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十四阿哥胤禵
宜修重生:手撕純元白蓮花 作者:Serein0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發落了柔則後,宜修心情頗為愉悅地往外走。
她才不相信以柔則的性子,真的會“每日誦經三個時辰”以至於勞累過度昏倒,八成是嘴上說說的幌子而已。
既然說自己要禮佛,那心不誠怎麽行?
不如就罰她日日抄寫經書,做點實際行動出來。
宜修倒是不怕旁人議論,這李格格和柔則格格發生口角,兩人都有錯,自己若隻罰了李格格而寬恕了柔則,那豈不是縱的王府裏恃孕生嬌的不良之風盛行?
何況隻是讓嫡姐每天坐著抄抄經文平心靜氣罷了,年世蘭當年甚至敢讓懷著身孕的甄嬛頂著烈日罰跪,自己這樣怎麽不算一種寬和仁慈呢。
今日她本來打算進宮給德妃請安,碰上了這麽個小插曲耽誤了些時間,宜修的步伐加快了些。
“四嫂好。”
走到德妃寢宮附近時,碰上了剛剛從太學迴來的十四阿哥。
他今日不知怎麽,一副垂頭喪氣、心事重重的模樣。
“十四弟有禮了。”宜修笑著還禮。
見他心情低落,宜修覺得自己身為四嫂還是有必要關心一下怎麽迴事。
何況他還是德妃最喜愛的孩子,說不定在德妃那裏也能給自己留下個好印象。
“十四弟看起來心情不太好?”宜修溫言詢問道,“是遇到了什麽事麽?”
胤禵猶豫了一下,見宜修神色溫婉,還是開了口:“今日太傅又批評了我的功課,還說我是眾皇子中目前進度最慢的。”
宜修看著他尚且稚嫩的臉龐上流露出不甘而失落的神色,嘴裏一邊小聲嘀咕著,隻覺得這孩子還有點可愛。
她不禁莞爾:“你在皇子中年紀尚小,進度一時跟不上你那些皇兄也屬正常,隻要勤加學習就好啦。太傅這話,也是想勉勵你發奮圖強。”
胤禵的臉色稍微好轉了些。
年幼的他偏頭看向宜修,忍不住問道:“四嫂,你說我是不是真的不擅長讀書?”
他垂下頭,眉眼裏難掩落寞:“別的皇兄都得到過太傅的誇獎,唯獨我沒有,就連額娘,也時常因為功課的事對我嚴厲…”
宜修思忖了一下,飛快的組織好語言開導他:“人各有誌,每個人也都有他擅長的領域和他的短板。十四弟既然憂心自己或許不擅讀書,何不試試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裏出類拔萃?”
胤禵的表情似懂非懂,看起來似乎把宜修的話聽進了大半。
他歪頭想了一會,很快便展顏一笑:“四嫂,你說的有道理,我自小喜愛騎射,連皇阿瑪也常常誇讚我小小年紀就天賦異稟呢!”
宜修見他終於一掃方才愁眉不展的樣子,忍俊不禁道:“我們十四弟在騎射一道上的天資,我也早有耳聞。”
胤禵聽了她的話兩眼彎彎,尚且未褪去青澀的臉上滿是喜悅:“真的嗎?!”
宜修笑著點點頭:“當然。”
她見安慰好了十四阿哥,便準備去德妃寢宮裏請安。
“我要去看望德妃娘娘,十四弟也要迴去麽?”
胤禵搖了搖頭:“四嫂你先去吧,我還要去馬場和師父學習騎術。”
宜修覺得自己沒看錯的話,十四阿哥的表情重新又失落了一瞬?
她也無暇細想,轉身正準備離去。
“四嫂!”
剛走出去沒幾步,便又聽到十四阿哥在背後喚她。
宜修有些疑惑地轉過頭:“怎麽了?還有什麽事嗎?”
胤禵小跑兩步上前,給她塞了一個油紙包。
然後便告辭了。
宜修有些茫然地拆開那包油紙,裏麵整整齊齊地包了幾塊桂花酥。
她忍不住輕笑,果然是孩子心性,可愛的緊,不知道弘暉日後會不會也像他這樣。
她仔細地將那油紙重新包起來收好,一邊走路,一邊思緒迴到了上一世的種種來。
漸漸的,她嘴角的笑意淡了下去。
胤禵與胤禛身為一母同胞的手足,卻兄弟離心。曾經成為眾人口中威名赫赫的“大將軍王”的他,最後卻落得個被幽禁的下場。
從年少時的意氣風發,最終消磨成了一個暮氣沉沉的活死人模樣。
宜修不知道自己這次重生後能改變多少前世的軌跡,但她私心裏還是希望胤禛能少經曆一些親生兄弟相殘之事——這也是德妃與胤禛二人母子隔閡的一道心結之一。
從前的德妃臨終前苦苦哀求胤禛放了十四弟,卻被他斬釘截鐵地拒絕。
這樣想著,宜修一路走到了德妃的寢宮前。
“你來了,坐吧。”德妃見到她,吩咐竹息道:“上茶。”
“多謝額娘。”宜修規規矩矩地落座,端起茶盞啜飲了一口。
“柔則這一胎如何了?”德妃問道。
“迴額娘的話,妾身已經讓穩妥的太醫負責每日去照看,目前胎像穩定,您盡可放心。”
德妃點點頭,稱讚道:“你是個懂事的。”
宜修含笑道:“都是妾身的分內之事。”
“老四年紀也不小了,如今膝下隻有弘暉這一個兒子,比起旁的皇子,確實是有些子嗣單薄了。”德妃說。
宜修聽懂了她的言外之意:“額娘說的是。妾身本來也想著,姐姐如今有了身子不便侍寢,府中也確實可以添點新人來伺候了。”
德妃頷首:“不錯,本宮也正是這個意思。”
她看了竹息一眼,竹息會意,端著一個錦盤走上前來。
錦盤上擺著的卷軸裏,寫著幾名適齡官家女子的門第和年齡。
德妃微微抬了抬下巴:“如今你是這王府裏的嫡福晉,也該替老四物色物色合適的人選。”
宜修簡單地掃了卷軸一眼,一共三名女子,家世門第也參差不齊,上至正三品下至五品。
她的目光停留在“正五品綿州知州呂顯之女,呂盈風”這一行字上。
呂盈風?沒記錯的話就是欣貴人。
上一世德妃直接將她指給了胤禛,沒想到這次竟要自己來幫著“相看”一二。
不管德妃出於什麽目的,總之順著她上一世的選擇來總沒問題,何況呂盈風這人率直爽利,在宮中也是難得好相處的性子。
宜修微笑著將卷軸遞還給竹息,起身行禮,對德妃道:“額娘的眼光,選中的姑娘自然都是好的。非要選一個的話,妾身覺得這位呂盈風姑娘很合適。”
她才不相信以柔則的性子,真的會“每日誦經三個時辰”以至於勞累過度昏倒,八成是嘴上說說的幌子而已。
既然說自己要禮佛,那心不誠怎麽行?
不如就罰她日日抄寫經書,做點實際行動出來。
宜修倒是不怕旁人議論,這李格格和柔則格格發生口角,兩人都有錯,自己若隻罰了李格格而寬恕了柔則,那豈不是縱的王府裏恃孕生嬌的不良之風盛行?
何況隻是讓嫡姐每天坐著抄抄經文平心靜氣罷了,年世蘭當年甚至敢讓懷著身孕的甄嬛頂著烈日罰跪,自己這樣怎麽不算一種寬和仁慈呢。
今日她本來打算進宮給德妃請安,碰上了這麽個小插曲耽誤了些時間,宜修的步伐加快了些。
“四嫂好。”
走到德妃寢宮附近時,碰上了剛剛從太學迴來的十四阿哥。
他今日不知怎麽,一副垂頭喪氣、心事重重的模樣。
“十四弟有禮了。”宜修笑著還禮。
見他心情低落,宜修覺得自己身為四嫂還是有必要關心一下怎麽迴事。
何況他還是德妃最喜愛的孩子,說不定在德妃那裏也能給自己留下個好印象。
“十四弟看起來心情不太好?”宜修溫言詢問道,“是遇到了什麽事麽?”
胤禵猶豫了一下,見宜修神色溫婉,還是開了口:“今日太傅又批評了我的功課,還說我是眾皇子中目前進度最慢的。”
宜修看著他尚且稚嫩的臉龐上流露出不甘而失落的神色,嘴裏一邊小聲嘀咕著,隻覺得這孩子還有點可愛。
她不禁莞爾:“你在皇子中年紀尚小,進度一時跟不上你那些皇兄也屬正常,隻要勤加學習就好啦。太傅這話,也是想勉勵你發奮圖強。”
胤禵的臉色稍微好轉了些。
年幼的他偏頭看向宜修,忍不住問道:“四嫂,你說我是不是真的不擅長讀書?”
他垂下頭,眉眼裏難掩落寞:“別的皇兄都得到過太傅的誇獎,唯獨我沒有,就連額娘,也時常因為功課的事對我嚴厲…”
宜修思忖了一下,飛快的組織好語言開導他:“人各有誌,每個人也都有他擅長的領域和他的短板。十四弟既然憂心自己或許不擅讀書,何不試試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裏出類拔萃?”
胤禵的表情似懂非懂,看起來似乎把宜修的話聽進了大半。
他歪頭想了一會,很快便展顏一笑:“四嫂,你說的有道理,我自小喜愛騎射,連皇阿瑪也常常誇讚我小小年紀就天賦異稟呢!”
宜修見他終於一掃方才愁眉不展的樣子,忍俊不禁道:“我們十四弟在騎射一道上的天資,我也早有耳聞。”
胤禵聽了她的話兩眼彎彎,尚且未褪去青澀的臉上滿是喜悅:“真的嗎?!”
宜修笑著點點頭:“當然。”
她見安慰好了十四阿哥,便準備去德妃寢宮裏請安。
“我要去看望德妃娘娘,十四弟也要迴去麽?”
胤禵搖了搖頭:“四嫂你先去吧,我還要去馬場和師父學習騎術。”
宜修覺得自己沒看錯的話,十四阿哥的表情重新又失落了一瞬?
她也無暇細想,轉身正準備離去。
“四嫂!”
剛走出去沒幾步,便又聽到十四阿哥在背後喚她。
宜修有些疑惑地轉過頭:“怎麽了?還有什麽事嗎?”
胤禵小跑兩步上前,給她塞了一個油紙包。
然後便告辭了。
宜修有些茫然地拆開那包油紙,裏麵整整齊齊地包了幾塊桂花酥。
她忍不住輕笑,果然是孩子心性,可愛的緊,不知道弘暉日後會不會也像他這樣。
她仔細地將那油紙重新包起來收好,一邊走路,一邊思緒迴到了上一世的種種來。
漸漸的,她嘴角的笑意淡了下去。
胤禵與胤禛身為一母同胞的手足,卻兄弟離心。曾經成為眾人口中威名赫赫的“大將軍王”的他,最後卻落得個被幽禁的下場。
從年少時的意氣風發,最終消磨成了一個暮氣沉沉的活死人模樣。
宜修不知道自己這次重生後能改變多少前世的軌跡,但她私心裏還是希望胤禛能少經曆一些親生兄弟相殘之事——這也是德妃與胤禛二人母子隔閡的一道心結之一。
從前的德妃臨終前苦苦哀求胤禛放了十四弟,卻被他斬釘截鐵地拒絕。
這樣想著,宜修一路走到了德妃的寢宮前。
“你來了,坐吧。”德妃見到她,吩咐竹息道:“上茶。”
“多謝額娘。”宜修規規矩矩地落座,端起茶盞啜飲了一口。
“柔則這一胎如何了?”德妃問道。
“迴額娘的話,妾身已經讓穩妥的太醫負責每日去照看,目前胎像穩定,您盡可放心。”
德妃點點頭,稱讚道:“你是個懂事的。”
宜修含笑道:“都是妾身的分內之事。”
“老四年紀也不小了,如今膝下隻有弘暉這一個兒子,比起旁的皇子,確實是有些子嗣單薄了。”德妃說。
宜修聽懂了她的言外之意:“額娘說的是。妾身本來也想著,姐姐如今有了身子不便侍寢,府中也確實可以添點新人來伺候了。”
德妃頷首:“不錯,本宮也正是這個意思。”
她看了竹息一眼,竹息會意,端著一個錦盤走上前來。
錦盤上擺著的卷軸裏,寫著幾名適齡官家女子的門第和年齡。
德妃微微抬了抬下巴:“如今你是這王府裏的嫡福晉,也該替老四物色物色合適的人選。”
宜修簡單地掃了卷軸一眼,一共三名女子,家世門第也參差不齊,上至正三品下至五品。
她的目光停留在“正五品綿州知州呂顯之女,呂盈風”這一行字上。
呂盈風?沒記錯的話就是欣貴人。
上一世德妃直接將她指給了胤禛,沒想到這次竟要自己來幫著“相看”一二。
不管德妃出於什麽目的,總之順著她上一世的選擇來總沒問題,何況呂盈風這人率直爽利,在宮中也是難得好相處的性子。
宜修微笑著將卷軸遞還給竹息,起身行禮,對德妃道:“額娘的眼光,選中的姑娘自然都是好的。非要選一個的話,妾身覺得這位呂盈風姑娘很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