”
幾個貴女此刻都啞了嗓一般,不敢說話。
元舒出了殿門,北風一吹,忍不住打了個寒噤。
大周崇佛,奉為國教,為此大興土木,修建佛寺石窟,民眾亦多信佛,方才順陽長公主的詛咒,著實叫人有些犯怵。
她低聲道,“順陽是好不了了,到京都隻怕要瘋得更厲害。”
方有貴女緩過來應和起來,“是呢,長公主還是靜心禮佛的好,切莫進京了。”
“長公主瘋了,罵人卻還有力氣,真是可怕得很。”
順陽卻不置可否,低笑了一聲。
瘋子也有瘋子的用處。
要是老實待在佛寺裏,她就該得一杯鴆酒了。
這世道,沒用的人是沒有存在的必要的。
殿內,元煊瞧著那一群披紅著綠的背影消失在門口,緩緩撐起身體,衝崔鬆蘿眨了眨眼睛,“嚇著了?”
崔鬆蘿猶豫片刻,方小心問道,“公主您的頭,還疼得厲害嗎?”
元煊散漫理了理長發,偏頭瞧她,笑吟吟地,“我沒事,我裝的。”
崔鬆蘿有些迷茫,“啊?”
好逼真的演技,額角都青筋畢露了,影後來了都甘拜下風啊。
元煊垂下眼睛,撿起佛珠,“該迴去了。”
她是故意喊頭痛支開侍女去取藥的,從這裏出去取藥隻有一條路,一定會被元舒撞上。
一是為了單獨和崔鬆蘿談話,二是為了叫元舒瞧見自己在服藥,順勢裝個瘋。
元舒刻意泄挑撥,泄露流言,分明是給自己遞出了迴京的引子,如今親自來確認她的現狀,大約是當真有些急了,怕自己不堪用。
看來朝堂上太後和皇帝鬥得越發激烈,逼得太後一黨不得不重拾起她這個死棋。
她的駙馬是皇帝的親信,原本她可以去崔鬆蘿商鋪裏大鬧一番,叫全京城知道自己迴來與駙馬鬧將起來,給後麵針對帝黨的行動打個前綴。
可如今崔鬆蘿意外卡著這個點過來投誠,那她隻能另選一條路了。
反正在外蟄伏布局良久,也是時候,迴到鳳闕棋局之中了。
她再度看向崔鬆蘿,對方一臉乖巧,眼神中透著清澈的茫然,見她看過來,小聲問道,“那我現在要走嗎?”
元煊按了按太陽穴,什麽大人物能送這麽個細作來試探她。
算了,把人留著走一步看一步吧。
洛陽城外已近苦寒,佛塔之中卻無風嘯。
“長公主所抄佛經,字體已不見初時金戈鐵馬的鋒銳戾氣,隻是……”年輕僧人垂眸,手上的一遝佛經邊角微微疏鬆翹起,“斂鋒如此,公主此身,到底是屈就了。”
元煊跪坐在佛像前,聞言抬眸,直視向眼前那名僧人,“靈遠何出此言?為大周和太後祈福,本當謹守十六法,方能……舍女身成佛。”
世上的經書多言“前世不修,得穢女身”,唯有轉了女身方能成佛。[2]
更有“女人壞世間,令善皆滅盡”、 “世間男得苦,皆因於婦女”之經書言論。
她念得真經,寬衣下指甲卻已深嵌掌心,藏去那底下的不易察覺的不服。
真是不甘心啊。
靈遠聞言倏然抬眼,對上這位昔日女扮男裝守太子之位十三年的長公主,想要從眼前形容樸素毫無綴飾的人身上,找出昔日太子之風。
可眼前這位長公主一言一行在清淨佛塔中依舊鬼氣森森,便是衣襟不見繡金,長發不見簪釵,像是縛著蒼鬆的藤妖,卻依舊於軟折間透出不經意的殺機。
全然瞧不出傳說中少而岐嶷,風神秀慧的太子風光。
兩人目光交鋒,元煊微微勾唇,塔外斜陽落至她蒼白的臉上,打下一片碎金,將那半麵“鬼氣”驅散盡了,反倒像一尊玉佛。
僧人像是被陽光灼傷了,驀地低下頭,不再直視如今這位順陽長公主,語調平和,斂去悲憫,“公主不日啟程迴洛陽,小僧會將長公主靜修期間抄寫供奉的佛經整理好……”
元煊沒說話,從佛像前站起來,“那就,多謝你了。”
僧人雙手合十,低頭念了一句佛。
元煊與僧人擦肩而過,靈遠倏然聽得一聲鍾磬響,他詫異地迴頭。
“靈遠,你潛心佛法,又是曇昭的關門弟子,當真覺得,我要轉得女身,才能成佛嗎?”
靈遠雙手尚未放下,卻已經撞入一雙初見時蒼茫死寂的眼底。
他倏然想起燃起的香,點燃時通紅,很快灰燼將熾烈裹挾,但誰都知道,那燒灼的野心尚在。
煊太子,蒙塵多年,經霜覆雪,昭烈依舊。
背後是冬日的烈陽,燒得人背後滾燙,靈遠轉頭去看香案前的佛像,“今歲大旱,冬日卻苦寒,興許又要下雪了,雪天路難行……殿下,盡快上路吧。”
元煊笑了笑,一腳踏出清淨地,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又頓了足。
“裴靖,那年你的拜帖,我的屬官本已呈到了我麵前,我讀過你的文章,是好,是治國安民的良策。”
靈遠身形一僵,一腔熱血湧至頭頂,卻隻看到了一片染紅的夕陽天。
他轉過身,不再看佛陀。
————
注:[1]泥犁:地獄,梵語譯過來的,東漢時期外籍僧人安世高翻譯了《十八泥犁經》,南梁的時候簡文帝 《<大法頌>序》中就有“惡道蒙休,泥犁普息”,所以用了泥犁而不是地獄。
[2]出自北魏瞿曇般若流支翻譯的《正法念處經》,這應該是小乘佛教,北朝雖然主流是大乘,但小乘佛教也有影響,它對女子的觀念更為歧視,認為女子就不能成佛。
轉身成佛是大乘佛教的觀念,他們認為“女性欲修得梵行,修成正果,須要經過自身的勤苦修行轉成男身,再得成佛”,“女身有五障”。
相關參考自《轉身成佛觀與北朝女性佛教信仰》以及宗舜法師的微博,我是客觀的搬運觀念。
他們認為女身不能成佛,但完整的觀念裏,他們意思是佛沒有性別之分,沒有女的,也不會有男的,但即便是這樣,他們還認為佛祖之所以顯示男身,是因為女身不完整。當然佛法眾多,肯定有許多好處,前麵說的隻是部分觀念,北朝女性被這些觀念深刻影響,就算是公主也認為自己“前世積罪無福,今值女身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