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府書房,氣氛微妙。


    眾人皆默默不語,靜靜地望向諸葛亮,等待著他的迴答。


    諸葛亮一聽法正之言,麵色明顯微怔。


    隨後,他抬起持著羽扇的左手指向法正,在空中微點,側麵對馬良笑著說道:


    “哈哈哈,季常,你看孝直心中早已謀劃好我等如何北伐了……”


    馬良立即察覺到諸葛亮語氣之中稍帶不滿。這時,他不再觀望二人商議北伐之事,親身下場說道:


    “二位大兄,所言皆有道理。依我之所見,孔明之言,是為了擔憂我軍出征進退形勢;而孝直之言,亦是勿要讓我等失了戰機。”


    “因此,我等當想出一個折中的辦法才是。”


    馬良開口便是為諸葛亮找迴臉麵,隨即又捧了法正計謀,可謂是兩邊都不得罪。


    而法正則毫不在意諸葛亮言語之中的不滿之意,他暗下輕輕拍了拍徒弟後背。


    馬秉迴了神,麵帶不解之色地望向師父。隻見法正衝其眉目微挑,又努了努嘴,馬秉旋即明白自家三師父是何意思:


    這是讓自己去搞定自己的便宜老爹!


    他心道:此事當幫理,不幫親。


    隨後,馬秉起身,對父親行禮,溫聲說道:


    “父親……”


    馬良伸手虛擺了擺,迴道:“議政之時,並無父子!”


    馬秉:“……”


    他聞言麵目一怔。


    片刻過後,馬秉“擼起袖子”,笑著應下:“是!”


    隨後,馬秉清了清嗓子,向父親挑了挑眉,出乎眾人意料之外地開口說道:


    “季常將軍……”


    話音未落,眾人望著這“大逆不道”小娃娃在堂中大膽發言,皆是搖頭哈哈大笑。


    馬良顯然也是沒有意識到大兒子會如此發言,抬手摸了摸鼻子,輕咳一下,以掩飾尷尬。


    馬秉稍等房中安靜下來,繼續開口說道:


    “孔明舅父所言不無道理,雖有‘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之理,但若事事謹小慎微,瞻前顧後,必將錯失良機。”


    “上庸如今還握於我等之手,我師父之意乃是東和孫權,雖然先前荊州孫仲謀與曹魏暗通渠款。”


    “然如今我等本就將糧草備齊,以軍馬相贈,重結於好,哪怕其人不發兵北伐,亦不會再失信義,偷襲我軍。”


    馬秉言到此事,向馬良躬身行禮,道:


    “兒聽聞孫仲謀對父親極為尊重,故願請父親再次出使江東,陳情利害,此事必成矣!”


    “這……”


    馬良聞言心中猶豫,他瞥了一眼坐下的法正。


    小老頭雙目微眯,一臉得意,仿佛在說:


    汝之長子,吾之親徒。


    如今你馬季常該如何應對啊。


    諸葛亮這時開口,為馬良解圍,笑著打趣道:


    “季常,我這外甥所言倒也有幾分道理,不如你就從了他?”


    “哼!”


    馬良立馬佯怒道:“荒唐!”


    隨後,他一甩衣袖,坐迴堂下。


    諸葛亮並非不讚同出兵,隻是對於出兵的方略心中仍有計較,他倒是讚同馬良出使一事,旋即開口說道:


    “季常,無論我等北伐與否,你大抵都是要被主公派往江東以聯絡情感,我看此事你倒也推辭不得。”


    “是!”


    馬良在座位上拱手應下。


    馬秉想起先前一觀五叔的技能,眼珠一轉,起身再次開口說道:


    “諸位,秉仍有一言,還請諸君斟酌。”


    法正聞言,笑著說道:“秉兒,盡可暢所欲言!”


    “是。”


    馬秉微微躬身,望向馬謖,開口緩緩說道:


    “我等可在洛陽散布謠言,可言:‘曹丕即將篡位’,擾動洛陽之局勢,說不準有義士行‘荊軻之舉’,若曹丕身死,曹氏兄弟必如袁氏兄弟一般爭權。”


    此言落地,座下眾人紛紛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馬秉不待眾人討論,又開口說道:


    “我等亦可言:‘曹丕欲奪迴曹彰之兵權,而後殺之’,離間其兄弟二人關係,致使曹魏軍心大亂。”


    此言一出,仿佛撥動馬謖心弦,心下一空,總覺自己貌似失去了什麽。


    他輕搖了搖頭,不再思考,隨即一臉笑意,撫掌開口稱讚道:


    “侄兒所言甚是,無論成功與否,此言都會在其兄弟心中留下一道裂痕,此舉大善!”


    馬秉向便宜五叔拱手,為其立馬出言支持自己而致謝,隨後坐迴師父身旁。


    法正滿意地撫了撫愛徒腦袋,仿佛炫耀一般,得意捋著山羊胡對諸葛亮問道:


    “孔明,此舉如何?”


    “哈哈哈,後生可畏!”


    諸葛亮一開口,便是美譽,他亦支持此舉。


    馬秉聞言,麵上榮辱不驚,忙著為師父添些茶水。


    隨後,法正坐直身子,一掃書房眾人,沉聲問道:


    “諸公,不知還有何建言否?”


    這時,在一旁聽著堂中眾人議政的一青衣男子開了口,說道:


    “孝直,我有一問。”


    法正目光旋即沿著聲響望去,待看清此人麵目之時,眉頭緊皺。


    片刻過後,他伸手相邀道:


    “子初,請講。”


    劉巴旋即起身,拍拍衣袖,一套動作行雲流水。


    而後隻見他眼睛一瞪,高聲問道:“請問這軍隊的糧餉從何而來?”


    法正:“……”


    馬秉:“……”


    座下眾人聞言,皆望向師徒二人,眼神之中稍帶一絲看戲的意味,都欲看看二人如何能夠從這位漢王府庫的“錢袋子”手中掏出錢來。


    法正見劉巴一見與自己唱反調,心中直唿:


    娘咧,怎麽把這位給忘了!


    他抬手捏了捏眉心,頭疼地開口問道:“子初,如我未曾記錯,去年蜀中豐收,應當比往年多了三成稅賦,如今應該還剩不少錢糧才是。”


    劉巴聞言上前,一甩衣袖,抬手施禮,說道:


    “孝直果真是好記性,但你難道忘了,前年漢中之戰、去年吾王進位漢中王之花銷,再加之今年君侯荊州之‘賠禮’……”


    劉巴說著旋即用眼睛狠狠地瞪了馬秉一眼。


    馬秉:“……”


    他扭過頭去,撇了撇嘴,心中直唿委屈:


    醉了!


    難道是我想賠錢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銀屏,你先把刀放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好人發你一張努力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人發你一張努力卡並收藏三國:銀屏,你先把刀放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