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逼瘋太子有什麽好處?
我那被老祖宗圍觀的現代生活! 作者:寒穀迴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武帝聽到的班潯的吐槽也是深以為然的點點頭:就是啊,想我劉家兒郎都是殺伐果斷的主,據兒怎麽就搞特殊了呢?
不跟上老祖宗的步伐,看吧吃大虧了!
【皇太子的政敵們在漢武帝的心中埋下了懷疑的種子,接下來的計劃就好操作了。
與此同時,作為太子最強助力的大將軍跟冠軍侯已經去世,政敵們巧妙地利用漢武帝忌憚外戚這個點成功地讓皇太子身後的衛家和公孫家在漢武帝心裏落下不安分的印象。】
天幕下的衛家跟公孫家都慌了,著急忙慌地往皇宮趕去,要跟陛下、皇後表決心。
【政敵們利用巫蠱順利地連根拔起衛家跟公孫家一眾人等,至此皇太子身後已無像樣勢力支持。
不多久,漢武帝出遊甘泉宮恰巧生病。
政敵們怎會放過這搬倒太子的絕好時機,開始散播謠言是有人在利用巫蠱詛咒陛下,接著收到漢武帝的命令徹查此事。理所當然的一切線索指向太子,他們最終在太子的東宮找到了桐木人偶。】
劉據望向天幕,喃喃道:怎麽會這樣?我怎麽可能會詛咒父皇?
【劉據看到人偶的出現驚恐萬分,又因為漢武帝在甘泉宮養病,太子一時間無法及時地漢武帝陳情自證清白,同時更是害怕自己成為第二個扶蘇。
頭腦一熱開始下令抓捕陷害他的人,跟衛皇後裏外配合直接控製了成安!】
始皇帝本來看得正興起,突然提到扶蘇,還是在這種情況下。
皺緊眉頭,難道扶蘇也會被奸佞害死嗎?那我大秦下一代掌權人會是誰?
始皇帝扒拉了一遍自己的兒子們,沒有那個比較出挑啊,天資都挺一般的,也就扶蘇矮個子裏麵拔高個。
再說了這扶蘇生性仁愛,他們幾兄弟一向親厚,也幹不出兄弟鬩牆的事來啊!
還有始皇帝腦子已轉可是看出來一點門道:這什麽漢武帝的怕不是在借刀殺人吧?
都當上皇帝了,那些奸佞小人的小把戲能把他蒙蔽了?
這拙劣的手段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不但沒把人處理了,還把人留在身邊。
估計這些人就是這位漢武帝手裏的一把刀子吧,專門捅向太子、外戚!
想清楚了這一點,始皇帝就沒再把心思放在這位大漢的皇太子身上了。
畢竟這大漢跟他大秦又沒啥關係,還不如把心思放在怎麽發展大秦上,實現萬世永昌的偉業有意義!
就是這扶蘇之死實在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不同於大秦人們隻是擔憂扶蘇的死因,漢朝這邊可是炸開鍋了。
皇太子跟衛皇後控製了長安城,那可是謀反啊!
無論因何而起,這都是板上釘釘的謀反啊!
謀反意味著少不了流血,政變伴隨著殺戮,不知道又要有多少無辜之人受牽連了?
百姓們對於奸佞深惡痛絕,在心裏都快把那些陷害太子的人罵出花了。
【奸佞們事先安排了人,跑出長安,把太子的所作所為告到漢武帝麵前。
最初漢武帝沒有第一時間選擇相信,又派使臣迴長安召迴太子當麵問清楚緣由。
可惜使臣因為害怕並沒有進入長安,轉了一圈並迴到漢武帝跟前喊救命聲稱太子確實在造反。
終於在政敵天衣無縫的計劃下,漢武帝深信太子是真的想要造反。
皇太子的武裝力量哪能跟皇帝相比,很快的太子兵敗,倉皇出逃。
在城外被一戶農家收留,因不想連累無辜百姓,太子自盡而亡,緊接著太子一係全被害死,包括跟他出逃的皇孫,留在長安的家人、門客皆無一幸免!
等把事情平息,相關的人都殺完了,漢武帝才弄清楚太子為何要謀反。
怒不可遏的漢武帝對參與了這一係列動作的官員施以極刑,因太子的死牽連了很多人,聽說支持太子的、中立的,反對太子的都被殺了。
同時又安排人修健了思子宮、歸來望思台思念自己慘死的皇太子
這就是我們的悲情太子劉據!】
感性的拉百姓們為這位悲情太子拘了一把同情淚:好好的一個太子,皇位沒坐上反到把命丟了。
在落難之際還有百姓願意不顧生命危險施以援手,說明這是一位頂頂好的太子了,可惜就是好人不長命,不然那曆史上估計會又多一位明君啦!
“好了,悲情的太子咱們看過了,再來看看封建皇朝最後一位太子。
曆史上唯一一位被兩立兩廢的太子!據說啊他老爹晚年還打算第三次立他,但是因為身體原因沒能實行,有點可惜了,這太子還是挺優秀的,被逼瘋了。”
立太子還能這麽玩兒?
清以前曆朝曆代的帝皇們一臉懵逼,搞不懂這後世立太子這麽隨意的嗎?
【這位倒黴悲催的太子就是大清朝的愛新覺羅胤礽!
康麻子對麻保這扭曲的感情啊,估計是沒人理解得了。
對了解釋一下,康麻子是網友們對康熙帝的戲稱,因為他生過天花,臉上長滿麻子。
因為太子小字保成,又是康熙帝的寶貝,戲稱麻保】
清以前的皇帝(當然除了元朝):愛新覺羅?這是外族占領了中原大地?
後世這些不爭氣的玩意兒,居然讓外族人統治了!
特別是剛剛推翻元的統治,建立大明朝的朱元璋,見此那叫一個怒其不爭,心裏更是暗暗想道:這丟了漢人江上的人及是罪該萬死!
大清朝。
康熙帝看到有人惡搞他們父子倆的名字,一臉怒容,恨不得把班潯淩遲處死。
皇帝的威嚴是能觸犯的嗎?
天子發怒,其他人都習慣性的跪下請罪了,徒留突兀站著的太子。
現在還算是皇帝跟太子的熱戀期,清太子胤礽想不明白:自己為何會被最寵愛自己的皇阿瑪二立二廢?
目前父子倆的關係還沒惡化,自己的太子之位還是穩若金湯,將來的自己到底幹了什麽何至於會被二立二廢?還有既然廢了一次為何又要立第二次?
胤礽現在光是想想就頭皮發麻,若真到了那一步保不準自己會被逼瘋的!
很想問康熙一句逼瘋一個太子有什麽好處?
不跟上老祖宗的步伐,看吧吃大虧了!
【皇太子的政敵們在漢武帝的心中埋下了懷疑的種子,接下來的計劃就好操作了。
與此同時,作為太子最強助力的大將軍跟冠軍侯已經去世,政敵們巧妙地利用漢武帝忌憚外戚這個點成功地讓皇太子身後的衛家和公孫家在漢武帝心裏落下不安分的印象。】
天幕下的衛家跟公孫家都慌了,著急忙慌地往皇宮趕去,要跟陛下、皇後表決心。
【政敵們利用巫蠱順利地連根拔起衛家跟公孫家一眾人等,至此皇太子身後已無像樣勢力支持。
不多久,漢武帝出遊甘泉宮恰巧生病。
政敵們怎會放過這搬倒太子的絕好時機,開始散播謠言是有人在利用巫蠱詛咒陛下,接著收到漢武帝的命令徹查此事。理所當然的一切線索指向太子,他們最終在太子的東宮找到了桐木人偶。】
劉據望向天幕,喃喃道:怎麽會這樣?我怎麽可能會詛咒父皇?
【劉據看到人偶的出現驚恐萬分,又因為漢武帝在甘泉宮養病,太子一時間無法及時地漢武帝陳情自證清白,同時更是害怕自己成為第二個扶蘇。
頭腦一熱開始下令抓捕陷害他的人,跟衛皇後裏外配合直接控製了成安!】
始皇帝本來看得正興起,突然提到扶蘇,還是在這種情況下。
皺緊眉頭,難道扶蘇也會被奸佞害死嗎?那我大秦下一代掌權人會是誰?
始皇帝扒拉了一遍自己的兒子們,沒有那個比較出挑啊,天資都挺一般的,也就扶蘇矮個子裏麵拔高個。
再說了這扶蘇生性仁愛,他們幾兄弟一向親厚,也幹不出兄弟鬩牆的事來啊!
還有始皇帝腦子已轉可是看出來一點門道:這什麽漢武帝的怕不是在借刀殺人吧?
都當上皇帝了,那些奸佞小人的小把戲能把他蒙蔽了?
這拙劣的手段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不但沒把人處理了,還把人留在身邊。
估計這些人就是這位漢武帝手裏的一把刀子吧,專門捅向太子、外戚!
想清楚了這一點,始皇帝就沒再把心思放在這位大漢的皇太子身上了。
畢竟這大漢跟他大秦又沒啥關係,還不如把心思放在怎麽發展大秦上,實現萬世永昌的偉業有意義!
就是這扶蘇之死實在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不同於大秦人們隻是擔憂扶蘇的死因,漢朝這邊可是炸開鍋了。
皇太子跟衛皇後控製了長安城,那可是謀反啊!
無論因何而起,這都是板上釘釘的謀反啊!
謀反意味著少不了流血,政變伴隨著殺戮,不知道又要有多少無辜之人受牽連了?
百姓們對於奸佞深惡痛絕,在心裏都快把那些陷害太子的人罵出花了。
【奸佞們事先安排了人,跑出長安,把太子的所作所為告到漢武帝麵前。
最初漢武帝沒有第一時間選擇相信,又派使臣迴長安召迴太子當麵問清楚緣由。
可惜使臣因為害怕並沒有進入長安,轉了一圈並迴到漢武帝跟前喊救命聲稱太子確實在造反。
終於在政敵天衣無縫的計劃下,漢武帝深信太子是真的想要造反。
皇太子的武裝力量哪能跟皇帝相比,很快的太子兵敗,倉皇出逃。
在城外被一戶農家收留,因不想連累無辜百姓,太子自盡而亡,緊接著太子一係全被害死,包括跟他出逃的皇孫,留在長安的家人、門客皆無一幸免!
等把事情平息,相關的人都殺完了,漢武帝才弄清楚太子為何要謀反。
怒不可遏的漢武帝對參與了這一係列動作的官員施以極刑,因太子的死牽連了很多人,聽說支持太子的、中立的,反對太子的都被殺了。
同時又安排人修健了思子宮、歸來望思台思念自己慘死的皇太子
這就是我們的悲情太子劉據!】
感性的拉百姓們為這位悲情太子拘了一把同情淚:好好的一個太子,皇位沒坐上反到把命丟了。
在落難之際還有百姓願意不顧生命危險施以援手,說明這是一位頂頂好的太子了,可惜就是好人不長命,不然那曆史上估計會又多一位明君啦!
“好了,悲情的太子咱們看過了,再來看看封建皇朝最後一位太子。
曆史上唯一一位被兩立兩廢的太子!據說啊他老爹晚年還打算第三次立他,但是因為身體原因沒能實行,有點可惜了,這太子還是挺優秀的,被逼瘋了。”
立太子還能這麽玩兒?
清以前曆朝曆代的帝皇們一臉懵逼,搞不懂這後世立太子這麽隨意的嗎?
【這位倒黴悲催的太子就是大清朝的愛新覺羅胤礽!
康麻子對麻保這扭曲的感情啊,估計是沒人理解得了。
對了解釋一下,康麻子是網友們對康熙帝的戲稱,因為他生過天花,臉上長滿麻子。
因為太子小字保成,又是康熙帝的寶貝,戲稱麻保】
清以前的皇帝(當然除了元朝):愛新覺羅?這是外族占領了中原大地?
後世這些不爭氣的玩意兒,居然讓外族人統治了!
特別是剛剛推翻元的統治,建立大明朝的朱元璋,見此那叫一個怒其不爭,心裏更是暗暗想道:這丟了漢人江上的人及是罪該萬死!
大清朝。
康熙帝看到有人惡搞他們父子倆的名字,一臉怒容,恨不得把班潯淩遲處死。
皇帝的威嚴是能觸犯的嗎?
天子發怒,其他人都習慣性的跪下請罪了,徒留突兀站著的太子。
現在還算是皇帝跟太子的熱戀期,清太子胤礽想不明白:自己為何會被最寵愛自己的皇阿瑪二立二廢?
目前父子倆的關係還沒惡化,自己的太子之位還是穩若金湯,將來的自己到底幹了什麽何至於會被二立二廢?還有既然廢了一次為何又要立第二次?
胤礽現在光是想想就頭皮發麻,若真到了那一步保不準自己會被逼瘋的!
很想問康熙一句逼瘋一個太子有什麽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