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吳侯營中震怒,馬秉出使東吳。
三國:銀屏,你先把刀放下! 作者:好人發你一張努力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奇恥大辱啊!奇恥大辱!”
孫權怒發衝冠,在帥帳內咆哮道:“你們這群廢物,八千軍對兩千軍沒有打過,這簡直就是把我釘在恥辱柱上,讓整個吳軍都蒙羞受辱!”
帥帳內一片狼藉,竹簡散落一地,文臣武將皆跪伏在地,噤聲不語。
孫權雷霆震怒,指著諸將大罵飯桶,各種粗鄙不堪的詞匯源源不斷地從他口中湧出,一向注重修身養性的孫權罕見失了態。
雖然昨夜自己與諸葛瑾交談後,已有放劉封、關平一馬之意,為此甚至暗中做了些許準備,但今日一切皆在預料之外,他沒有想到吳軍敗的如此難堪。
自逍遙津自己斷後,被張遼率軍追殺導致戰線崩潰後,他很少再親自出現在軍陣之中,沒想到此次觀戰,竟又逢大敗,史書上會如何記載?
隻怕會是記載自己臨陣應變不足,又遭逢大敗吧!
想到此時,孫權破了大防,他猛地轉身,用力掀起麵前的案台,瞪大雙眼,怒視群臣,再次破口大罵。
下方群臣噤若寒蟬,無一人敢出言相勸,生怕惹火燒身。
此時,帥帳外傳來一聲斷斷續續的低唿:
“主公,此次戰敗全賴於我,請主公不要……咳咳……不要怪罪於諸將,在下……在下甘願接受軍法處置……咳…咳咳……”
聲音由遠及近,眾人紛紛抬頭朝帥帳門口望去,隻見兩個親隨正抬著一副擔架緩緩走入帥帳,擔架之上正是呂蒙呂子明。
呂大都督今年身體一直抱恙,非大患,隻是疥癬之疾,卻需長時間修養。
但奪取荊州一事,江東文臣大都不認可他的戰略,武將之中他又屬新貴,幾位元老雖然也想取荊州,但與他卻所思所想背道而馳,為了貫徹自己之誌,他隻得事事躬身親為。
小病拖成頑疾!
因此,年中孫權命陸遜暫代呂蒙大都督一職時,也是為了給他緩一口氣,休養一段時日。
然而,呂蒙方才經曆臨沮一役,他在陣前硬接關平三刀之時,身子已然是到了極限,此刻靜心調養或許已是無力迴天。
勞神者不壽!
孫權見呂蒙被抬進帥帳後欲起身行禮,趕忙上前扶住他,關切地道:
“子明,你怎麽不好好休養。戰場上風雲變幻,誰又能想到馬秉竟能引天雷襄助蜀軍,你快迴去養病,等你好了再為我統帥三軍!”
“咳咳……主公,蒙自起於微末,深受主公拔擢之大恩,又被主公所勸導,方有今日微薄成就……咳……現如今因我指揮不當,致使主公受此大辱,我心惴惴不安!咳咳……”
呂蒙聲音斷斷續續,每說一句都似要用盡全身力氣。
“怎敢…怎敢再耽誤主公大業!咳……如今我身體抱恙,未能為我江東再添錦繡,請主公治我之罪,再另選賢能,接任三軍大都督一職!咳……咳咳咳……”
孫權緊緊地扶住呂蒙,聽著他的言辭,腦海中不由得迴想當初自己在諸校尉之中一眼選中他,提拔他,時常勸誡他用功識字讀書,君臣之情久矣!
然而,如今卻……想到此處,孫權手上不由得加了幾分力,隨後說道:
“子明,何罪之有,自古勝敗乃兵家常事。且放寬心,此戰未分勝敗,不信我讓諸將匯報各營士卒情況、器具戰損情況!”
孫權隨即命令各將匯報,八千餘人,吳軍一共折損不到八百餘人,雖然護衛帥車旁的周泰部陣亡人數最多,但都是步軍,又如何防的住騎兵的衝殺呢?
情有可原!
呂大都督咳嗽不止,孫權趕忙扶他躺好,隨即再次出言安慰一番,命士卒趕快抬迴營帳歇息,又令軍醫速去診治。
呂蒙被抬走之後,不遑多時,帳外守衛前來稟報,蜀軍劉封、馬秉前來出使。
孫權心中怒火再起,當即下命,“左右,將二人擒下,明日辰時轅門斬首祭旗,諸將各自整軍,明日隨我一同出征!”
一直沉默寡言的諸葛瑾聽後當即出列,道:“主公息怒,交戰前,主公與劉封有約,此刻不如聽聽他們來此何意?”
“更何況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若主公斬了二人,豈不是要背負不信的罵名!請主公三思啊!”
“請主公三思!”與諸葛瑾平日要好的文臣、武將皆出言勸諫。
孫權麵沉似水望著勸諫的臣子,此時心中正嘀咕:關羽到底是殺還是放?
呂蒙的病情,軍醫向他匯報過,他知呂子明時日或許不多了,因此他對關羽去留一事正為猶豫之中。
算了,名聲還是比較重要滴!先看看來使所為何事。
“帶人進來,我倒要看看他們還要耍什麽小把戲?”
諸葛瑾趕忙請命帶人,孫權背過身去,沒說準或是不準,諸葛瑾心一狠,一咬牙,出帥帳親自迎接。
待見到劉封、馬秉二人,他上前一把抓住馬秉,將二人引至一旁僻靜處,低聲道:“大侄子,事有變故!”
頓時二人放慢了腳步,馬秉反握住諸葛瑾的手,不解地問道:“子瑜伯伯,不知有何變故?”
“大都督病倒了!看樣子似是重疾,或許命不久矣!”
一道低聲輕吟,猶如惡魔詛咒直插馬秉心窩。
他雙手一砸,暗道:“壞了!玩兒脫了!呂子明啊呂子明!你早不病晚不病,偏偏這個時候病倒,老天玩兒我!”
呂蒙一死,江東短時間必然再度調整戰略,關羽雖老,但休養一段時日或許仍可為三軍統帥。
若孫權知呂蒙命不久矣,即便自己開出花一樣的條件,他也不會放關羽迴川!
娘希匹,怎麽這麽難,折騰一大圈又迴到原點!
不愧是地獄本!
要不幹脆不迴川了?做客江東?
不行!不行!
自己降了此生或許還有機會迴川,但以二爺的脾氣秉性必不會同意。
一來二去又成死境!
劉封站在一旁沒有發聲,靜靜等著馬秉思考對策。
這時,諸葛瑾推了推馬秉,道:“賢侄,不如降了吳侯吧!我替你等美言幾句,吳侯必會寬待你等!也可保全性命,不至於身死他鄉!”
死!
對對對,身死!
既然呂蒙活不久,那二爺也可以命不久矣!
有救了!有救了!
馬秉想通其中環節,當下迴道:
“子瑜伯伯,我曾聽聞君侯有言: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隕,名可垂於竹帛也!”
“這亦是我的誌向!”
孫權怒發衝冠,在帥帳內咆哮道:“你們這群廢物,八千軍對兩千軍沒有打過,這簡直就是把我釘在恥辱柱上,讓整個吳軍都蒙羞受辱!”
帥帳內一片狼藉,竹簡散落一地,文臣武將皆跪伏在地,噤聲不語。
孫權雷霆震怒,指著諸將大罵飯桶,各種粗鄙不堪的詞匯源源不斷地從他口中湧出,一向注重修身養性的孫權罕見失了態。
雖然昨夜自己與諸葛瑾交談後,已有放劉封、關平一馬之意,為此甚至暗中做了些許準備,但今日一切皆在預料之外,他沒有想到吳軍敗的如此難堪。
自逍遙津自己斷後,被張遼率軍追殺導致戰線崩潰後,他很少再親自出現在軍陣之中,沒想到此次觀戰,竟又逢大敗,史書上會如何記載?
隻怕會是記載自己臨陣應變不足,又遭逢大敗吧!
想到此時,孫權破了大防,他猛地轉身,用力掀起麵前的案台,瞪大雙眼,怒視群臣,再次破口大罵。
下方群臣噤若寒蟬,無一人敢出言相勸,生怕惹火燒身。
此時,帥帳外傳來一聲斷斷續續的低唿:
“主公,此次戰敗全賴於我,請主公不要……咳咳……不要怪罪於諸將,在下……在下甘願接受軍法處置……咳…咳咳……”
聲音由遠及近,眾人紛紛抬頭朝帥帳門口望去,隻見兩個親隨正抬著一副擔架緩緩走入帥帳,擔架之上正是呂蒙呂子明。
呂大都督今年身體一直抱恙,非大患,隻是疥癬之疾,卻需長時間修養。
但奪取荊州一事,江東文臣大都不認可他的戰略,武將之中他又屬新貴,幾位元老雖然也想取荊州,但與他卻所思所想背道而馳,為了貫徹自己之誌,他隻得事事躬身親為。
小病拖成頑疾!
因此,年中孫權命陸遜暫代呂蒙大都督一職時,也是為了給他緩一口氣,休養一段時日。
然而,呂蒙方才經曆臨沮一役,他在陣前硬接關平三刀之時,身子已然是到了極限,此刻靜心調養或許已是無力迴天。
勞神者不壽!
孫權見呂蒙被抬進帥帳後欲起身行禮,趕忙上前扶住他,關切地道:
“子明,你怎麽不好好休養。戰場上風雲變幻,誰又能想到馬秉竟能引天雷襄助蜀軍,你快迴去養病,等你好了再為我統帥三軍!”
“咳咳……主公,蒙自起於微末,深受主公拔擢之大恩,又被主公所勸導,方有今日微薄成就……咳……現如今因我指揮不當,致使主公受此大辱,我心惴惴不安!咳咳……”
呂蒙聲音斷斷續續,每說一句都似要用盡全身力氣。
“怎敢…怎敢再耽誤主公大業!咳……如今我身體抱恙,未能為我江東再添錦繡,請主公治我之罪,再另選賢能,接任三軍大都督一職!咳……咳咳咳……”
孫權緊緊地扶住呂蒙,聽著他的言辭,腦海中不由得迴想當初自己在諸校尉之中一眼選中他,提拔他,時常勸誡他用功識字讀書,君臣之情久矣!
然而,如今卻……想到此處,孫權手上不由得加了幾分力,隨後說道:
“子明,何罪之有,自古勝敗乃兵家常事。且放寬心,此戰未分勝敗,不信我讓諸將匯報各營士卒情況、器具戰損情況!”
孫權隨即命令各將匯報,八千餘人,吳軍一共折損不到八百餘人,雖然護衛帥車旁的周泰部陣亡人數最多,但都是步軍,又如何防的住騎兵的衝殺呢?
情有可原!
呂大都督咳嗽不止,孫權趕忙扶他躺好,隨即再次出言安慰一番,命士卒趕快抬迴營帳歇息,又令軍醫速去診治。
呂蒙被抬走之後,不遑多時,帳外守衛前來稟報,蜀軍劉封、馬秉前來出使。
孫權心中怒火再起,當即下命,“左右,將二人擒下,明日辰時轅門斬首祭旗,諸將各自整軍,明日隨我一同出征!”
一直沉默寡言的諸葛瑾聽後當即出列,道:“主公息怒,交戰前,主公與劉封有約,此刻不如聽聽他們來此何意?”
“更何況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若主公斬了二人,豈不是要背負不信的罵名!請主公三思啊!”
“請主公三思!”與諸葛瑾平日要好的文臣、武將皆出言勸諫。
孫權麵沉似水望著勸諫的臣子,此時心中正嘀咕:關羽到底是殺還是放?
呂蒙的病情,軍醫向他匯報過,他知呂子明時日或許不多了,因此他對關羽去留一事正為猶豫之中。
算了,名聲還是比較重要滴!先看看來使所為何事。
“帶人進來,我倒要看看他們還要耍什麽小把戲?”
諸葛瑾趕忙請命帶人,孫權背過身去,沒說準或是不準,諸葛瑾心一狠,一咬牙,出帥帳親自迎接。
待見到劉封、馬秉二人,他上前一把抓住馬秉,將二人引至一旁僻靜處,低聲道:“大侄子,事有變故!”
頓時二人放慢了腳步,馬秉反握住諸葛瑾的手,不解地問道:“子瑜伯伯,不知有何變故?”
“大都督病倒了!看樣子似是重疾,或許命不久矣!”
一道低聲輕吟,猶如惡魔詛咒直插馬秉心窩。
他雙手一砸,暗道:“壞了!玩兒脫了!呂子明啊呂子明!你早不病晚不病,偏偏這個時候病倒,老天玩兒我!”
呂蒙一死,江東短時間必然再度調整戰略,關羽雖老,但休養一段時日或許仍可為三軍統帥。
若孫權知呂蒙命不久矣,即便自己開出花一樣的條件,他也不會放關羽迴川!
娘希匹,怎麽這麽難,折騰一大圈又迴到原點!
不愧是地獄本!
要不幹脆不迴川了?做客江東?
不行!不行!
自己降了此生或許還有機會迴川,但以二爺的脾氣秉性必不會同意。
一來二去又成死境!
劉封站在一旁沒有發聲,靜靜等著馬秉思考對策。
這時,諸葛瑾推了推馬秉,道:“賢侄,不如降了吳侯吧!我替你等美言幾句,吳侯必會寬待你等!也可保全性命,不至於身死他鄉!”
死!
對對對,身死!
既然呂蒙活不久,那二爺也可以命不久矣!
有救了!有救了!
馬秉想通其中環節,當下迴道:
“子瑜伯伯,我曾聽聞君侯有言: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隕,名可垂於竹帛也!”
“這亦是我的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