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劉虞來使
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麽了 作者:醜胖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備也是心思剔透之人,隻是喝多了酒,再加上賈詡有意套話,因此多說了幾句。此時聽賈詡如此說,立即就警惕了起來,酒意也醒了幾分,一時也拿不住這是賈詡自己的意思,還是劉忠授意。
如今自己和劉忠之間的這個關係也確實有點尷尬。從兄弟情義上來說,自己是大哥,劉忠自然應該聽從、尊崇自己這個大哥。可是自己發展不理想,自己隻是區區一縣令,還是托了劉忠的福。而四弟劉忠卻扶搖直上,已經是一方重臣、有兵有將,更重要的是麾下已經有了一幫文臣武將,就算四弟願意以自己為尊,他麾下的那些文武又豈能甘心?
就比如說這賈詡,此時說出這樣的話來,難說有沒有警示自己之意,說不定就代表了四弟麾下文武的意思。看來上次開會,四弟欲讓首位於自己的事情,已經引起了這些人的不滿。
可是自己應該怎麽辦呢?就此認四弟為主?那自己的雄心壯誌豈不是就此付之流水?離開四弟單幹?且不說千難萬難,當初兄弟結義時候的誓言呢?自己若是為了主從導致兄弟四人分道揚鑣,豈不是惹人笑話?
劉備一時不知道怎麽迴答才好,陷入了沉思之中!
賈詡見劉備躊躇不語,隱晦的看了看劉忠。
劉忠本來酒量就頗大,賈詡套劉備話的時候,劉忠也想聽聽自己這位大哥的心聲,因此也沒有阻止。此時見劉備躊躇,氣氛多少有些尷尬,便佯裝帶著幾分醉意站出來圓場。
“軍師有所不知!我兄弟四人結義之事,就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四人本為一體,自然要齊心協力,報國安民!這不僅是大哥之誌,也是我兄弟四人之誌!”
“主公兄弟之情,著實令賈詡羨慕啊!”賈詡又端起一杯酒,對著劉備笑道:“若能聽聽玄德公講講公等結義之事,賈詡三生有幸!”
“今日備已不勝酒力!”劉備也意識到自己剛才沉默的不妥,很快就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也端起酒杯對著賈詡說道:“軍師願意聽,不如來日劉備備下薄酒,請軍師過府一敘?”
“固所願也,不敢請爾!”賈詡嗬嗬輕笑,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如果是剛穿越過來,見了劉備這樣的大佬,你讓劉忠納頭便拜,劉忠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心理負擔,甚至會暗自慶幸抱了個粗大腿。然而劉忠混到如今這個地步,想法自然和當初不同,一朝權力在手,誰願意主動讓出主導權呢?
更何況劉忠相信自己能力可能不如劉備,但是自己多了近2000年的見識,知道這個世界的發展方向是什麽,這是劉備不可比擬的優勢。如果自己真的能夠主導大漢的進程,一定會比劉備更能使大漢更加輝煌!
如果自己真的因為結義之情,將兄弟四人的主導權讓給劉備,那是不是對於這個國家和民族有點不負責任呢?
“如果三位哥哥願意跟著我,那我絕對不會負了三位哥哥!如果大哥想要自己單幹,那我也會分給大哥些人馬助他早日得到一片基業。我倒是要看看,我這穿越2000年的時光帶來的見識,能不能做的比大哥更好!”劉忠在心中暗暗的想著,這一刻才真正的決定,自己不要再做抱大腿的小弟!
打定了主意,劉忠心裏也頓時變得輕鬆起來,心思也變得更加的敏銳。聽現在賈詡這樣說,劉忠自然明白是賈詡要私下勸劉備。以賈詡對於人性的把控,必定會讓此事有個完美的結果。
“三位哥哥,軍師,今日我們隻飲酒,不談其他!”劉忠舉起了酒杯:“來,飲勝!”
賈詡此時突然覺得劉忠像是有了改變,但又說不上來改變了什麽。隻是無端的覺得,主公身上仿佛多了些許舍我其誰的霸氣!
劉忠迴到涿郡之後,遲遲沒有去見幽州牧劉虞,原因就是公孫瓚和劉虞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自己不知道應該在兩人之間如何站隊。
劉忠非常清楚,自己不能和劉虞與公孫瓚相比,不像兩人在幽州都有自己的根基,自己若是一步踏錯,可能就會萬劫不複。
劉虞代表的是幽州老牌世家的利益,主張安撫胡人,不斷的賞賜胡人,與胡人有更多的貿易往來,從中也能攫取大量的經濟利益。
而公孫瓚代表的是新興軍事貴族的利益,他們以邊功起家,對於胡人基本就是斬盡殺絕的原則。而為了多立軍功,在劉虞不斷削減軍隊供給的情況下,難免窮兵黷武,搶掠百姓,甚至連劉虞給胡人的賞賜也照劫不誤。
兩人的嫌隙越來越大,在給朝廷的上書中也開始互相攻擊。之前劉虞擺鴻門宴,試圖拿下公孫瓚,沒想到單經反水,劉虞不得不做出妥協,讓公孫瓚任了右北平郡太守,希望右北平郡周邊的胡人能夠給公孫瓚更多的軍事壓力,以便達到削弱公孫瓚的目的。
誰知那公孫瓚的軍事能力果真了得,在得到右北平郡尉基業之後,不斷的出擊胡人,連漁陽郡、廣陽郡這些相鄰的州郡也不放過。通過以戰養戰和劫掠百姓,公孫瓚雖然不得民心,軍事實力卻越來越強。
如今公孫瓚甚至公開在幽州治所薊縣附近另外築了一座兵城,名為薊城。公孫瓚兵鋒直指劉虞,狼子野心可見一斑。
劉忠在京師洛陽的時候,劉虞孤掌難鳴,尚且能夠忍耐。如今劉忠迴到涿郡,且手下已經有精兵萬餘。再加上公孫瓚處處日益驕橫,劉虞終於下定決心,要集幽州之力,徹底剿滅公孫瓚。
劉忠為了迴避兩人之間的爭端,雖然劉虞幾次相召到薊縣商議軍事,劉忠都找了個借口推辭不去。這讓劉虞十分惱怒,直接派了使者帶了書信,來涿郡麵見劉忠。
“將軍,此乃劉使君書信,請將軍過目!”劉忠今時不同往日,那使者態度倒也十分友好。
“辛苦使者了!”劉忠接過書信,並不著急拆開,而是對著左右說道:“來人啊,請使者暫去休息!”
“且慢!劉將軍,使君來時曾有交代,讓某在此立等迴複!”
“哎!”劉忠長歎了一口氣,知道這次是躲不過去了。
如今自己和劉忠之間的這個關係也確實有點尷尬。從兄弟情義上來說,自己是大哥,劉忠自然應該聽從、尊崇自己這個大哥。可是自己發展不理想,自己隻是區區一縣令,還是托了劉忠的福。而四弟劉忠卻扶搖直上,已經是一方重臣、有兵有將,更重要的是麾下已經有了一幫文臣武將,就算四弟願意以自己為尊,他麾下的那些文武又豈能甘心?
就比如說這賈詡,此時說出這樣的話來,難說有沒有警示自己之意,說不定就代表了四弟麾下文武的意思。看來上次開會,四弟欲讓首位於自己的事情,已經引起了這些人的不滿。
可是自己應該怎麽辦呢?就此認四弟為主?那自己的雄心壯誌豈不是就此付之流水?離開四弟單幹?且不說千難萬難,當初兄弟結義時候的誓言呢?自己若是為了主從導致兄弟四人分道揚鑣,豈不是惹人笑話?
劉備一時不知道怎麽迴答才好,陷入了沉思之中!
賈詡見劉備躊躇不語,隱晦的看了看劉忠。
劉忠本來酒量就頗大,賈詡套劉備話的時候,劉忠也想聽聽自己這位大哥的心聲,因此也沒有阻止。此時見劉備躊躇,氣氛多少有些尷尬,便佯裝帶著幾分醉意站出來圓場。
“軍師有所不知!我兄弟四人結義之事,就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四人本為一體,自然要齊心協力,報國安民!這不僅是大哥之誌,也是我兄弟四人之誌!”
“主公兄弟之情,著實令賈詡羨慕啊!”賈詡又端起一杯酒,對著劉備笑道:“若能聽聽玄德公講講公等結義之事,賈詡三生有幸!”
“今日備已不勝酒力!”劉備也意識到自己剛才沉默的不妥,很快就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也端起酒杯對著賈詡說道:“軍師願意聽,不如來日劉備備下薄酒,請軍師過府一敘?”
“固所願也,不敢請爾!”賈詡嗬嗬輕笑,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如果是剛穿越過來,見了劉備這樣的大佬,你讓劉忠納頭便拜,劉忠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心理負擔,甚至會暗自慶幸抱了個粗大腿。然而劉忠混到如今這個地步,想法自然和當初不同,一朝權力在手,誰願意主動讓出主導權呢?
更何況劉忠相信自己能力可能不如劉備,但是自己多了近2000年的見識,知道這個世界的發展方向是什麽,這是劉備不可比擬的優勢。如果自己真的能夠主導大漢的進程,一定會比劉備更能使大漢更加輝煌!
如果自己真的因為結義之情,將兄弟四人的主導權讓給劉備,那是不是對於這個國家和民族有點不負責任呢?
“如果三位哥哥願意跟著我,那我絕對不會負了三位哥哥!如果大哥想要自己單幹,那我也會分給大哥些人馬助他早日得到一片基業。我倒是要看看,我這穿越2000年的時光帶來的見識,能不能做的比大哥更好!”劉忠在心中暗暗的想著,這一刻才真正的決定,自己不要再做抱大腿的小弟!
打定了主意,劉忠心裏也頓時變得輕鬆起來,心思也變得更加的敏銳。聽現在賈詡這樣說,劉忠自然明白是賈詡要私下勸劉備。以賈詡對於人性的把控,必定會讓此事有個完美的結果。
“三位哥哥,軍師,今日我們隻飲酒,不談其他!”劉忠舉起了酒杯:“來,飲勝!”
賈詡此時突然覺得劉忠像是有了改變,但又說不上來改變了什麽。隻是無端的覺得,主公身上仿佛多了些許舍我其誰的霸氣!
劉忠迴到涿郡之後,遲遲沒有去見幽州牧劉虞,原因就是公孫瓚和劉虞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自己不知道應該在兩人之間如何站隊。
劉忠非常清楚,自己不能和劉虞與公孫瓚相比,不像兩人在幽州都有自己的根基,自己若是一步踏錯,可能就會萬劫不複。
劉虞代表的是幽州老牌世家的利益,主張安撫胡人,不斷的賞賜胡人,與胡人有更多的貿易往來,從中也能攫取大量的經濟利益。
而公孫瓚代表的是新興軍事貴族的利益,他們以邊功起家,對於胡人基本就是斬盡殺絕的原則。而為了多立軍功,在劉虞不斷削減軍隊供給的情況下,難免窮兵黷武,搶掠百姓,甚至連劉虞給胡人的賞賜也照劫不誤。
兩人的嫌隙越來越大,在給朝廷的上書中也開始互相攻擊。之前劉虞擺鴻門宴,試圖拿下公孫瓚,沒想到單經反水,劉虞不得不做出妥協,讓公孫瓚任了右北平郡太守,希望右北平郡周邊的胡人能夠給公孫瓚更多的軍事壓力,以便達到削弱公孫瓚的目的。
誰知那公孫瓚的軍事能力果真了得,在得到右北平郡尉基業之後,不斷的出擊胡人,連漁陽郡、廣陽郡這些相鄰的州郡也不放過。通過以戰養戰和劫掠百姓,公孫瓚雖然不得民心,軍事實力卻越來越強。
如今公孫瓚甚至公開在幽州治所薊縣附近另外築了一座兵城,名為薊城。公孫瓚兵鋒直指劉虞,狼子野心可見一斑。
劉忠在京師洛陽的時候,劉虞孤掌難鳴,尚且能夠忍耐。如今劉忠迴到涿郡,且手下已經有精兵萬餘。再加上公孫瓚處處日益驕橫,劉虞終於下定決心,要集幽州之力,徹底剿滅公孫瓚。
劉忠為了迴避兩人之間的爭端,雖然劉虞幾次相召到薊縣商議軍事,劉忠都找了個借口推辭不去。這讓劉虞十分惱怒,直接派了使者帶了書信,來涿郡麵見劉忠。
“將軍,此乃劉使君書信,請將軍過目!”劉忠今時不同往日,那使者態度倒也十分友好。
“辛苦使者了!”劉忠接過書信,並不著急拆開,而是對著左右說道:“來人啊,請使者暫去休息!”
“且慢!劉將軍,使君來時曾有交代,讓某在此立等迴複!”
“哎!”劉忠長歎了一口氣,知道這次是躲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