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罰抄經文
宜修重生:手撕純元白蓮花 作者:Serein0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說宜修在年世蘭去聽泉閣鬧事之後,第一時間就封鎖了消息,未曾傳出王府,不過府裏還是有些“年側福晉與柔則格格齟齬”、“柔則格格被禁足”之類的風言風語。
李靜言認定了此事是柔則犯了什麽錯,福晉看在她和自己是手足姐妹的份上,封了消息以免傳出醜聞。
何況如果不是柔則的錯,那怎麽被限製出入的是她而不是年世蘭呢?
可柔則卻絲毫不為所動,她眼中隱隱透著一絲得意,譏誚道:
“姐姐勸我在聽泉閣裏好生呆著養胎,可王爺偏偏昨夜才剛和妹妹說,見妹妹麵色蒼白身形纖瘦,要多出來走動走動,曬曬太陽,對安胎也有好處。”
柔則眼波流轉,用帕子微微掩住嘴,輕笑了一聲,反問她:“不知道是該聽姐姐的勸告好呢,還是聽王爺的好?”
“你!”李靜言被她這小人得誌的樣子氣得不輕,奈何嘴皮子功夫不如人,“你”了半天也憋不出下文來。
她隻得恨恨地說:“怎麽別人懷了身子一朝封為嫡福晉,你有著身孕卻還隻是屈居格格之位,不知道在得意什麽?”
柔則唇邊的笑意淡了下來,她一向看不慣宜修那個庶女踩到自己頭上,這件事幾乎成了她的心結。
被李靜言這麽一說,她的心中更是惱火。
可惜她現在與李靜言同為格格,無權責罰,要不然,真想狠狠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
不過她這才剛從胤禛那裏複了寵,還要維持自己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柔婉形象,因此不便把動靜鬧得太大。
否則傳到王爺耳朵裏,自己的一切苦心經營不就又白費了麽!
在聽泉閣軟禁的這些日子,她在行事上倒是進益了不少,更加的懂得如何權衡利弊、分得清孰輕孰重了。
柔則微微一笑,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鬢發,驕矜地開了口:“姐姐有這功夫惦記著旁人的位分,不如多為自己打算打算。如今我既懷著身孕,就是比那些膝下空空的人強。”
她有意無意地打量了一眼李靜言的衣裳,嬌笑道:“對了,姐姐這身藕粉色的衣服不錯,隻是這樣式…還是去年時興的吧?”
“住口!”李靜言臉上青一陣白一陣,被柔則這番譏諷徹底激怒了。
“福晉到!”
就在二人爭執不下,眼見著局麵一發不可收拾之時,遠遠的傳來一個小太監的聲音。
二人不約而同地扭頭,李靜言眼裏滿是“有人來給我撐腰了”的欣喜,而柔則卻是麵露不虞。
“給福晉請安。”她們兩個同時給宜修問安,李靜言行禮的姿勢標準而恭敬,至於柔則——
她不情不願地微微屈了下膝。
反正她現在身子金貴的很,宜修也拿她沒辦法。
“吵吵嚷嚷的,像什麽體統?”宜修的語氣難得有些嚴厲。
宜修平日裏一向以端莊賢良示人,很少有疾言厲色的時候。李靜言見狀忍不住縮了縮,不過一想到自己才是占理的那方,膽子又大了起來。
她搶在柔則前麵開口道:“福晉,妾身隻是正常在路上走,不料碰到了柔則格格,上來就對妾身言語挑釁。”
柔則白了她一眼,哼了一聲道:“李格格莽撞,險些衝撞了妾身和妾身腹中的胎兒,妾身隻不過是出言提醒而已。”
又來了。
這二人互相推脫甩鍋,眼前的人證又隻有她們各自的侍女,若要詢問起來自然都是向著自己的主子說話,也問不出什麽有用的東西來。
宜修不置可否,淡淡道:“身為小主,在大庭廣眾之下這樣口舌之爭,落在下人們眼裏,沒得失了體麵。”
“眼下你們二人各執一詞,可不論這事到底是誰先挑起來的,在王府裏爭論不休,言語間冷嘲熱諷,的確是有失小主的身份。”
李靜言聽著有一絲委屈,而柔則卻滿臉的不服氣。
“李格格,你迴去之後抄寫《女則》、《女訓》各五十遍,三日之內差人送來攬月閣。”宜修繼續說。
“是。”李靜言應聲,雖說心中有些委屈,不過她對宜修還是很恭敬的。
“至於你,柔則格格。”宜修話鋒一轉,目光掃過柔則,隻見她此刻撅著嘴,似乎對宜修給李靜言的處罰很不滿意。
“格格既說自己潛心禮佛,可我看格格還不夠平心靜氣。”她似笑非笑道:“為表誠心,光每日誦讀經文恐怕是不夠的。我聽聞寶華殿的大師說,有很多人不但日日抄寫經文,甚至還有人刺破手指取血,混入墨汁一同書寫,以示虔誠。”
柔則原本輕蔑矜傲的神色,在聽到“刺破手指取血”時,一瞬間變了。
她又驚又怒道:“我還懷著四阿哥的孩子,你怎麽能?!”
宜修似乎很是滿意她的反應,她啞然失笑道:“柔則格格,你是不是誤會了什麽?”
柔則此刻也反應過來,宜修再怎麽著,也不敢這麽明目張膽地苛責自己。
她臉色鐵青,索性閉口不語。
宜修繼續道:“知道柔則格格如今身子嬌貴,但這責罰卻也不能直接免了,小懲大戒,方顯得一視同仁。”
李靜言一聽也來了興致,暫時把心裏那點委屈給拋諸腦後了。
“既然你說你要潛心禮佛,那從今日開始,你每日抄寫經文十遍,送去寶華殿祈福吧。”
什麽?每日?!
柔則難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這個宜修,存心想搓磨她呢?
眼見著情況對自己不利,她立馬換上了一副嬌弱的語氣:“這…妾身前幾天才體力不支暈倒過,實在不宜過度勞累啊。”
宜修微笑著打斷她:“我當然是考慮到格格不能過勞,才定下每日隻抄寫十遍的。何況格格說自己從前每天跪誦經文足足三個時辰,這區區十遍的抄寫,相比之下,格格自然得心應手。”
頓了頓,她又道:“再說了,抄寫經書,一來可以為王爺的孩子祈福,二來正好格格最近又在靜心禮佛,難不成對格格而言,這也算一種負擔麽?”
聽了宜修的話,柔則銀牙緊咬,麵上卻不敢顯露出任何不悅:“怎麽會?福晉所言極是,妾身自會領罰。”
李靜言認定了此事是柔則犯了什麽錯,福晉看在她和自己是手足姐妹的份上,封了消息以免傳出醜聞。
何況如果不是柔則的錯,那怎麽被限製出入的是她而不是年世蘭呢?
可柔則卻絲毫不為所動,她眼中隱隱透著一絲得意,譏誚道:
“姐姐勸我在聽泉閣裏好生呆著養胎,可王爺偏偏昨夜才剛和妹妹說,見妹妹麵色蒼白身形纖瘦,要多出來走動走動,曬曬太陽,對安胎也有好處。”
柔則眼波流轉,用帕子微微掩住嘴,輕笑了一聲,反問她:“不知道是該聽姐姐的勸告好呢,還是聽王爺的好?”
“你!”李靜言被她這小人得誌的樣子氣得不輕,奈何嘴皮子功夫不如人,“你”了半天也憋不出下文來。
她隻得恨恨地說:“怎麽別人懷了身子一朝封為嫡福晉,你有著身孕卻還隻是屈居格格之位,不知道在得意什麽?”
柔則唇邊的笑意淡了下來,她一向看不慣宜修那個庶女踩到自己頭上,這件事幾乎成了她的心結。
被李靜言這麽一說,她的心中更是惱火。
可惜她現在與李靜言同為格格,無權責罰,要不然,真想狠狠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
不過她這才剛從胤禛那裏複了寵,還要維持自己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柔婉形象,因此不便把動靜鬧得太大。
否則傳到王爺耳朵裏,自己的一切苦心經營不就又白費了麽!
在聽泉閣軟禁的這些日子,她在行事上倒是進益了不少,更加的懂得如何權衡利弊、分得清孰輕孰重了。
柔則微微一笑,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鬢發,驕矜地開了口:“姐姐有這功夫惦記著旁人的位分,不如多為自己打算打算。如今我既懷著身孕,就是比那些膝下空空的人強。”
她有意無意地打量了一眼李靜言的衣裳,嬌笑道:“對了,姐姐這身藕粉色的衣服不錯,隻是這樣式…還是去年時興的吧?”
“住口!”李靜言臉上青一陣白一陣,被柔則這番譏諷徹底激怒了。
“福晉到!”
就在二人爭執不下,眼見著局麵一發不可收拾之時,遠遠的傳來一個小太監的聲音。
二人不約而同地扭頭,李靜言眼裏滿是“有人來給我撐腰了”的欣喜,而柔則卻是麵露不虞。
“給福晉請安。”她們兩個同時給宜修問安,李靜言行禮的姿勢標準而恭敬,至於柔則——
她不情不願地微微屈了下膝。
反正她現在身子金貴的很,宜修也拿她沒辦法。
“吵吵嚷嚷的,像什麽體統?”宜修的語氣難得有些嚴厲。
宜修平日裏一向以端莊賢良示人,很少有疾言厲色的時候。李靜言見狀忍不住縮了縮,不過一想到自己才是占理的那方,膽子又大了起來。
她搶在柔則前麵開口道:“福晉,妾身隻是正常在路上走,不料碰到了柔則格格,上來就對妾身言語挑釁。”
柔則白了她一眼,哼了一聲道:“李格格莽撞,險些衝撞了妾身和妾身腹中的胎兒,妾身隻不過是出言提醒而已。”
又來了。
這二人互相推脫甩鍋,眼前的人證又隻有她們各自的侍女,若要詢問起來自然都是向著自己的主子說話,也問不出什麽有用的東西來。
宜修不置可否,淡淡道:“身為小主,在大庭廣眾之下這樣口舌之爭,落在下人們眼裏,沒得失了體麵。”
“眼下你們二人各執一詞,可不論這事到底是誰先挑起來的,在王府裏爭論不休,言語間冷嘲熱諷,的確是有失小主的身份。”
李靜言聽著有一絲委屈,而柔則卻滿臉的不服氣。
“李格格,你迴去之後抄寫《女則》、《女訓》各五十遍,三日之內差人送來攬月閣。”宜修繼續說。
“是。”李靜言應聲,雖說心中有些委屈,不過她對宜修還是很恭敬的。
“至於你,柔則格格。”宜修話鋒一轉,目光掃過柔則,隻見她此刻撅著嘴,似乎對宜修給李靜言的處罰很不滿意。
“格格既說自己潛心禮佛,可我看格格還不夠平心靜氣。”她似笑非笑道:“為表誠心,光每日誦讀經文恐怕是不夠的。我聽聞寶華殿的大師說,有很多人不但日日抄寫經文,甚至還有人刺破手指取血,混入墨汁一同書寫,以示虔誠。”
柔則原本輕蔑矜傲的神色,在聽到“刺破手指取血”時,一瞬間變了。
她又驚又怒道:“我還懷著四阿哥的孩子,你怎麽能?!”
宜修似乎很是滿意她的反應,她啞然失笑道:“柔則格格,你是不是誤會了什麽?”
柔則此刻也反應過來,宜修再怎麽著,也不敢這麽明目張膽地苛責自己。
她臉色鐵青,索性閉口不語。
宜修繼續道:“知道柔則格格如今身子嬌貴,但這責罰卻也不能直接免了,小懲大戒,方顯得一視同仁。”
李靜言一聽也來了興致,暫時把心裏那點委屈給拋諸腦後了。
“既然你說你要潛心禮佛,那從今日開始,你每日抄寫經文十遍,送去寶華殿祈福吧。”
什麽?每日?!
柔則難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這個宜修,存心想搓磨她呢?
眼見著情況對自己不利,她立馬換上了一副嬌弱的語氣:“這…妾身前幾天才體力不支暈倒過,實在不宜過度勞累啊。”
宜修微笑著打斷她:“我當然是考慮到格格不能過勞,才定下每日隻抄寫十遍的。何況格格說自己從前每天跪誦經文足足三個時辰,這區區十遍的抄寫,相比之下,格格自然得心應手。”
頓了頓,她又道:“再說了,抄寫經書,一來可以為王爺的孩子祈福,二來正好格格最近又在靜心禮佛,難不成對格格而言,這也算一種負擔麽?”
聽了宜修的話,柔則銀牙緊咬,麵上卻不敢顯露出任何不悅:“怎麽會?福晉所言極是,妾身自會領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