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麗挑了一個麵善的攤主,向他詢問野山參的情況。


    攤主為難地說:“誰都知道長白山的人參好,但真正的好東西沒等出山就被預定了,咱們這能有林下參就不錯,就這我還沒貨呢。”


    陳秀麗故意套他的話,“為什麽?人參既然需求量這麽大,農民咋不種呢?”


    攤主眉毛輕挑,“看你也像農村的,這事你不懂?”


    陳秀麗好脾氣的笑笑,“你眼力真好,我確實也是農村出來的,有個親戚開藥店,我過來幫忙的。”


    伸手不打笑臉人,攤主見陳秀麗態度好,也樂意和她多說上幾句。


    “是這樣的,林下參種植時間太長,需要十幾年,我老家也是農村的,所以我了解情況,農民養家糊口不容易,要生活還得供孩子上學,十幾年太長,他們等不起。”


    攤主說起自己的農村出身,頗多感慨,“也不能說農民目光短淺,這是沒辦法的事,林下參種上了得有人天天看著,耗不起,而且藥材的價格波動大,萬一趕上行情不好,十多年的心血,全白費。不過,真要是行好的時候下山,比如前幾年,那就是一筆巨款啊,幾十萬都不止。”


    陳秀麗想起了村裏大青山上的那片參園,差不多有十年了。


    將這裏的情況摸得七七八八,陳秀麗又來到先前溝通得比較好的藥材檔口。


    檔口的主人姓林,30多歲,個子不高,圓臉盤,大眼睛,是個辦事爽快的大姐。很多年以後,每每提到林姐,陳秀麗都說這是她命裏的貴人。


    林姐叫林玉琴,祖籍福建,祖上曾出過當地有名的中醫,民國時舉家北上,輾轉來到東北,如今在這片奉天大地上,也生活了近百年。


    林玉琴打量著眼前的陳秀麗,樸素的格子襯衣,一條灰色單褲,身材纖細,中等個子,一張臉倒是白白淨淨,不像她接觸過的農村人。


    “你可比我想象中年輕多了。”


    陳秀麗難掩羞澀,迎上林玉琴的目光,“農村人,結婚早。”


    林玉琴做了小半輩子藥材生意,除了藥材,南來北往,和她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人。隻看陳秀麗迎上自己目光的那一眼,她就知道,這是個強種。


    “你家是新圖縣的?你們縣裏出人參和蛤蟆油,都是值錢的東西。”


    陳秀麗點點頭,對方果然是行家,“您說的這兩樣我都沒有,我們那邊山裏藥材挺多的,像三枝九葉草,地龍骨,細辛、五味子、龍膽,貝母我每年都會挖到不少。”陳秀麗如數家珍。


    林玉琴眼前一亮,“你說的這些都是純野生,不是養殖的?”


    “對,都是我自己從山裏挖下來,洗幹淨曬幹的。”陳秀麗說完,不自覺地低下頭,“不過,量都不是很大,每年也不敢保證能有多少,您收嗎?”


    “收呀。”林玉琴爽快答道,她遞上一張塑料小板凳,引著陳秀麗坐下。


    “我每年都要從下邊收藥材,新圖縣,桓新縣,鬆遠縣,這些縣城裏都有我的收購商。”


    陳秀麗打量著林玉琴這間檔口,心中疑竇叢生。檔口的位置十分靠後,擺出來的藥材種類倒是不少,可是冷冷清清的,她在這裏坐了半天,一個顧客也沒看到,不光是她這裏,整個市場都蕭條得很,這樣的生意能賺錢?


    麵對陳秀麗的疑問,林玉琴爽朗大笑,為陳秀麗揭開了藥材生意的冰山一角。


    藥材從地裏挖出來,到做成能吃的藥,需要經過很多個環節。


    陳秀麗算是第一環節,她往上有收購商也叫中間商,不論是村裏的收購商,還是像林玉琴這樣有檔口的大收購商,他們都屬於中間商。中間商和藥廠,藥房之間還隔著一個飲片廠。所以,一顆藥材從產地出來,到最後進入藥廠,少的要倒五六手,多的十幾手的情況也是有的。


    “林姐,也就是說,你也不是直接對接的藥廠?”陳秀麗像個好奇寶寶。


    “當然不是,我的藥材一部分供給市裏一個飲片廠,一部分賣到南方,老家那邊有親戚是開藥房的。”


    陳秀麗聽得雲裏霧裏,還是不明白,“姐,我不懂,問了什麽不該問的,您別見怪。”


    她從隨身的包裹裏拿出一包幹鬆樹傘和一包猴頭菇,“這是我自己從山上撿的,給您嚐嚐。”


    林玉琴祖上是福建人,她自己卻是在東北出生,飲食習慣早已和土生土長的東北人無異。


    “我最喜歡吃小雞燉蘑菇了,你這蘑菇真好,全是蘑菇芽,買都買不到。”


    她收下陳秀麗的見麵禮,“妹子,你問吧,姐知道的能告訴你的,我都告訴你。”


    “姐,你剛才說藥材到藥廠至少要倒五六手,那藥廠為什麽不直接去產地收購呢,這每經過一手價格都會翻一些,從農民手裏收成本更低呀。”


    “因為藥材太分散了,就像你剛才說的,你沒辦法保證一年給我多少藥材,但是藥廠要的產量是固定的,他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村裏挨家挨戶收,就是我,也隻是從縣城上收,村裏我都不去呢。”


    陳秀麗恍然大悟,一個疑問解決了,馬上又有新的問題,“姐,既然你的藥材都有固定的去處,為什麽還要在這裏開檔口,我看這市場也沒什麽人,生意能好嗎?”


    林玉琴喝了口茶水,“你還真是個十萬個為什麽呀。”


    “林姐,實在不好意思,我是真的不懂,想多了解一些,給您添麻煩了。”


    林玉琴隨手從離她最近的袋子裏抓了一把,湊到陳秀麗麵前,“知道這是什麽藥材嗎?”


    陳秀麗拿起其中一片,白色的葉片,像花瓣一樣,聞上去沒什麽味道,陳秀麗用手指輕輕掐一下,卻沒掐動。


    “不認識。”陳秀麗搖搖頭。


    “這就是百合,你沒見過,也應該聽過。”


    “是百合固金丸那個百合?”陳秀麗記得家裏以前曾有過這個藥。


    “對,就是它。”林玉琴有些驚訝,“那你知道百合哪裏產的最好嗎?”


    “蘭州。”陳秀麗脫口而出。


    林玉琴更驚訝了,“看來你對藥材了解得不少嘛,怎麽總謙虛說自己什麽都不懂呢?”


    陳秀麗把額前的一縷頭發別到耳後,麵露羞赧:“家裏有一本中草藥大全,我家那口子還在的時候,沒事兒我總願意翻一翻,他走了以後,因為照顧孩子,很久沒看了。”


    輕飄飄的一句話,道出不為人知的心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秀麗山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霖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霖玥並收藏秀麗山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