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組的病人出來之後,全網沒有人看好嶽陽代表的科技醫療團隊(實際上就是嶽陽一個人,一個沒有經過完整外科訓練的醫學菜鳥)。


    畢竟,對於治療腦梗死,目前來說對患者預後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溶栓、取栓的方式,及時推動患者腦血管的複通。


    腦血管複通的時間越早,腦細胞損傷就越少,病人後期的恢複就越好。


    ai科技再強,也是通過人來實現的,一個人能夠熟練操作介入醫療設備的醫生,不是一天就能夠培養成的。


    嶽陽再強,也不能生而知之吧?


    雖然,第一組病人出來之後,雙大附一官方號等雙大附一團隊的號,都有掉粉的跡象,“這就是不是對等的比拚,愚弄觀眾的智商,也得有個度吧?雙大附一嚴重侮辱了我。”


    兩個團隊在研究患者病情和治療方案的時候,彭利華說道,“現在,我們看到兩個團隊在緊鑼密鼓地討論。”


    但是,實際的情況是,傳統醫療團隊在不停地討論著,嶽陽一個人呆呆地坐著,腦袋晃來晃去的(通過ai眼鏡拍攝),看起來特別不和諧。


    “噗。”彭利華忍不住笑場了,“好吧,抱歉。我糾正一下,是傳統醫療團隊在緊鑼密鼓地研究討論著。科技醫療團隊,估計也在忙著吧。但是,我們現場和廣大網友都不知道科技醫療團隊在忙啥。”


    “為了給患者的搶救爭取時間,請各位其他直播間的大咖,對雙大附一現場的第一組病人的診斷時間給出一個明確的期限。各位網友如國有相關的專業意見,請到雙大附一神經內科海主任的直播間發表意見。海主任直播間的鏈接,已經放到公屏上了。兩分鍾後,我們將跟海主任連麥,請海主任提出最終的意見。”


    網友們紛紛湧入雙大附一神經內科海主任的直播間。


    隻見到海主任的直播間上已經給出了三個選項,請大家分別投票:15分鍾,30分鍾,60分鍾。


    海主任和另外幾位名醫在解說,“一般來說,這種溶栓、取栓手術,開展的時間越早越好。但是,開展各方麵的檢查、醫生診斷、研究醫療方案都需要時間。這一組的話,好在就是基本的影響檢查,如腦部ct、血象等一些基本檢查都已經完備了。”


    “是的。雙大附一在急診這方麵,是做得相當不錯的,能夠在半小時內,做完這麽多檢查,並且有結果了。在基礎設備和急診醫生能力培養方麵,雙大附一已經走在了大家的前麵。”其中一個專家說道,相當於變相給雙大附一打了廣告。


    “對啊。請直播間的網友,針對這個三個時間選項進行投票,一會兒,我將結合網友們的選擇,給雙大附一的評判提出時間的要求。”


    ……


    在雙大附一的直播間,彭利華說道,“好了。兩分鍾已經到了,讓我們來連線雙大附一神經內科海主任的直播間,請海主任代表廣大網友來提出這個治療的時限要求。”


    “海主任,您好。”


    “主持人,您好。”


    “根據評判的規則,需要您代表廣大網友和行業界,對第一組病例診斷、治療的時間提出具體的要求。請問,您那邊有結果了嗎?”


    “主持人。我這邊已經有結果了。經過網友投票和全國行內的頂級專家進行討論,我們一致認為,病情是必較明確的,兩個醫療團隊,必須在30分鍾內明確診斷結果、拿出診療方案,並說服患者家屬,30分鍾內進行治療。”


    “扣除這兩分鍾,應該是28分鍾了。”


    “嗬嗬。”海主任也忍不住笑了。


    “好的。各位網友,現在大家已經給出了時間要求了。在28分鍾內,相關的診療手段,要用在患者身上。”


    公屏上一串666。


    “在現場的兩個團隊,請盡快給出診斷結果和拿出治療方案。現在,我們請工作人員將患者推進來,兩個團隊的專家如果有需要進一步檢查的,可以現場補充檢查。”


    “在這裏說明一點,請患者來到直播間,已經經過患者家屬同意和授權,但是,請攝影師盡量注意,不要拍到患者的臉,以免對患者今後的生活造成不便。”


    彭利華想得還是比較周到的,直播間公屏上一串串鮮花和點讚。


    彭利華的話剛說完,傳統醫療隊的幾名專家立刻走到患者麵前,進行了補充體格檢查。


    這是明專家的一個“通病”,就是非常嚴謹,不管別人檢查的結果如何,都要自己上手才放心。


    現場是傳統醫療隊在不停忙活,科技醫療隊在呆坐著,這局麵,相當地不和諧。


    “嶽陽醫生,您不親自檢查一下嗎?”彭利華說道。


    “不用。我相信我們雙大附一的檢查結果。現在,我隻需要采信雙大附一的檢查數據就行了。”


    看著嶽陽這個樣子,網友已經炸鍋了。


    “他哪裏是相信別人,而是自己不會吧?”


    “他一個預防醫學的,神經係統的體格檢查,見過嗎?”


    “不會就不會,別裝13了。”


    “實錘了。在西醫方麵,嶽陽就是一個傻差。”


    “就這,還敢代表科技醫療?”


    ……


    看到嶽陽犯了眾怒,彭利華趕緊切開話題,“請問一下,傳統醫療團隊,現在已經明確診斷了嗎?”


    傳統醫療團隊經過討論,派出了神經外科的李主任和神經內科的翁主任跟主持人互動。


    “主持人,患者的症狀很典型、各項檢查結果也很清晰,我們已經有診斷結果了。”李主任說道。


    “李主任,您別說出來啊。嗬嗬。相信廣大網友,都是希望一會兒嶽陽醫生先公布診斷結果的。”彭利華說道。


    彭利華說出了不少網友的心聲,不少網友在公屏上打出來,“主持人不錯,是個明白人。雙大附一這場直播是真實的,沒有糊弄人。”


    神經外科的李主任和神經內科的翁主任相視一笑,翁主任說道,“好吧。那麽一會兒再說吧。”


    “嶽陽醫生,您這邊團隊,有診斷結果了嗎?”


    “我這邊早已經有診斷結果了。我這邊通過網絡問診,請出了首都311的神經外科劉主任等國內的名醫作為我背後的顧問團。他們也開通了直播間,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到這些直播間,聽聽名專家分析診斷的過程和疾病的相關知識。”麵對網友的吐槽,嶽陽淡定地說道,還不忘給後麵支持的名醫名專家打一波廣告。


    “那麽,診斷的結果是?”彭利華說道。


    “要不,我們兩個團隊一起寫到紙上吧?”


    “好的。這麽多,嶽陽醫生對自己的診斷很有把握啊。”


    “嗬嗬。那是,有了網絡科技的加持,我背後可是站著整個大廈的頂尖團隊,可是站著全網的網友呢,可是站著整個時代呢。”


    看著嶽陽侃侃而談的樣子,彭利華心裏不由地產生了一個想法,“時代變了,人也變了,我在他這個年紀的時候……”


    看在嶽陽在討好自己的份上(所有的網友,都自覺把自己代入了嶽陽所說的網友上了),我暫時還是支持嶽陽一下吧。


    不出意外,雙方的診斷結果,都是腦梗死(左腦顳側小動脈梗死)。


    看著這樣的診斷結果,不少擔心嶽陽的網友,長長籲了一口氣,總算沒有太丟人。


    不過,也有的說,診斷出來這個疾病,太容易了。


    “各位網友,現在兩個團隊的診斷結果都已經出來了。診斷結果是一致的,腦梗死(左腦顳側小動脈梗死)。在診斷這方麵,雙方不分上下。接下來,兩個團隊要在治療方案和診治技術方麵一分高低了。”


    各大直播間紛紛在“劇透”這個病的診療手段,目前效果最好的,就是直接用介入手術進行取栓,方法是在股動脈穿刺,通過介入手段取栓。


    嶽陽主動接話了,“目前來說,對病人來說,最好的方法是,進行取栓治療。”


    “李主任和翁主任也認可這一點嗎?”彭利華問道。


    “我們都同意。我們也是準備用這個手術方法。”李主任說道。


    “好的。我們的兩個團隊還是相當給力的,現在才過去了8分鍾,就已經明確了診斷,並且拿出了診治方案。既然兩組都同意用這個方法的話,那麽我們請工作人員將患者推到手術室,進行術前準備。”


    “等一下。”嶽陽阻止道。


    “怎麽了?科技醫療隊的診治方案有變化嗎?”彭利華問道。


    李主任和翁主任也好奇地看著嶽陽。


    “我們團隊的診治方案沒有變,還是取栓治療。”


    “那怎麽阻止將病人送到手術室呢?要知道,術前消毒等一些準備,是需要時間的。”


    “這個沒有必要送到手術室,在這裏就能夠處理了。”


    “什麽?”神經外科李主任不幹了,“這個手術,在這裏做?”


    “是的。取栓手術,在這裏就能夠完成。”


    “什麽?在這裏就能完成,且不說這裏的環境條件,能否做到無菌。取栓手術過程中,需要進行全麻,這裏就沒有條件啊。還有,萬一手術過程中,出現了並發症,例如刺破其他血管的風險,在這裏怎麽處理啊?嶽陽,你不懂的話,就不要瞎說,真是亂彈琴。”李主任一點都不客氣地訓斥嶽陽。


    “李主任,您落後了。我說的,取栓手術在這裏就能進行。”


    “你來操作嗎?”


    “我來操作。”


    “你一個從來沒有接受過這麽麵訓練的人,來進行取栓手術,你這是拿患者的命來開玩笑啊。”


    各大直播間裏麵,網友都罵開了。大夏語言文字之豐富,在這裏就不說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用AI製造神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為愛生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為愛生恨並收藏我用AI製造神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