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醫生,你是認真的嗎?”彭利華說道。


    “我是認真的。就在這裏,就能夠處置患者的病灶。”


    “能夠麻煩你詳細介紹一下你的診療方式嗎?”


    “好的。首先,我來說一下,按照傳統醫療的方法,這裏要選擇的是顱內動脈取栓術。腦動脈取栓術是一項尖端的的微創介入治療方法,該手術通過在大腿內側穿刺一個約2mm左右的小口子,將新型的取栓裝置送入動脈到達血栓阻塞部位,直接通過取栓支架將腦動脈中的血栓取出,使血管迅速再通,挽救腦組織。腦動脈取栓術可以將卒中患者的救治時間窗,從原來靜脈溶栓的4-5小時,延長到6-8小時。甚至現在醫學研究顯示隻要患者的腦內側枝循環良好,患者發生大動脈閉塞後24小時內,都可以接受腦動脈取栓治療。”(這段來自網絡搜索)


    李主任和翁主任的臉色稍微好轉,“原來你也知道這些。”


    翁主任說,“看來嶽陽醫生的醫學功底不錯。既然你對這個手術操作方式這麽清楚的話,就更不應該大放厥詞了。”


    “嘿嘿。翁主任,這個我不敢居功,隻要戴上一副這樣子的ai眼鏡,任何一個懂中文的人,都能夠隨時說出剛才那些知識點。有不懂,問度娘。”


    翁主任的臉更黑了。


    彭利華看到現場要杠起來了,立馬打圓場,“嶽陽醫生,請你繼續往下說。如果你的理由不過硬的話,我們還是要將患者送達手術室做準備的。畢竟,患者的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雙大附一不可能因為一場比拚而將患者的生命安全作為兒戲。”


    “好的。眾所周知,凡是手術,都會有風險,這個顱內動脈取栓術的手術風險,主要有幾個麻醉風險、血管刺破風險和血管壁損傷的缺點,等等。具體的分析,請大家到雙大附一海主任的直播間。”海主任是開始時大力支持嶽陽的醫生之一,這種時候,當然要不遺餘力的迴報這些支持者。


    幾個通過關係找到現場直播機位的醫生,臉上又是一黑。


    “您的意思是說,您采取的手術方式,沒有這些風險嗎?”


    “對的。”


    李主任和翁主任被氣得整個臉都通紅了,“胡說。我們在神經科工作了這麽多年,怎麽不知道有這樣的治療方式呢?”


    “兩位主任,您們倆不知道的,不代表沒有。當年推廣顱內動脈介入取栓術的時候,大家都是一種懷疑的態度吧。就像現在一樣。”


    李主任和翁主任頓時無話可說。


    彭利華說道,“嶽陽醫生,您這一下子,將大家的好奇心勾引出來了。那麽,請您講一下,這個診療方式是怎麽樣的吧。”


    “好的。其實,這種診療方式,真的很簡單。就是打針。”


    “打針?”彭利華也很懷疑,“您確定您說的是取栓術,而不是保守治療的溶栓嗎?”


    “我確定。是取栓術。使用的方式,就是打針。靜脈推注或者滴注都行。”


    炸鍋了。


    現場、直播間都炸鍋了。


    “這是醫學?還是神話啊?”


    “我感覺我的智商被摁在了地上摩擦。”


    “要瘋了。嚴重懷疑嶽陽醫生有精神分裂症,這是魔愣了?還是幻覺呢?”


    “這是魔法吧?看我的魔導術。”


    ……


    李主任和翁主任真的生氣了,“嶽陽,你越說越離譜了。這是公眾場合,你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你要對雙大附一的形象負責。”


    “我負責。我真的很負責。這樣吧。我說了大家也不相信我。請大家看大屏幕吧。”


    大屏幕隨即播出了一段視頻,首先出現的就是一支針管,針管裏麵是無色透明的液體。


    隨著鏡頭的不斷放大,液體當中出現了一團團像螞蟻一樣密集的東西。


    鏡頭繼續放大,一個個像螞蟻一樣的機器人出現在屏幕當中。視頻到此就暫停了,一行大字出現在屏幕當中:全球首例注射型溶栓納米機器人。


    大家都被雷住了。


    這是真的嗎?


    這是真的嗎?


    “痛嗎?”


    “痛啊。”


    “那說明我沒有做夢……”


    “你為什麽不掐自己,掐我……”


    ……


    “這是大夏藥監局剛批下來的注射型手術機器人。(此處純屬杜撰。介入類醫療器械屬於三類醫療器械,審批流程非常嚴格。)”嶽陽的話,驚醒了現場已經石化的眾人。


    “采用這種方式的話,隻需要一針,注射入體內就會自動尋找靶部位,30分鍾內就能夠完全疏通血管。”嶽陽繼續說道,“請問這種方式,會不會更加安全,效果更好呢?”


    “30分鍾,你確定是30分鍾嗎?”李主任問道。


    “確定。30分鍾,如果用在顱內動脈取栓術上,可能連股動脈穿刺都不一定能夠做好吧?”


    “是的。我承認。股動脈穿刺這項技術,不是那麽容易掌握的。”


    彭利華從震撼中清醒過來,問道,“嶽陽醫生,您的意思,這種跨時代的產品,現在已經量產上市了?”


    “有沒有量產,我現在還沒有掌握。不過現在這種產品,已經有現成的了。我剛才在網上,聯係到了這個產品的廠家。現在廠家已經攜帶產品來到了我們直播間現場。隻要確定了采用這種手術方式,立刻就能夠用在患者身上。”


    “嶽陽醫生,這是真的嗎?請恕我這樣子問啊,因為,這真的難以置信了。”李主任聲音有點打顫。


    這樣的產品,意味著什麽,作為他這樣老牌的神經外科主任,實在是太清楚了。


    這就是革命性的變化啊。


    “李主任,請看大屏幕。這是大夏藥監局的批文,還是就是這個產品在臨床試驗過程中的數據。”


    內行看門道,李主任一看,就明白了,這個產品是真真正正落地的成熟產品,不是還在構想中的那種。


    他悠悠歎了一口氣,“敗在這樣的產品麵前,不冤啊。不用網友評判了,我推薦患者采用科技醫療團隊提供的診治方式。”


    全體網友也沉默了。


    “如果這項產品,一定要說一個缺陷的話,那就是,這個產品比較貴。這一針,需要三十萬。而且,由於是新產品,目前還沒有列入醫保報銷的產品,所以全部都需要患者自費。”看到大家都沒有說話,嶽陽自爆這個產品的缺陷。


    “那個,李主任,能否請您安排醫生,到直播室之外,跟患者家屬溝通一下,看能不能接受這個費用。我在網上也跟廠家溝通了,由於這是第一例病例,廠家可以以捐贈的形式,返還部分費用。”


    救人如救火。李主任立即拿起電話來安排。


    直播間突然翻騰起來了,請雙大附一給一個賬號,我們給他眾籌捐款。


    我們給他眾籌捐款+1


    ……


    我們給他眾籌捐款+n


    ……


    對於這樣的產品,大家太期待它的具體應用,就想看著它的效果了。


    彭利華發揮了主持人的作用,“各位網友稍安勿躁,先看看家屬的承受能力吧,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接受眾籌的。希望廣大網友將這份愛心,持續地幫助有需要幫助的人。”


    片刻之後,李主任說道,“患者家屬同意了使用這種方式取栓。”


    哇哇哇。


    大家都高興了。


    見證奇跡的時刻終於到了嗎?


    之前廠家的工作人員,帶著一個鋁合金箱子,走進來直播間。他穿著一件白色的上衣,上衣裏麵,產品的商品名稱鮮紅奪目,還有大大的廣告語“一針救命”……


    兒科的護士長推著注射用的小推車跟在後麵,不要問為什麽是兒科護長,問的話,就是嶽陽跟兒科的護長比較熟悉,配合上會更加默契。


    從廠家手上接過注射劑,嶽陽看著李主任和翁主任,“兩位主任,請問你們學習顱內動脈取栓術,用了多長時間?”


    嶽陽的話勾起了兩位主任和很多醫生的迴憶,“我從畢業的時候開始,就練習和使用這項技術,將近三十年了。”


    大家以為嶽陽這是尊老愛護,卻被嶽陽接下來的一句話破防了,“如果大家一定要我來注射的話,我可以現場跟護長學習。學習時間,三分鍾,不多吧。”


    嶽陽不當人子……


    “還有,我這樣打針,算不算無證行醫啊?”嶽陽抓住時機,對之前視頻汙蔑他無證行醫進行反擊。


    最終,還是讓兒科的護士來打這一針,在廣大網友的注視下,一針見血,將液體緩緩注入了患者體內。


    這一針,將很多網友打破防了。


    如果當年有這個……


    我感覺我的醫學操作都白學了……


    三十萬一針啊……


    打完針之後,由於患者需要等待留觀一段時間,護長還推來簡易的生命支持(監測)儀器,都給患者上了。


    但是,為了體現直播效果,沒有將患者撤離,隻是將患者推倒了一邊,


    看到事情告了一段落,彭利華說道,“不可思議。實在不可思議。作為一名已經工作了將近20年的醫生,我已經完全被震撼住了。相信各位網友也和我一樣,被神奇科技的發展震撼住了。在不被大家看好的情況下,嶽陽已經以一種神奇的產品,逆風翻盤,最終贏得了各位專家和患者家屬的認可。由於產品發揮作用需要時間,為了節省時間,我們請出第二組的病友。”


    等到拿到了第二組病人的病情之後,彭利華的臉色非常精彩。


    “我們第二組的病人是一個腰椎損傷的病人,準確地說,是一個腰椎脫臼的病人。大家前段時間都在網上看過吧,嶽陽醫生的正骨技術是出神入化的。這難道是為了照顧嶽陽醫生,而專門引入的一個病例嗎?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彭利華的話音剛落,其他直播間已經笑噴了,“從來沒有聽過腰椎脫臼,能夠通過中醫手法複位治療好的。這是誰安排的病例啊,一而再地,將嶽陽往死裏坑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用AI製造神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為愛生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為愛生恨並收藏我用AI製造神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