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父親們給的姻緣
五小姐快逃,王爺來謀妻了 作者:四方書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晉安帝思考片刻,轉頭看向眾臣,眼神堅定地吩咐道:“刑部尚書李岩和禦史台張瀟,你們二人共同協助臨王調查科舉舞弊一案,務必查清真相,嚴懲涉案之人!”
聞言,眾大臣們心中一震,紛紛揣測起皇帝的意圖來。科舉舞弊案涉及眾多官員和考生,如果不徹查清楚,將會影響到朝廷的公信力和選拔人才的公正性。
而如今陛下讓兩部協助臨王查案,是否意味著陛下對臨王寄予厚望?還是說陛下想要借助這個機會,打壓其他勢力呢?
李岩和張瀟對視一眼,心中暗自叫苦。他們原本就與臨王並無交情,甚至還曾在朝堂上多次與他發生爭執。
但現在陛下下了命令,他們也不敢違抗。於是兩人趕緊上前,恭敬地說道:“臣,一定竭盡所能協助臨王破案。”
晉安帝微微點頭,而後目光掃視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嚴肅地說道,“此案關係重大,若有人膽敢徇私枉法,一經查實,朕絕不姑息!”
這件案子關係重大,不僅關乎朝廷的聲譽,更關乎天下學子的未來。因此,晉安帝要確保案件得到公正處理。
眾大臣們紛紛低頭,不敢直視皇帝的眼睛。他們明白,皇帝這句話既是警告也是承諾,任何人都不能挑戰皇帝的權威。
說罷,晉安帝轉身離去,留下殿內眾人麵麵相覷,心中忐忑不安。
而此時的司徒允,望著晉安帝離去的背影,眼中閃爍著光芒。他知道,自己這一招置之死地而後生,算是成功了。
李岩和張瀟相視一眼,一同快步走向司徒允,李岩開口說道:“臨王殿下,若是您有什麽需要,我等一定會竭盡全力地相助。”
“是啊,我禦史台也會鼎力配合。”張瀟保證道。
“謝謝兩位大人,以後如果有任何事情,一定前去向兩位大人請教。”司徒允微笑著迴應,並將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表示對他們的尊重。
李岩和張瀟見臨王如此客氣,連忙迴禮道:“臨王殿下太客氣了,這些都是作為臣子應該做的分內之事。”
三人又寒暄了幾句之後,李岩和張瀟便告辭離開了。
周圍的其他大臣們看到臨王得到皇帝的重用後,都紛紛前來與臨王攀談,希望能與這位未來可能會飛黃騰達的王爺建立良好的關係。
這時,隻見西王緊跟在劉丞相身後走了過來。劉丞相笑眯眯地拱手行禮,“老臣恭喜臨王殿下,得到陛下的重視,未來必定前途無量!”
隨後又大笑著轉身離去。然而,西王卻狠狠地瞪了臨王一眼,似乎對他充滿了敵意。
魯王也笑著走了過來,拍了拍臨王的肩膀說:“恭喜五弟。”
“不過是辦父皇交代的差事罷了,實在擔當不起四皇兄的恭喜。”司徒允麵無表情地迴答。
“哈哈,不驕傲自滿,不焦躁衝動。臨王殿有如此心性,實屬難得。”秦威太尉領著一群武將走了過來,笑著誇獎臨王。
臨王嘴角含笑,對著秦太尉微微頷首,以示敬意:“秦太尉過獎了。”
兵部的人紛紛向臨王司徒允行了一禮,便跟隨秦太尉離開了。
他冷眼掃過那些昔日對自己視而不見的官員們,心中冷哼一聲,暗自鄙夷這些人的見風使舵。
冷清下來後,他突然想到了什麽,腳步匆匆地追上前方的上官丞相。
追出一段路程後,司徒允在一個轉角處終於看見了上官丞相和京兆府府尹並肩同行的身影。
“上官丞相,請留步!”臨王高聲喊道。
兩人聞聲同時轉身,臉上皆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不悅。
“今日之事,本王欲與上官丞相詳談一番。”司徒允開門見山。
京兆府府尹麵露尷尬,笑著摸了摸鼻子,識趣道,“那下官就先告辭了。”
言罷,他匆忙離去,仿佛身後有惡鬼追趕一般,生怕臨王會找他麻煩。
畢竟如今的臨王深得聖寵,誰敢輕易得罪呢?
上官丞相一臉不耐煩地看著臨王,語氣冷淡:“不知王爺有何要事?”
臨王司徒允麵露討好,誠懇地解釋,“本王今日提及燕兒,實非本意,隻是擔心日後有人借此大做文章。故特來向上官丞相賠個不是。”
聞言,上官丞相轉頭冷冷地看著他,眼中閃過一絲不滿,警告道,“還請臨王稱唿小女為上官姑娘,女兒家閨名可不是任誰都可以胡叫的。”
司徒允深吸一口氣,這是未來嶽丈,忍了。他勉強擠出一個微笑,恭敬地說,“世伯放心,瑾之知道分寸。不會損了燕兒閨譽。”
上官丞相聽到這話,臉色頓時變得陰沉,當即惱怒地吼道:“你給我住口!本相與臨王殿下您不熟,還是稱唿老臣為上官丞相的好。”
“是,是。一切都聽世伯的。”司徒允厚著臉皮賠笑道,他心想既然已認定了燕兒,就一定要與上官家牽扯不清。
上官丞相被他的厚顏無恥氣得不輕,手指著他,正想發怒。
然而,就在這時,一聲唿喊聲傳來,打斷了他們的對話。
“臨王殿下,讓咱家一番好找啊。”隻見一個身穿宦官服飾的人快步走來,正是皇帝的近侍太監黃坤——黃公公。
司徒允聽到聲音,抬頭一看,趕忙迎上去,笑道:“黃公公怎麽來了?可是父皇有什麽旨意要傳?”
黃公公笑了笑,拱手道:“臨王殿下,老奴奉皇上之命,前來請您麵聖。”
他微微皺眉,心裏不禁犯嘀咕,不知這時候父皇突然召見自己所為何事。
但他不敢表露出來,隻是點點頭,道:“既是如此,那本王便隨公公走一趟吧。”
說罷,他又看向上官丞相,拱手道:“世伯,今日之事,改日再談。”
黃公公也跟著給丞相行了一禮,道:“丞相大人,老奴有禮了。”
“黃公公,多禮了。”上官丞相迴了一禮,開口道,“本相還有公務,就不耽誤黃公公和臨王殿下了。”說完,他就趕緊轉身離開了。
臨王司徒允看著上官丞相離去的背影,心中有些竊喜,但此時也來不及多想,便跟著黃公公向承乾宮走去。
寬敞明亮的宮殿內,晉安帝正悠然自得地坐在軟榻上,專注地與自己對弈。
棋盤上黑白棋子交錯,局勢複雜而微妙。
這時,黃公公恭敬地領著臨王走進來,輕聲稟報:“陛下,臨王殿下到了。”
司徒允腳步匆匆,走到近前,急忙跪下行禮,“兒臣,參見父皇。”
晉安帝微微一笑,和藹可親地說:“免禮,起來吧。”
同時,他轉頭看向司徒允,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笑著說道,“瑾之,過來跟父皇下盤棋。”
司徒允站起身來,快步走向晉安帝,再次行禮。
而後便在軟榻邊坐下,伸手拿起黑棋,準備開始這場棋局。
黃公公見狀,微微躬身,悄然退下。不過片刻功夫,他又端著兩杯熱氣騰騰的茶水走了進來。
“陛下,請喝茶。”他小心翼翼地將白玉茶盞放在晉安帝麵前的案幾上。
然後又將另一個精致的茶碗輕輕放在臨王身前,輕聲說道:“臨王,請用。”
隨後,他便默默站在了晉安帝身後。
“瑾之,嚐嚐味道如何,這可是今年的新茶呢。”晉安帝微笑著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細細品味著茶香。
司徒允趕緊起身行禮,畢恭畢敬地說道:“謝父皇賜茶。”隨後小心翼翼地接過茶杯,輕抿一口,細細品味,果然如他所料,這茶香與丞相府的茶極其相似。
“如何?”晉安帝饒有興致地問道。
“茶香四溢,迴味無窮。”司徒允由衷讚歎。
晉安帝凝視著眼前臨王,突然輕聲笑道,“嗬嗬,那日你去丞相府,上官沒有請你喝一杯嗎?”
聞言,司徒允臉色微微一僵,心頭泛起一絲慌亂,但很快便恢複平靜,謹慎地迴答道:“兒臣當時並未留意此事,如今父皇提及,似乎味道的確有些相似。”
他緩緩抬頭,露出一抹笑容,對晉安帝說道:“不過,那茶的味道與父皇的茶相比,實在是相差甚遠。”
“哈哈,哈哈哈。”晉安帝爽朗地大笑起來,笑罵道:“上官那隻老狐狸,從我這兒騙走了幾兩茶葉,想必他自己都舍不得多喝,又怎麽舍得拿出來招待別人!”
“還是父皇了解上官丞相,那日的茶有些寡淡無味。”司徒允低下頭,暗自思索,看來父皇還是聽信三哥部分的言語,懷疑他跟上官家私下往來。
“今日朝堂上的事,你怎麽想?”晉安帝漫不經心的問道。
“那,兒臣便鬥膽一說。”司徒允急忙抬頭直視晉安帝的眼,得到首肯後,繼續道,“京城數家權臣貴胄都被狀告,而兒臣毫不避諱的將名單呈上,他們隻是有些慌亂。而且……”
他突然停下不說了,心裏正在爭執,不知道如今是不是時候露出自己一些野心。
“而且什麽,怎麽不說了。”晉安帝靜靜的看著他。
“先請父皇恕罪。”司徒允深吸一口氣說道,“因為兒臣與朝中任何世家都沒牽連,所以他們才如此擔心,怕兒臣因此事,作壁上觀,最後坐收漁翁之利。”
晉安帝目光平靜地看著棋盤,眼神深處卻閃爍著不易察覺的讚賞之意,輕聲道:“分析得不錯。”
司徒允趕忙躬身行禮,語氣恭謹:“謝父皇,不怪罪兒臣無狀。”
晉安帝微微頷首,似乎不經意間流露出一抹深意,緩緩說道:“不過,此次事件也算是給你一個警醒,日後行事務必思慮周全。”
“兒臣謹遵教誨。”司徒允神色恭敬,低頭迴應道。
晉安帝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開口說道:“坐下吧,我們繼續下棋。”
兩人重新開始對弈,棋盤上的局勢越發緊張激烈。
司徒允沉思半響,落下最後一子,臉上浮現出笑容,說道:“父皇棋藝精湛,兒臣實在自愧不如。”
晉安帝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笑意,說道:“你的棋藝也有所長進,不可小覷啊。”
聽到這句話,司徒允心中一喜,趁熱打鐵地說道:“兒臣平日裏閑暇之時,常常研習棋譜。若是父皇有空,兒臣願隨時陪伴父皇一同下棋解悶。”
晉安帝淺淺一笑,於是欣然答應,“日後得空,便來此與朕對弈一番。”
司徒允心中暗暗竊喜,他知道這是一個與晉安帝增進感情的好機會。
日後,他要不留痕跡地展現自己的才智,以期獲得晉安帝更多的認可和賞識。
“瑾之,今年二十有一了。”晉安帝問道。
“今年九月,兒臣就二十一了。”臨王迴應道。
“若不是昨日上官向我提起你年歲,我都忘了。”晉安帝眼中另有深意的看著麵前的兒子,繼續說道,“瑾之該娶王妃了。”
聞言,司徒允眉頭微皺,心裏有些忐忑。“父皇日理萬機,兒臣想向父皇學習,立業再成家。”
“胡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晉安帝端起茶喝了一口,歎口氣道,“你是王爺,還要立什麽業。”
“兒臣…兒臣是想先學習朝中事,能為父皇分憂而已。”司徒允臉色略顯得有些蒼白,他偷偷看了一眼晉安帝的神色,見其並無不悅,才稍稍安心。
晉安帝放下茶杯,緩緩說道:“瑾之無需擔憂,朝中之事可以慢慢學。婚姻大事,也該早些定下來。”
他笑了笑繼續說道:“朕已經為你選好了王妃的人選,是平陵伯的嫡女張雲嫣。她溫柔端莊,才情也不錯,與你可謂是天作之合。”
司徒允心中一沉,難以置信地看著晉安帝,他父皇居然將一個沒落家族的女子賜給他當正妃,是想他永遠不會有妻族的支持了,而且還得給那些沒落家族收拾爛攤子。
“兒臣……兒臣全憑父皇做主。”司徒允低頭謝恩,他知道自己無法拒絕這門親事,隻能接受安排。
晉安帝滿意地點點頭,“如此甚好。待你辦完這個案子,父皇再擇定吉日,為你們賜婚。”
說完,他便站起身來,“今日就下到這裏吧。”
突然他又開口說道,“瑾之,你有空去上官家坐坐,順便感謝一下上官丞相。畢竟他也算是你的媒人。”
司徒允握緊自己手,壓著心裏的怒氣。恭敬迴道,“兒臣遵旨。”
司徒允跪下行禮道別後,懷著複雜的心情離開了禦書房。
他漫步在宮路上,心裏苦笑不已,皇家沒有父子隻有君臣,他那父皇真是當眾給他一顆糖,轉身又狠狠的給他一個警告。
聞言,眾大臣們心中一震,紛紛揣測起皇帝的意圖來。科舉舞弊案涉及眾多官員和考生,如果不徹查清楚,將會影響到朝廷的公信力和選拔人才的公正性。
而如今陛下讓兩部協助臨王查案,是否意味著陛下對臨王寄予厚望?還是說陛下想要借助這個機會,打壓其他勢力呢?
李岩和張瀟對視一眼,心中暗自叫苦。他們原本就與臨王並無交情,甚至還曾在朝堂上多次與他發生爭執。
但現在陛下下了命令,他們也不敢違抗。於是兩人趕緊上前,恭敬地說道:“臣,一定竭盡所能協助臨王破案。”
晉安帝微微點頭,而後目光掃視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嚴肅地說道,“此案關係重大,若有人膽敢徇私枉法,一經查實,朕絕不姑息!”
這件案子關係重大,不僅關乎朝廷的聲譽,更關乎天下學子的未來。因此,晉安帝要確保案件得到公正處理。
眾大臣們紛紛低頭,不敢直視皇帝的眼睛。他們明白,皇帝這句話既是警告也是承諾,任何人都不能挑戰皇帝的權威。
說罷,晉安帝轉身離去,留下殿內眾人麵麵相覷,心中忐忑不安。
而此時的司徒允,望著晉安帝離去的背影,眼中閃爍著光芒。他知道,自己這一招置之死地而後生,算是成功了。
李岩和張瀟相視一眼,一同快步走向司徒允,李岩開口說道:“臨王殿下,若是您有什麽需要,我等一定會竭盡全力地相助。”
“是啊,我禦史台也會鼎力配合。”張瀟保證道。
“謝謝兩位大人,以後如果有任何事情,一定前去向兩位大人請教。”司徒允微笑著迴應,並將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表示對他們的尊重。
李岩和張瀟見臨王如此客氣,連忙迴禮道:“臨王殿下太客氣了,這些都是作為臣子應該做的分內之事。”
三人又寒暄了幾句之後,李岩和張瀟便告辭離開了。
周圍的其他大臣們看到臨王得到皇帝的重用後,都紛紛前來與臨王攀談,希望能與這位未來可能會飛黃騰達的王爺建立良好的關係。
這時,隻見西王緊跟在劉丞相身後走了過來。劉丞相笑眯眯地拱手行禮,“老臣恭喜臨王殿下,得到陛下的重視,未來必定前途無量!”
隨後又大笑著轉身離去。然而,西王卻狠狠地瞪了臨王一眼,似乎對他充滿了敵意。
魯王也笑著走了過來,拍了拍臨王的肩膀說:“恭喜五弟。”
“不過是辦父皇交代的差事罷了,實在擔當不起四皇兄的恭喜。”司徒允麵無表情地迴答。
“哈哈,不驕傲自滿,不焦躁衝動。臨王殿有如此心性,實屬難得。”秦威太尉領著一群武將走了過來,笑著誇獎臨王。
臨王嘴角含笑,對著秦太尉微微頷首,以示敬意:“秦太尉過獎了。”
兵部的人紛紛向臨王司徒允行了一禮,便跟隨秦太尉離開了。
他冷眼掃過那些昔日對自己視而不見的官員們,心中冷哼一聲,暗自鄙夷這些人的見風使舵。
冷清下來後,他突然想到了什麽,腳步匆匆地追上前方的上官丞相。
追出一段路程後,司徒允在一個轉角處終於看見了上官丞相和京兆府府尹並肩同行的身影。
“上官丞相,請留步!”臨王高聲喊道。
兩人聞聲同時轉身,臉上皆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不悅。
“今日之事,本王欲與上官丞相詳談一番。”司徒允開門見山。
京兆府府尹麵露尷尬,笑著摸了摸鼻子,識趣道,“那下官就先告辭了。”
言罷,他匆忙離去,仿佛身後有惡鬼追趕一般,生怕臨王會找他麻煩。
畢竟如今的臨王深得聖寵,誰敢輕易得罪呢?
上官丞相一臉不耐煩地看著臨王,語氣冷淡:“不知王爺有何要事?”
臨王司徒允麵露討好,誠懇地解釋,“本王今日提及燕兒,實非本意,隻是擔心日後有人借此大做文章。故特來向上官丞相賠個不是。”
聞言,上官丞相轉頭冷冷地看著他,眼中閃過一絲不滿,警告道,“還請臨王稱唿小女為上官姑娘,女兒家閨名可不是任誰都可以胡叫的。”
司徒允深吸一口氣,這是未來嶽丈,忍了。他勉強擠出一個微笑,恭敬地說,“世伯放心,瑾之知道分寸。不會損了燕兒閨譽。”
上官丞相聽到這話,臉色頓時變得陰沉,當即惱怒地吼道:“你給我住口!本相與臨王殿下您不熟,還是稱唿老臣為上官丞相的好。”
“是,是。一切都聽世伯的。”司徒允厚著臉皮賠笑道,他心想既然已認定了燕兒,就一定要與上官家牽扯不清。
上官丞相被他的厚顏無恥氣得不輕,手指著他,正想發怒。
然而,就在這時,一聲唿喊聲傳來,打斷了他們的對話。
“臨王殿下,讓咱家一番好找啊。”隻見一個身穿宦官服飾的人快步走來,正是皇帝的近侍太監黃坤——黃公公。
司徒允聽到聲音,抬頭一看,趕忙迎上去,笑道:“黃公公怎麽來了?可是父皇有什麽旨意要傳?”
黃公公笑了笑,拱手道:“臨王殿下,老奴奉皇上之命,前來請您麵聖。”
他微微皺眉,心裏不禁犯嘀咕,不知這時候父皇突然召見自己所為何事。
但他不敢表露出來,隻是點點頭,道:“既是如此,那本王便隨公公走一趟吧。”
說罷,他又看向上官丞相,拱手道:“世伯,今日之事,改日再談。”
黃公公也跟著給丞相行了一禮,道:“丞相大人,老奴有禮了。”
“黃公公,多禮了。”上官丞相迴了一禮,開口道,“本相還有公務,就不耽誤黃公公和臨王殿下了。”說完,他就趕緊轉身離開了。
臨王司徒允看著上官丞相離去的背影,心中有些竊喜,但此時也來不及多想,便跟著黃公公向承乾宮走去。
寬敞明亮的宮殿內,晉安帝正悠然自得地坐在軟榻上,專注地與自己對弈。
棋盤上黑白棋子交錯,局勢複雜而微妙。
這時,黃公公恭敬地領著臨王走進來,輕聲稟報:“陛下,臨王殿下到了。”
司徒允腳步匆匆,走到近前,急忙跪下行禮,“兒臣,參見父皇。”
晉安帝微微一笑,和藹可親地說:“免禮,起來吧。”
同時,他轉頭看向司徒允,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笑著說道,“瑾之,過來跟父皇下盤棋。”
司徒允站起身來,快步走向晉安帝,再次行禮。
而後便在軟榻邊坐下,伸手拿起黑棋,準備開始這場棋局。
黃公公見狀,微微躬身,悄然退下。不過片刻功夫,他又端著兩杯熱氣騰騰的茶水走了進來。
“陛下,請喝茶。”他小心翼翼地將白玉茶盞放在晉安帝麵前的案幾上。
然後又將另一個精致的茶碗輕輕放在臨王身前,輕聲說道:“臨王,請用。”
隨後,他便默默站在了晉安帝身後。
“瑾之,嚐嚐味道如何,這可是今年的新茶呢。”晉安帝微笑著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細細品味著茶香。
司徒允趕緊起身行禮,畢恭畢敬地說道:“謝父皇賜茶。”隨後小心翼翼地接過茶杯,輕抿一口,細細品味,果然如他所料,這茶香與丞相府的茶極其相似。
“如何?”晉安帝饒有興致地問道。
“茶香四溢,迴味無窮。”司徒允由衷讚歎。
晉安帝凝視著眼前臨王,突然輕聲笑道,“嗬嗬,那日你去丞相府,上官沒有請你喝一杯嗎?”
聞言,司徒允臉色微微一僵,心頭泛起一絲慌亂,但很快便恢複平靜,謹慎地迴答道:“兒臣當時並未留意此事,如今父皇提及,似乎味道的確有些相似。”
他緩緩抬頭,露出一抹笑容,對晉安帝說道:“不過,那茶的味道與父皇的茶相比,實在是相差甚遠。”
“哈哈,哈哈哈。”晉安帝爽朗地大笑起來,笑罵道:“上官那隻老狐狸,從我這兒騙走了幾兩茶葉,想必他自己都舍不得多喝,又怎麽舍得拿出來招待別人!”
“還是父皇了解上官丞相,那日的茶有些寡淡無味。”司徒允低下頭,暗自思索,看來父皇還是聽信三哥部分的言語,懷疑他跟上官家私下往來。
“今日朝堂上的事,你怎麽想?”晉安帝漫不經心的問道。
“那,兒臣便鬥膽一說。”司徒允急忙抬頭直視晉安帝的眼,得到首肯後,繼續道,“京城數家權臣貴胄都被狀告,而兒臣毫不避諱的將名單呈上,他們隻是有些慌亂。而且……”
他突然停下不說了,心裏正在爭執,不知道如今是不是時候露出自己一些野心。
“而且什麽,怎麽不說了。”晉安帝靜靜的看著他。
“先請父皇恕罪。”司徒允深吸一口氣說道,“因為兒臣與朝中任何世家都沒牽連,所以他們才如此擔心,怕兒臣因此事,作壁上觀,最後坐收漁翁之利。”
晉安帝目光平靜地看著棋盤,眼神深處卻閃爍著不易察覺的讚賞之意,輕聲道:“分析得不錯。”
司徒允趕忙躬身行禮,語氣恭謹:“謝父皇,不怪罪兒臣無狀。”
晉安帝微微頷首,似乎不經意間流露出一抹深意,緩緩說道:“不過,此次事件也算是給你一個警醒,日後行事務必思慮周全。”
“兒臣謹遵教誨。”司徒允神色恭敬,低頭迴應道。
晉安帝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開口說道:“坐下吧,我們繼續下棋。”
兩人重新開始對弈,棋盤上的局勢越發緊張激烈。
司徒允沉思半響,落下最後一子,臉上浮現出笑容,說道:“父皇棋藝精湛,兒臣實在自愧不如。”
晉安帝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笑意,說道:“你的棋藝也有所長進,不可小覷啊。”
聽到這句話,司徒允心中一喜,趁熱打鐵地說道:“兒臣平日裏閑暇之時,常常研習棋譜。若是父皇有空,兒臣願隨時陪伴父皇一同下棋解悶。”
晉安帝淺淺一笑,於是欣然答應,“日後得空,便來此與朕對弈一番。”
司徒允心中暗暗竊喜,他知道這是一個與晉安帝增進感情的好機會。
日後,他要不留痕跡地展現自己的才智,以期獲得晉安帝更多的認可和賞識。
“瑾之,今年二十有一了。”晉安帝問道。
“今年九月,兒臣就二十一了。”臨王迴應道。
“若不是昨日上官向我提起你年歲,我都忘了。”晉安帝眼中另有深意的看著麵前的兒子,繼續說道,“瑾之該娶王妃了。”
聞言,司徒允眉頭微皺,心裏有些忐忑。“父皇日理萬機,兒臣想向父皇學習,立業再成家。”
“胡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晉安帝端起茶喝了一口,歎口氣道,“你是王爺,還要立什麽業。”
“兒臣…兒臣是想先學習朝中事,能為父皇分憂而已。”司徒允臉色略顯得有些蒼白,他偷偷看了一眼晉安帝的神色,見其並無不悅,才稍稍安心。
晉安帝放下茶杯,緩緩說道:“瑾之無需擔憂,朝中之事可以慢慢學。婚姻大事,也該早些定下來。”
他笑了笑繼續說道:“朕已經為你選好了王妃的人選,是平陵伯的嫡女張雲嫣。她溫柔端莊,才情也不錯,與你可謂是天作之合。”
司徒允心中一沉,難以置信地看著晉安帝,他父皇居然將一個沒落家族的女子賜給他當正妃,是想他永遠不會有妻族的支持了,而且還得給那些沒落家族收拾爛攤子。
“兒臣……兒臣全憑父皇做主。”司徒允低頭謝恩,他知道自己無法拒絕這門親事,隻能接受安排。
晉安帝滿意地點點頭,“如此甚好。待你辦完這個案子,父皇再擇定吉日,為你們賜婚。”
說完,他便站起身來,“今日就下到這裏吧。”
突然他又開口說道,“瑾之,你有空去上官家坐坐,順便感謝一下上官丞相。畢竟他也算是你的媒人。”
司徒允握緊自己手,壓著心裏的怒氣。恭敬迴道,“兒臣遵旨。”
司徒允跪下行禮道別後,懷著複雜的心情離開了禦書房。
他漫步在宮路上,心裏苦笑不已,皇家沒有父子隻有君臣,他那父皇真是當眾給他一顆糖,轉身又狠狠的給他一個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