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惻隱之心,林玉琴看到陳秀麗年紀輕輕就沒了丈夫,沉吟片刻,“妹子,你也怪不容易的。”
氣氛陡然沉重了下來,林玉琴把手上的百合倒迴袋子裏,言歸正傳。
“藥材的種類,質量和產地直接掛鉤,所以行業裏有一句話叫道地藥材。像在咱們東北,道地藥材就是人參,鹿茸,細辛,五味子,蛤蟆油等等。種類有不少,我就不一一說了。全國的藥材商想買這些藥材首選都是我們這裏,同樣的,其他地區,像川藥,藏藥,貴藥,雲藥,都是一樣的。”
陳秀麗舉一反三,很快想通其中的關竅,“您這裏的檔口主要是為了展示,因為總會有外地人來采購,本地一些小規模采購的藥房或者藥廠,也可能來這裏采購其他地方的藥材,因為量小的話,他們也犯不上去產地。”
林玉琴由衷讚歎,“妹子,你腦袋瓜真好使,一點就透。”
“這做生意嘛,就是流通,南北方的藥材都是被我們這樣的市場流通在一起的。”
林玉琴站起來,輕輕敲了下牆上的營業許可證,“你可別小瞧了我們這個看著冷清的市場,97年國家下令整頓中藥材市場標準以後,我們這個大榆樹藥材市場是全國十七個驗收合格的專業市場之一,在整個東北地區都赫赫有名。”
陳秀麗這才知道市場的名字,她先前進來的急,隻看到了個大字,其他完全沒留意。
二人越聊越投機,待市場5點鍾關門時,雙方都有意猶未盡之感。
陳秀麗對林玉琴感激得無以言表,左一句感謝,右一句感謝,把林玉琴耳朵都聽煩了。
“你不用不好意思,做生意嘛,各取所需,你要是真想謝謝我,山裏的蘑菇,山野菜,榛子,山梨啥的,你多給我捎點來,我喜歡吃。”
二人分開以後,陳秀麗又搭上來時的公交車。此時迴黃泥崗的大客車早已經停發,隻有去新圖縣的車還在,陳秀麗打聽了下附近的旅館價格,心裏算了筆賬,還是迴新圖縣更劃算,能省幾十塊錢。
陳秀麗果斷踏上了迴新圖縣的客車。
第二日上午,在新圖縣客運站等車的時候,陳秀麗遇到了一個預想不到的人。
周炳仁去外地參加教育係統舉辦的管理模式交流會,此行一共走了二十多天,最遠到達浙江省的麗水市。這次交流會讓他收獲頗豐,不但和眾多教育同仁暢所欲言,還學習了更加先進的學生管理理念。
此刻周炳仁躊躇滿誌,在腦海中思索著如何在學校大刀闊斧地改革。忽然看見陳秀麗,周炳仁眼中閃過詫異之色,很快他又慌亂了起來。有道是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慌,除了賠償金的事情外,他想不到還有什麽理由能讓陳秀麗跑到縣裏來。
而陳秀麗看見周炳仁,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麽這幾次齊鳳英鬧得那麽歡都沒看到他的身影,也不知道他對齊鳳英所作所為知不知情。
“爸,看在大軍的麵上,這是我最後一次叫你。”陳秀麗隻身來到周炳仁麵前。“賠償金的事我和婆婆已經談好了,房子歸我,至於你們收到了多少錢,我也不在意了。請你轉告她,找人砸了我家玻璃的事,這一次我忍了,若還有下一次,大不了魚死網破。”
周炳仁聽得雲裏霧裏,本想擺出長輩的架勢,又見陳秀麗知曉了賠償金的事情,老臉實在掛不住,喃喃道:“你說你婆婆砸了你家的玻璃,這種缺德事沒有證據可不要亂說。”
陳秀麗嗤笑一聲,“是不是她幹的好事,你迴村裏問問就知道了。”
陳秀麗大包小包上了客車,這是她抽時間給王叔和王嬸買的禮物,她挑了一個最靠後的位置,離周炳仁遠遠的。
陳秀麗迴到家以後,把家裏積攢的藥材重新打包,用客車捎到了省城。當天林玉琴接到貨後,就把貨款給她打了迴來。陳秀麗專門去信用社查了一下,一共是2000塊錢,比她坐在家裏等人收,整整翻了一倍多。
林玉琴建議她在村裏收藥材,單憑著自己去山上挖,還不夠塞牙縫的,成不了什麽事。
陳秀麗認真想了幾個晚上,把自己這幾年攢的兩萬塊錢取了出來,然後在大門口掛上了收藥材的牌子。
陳秀麗怕村裏人不知道,專門去了一趟大隊,讓書記在廣播裏打了廣告。
村裏有人收藥材不稀奇,這些年陸陸續續有好幾戶人家都幹過這樣的營生,但是陳秀麗收就很稀奇了。她家的情況村裏人都知道,一個年輕的寡婦帶著一個孩子,她收了藥材賣哪?她自己一個人,家裏連個能搭把手的人都沒有,她能支撐起來嗎?
王萍和陳大發聽到廣播,放下地裏的活,第一時間來到陳秀麗家。
“好好的,你收藥材幹什麽?手裏有幾個錢就敢倒買倒賣,賣不出去,砸手裏可咋辦?”王萍劈頭就問。
“就是,就是。”陳大發也在一旁附和,“人家老馮家幹了很多年了,有銷路,你有嗎?”
“申南有個藥材商,可以收我的藥材,我先前已經走了兩批自己的貨,都沒問題。”陳秀麗淡淡迴應。
王萍一輩子沒做過生意,一想到做買賣,腦瓜子都開始大。她擔憂陳秀麗虧錢,“做買賣都是有賠有賺,趕上好時候掙得盆滿缽滿,趕上不好的時候賠得底朝天,你收藥材少不得要押貨押錢,家裏連個男人都沒有,你折騰它幹什麽。要我說,還不如老老實實找個對象。”
自從上次不歡而散以後,王萍再和陳秀麗說話,就有些小心翼翼。
“媽,我之前和你說過了,不要再提找對象的事了,你要是閑就去山上挖藥材去,6毛錢一斤,有多少我都要。”
王萍被說得沒臉,陳大發聽出了陳秀麗的火藥味,有些不高興,“你管她幹啥,一天天的好賴話聽不出來,走,迴家去,就像我們都欠她似的。”
氣氛陡然沉重了下來,林玉琴把手上的百合倒迴袋子裏,言歸正傳。
“藥材的種類,質量和產地直接掛鉤,所以行業裏有一句話叫道地藥材。像在咱們東北,道地藥材就是人參,鹿茸,細辛,五味子,蛤蟆油等等。種類有不少,我就不一一說了。全國的藥材商想買這些藥材首選都是我們這裏,同樣的,其他地區,像川藥,藏藥,貴藥,雲藥,都是一樣的。”
陳秀麗舉一反三,很快想通其中的關竅,“您這裏的檔口主要是為了展示,因為總會有外地人來采購,本地一些小規模采購的藥房或者藥廠,也可能來這裏采購其他地方的藥材,因為量小的話,他們也犯不上去產地。”
林玉琴由衷讚歎,“妹子,你腦袋瓜真好使,一點就透。”
“這做生意嘛,就是流通,南北方的藥材都是被我們這樣的市場流通在一起的。”
林玉琴站起來,輕輕敲了下牆上的營業許可證,“你可別小瞧了我們這個看著冷清的市場,97年國家下令整頓中藥材市場標準以後,我們這個大榆樹藥材市場是全國十七個驗收合格的專業市場之一,在整個東北地區都赫赫有名。”
陳秀麗這才知道市場的名字,她先前進來的急,隻看到了個大字,其他完全沒留意。
二人越聊越投機,待市場5點鍾關門時,雙方都有意猶未盡之感。
陳秀麗對林玉琴感激得無以言表,左一句感謝,右一句感謝,把林玉琴耳朵都聽煩了。
“你不用不好意思,做生意嘛,各取所需,你要是真想謝謝我,山裏的蘑菇,山野菜,榛子,山梨啥的,你多給我捎點來,我喜歡吃。”
二人分開以後,陳秀麗又搭上來時的公交車。此時迴黃泥崗的大客車早已經停發,隻有去新圖縣的車還在,陳秀麗打聽了下附近的旅館價格,心裏算了筆賬,還是迴新圖縣更劃算,能省幾十塊錢。
陳秀麗果斷踏上了迴新圖縣的客車。
第二日上午,在新圖縣客運站等車的時候,陳秀麗遇到了一個預想不到的人。
周炳仁去外地參加教育係統舉辦的管理模式交流會,此行一共走了二十多天,最遠到達浙江省的麗水市。這次交流會讓他收獲頗豐,不但和眾多教育同仁暢所欲言,還學習了更加先進的學生管理理念。
此刻周炳仁躊躇滿誌,在腦海中思索著如何在學校大刀闊斧地改革。忽然看見陳秀麗,周炳仁眼中閃過詫異之色,很快他又慌亂了起來。有道是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慌,除了賠償金的事情外,他想不到還有什麽理由能讓陳秀麗跑到縣裏來。
而陳秀麗看見周炳仁,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麽這幾次齊鳳英鬧得那麽歡都沒看到他的身影,也不知道他對齊鳳英所作所為知不知情。
“爸,看在大軍的麵上,這是我最後一次叫你。”陳秀麗隻身來到周炳仁麵前。“賠償金的事我和婆婆已經談好了,房子歸我,至於你們收到了多少錢,我也不在意了。請你轉告她,找人砸了我家玻璃的事,這一次我忍了,若還有下一次,大不了魚死網破。”
周炳仁聽得雲裏霧裏,本想擺出長輩的架勢,又見陳秀麗知曉了賠償金的事情,老臉實在掛不住,喃喃道:“你說你婆婆砸了你家的玻璃,這種缺德事沒有證據可不要亂說。”
陳秀麗嗤笑一聲,“是不是她幹的好事,你迴村裏問問就知道了。”
陳秀麗大包小包上了客車,這是她抽時間給王叔和王嬸買的禮物,她挑了一個最靠後的位置,離周炳仁遠遠的。
陳秀麗迴到家以後,把家裏積攢的藥材重新打包,用客車捎到了省城。當天林玉琴接到貨後,就把貨款給她打了迴來。陳秀麗專門去信用社查了一下,一共是2000塊錢,比她坐在家裏等人收,整整翻了一倍多。
林玉琴建議她在村裏收藥材,單憑著自己去山上挖,還不夠塞牙縫的,成不了什麽事。
陳秀麗認真想了幾個晚上,把自己這幾年攢的兩萬塊錢取了出來,然後在大門口掛上了收藥材的牌子。
陳秀麗怕村裏人不知道,專門去了一趟大隊,讓書記在廣播裏打了廣告。
村裏有人收藥材不稀奇,這些年陸陸續續有好幾戶人家都幹過這樣的營生,但是陳秀麗收就很稀奇了。她家的情況村裏人都知道,一個年輕的寡婦帶著一個孩子,她收了藥材賣哪?她自己一個人,家裏連個能搭把手的人都沒有,她能支撐起來嗎?
王萍和陳大發聽到廣播,放下地裏的活,第一時間來到陳秀麗家。
“好好的,你收藥材幹什麽?手裏有幾個錢就敢倒買倒賣,賣不出去,砸手裏可咋辦?”王萍劈頭就問。
“就是,就是。”陳大發也在一旁附和,“人家老馮家幹了很多年了,有銷路,你有嗎?”
“申南有個藥材商,可以收我的藥材,我先前已經走了兩批自己的貨,都沒問題。”陳秀麗淡淡迴應。
王萍一輩子沒做過生意,一想到做買賣,腦瓜子都開始大。她擔憂陳秀麗虧錢,“做買賣都是有賠有賺,趕上好時候掙得盆滿缽滿,趕上不好的時候賠得底朝天,你收藥材少不得要押貨押錢,家裏連個男人都沒有,你折騰它幹什麽。要我說,還不如老老實實找個對象。”
自從上次不歡而散以後,王萍再和陳秀麗說話,就有些小心翼翼。
“媽,我之前和你說過了,不要再提找對象的事了,你要是閑就去山上挖藥材去,6毛錢一斤,有多少我都要。”
王萍被說得沒臉,陳大發聽出了陳秀麗的火藥味,有些不高興,“你管她幹啥,一天天的好賴話聽不出來,走,迴家去,就像我們都欠她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