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越想越氣,將筆拍在桌子上,質問道:“朕也不老,保養得也不錯,怎麽不算美人?”
太子默默腹誹:美人?這個詞跟您有半點聯係嗎?
他肅著臉,一本正經地道:“父皇威武霸氣,‘美人’這個詞配不上父皇。”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
鄭珣:……
她記得皇帝以前不是這個樣子的?他是一個嚴肅、威嚴的帝王,現在到底是哪裏出了錯?
還有,他們還記得現在他們說的是什麽話題嗎?
皇帝也注意到自己剛剛有點失態,他默了默,僵硬地把話扯迴來。
“元嘉想做什麽?”
鄭珣微微一笑:“想試試能不能策反。”
【新月從小父母雙亡,但是在褐國卻極為受寵,是寵,不是愛】
【她的父母樣貌都很不錯,母親是當初出了名的美人,父親也是端方君子,但是在褐國,漂亮卻是原罪,褐國皇室荒淫無道,新月的父母不知道因為出色的樣貌受了多少委屈】
【從一個人身邊輾轉到另一個身邊,兩個同樣際遇的男女作為金絲雀相遇,最後碰撞出強烈的愛意】
【但是他們的位置就決定了這段感情不可能有什麽好下場】
【於是,生下新月之後,這對愛人攜手赴死,獨留新月麵對一窩子豺狼虎豹】
【新月從小就是美人胚子,褐國有人獨愛養成,那時候許多人爭著撫養她,說是撫養,但是誰都知道這底下的齷齪心思】
【因為處境不好,新月從小就聰慧早熟,她知道自己在上位者眼中的定位是一件貨物,她想保全自己,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價值】
【雖然可悲,但她的策略是正確的,她入了皇室的眼,作為一件精致的禮物,被精心養大,而現在,就是她發揮作用的時候】
【但是想要策反新月也並不容易,她做夢都想立下功績,風風光光、堂堂正正地迴到褐國】
【可是我想試試】
鄭珣並不是想利用新月做什麽。
大雍被清理了一遍,如今朝堂上下,幾乎沒有那種會因為美色衝昏頭腦的色胚子,而且,有點腦子的人都看得清她的目的,她想利用美色去做什麽,幾乎沒有可能。
隻是鄭珣天生就對女子多一分寬容,力所能及又不危害大雍的前提下,能拉一把就拉一把。
太子和皇帝都有些默然。
片刻後,皇帝苦惱道:“美人計不可能,讓她進宮也可以,但朕的安全如何保證?”
鄭珣無奈道:“我會看著她,而且,父皇身邊跟著那麽多人,她連靠近您都是問題,更別說算計什麽了?”
皇帝輕哼一聲,傲嬌地別過頭。
鄭珣:……
越來越奇怪了。
她看向禮部右侍郎:“對了,先拿捏一會兒再同意他們的要求。躊王愛怎麽砸就怎麽砸,隻要不傷人,把驛館燒了也沒事。記得理出一張單子,把躊王砸的東西是什麽、價值幾何記清楚,一式兩份,一份張貼出去,一份給褐國使團,我們大雍寬容,不多收他們的,讓他們照價賠償便是。”
她輕笑一聲:“百姓們許多不識字,我們貼心一點,找個人念給他們聽。”
她要讓大雍的百姓牢牢記住褐國的醜陋嘴臉,以後若有背叛大雍的,將受到萬人唾棄,將來戰事起,今日的仇恨也將點燃他們的意誌。
禮部右侍郎樂開了花,恨不得大喊一聲“公主威武”。
帶著鄭珣的“良方”,他心情愉悅地迴到驛館,當然,他明麵上還是苦惱的模樣。
而另一邊的鄭珣,也打開了光幕。
躊王看到他迴來,趾高氣揚地道:“怎麽說?新月嬌貴,最受我們皇上看重,平時,我們是舍不得讓她受半點委屈的。”
禮部右侍郎委屈道:“驛館也是用心布置了的……”
“你們管這叫用心?還是說大雍已經窮到這種地步了?”
他又鬧了許久,禮部右侍郎才老實道:“我們大雍確實不怎麽富裕,國庫裏的銀子都是要用到百姓身上的,驛館裏的東西,就是我們皇上最好的藏品了。”
他麵不改色地指著地麵上摔碎的花瓶:“這個是幾百年前的古董……”
實際上是上批官窯出來的貨,算是精品,但是絕對不是極品。
“這塊地毯由五百名藝人手工製成……”
當然是在吹牛,地毯就那麽大,若是真的五百人參與,圍著地毯繞七八圈都繞不下。
“這是前朝貴妃留下來的梳妝盒,上頭的每一顆寶石都價值連城……”
其實就是一些貝母、玉石,價格算是昂貴,但真沒有那麽誇張。
禮部右侍郎一件件介紹,下人就一件件地清掃,保證不給躊王留下任何一點指控的證據。
鄭珣看到這一幕都忍不住給他豎了個大拇指。
【我以為我已經夠損了,但是沒想到禮部右侍郎更是個人才,獅子大開口不說,還知道處理證據】
【我們大雍的臣子,未來可期啊……】
越聽,躊王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
終於,他不耐煩地打斷道:“你什麽意思?”
禮部右侍郎做作地擦了擦眼角:“我們大雍窮啊!一想到那麽多百姓還吃不飽穿不暖,我就忍不住掉眼淚……”
他不顧形象地嚎啕大哭,把褐國一眾使臣唬得一愣一愣的。
鄭珣眯了眯眼,光幕的視角一調,果然,禮部右侍郎正得意偷笑呢。
她溫和一笑,心聲都帶著寵溺:
【這小模樣真可愛】
皇帝和太子:……
你上次還不是這樣說的,上次呂佑祖這樣你還說人家惡心。
鄭珣偏心得理直氣壯,在心裏頭對禮部右侍郎誇了又誇。
【還以為高大鵬已經足夠有才,但是看來相對於禮部的老狐狸們還是有些不足的地方,一會兒就去要人,先讓他跟著禮部右侍郎學學,如果這次表現好,說不定能往上提提】
太子蹙起了眉頭。
鄭珣這是明目張膽地往朝堂塞人啊……
一個陶恆,一個徐縝,一個高大鵬……
剛開始還算委婉,但是現在已經連掩飾都不掩飾了?
當然,太子並不是對鄭珣手伸得太長這一點不滿,他隻是有些不讚同這樣不合規矩的行為。
她這樣做,讓其他官員怎麽想?
他們大部分都是寒窗苦讀,一步一步熬上來的資曆,看到他們不用科舉就能位列朝堂,他們難道不會不滿?難道不是對其他人不公?
不說遠處的陶恆,就說徐縝,他在戶部也沒少受到刁難。
他偷偷看了一眼皇帝。
皇帝神色平靜,沒有露出不滿之色。
他暗自歎了口氣,看來還是得他去勸說。
鄭珣不知道太子的擔憂,她現在有點忙,一邊要批折子,一邊還要看禮部右侍郎表演。
此時,光幕裏的禮部右侍郎終於賣夠了慘,話頭一轉,又開始恭維褐國:“都知道褐國國力強盛,國富民強,想來是不懂大雍難處的。”
他捂著心口,看著空蕩蕩的驛館,頗有些痛心疾首:“哎,這些東西毀了,下一次有他國使臣來訪,也不知道如何招待才好。”
躊王有種不祥的預感,果然,下一刻禮部右侍郎就可憐兮兮地看向他:“褐國富裕,砸了大雍的驛站,想必也是能夠賠償的,畢竟,這點東西對於褐國也不算什麽,褐國泱泱大國,自然不會耍賴。”
躊王:……
新月:……
木大人:……
他們的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
但是話都架到這裏了,他們難道還真能裝作不知道。
不過,躊王也不願意當那個冤大頭:“賠償什麽的都是小事,但是……”
禮部右侍郎怎麽可能讓他把“但是”後麵的話說出來,他以常人難以達到的速度衝到躊王麵前:“躊王啊!就知道褐國是禮儀之邦,不可能跟潑皮無賴一樣在大雍欺負大雍人!嗚嗚嗚,感動!”
躊王:不敢動不敢動。
大雍的朝臣都是這樣子的?
說他們潑皮無賴,他看這個禮部右侍郎才是無賴!他給他辯解、插嘴的機會了嗎?
什麽在大雍欺負大雍人?他要真承認這句話,怕是要被大雍百姓的唾沫星子淹死。
他是想鬧事,但是沒想把自己鬧死。
他想說他砸的那些東西不值禮部右侍郎說的那個價,但是這個時候說什麽都像在狡辯,別以為他不知道,剛剛有大雍人躲在人堆裏在記錄他的言行,這些東西肯定會被散播出去,他可不能給大雍把他們永遠“留在”這裏的理由。
還好,這點賠償的銀子他們褐國能拿得出來。
若是禮部右侍郎知道他的想法,一定會忍不住仰天大笑。
放心,他一定把賬單做得十分完美,保證剛好掏空褐國使團的錢袋子。
新月若有所思地看著這一幕,眉頭不自覺地蹙起。
大雍人該不會都這麽難纏吧?
她歎了口氣,站出來不讚同地指責躊王:“王爺別鬧了,新月住在哪裏都一樣,我們遠來是客,不要給大雍添麻煩。”
她這句話的隱喻是:他們遠來是客,褐國委屈他們住破爛地方,當然是褐國不周到在先。
躊王不情不願地道:“可是你何時受過這種委屈?”
“新月不覺得委屈,褐國富庶,跟大雍不一樣,躊王爺莫要為難這位大人。”
太子默默腹誹:美人?這個詞跟您有半點聯係嗎?
他肅著臉,一本正經地道:“父皇威武霸氣,‘美人’這個詞配不上父皇。”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
鄭珣:……
她記得皇帝以前不是這個樣子的?他是一個嚴肅、威嚴的帝王,現在到底是哪裏出了錯?
還有,他們還記得現在他們說的是什麽話題嗎?
皇帝也注意到自己剛剛有點失態,他默了默,僵硬地把話扯迴來。
“元嘉想做什麽?”
鄭珣微微一笑:“想試試能不能策反。”
【新月從小父母雙亡,但是在褐國卻極為受寵,是寵,不是愛】
【她的父母樣貌都很不錯,母親是當初出了名的美人,父親也是端方君子,但是在褐國,漂亮卻是原罪,褐國皇室荒淫無道,新月的父母不知道因為出色的樣貌受了多少委屈】
【從一個人身邊輾轉到另一個身邊,兩個同樣際遇的男女作為金絲雀相遇,最後碰撞出強烈的愛意】
【但是他們的位置就決定了這段感情不可能有什麽好下場】
【於是,生下新月之後,這對愛人攜手赴死,獨留新月麵對一窩子豺狼虎豹】
【新月從小就是美人胚子,褐國有人獨愛養成,那時候許多人爭著撫養她,說是撫養,但是誰都知道這底下的齷齪心思】
【因為處境不好,新月從小就聰慧早熟,她知道自己在上位者眼中的定位是一件貨物,她想保全自己,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價值】
【雖然可悲,但她的策略是正確的,她入了皇室的眼,作為一件精致的禮物,被精心養大,而現在,就是她發揮作用的時候】
【但是想要策反新月也並不容易,她做夢都想立下功績,風風光光、堂堂正正地迴到褐國】
【可是我想試試】
鄭珣並不是想利用新月做什麽。
大雍被清理了一遍,如今朝堂上下,幾乎沒有那種會因為美色衝昏頭腦的色胚子,而且,有點腦子的人都看得清她的目的,她想利用美色去做什麽,幾乎沒有可能。
隻是鄭珣天生就對女子多一分寬容,力所能及又不危害大雍的前提下,能拉一把就拉一把。
太子和皇帝都有些默然。
片刻後,皇帝苦惱道:“美人計不可能,讓她進宮也可以,但朕的安全如何保證?”
鄭珣無奈道:“我會看著她,而且,父皇身邊跟著那麽多人,她連靠近您都是問題,更別說算計什麽了?”
皇帝輕哼一聲,傲嬌地別過頭。
鄭珣:……
越來越奇怪了。
她看向禮部右侍郎:“對了,先拿捏一會兒再同意他們的要求。躊王愛怎麽砸就怎麽砸,隻要不傷人,把驛館燒了也沒事。記得理出一張單子,把躊王砸的東西是什麽、價值幾何記清楚,一式兩份,一份張貼出去,一份給褐國使團,我們大雍寬容,不多收他們的,讓他們照價賠償便是。”
她輕笑一聲:“百姓們許多不識字,我們貼心一點,找個人念給他們聽。”
她要讓大雍的百姓牢牢記住褐國的醜陋嘴臉,以後若有背叛大雍的,將受到萬人唾棄,將來戰事起,今日的仇恨也將點燃他們的意誌。
禮部右侍郎樂開了花,恨不得大喊一聲“公主威武”。
帶著鄭珣的“良方”,他心情愉悅地迴到驛館,當然,他明麵上還是苦惱的模樣。
而另一邊的鄭珣,也打開了光幕。
躊王看到他迴來,趾高氣揚地道:“怎麽說?新月嬌貴,最受我們皇上看重,平時,我們是舍不得讓她受半點委屈的。”
禮部右侍郎委屈道:“驛館也是用心布置了的……”
“你們管這叫用心?還是說大雍已經窮到這種地步了?”
他又鬧了許久,禮部右侍郎才老實道:“我們大雍確實不怎麽富裕,國庫裏的銀子都是要用到百姓身上的,驛館裏的東西,就是我們皇上最好的藏品了。”
他麵不改色地指著地麵上摔碎的花瓶:“這個是幾百年前的古董……”
實際上是上批官窯出來的貨,算是精品,但是絕對不是極品。
“這塊地毯由五百名藝人手工製成……”
當然是在吹牛,地毯就那麽大,若是真的五百人參與,圍著地毯繞七八圈都繞不下。
“這是前朝貴妃留下來的梳妝盒,上頭的每一顆寶石都價值連城……”
其實就是一些貝母、玉石,價格算是昂貴,但真沒有那麽誇張。
禮部右侍郎一件件介紹,下人就一件件地清掃,保證不給躊王留下任何一點指控的證據。
鄭珣看到這一幕都忍不住給他豎了個大拇指。
【我以為我已經夠損了,但是沒想到禮部右侍郎更是個人才,獅子大開口不說,還知道處理證據】
【我們大雍的臣子,未來可期啊……】
越聽,躊王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
終於,他不耐煩地打斷道:“你什麽意思?”
禮部右侍郎做作地擦了擦眼角:“我們大雍窮啊!一想到那麽多百姓還吃不飽穿不暖,我就忍不住掉眼淚……”
他不顧形象地嚎啕大哭,把褐國一眾使臣唬得一愣一愣的。
鄭珣眯了眯眼,光幕的視角一調,果然,禮部右侍郎正得意偷笑呢。
她溫和一笑,心聲都帶著寵溺:
【這小模樣真可愛】
皇帝和太子:……
你上次還不是這樣說的,上次呂佑祖這樣你還說人家惡心。
鄭珣偏心得理直氣壯,在心裏頭對禮部右侍郎誇了又誇。
【還以為高大鵬已經足夠有才,但是看來相對於禮部的老狐狸們還是有些不足的地方,一會兒就去要人,先讓他跟著禮部右侍郎學學,如果這次表現好,說不定能往上提提】
太子蹙起了眉頭。
鄭珣這是明目張膽地往朝堂塞人啊……
一個陶恆,一個徐縝,一個高大鵬……
剛開始還算委婉,但是現在已經連掩飾都不掩飾了?
當然,太子並不是對鄭珣手伸得太長這一點不滿,他隻是有些不讚同這樣不合規矩的行為。
她這樣做,讓其他官員怎麽想?
他們大部分都是寒窗苦讀,一步一步熬上來的資曆,看到他們不用科舉就能位列朝堂,他們難道不會不滿?難道不是對其他人不公?
不說遠處的陶恆,就說徐縝,他在戶部也沒少受到刁難。
他偷偷看了一眼皇帝。
皇帝神色平靜,沒有露出不滿之色。
他暗自歎了口氣,看來還是得他去勸說。
鄭珣不知道太子的擔憂,她現在有點忙,一邊要批折子,一邊還要看禮部右侍郎表演。
此時,光幕裏的禮部右侍郎終於賣夠了慘,話頭一轉,又開始恭維褐國:“都知道褐國國力強盛,國富民強,想來是不懂大雍難處的。”
他捂著心口,看著空蕩蕩的驛館,頗有些痛心疾首:“哎,這些東西毀了,下一次有他國使臣來訪,也不知道如何招待才好。”
躊王有種不祥的預感,果然,下一刻禮部右侍郎就可憐兮兮地看向他:“褐國富裕,砸了大雍的驛站,想必也是能夠賠償的,畢竟,這點東西對於褐國也不算什麽,褐國泱泱大國,自然不會耍賴。”
躊王:……
新月:……
木大人:……
他們的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
但是話都架到這裏了,他們難道還真能裝作不知道。
不過,躊王也不願意當那個冤大頭:“賠償什麽的都是小事,但是……”
禮部右侍郎怎麽可能讓他把“但是”後麵的話說出來,他以常人難以達到的速度衝到躊王麵前:“躊王啊!就知道褐國是禮儀之邦,不可能跟潑皮無賴一樣在大雍欺負大雍人!嗚嗚嗚,感動!”
躊王:不敢動不敢動。
大雍的朝臣都是這樣子的?
說他們潑皮無賴,他看這個禮部右侍郎才是無賴!他給他辯解、插嘴的機會了嗎?
什麽在大雍欺負大雍人?他要真承認這句話,怕是要被大雍百姓的唾沫星子淹死。
他是想鬧事,但是沒想把自己鬧死。
他想說他砸的那些東西不值禮部右侍郎說的那個價,但是這個時候說什麽都像在狡辯,別以為他不知道,剛剛有大雍人躲在人堆裏在記錄他的言行,這些東西肯定會被散播出去,他可不能給大雍把他們永遠“留在”這裏的理由。
還好,這點賠償的銀子他們褐國能拿得出來。
若是禮部右侍郎知道他的想法,一定會忍不住仰天大笑。
放心,他一定把賬單做得十分完美,保證剛好掏空褐國使團的錢袋子。
新月若有所思地看著這一幕,眉頭不自覺地蹙起。
大雍人該不會都這麽難纏吧?
她歎了口氣,站出來不讚同地指責躊王:“王爺別鬧了,新月住在哪裏都一樣,我們遠來是客,不要給大雍添麻煩。”
她這句話的隱喻是:他們遠來是客,褐國委屈他們住破爛地方,當然是褐國不周到在先。
躊王不情不願地道:“可是你何時受過這種委屈?”
“新月不覺得委屈,褐國富庶,跟大雍不一樣,躊王爺莫要為難這位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