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種地是個精細活!
我那被老祖宗圍觀的現代生活! 作者:寒穀迴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種地是個精細活!
“輔機你看看,印度?”
唐太宗那個激動得不能自已,總算是找到一塊好地了!
“陛下,這天竺可真是個好地方啊!”
長孫無忌也是興奮無比,終於又有大事忙活了。
武將們更是一個個憋得臉紅脖子粗的:
不知道陛下準備什麽時候動手?
能不能讓本將軍帶兵出征,早點打下來,保不準今年還能再種一季糧食呢!
朱元璋同樣的兩眼放光:糧食,都是糧食啊!
有了這樣一塊地,何愁糧食不夠吃啊!
【看完了世界主要的耕地分布,現在來看看咱們華夏自家的農耕情況。】
一說到自家的,人們可激動了。
班潯特意放大地圖,一一介紹給人們看,說不定能幫助他們早日開發出更多的耕地,種出更多的糧食!
【這裏是後世華夏的東北部,這的黑土地是出了名的肥沃,那也是我國的糧倉之一。
這裏的農場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大豆等農作物。】
一張張照片衝擊人們的眼球,一馬平川的田野上綠油油的稻田、玉米地一望無際。
這稻子長得可真茂盛,還有這個就是玉米啊?
這個穗穗可真大,一看就是個豐收年。
【在這裏每年的7月份都是最忙碌的季節,這個時候的水稻最容易患一種病。
一旦患上那當年的收成會大大減少,這種病症叫稻瘟病。】
還以為隻有人會患病呢,原來這稻子也會患病的?
人們一臉的擔心,能不能像治人一樣也給稻子治治病,減產了可是會死人的!
【這稻瘟病難以根治,隻能提前預防。
因此在稻子開始抽穗的10天時間內,要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預防稻瘟病的發生。】
人們總算可以鬆了一口氣了,雖然不能根治,但是能預防也挺好的!
在稻子抽穗的10天內是關鍵期能預防稻瘟病發生。
農家弟子跟黔首們在田野上一臉的著急:
怎麽樣才能預防呢?我們能不能也跟著學學?
還有你們後世的稻田怎麽這麽大啊!
你們需要多少賃農幫忙幹活呢?
不知到要收多少租子?我們也想租這麽大一塊地,
到時候肯定能收很多糧食,就不用擔心餓死人了!
治病也要給稻子下藥吧,要多少人幹活才能在10天內把這麽大的田地全部藥過一遍?
朱元璋一臉的感傷:
多好的田地啊!要是咱爹娘當初有一小塊就好了,都不至於餓死啊!
【一輛農用直升機從遠方飛來就這麽水靈靈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農場工作人員把調好的藥水有條不紊地裝上飛機,飛行員隨後駕駛著飛機開始了航發噴灑。
隻見一道道的藥水從飛機兩側的機翼上噴灑而出飄向底下的稻田。】
飛機噴藥的出現讓天幕下的人們徹底鴉雀無聲了。
老百姓還想著學習學習呢,這是能飛上天的飛機啊,就告訴我該怎麽學?
這完全行不通啊,難道隻能是黃粱一夢?
君臣們也隻能無奈歎氣:真的隻能看看啊!也不知道墨家那邊能不能造出來?
要是能造出來就好了,這飛機一看就是有大用途的,軍事、驛站通信都是大有可為!
武將們更是想吃了興奮劑一般亢奮:
陛下,要是能有這飛機輔助,我能帶兵把世界上能種地的地方都打下來!
墨家更是震驚:這不是我們的飛天夢嗎?
原來上天真的不是夢!
可惜,現在的他們也造不出來。
不是他們不努力,沒誌氣,而是他們根本就是無從下手啊!
就算是想學也不知道從哪開始啊。
更絕望的是老百姓們:後世人連撒個藥都用上飛機了,那收割的時候肯定也有更方便快捷的機器吧!
有這麽高效率的工具輔助種地,這後世人幹一天的活抵咱們拚死拚活的趕上一個月了。
難怪人家能種出來這麽多的糧食!
這是咱們羨慕不來的,認命吧!
不過跟後世人多學點種地的小竅門也是好的,說不定年底了真的多收幾鬥糧那多好啊!
【噴灑藥水需要注意天氣,最好是天氣好的時候噴藥。
因為下雨前1個時辰噴的話雨水衝刷會稀釋藥性,
大風天會把藥吹走,這樣防治的作用大打折扣。】
有這麽多的講究啊,難怪後世人要開辦專門的農學校教授知識
【還有要培優育種,合理密植,作物套種,
適度的增加土壤肥力,各種農家肥的製作方法,
農作物生長的各個時段對土壤、水分光照的需求不同。】
班潯特意搜了一些關於耕種的基礎知識視頻,簡單易操作保準人們可以運用於實際中去。
老農們直唿長見識了,原來種地還是一個精細活啊!
培優育種,我們怎麽沒想到呢!
多簡單好理解啊,就像人一樣,爹娘長的漂亮的生的兒女也醜不到哪去?
那咱就把最大、最飽滿、最粗壯的那些作物留種種下去,那來年不就可以收獲像種子一樣大顆、飽滿的糧食啦?
這施肥、增肥不就像人一樣,餓了要吃,瘦了就買點肉或者吃點好的補一補!
農官、掌管農業的人們也是一臉受教,那筆掄的冒煙,生怕漏掉哪一步。
一位扛著鋤頭的老農忍不住感歎出聲:
種地單單有一把子死力也行不通啊,這裏頭的學問跟那些之乎者也相比,
也簡單不到哪去了!
我看誰還再敢說種地是個簡單活,有手就行啦?
一旁的人瘋狂點頭應和:
就單單說培優育種、風力等級什麽,問問那些整天之乎者也的讀書人,他們能說出來個一二三四嗎?
哎呀,你這老頭不是為難人嗎,那些讀書人連野草跟麥子都分不清。
人們還在調笑著,天幕又換了一個場景。
【從高空俯視,一望無際的田野裏一片金黃,這是豐收的季節啊,讓人看得心曠神怡!
隨著長鏡頭慢慢地拉進,這麽大一串稻穗,上麵全是飽滿的稻穀,
把禾苗都壓完了腰,不用稱就知道收獲喜人啊!
收割機轟轟轟開過,瞬間整齊有序地倒下一片稻杆,
這效率怕是他們拍馬也趕不上啊,難怪後世門人餓肚子了。】
看到這一幕滿臉滄桑的老農控製不住眼淚“大豐收啊,真美啊!”
朱元璋更是直接從龍椅上站起來,顫抖著雙手滿臉不可置信“這是真的……”
“輔機你看看,印度?”
唐太宗那個激動得不能自已,總算是找到一塊好地了!
“陛下,這天竺可真是個好地方啊!”
長孫無忌也是興奮無比,終於又有大事忙活了。
武將們更是一個個憋得臉紅脖子粗的:
不知道陛下準備什麽時候動手?
能不能讓本將軍帶兵出征,早點打下來,保不準今年還能再種一季糧食呢!
朱元璋同樣的兩眼放光:糧食,都是糧食啊!
有了這樣一塊地,何愁糧食不夠吃啊!
【看完了世界主要的耕地分布,現在來看看咱們華夏自家的農耕情況。】
一說到自家的,人們可激動了。
班潯特意放大地圖,一一介紹給人們看,說不定能幫助他們早日開發出更多的耕地,種出更多的糧食!
【這裏是後世華夏的東北部,這的黑土地是出了名的肥沃,那也是我國的糧倉之一。
這裏的農場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大豆等農作物。】
一張張照片衝擊人們的眼球,一馬平川的田野上綠油油的稻田、玉米地一望無際。
這稻子長得可真茂盛,還有這個就是玉米啊?
這個穗穗可真大,一看就是個豐收年。
【在這裏每年的7月份都是最忙碌的季節,這個時候的水稻最容易患一種病。
一旦患上那當年的收成會大大減少,這種病症叫稻瘟病。】
還以為隻有人會患病呢,原來這稻子也會患病的?
人們一臉的擔心,能不能像治人一樣也給稻子治治病,減產了可是會死人的!
【這稻瘟病難以根治,隻能提前預防。
因此在稻子開始抽穗的10天時間內,要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預防稻瘟病的發生。】
人們總算可以鬆了一口氣了,雖然不能根治,但是能預防也挺好的!
在稻子抽穗的10天內是關鍵期能預防稻瘟病發生。
農家弟子跟黔首們在田野上一臉的著急:
怎麽樣才能預防呢?我們能不能也跟著學學?
還有你們後世的稻田怎麽這麽大啊!
你們需要多少賃農幫忙幹活呢?
不知到要收多少租子?我們也想租這麽大一塊地,
到時候肯定能收很多糧食,就不用擔心餓死人了!
治病也要給稻子下藥吧,要多少人幹活才能在10天內把這麽大的田地全部藥過一遍?
朱元璋一臉的感傷:
多好的田地啊!要是咱爹娘當初有一小塊就好了,都不至於餓死啊!
【一輛農用直升機從遠方飛來就這麽水靈靈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農場工作人員把調好的藥水有條不紊地裝上飛機,飛行員隨後駕駛著飛機開始了航發噴灑。
隻見一道道的藥水從飛機兩側的機翼上噴灑而出飄向底下的稻田。】
飛機噴藥的出現讓天幕下的人們徹底鴉雀無聲了。
老百姓還想著學習學習呢,這是能飛上天的飛機啊,就告訴我該怎麽學?
這完全行不通啊,難道隻能是黃粱一夢?
君臣們也隻能無奈歎氣:真的隻能看看啊!也不知道墨家那邊能不能造出來?
要是能造出來就好了,這飛機一看就是有大用途的,軍事、驛站通信都是大有可為!
武將們更是想吃了興奮劑一般亢奮:
陛下,要是能有這飛機輔助,我能帶兵把世界上能種地的地方都打下來!
墨家更是震驚:這不是我們的飛天夢嗎?
原來上天真的不是夢!
可惜,現在的他們也造不出來。
不是他們不努力,沒誌氣,而是他們根本就是無從下手啊!
就算是想學也不知道從哪開始啊。
更絕望的是老百姓們:後世人連撒個藥都用上飛機了,那收割的時候肯定也有更方便快捷的機器吧!
有這麽高效率的工具輔助種地,這後世人幹一天的活抵咱們拚死拚活的趕上一個月了。
難怪人家能種出來這麽多的糧食!
這是咱們羨慕不來的,認命吧!
不過跟後世人多學點種地的小竅門也是好的,說不定年底了真的多收幾鬥糧那多好啊!
【噴灑藥水需要注意天氣,最好是天氣好的時候噴藥。
因為下雨前1個時辰噴的話雨水衝刷會稀釋藥性,
大風天會把藥吹走,這樣防治的作用大打折扣。】
有這麽多的講究啊,難怪後世人要開辦專門的農學校教授知識
【還有要培優育種,合理密植,作物套種,
適度的增加土壤肥力,各種農家肥的製作方法,
農作物生長的各個時段對土壤、水分光照的需求不同。】
班潯特意搜了一些關於耕種的基礎知識視頻,簡單易操作保準人們可以運用於實際中去。
老農們直唿長見識了,原來種地還是一個精細活啊!
培優育種,我們怎麽沒想到呢!
多簡單好理解啊,就像人一樣,爹娘長的漂亮的生的兒女也醜不到哪去?
那咱就把最大、最飽滿、最粗壯的那些作物留種種下去,那來年不就可以收獲像種子一樣大顆、飽滿的糧食啦?
這施肥、增肥不就像人一樣,餓了要吃,瘦了就買點肉或者吃點好的補一補!
農官、掌管農業的人們也是一臉受教,那筆掄的冒煙,生怕漏掉哪一步。
一位扛著鋤頭的老農忍不住感歎出聲:
種地單單有一把子死力也行不通啊,這裏頭的學問跟那些之乎者也相比,
也簡單不到哪去了!
我看誰還再敢說種地是個簡單活,有手就行啦?
一旁的人瘋狂點頭應和:
就單單說培優育種、風力等級什麽,問問那些整天之乎者也的讀書人,他們能說出來個一二三四嗎?
哎呀,你這老頭不是為難人嗎,那些讀書人連野草跟麥子都分不清。
人們還在調笑著,天幕又換了一個場景。
【從高空俯視,一望無際的田野裏一片金黃,這是豐收的季節啊,讓人看得心曠神怡!
隨著長鏡頭慢慢地拉進,這麽大一串稻穗,上麵全是飽滿的稻穀,
把禾苗都壓完了腰,不用稱就知道收獲喜人啊!
收割機轟轟轟開過,瞬間整齊有序地倒下一片稻杆,
這效率怕是他們拍馬也趕不上啊,難怪後世門人餓肚子了。】
看到這一幕滿臉滄桑的老農控製不住眼淚“大豐收啊,真美啊!”
朱元璋更是直接從龍椅上站起來,顫抖著雙手滿臉不可置信“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