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沒有一竿子把陳秀麗的想法打死,而是告訴她這所學校的考試難度很大,一年級的考試內容,裏麵涉及的部分拔高題甚至包括初中知識,君君雖然聰明,但考上的概率幾乎沒有,沒必要浪費時間去考試。
“這樣啊,我還以為隻考一年級的內容呢,那君君肯定考不上。”陳秀麗改了主意。
王靜偷笑,“而且,太早寄宿也不好,將來和你不親,有你哭的時候。”
“是呢,”陳秀麗徹底放棄了送君君寄宿的想法,“孩子就是誰帶得多,和誰親,今年我開始忙了,君君和我媽經常呆在一起,姥姥就是她心裏的第一名,我已經退居二線,也就是最近我陪她多了,才算好一些。”
王靜又給她提供了另外一個辦法,“想來省城,不用急,高一過來就趕趟,你等她中考完事的,要是成績好,大把學校搶著要,實在不行,我們學校給她兜底。”
有了王靜這句話,陳秀麗徹底放下心來,王靜所在的高中可不是普通高中,那是省重點。
九月份的幾場雨過後,山上的蘑菇開始長出來。和山野菜賣不出市的狹小市場相比,蘑菇的市場要大得多,小雞燉蘑菇這道東北名菜,早已家喻戶曉。而且大部分蘑菇可以曬幹存儲,並不影響其風味,所以,一直以來,都有商販大批量收購蘑菇。
這也就意味著,陳秀麗在收購蘑菇的成本上,要遠遠大於山野菜。
但同時,蘑菇的銷路也不局限於出口,不論是本地的東北市場,還是外省市,需求一直存在。
不過,陳秀麗仍然想主做出口,原因無他,利潤高。
紅姑在大連的銷售公司,初具雛形,已經像模像樣地投入工作。
公司開業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和岩井商貿敲定下半年的供貨單。
陳秀麗趕在第一茬蘑菇出來時,親自去山上撿了幾筐,一半烘幹水分成了蘑菇幹,一半加工成濕貨。
金美淑略有些嫌棄地翻著蘑菇幹,擔憂道:“這玩意曬幹也不好吃啊,能行嗎?”
第一茬出來的蘑菇是大腿蘑,因為蘑菇的根部極其粗壯而得名,很多吃了一輩子大腿蘑的東北人都不知道,它的學名是牛肝菌,不單是在中國,即使是國外也享有盛名。
陳秀麗心裏也沒底,大腿蘑鮮食肉質鮮美,又滑又嫩,曬幹了以後發硬,這邊通常都是采下來直接吃掉,或者用鹽醃上,現在家家都有冰櫃,也有不少人把它凍上。
“也許,小日本和咱口味不一樣。”
產品用大客車捎到大連,就剩等消息,在沒有準確的結果之前,陳秀麗沒敢大規模收購,每日收上幾百斤作罷。
河源商貿的事,無論何時迴想起來,她都膽戰心驚,陳秀麗不認為自己還能有那麽好的運氣,再碰上一個岩井商貿。
蘑菇這邊收的少,廠子裏來的人卻不少,金美淑的新品研發出來了,她想試水小包裝的桔梗鹹菜,做成甜辣口味,既能當菜吃,也能當零食。
9月正好是桔梗收獲的季節,8毛錢一斤,有大把的人過來賣。
幾天以後,紅姑來了消息,大腿蘑晾幹的方式不對,需要切成片狀,岩井商貿要求再送一批樣品過去。
陳秀麗加班加點,開動機器,不敢有絲毫拖延,畢竟再折騰一個來迴,大腿蘑該過季了。
這次比預想中的快,兩天就來了消息,岩井下了訂單。
50克的大腿蘑切片要10萬袋,鮮貨要5萬袋,雜蘑2萬袋,鬆樹傘幹5萬袋。
陳秀麗和金美淑看著貨單,欣喜之餘也不免頭大,她們都擔心完成不了。
蘑菇的生長和氣候環境息息相關,有的年頭蘑菇多,有的年頭就少,這是老天爺說了算的事。
正發愁的時候,紅姑的電話來了,給二人吃了定心丸,原來她已經和岩井報備過這個問題,並且寫到了意向協議裏。
“紅姑,可真厲害,把日本人都搞定了。”金美淑由衷佩服沒見過麵的紅姑。
單子有了,剩下就是加班加點的幹活了。
陳秀麗做樣品的時候,測算過鮮貨變成幹貨的折損,要想達到岩井的供貨量,光大腿蘑就得買入7到8萬斤。
單靠太平鎮收的蘑菇,不夠。
她馬上聯係了桓清縣的陳曉明,桓清縣也是有名的蘑菇產地。陳曉明聽說能掙錢,忙不迭地答應下來,這兩年苦苦支持藥材園,家裏早已是入不敷出,媳婦對他頗有怨言。
陳曉明沒經驗,岩井的要求又比較高,陳秀麗直接從廠裏派了一個收購員過去,頭一天收的貨,第二天用車拉到廠裏加工,即使收貨有些不如意,也能及時糾正過來。
兩線作戰,到了9月末,太平鎮的大腿蘑進入尾聲,陳秀麗總算收夠8萬斤。
大腿蘑沒了,榛蘑相繼進入了旺季,岩井的訂單不收榛蘑,但在省城和南方市場,榛蘑的影響力比鬆樹傘還高,所以陳秀麗照收不誤,她不能隻盯著岩井一處的單子。
忙碌的日子持續到了十月中旬,天氣冷了,幾場霜凍之後,蘑菇再也不出頭,養精蓄銳,隻待來年。
去掉岩井的訂單,廠裏此時還剩4萬袋雜蘑,10萬袋榛蘑,1萬袋鬆樹傘。
這點產品,別說出口,鋪東北的市場都不夠。明年還得繼續擴大收購範圍。
大連的銷售公司,在陳秀麗的堅持下,成立了一個新的部門,電子商務部,名字叫得很高大上,其實隻有一個員工,專門負責在淘寶經營店鋪,賣廠裏的產品。
紅姑覺得沒必要,一單一單地出,遠不如走外貿和商超供貨來得量大。
已經體會過網購便捷的陳秀麗,有另一番見解,以後會有越來越多人網購,她的網店賺不賺錢是其次,有這個渠道,很重要。
大連有紅姑坐鎮,青島市場,陳秀麗也沒有放棄,小王帶著蘑菇又開啟了新的征程。
銷售公司的成立,給了小王很大的壓力,原本廠裏隻有他一個銷售,現在不僅人多了,還是在大連本地招聘的大學生,他們有文化,會外語,相比之下,自己除了能吃苦,似乎沒有比他們更優秀的地方。
但成功,或許需要吃苦,卻又不僅僅需要吃苦。
所以,這次去青島,他也卯足了勁兒,想要做點成果出來。
“這樣啊,我還以為隻考一年級的內容呢,那君君肯定考不上。”陳秀麗改了主意。
王靜偷笑,“而且,太早寄宿也不好,將來和你不親,有你哭的時候。”
“是呢,”陳秀麗徹底放棄了送君君寄宿的想法,“孩子就是誰帶得多,和誰親,今年我開始忙了,君君和我媽經常呆在一起,姥姥就是她心裏的第一名,我已經退居二線,也就是最近我陪她多了,才算好一些。”
王靜又給她提供了另外一個辦法,“想來省城,不用急,高一過來就趕趟,你等她中考完事的,要是成績好,大把學校搶著要,實在不行,我們學校給她兜底。”
有了王靜這句話,陳秀麗徹底放下心來,王靜所在的高中可不是普通高中,那是省重點。
九月份的幾場雨過後,山上的蘑菇開始長出來。和山野菜賣不出市的狹小市場相比,蘑菇的市場要大得多,小雞燉蘑菇這道東北名菜,早已家喻戶曉。而且大部分蘑菇可以曬幹存儲,並不影響其風味,所以,一直以來,都有商販大批量收購蘑菇。
這也就意味著,陳秀麗在收購蘑菇的成本上,要遠遠大於山野菜。
但同時,蘑菇的銷路也不局限於出口,不論是本地的東北市場,還是外省市,需求一直存在。
不過,陳秀麗仍然想主做出口,原因無他,利潤高。
紅姑在大連的銷售公司,初具雛形,已經像模像樣地投入工作。
公司開業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和岩井商貿敲定下半年的供貨單。
陳秀麗趕在第一茬蘑菇出來時,親自去山上撿了幾筐,一半烘幹水分成了蘑菇幹,一半加工成濕貨。
金美淑略有些嫌棄地翻著蘑菇幹,擔憂道:“這玩意曬幹也不好吃啊,能行嗎?”
第一茬出來的蘑菇是大腿蘑,因為蘑菇的根部極其粗壯而得名,很多吃了一輩子大腿蘑的東北人都不知道,它的學名是牛肝菌,不單是在中國,即使是國外也享有盛名。
陳秀麗心裏也沒底,大腿蘑鮮食肉質鮮美,又滑又嫩,曬幹了以後發硬,這邊通常都是采下來直接吃掉,或者用鹽醃上,現在家家都有冰櫃,也有不少人把它凍上。
“也許,小日本和咱口味不一樣。”
產品用大客車捎到大連,就剩等消息,在沒有準確的結果之前,陳秀麗沒敢大規模收購,每日收上幾百斤作罷。
河源商貿的事,無論何時迴想起來,她都膽戰心驚,陳秀麗不認為自己還能有那麽好的運氣,再碰上一個岩井商貿。
蘑菇這邊收的少,廠子裏來的人卻不少,金美淑的新品研發出來了,她想試水小包裝的桔梗鹹菜,做成甜辣口味,既能當菜吃,也能當零食。
9月正好是桔梗收獲的季節,8毛錢一斤,有大把的人過來賣。
幾天以後,紅姑來了消息,大腿蘑晾幹的方式不對,需要切成片狀,岩井商貿要求再送一批樣品過去。
陳秀麗加班加點,開動機器,不敢有絲毫拖延,畢竟再折騰一個來迴,大腿蘑該過季了。
這次比預想中的快,兩天就來了消息,岩井下了訂單。
50克的大腿蘑切片要10萬袋,鮮貨要5萬袋,雜蘑2萬袋,鬆樹傘幹5萬袋。
陳秀麗和金美淑看著貨單,欣喜之餘也不免頭大,她們都擔心完成不了。
蘑菇的生長和氣候環境息息相關,有的年頭蘑菇多,有的年頭就少,這是老天爺說了算的事。
正發愁的時候,紅姑的電話來了,給二人吃了定心丸,原來她已經和岩井報備過這個問題,並且寫到了意向協議裏。
“紅姑,可真厲害,把日本人都搞定了。”金美淑由衷佩服沒見過麵的紅姑。
單子有了,剩下就是加班加點的幹活了。
陳秀麗做樣品的時候,測算過鮮貨變成幹貨的折損,要想達到岩井的供貨量,光大腿蘑就得買入7到8萬斤。
單靠太平鎮收的蘑菇,不夠。
她馬上聯係了桓清縣的陳曉明,桓清縣也是有名的蘑菇產地。陳曉明聽說能掙錢,忙不迭地答應下來,這兩年苦苦支持藥材園,家裏早已是入不敷出,媳婦對他頗有怨言。
陳曉明沒經驗,岩井的要求又比較高,陳秀麗直接從廠裏派了一個收購員過去,頭一天收的貨,第二天用車拉到廠裏加工,即使收貨有些不如意,也能及時糾正過來。
兩線作戰,到了9月末,太平鎮的大腿蘑進入尾聲,陳秀麗總算收夠8萬斤。
大腿蘑沒了,榛蘑相繼進入了旺季,岩井的訂單不收榛蘑,但在省城和南方市場,榛蘑的影響力比鬆樹傘還高,所以陳秀麗照收不誤,她不能隻盯著岩井一處的單子。
忙碌的日子持續到了十月中旬,天氣冷了,幾場霜凍之後,蘑菇再也不出頭,養精蓄銳,隻待來年。
去掉岩井的訂單,廠裏此時還剩4萬袋雜蘑,10萬袋榛蘑,1萬袋鬆樹傘。
這點產品,別說出口,鋪東北的市場都不夠。明年還得繼續擴大收購範圍。
大連的銷售公司,在陳秀麗的堅持下,成立了一個新的部門,電子商務部,名字叫得很高大上,其實隻有一個員工,專門負責在淘寶經營店鋪,賣廠裏的產品。
紅姑覺得沒必要,一單一單地出,遠不如走外貿和商超供貨來得量大。
已經體會過網購便捷的陳秀麗,有另一番見解,以後會有越來越多人網購,她的網店賺不賺錢是其次,有這個渠道,很重要。
大連有紅姑坐鎮,青島市場,陳秀麗也沒有放棄,小王帶著蘑菇又開啟了新的征程。
銷售公司的成立,給了小王很大的壓力,原本廠裏隻有他一個銷售,現在不僅人多了,還是在大連本地招聘的大學生,他們有文化,會外語,相比之下,自己除了能吃苦,似乎沒有比他們更優秀的地方。
但成功,或許需要吃苦,卻又不僅僅需要吃苦。
所以,這次去青島,他也卯足了勁兒,想要做點成果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