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悲情太子!
我那被老祖宗圍觀的現代生活! 作者:寒穀迴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哥是個短命的,那這皇位我還是很有機會的!
看看自己父皇不就是從那建文帝那裏奪來的嗎?
“父皇,您一直讓大哥減重,注意身體,但是昨兒個我跟二哥還看見大哥抱著一個大豬蹄啃呢!
他還自己一個人吃得香,從沒說過要分我們一口”老三趙王朱高燧表麵上是告狀大哥吃獨食,沒有兄友弟恭,實際暗搓搓的說:父皇您看,大哥一點都不聽您的話!
朱棣一言難盡地看著這兩兄弟:都是不省心的玩意兒!
“你們去監督老大,半個月不減掉20斤,你們三兄弟一塊受罰!”
眼不見心不煩,朱棣把兩兒子打發走了,又擔心自己走後,兒子、孫子會不會像當初的自己一樣?
太子妃張氏一聽夫君的壽元竟是如此短,不由得擔心起來,既擔憂夫君的身體,也憂愁太子府今後的處境。
然而當事人的太子朱高熾才不管什麽壽元如何呢,現在隻想好好地吃一頓好的。
他知道今天過後,不,可能下一刻起他隻能吃青菜豆腐那種沒有一絲油水的減重餐了。
父皇、太子妃說不定正在來的路上,想到這朱高熾夾起一隻燒雞腿就吃,當然還有旁邊那個肥而不膩的大肘子也不能落下了。
“大哥,弟弟們來看你了,父皇說了要你半個月減重20斤。”
漢王朱高煦帶著弟弟急匆匆地來了,難得見一次老大吃癟,可不能錯過了,再說了父皇都下命令不盯緊了大哥,不然到時候他們也躲不過受罰的命運。
“夫君,您快放下筷子啊,您要保重身體啊!”
太子妃張氏看到夫君在大快朵頤,連忙出聲製止。
完了,這麽快就來了,朱高熾加快速度又吃了幾口。
看著被強製撤走且離自己越來越遠的美味佳肴,朱高熾的心裏在滴血。
隻能一遍一遍地安慰自己,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小命,為了太子府上下眾人,為了大明皇朝,這都是值得的!
【老說皇帝沒啥意思,咱們來看看太子的就業率高不高!】
天幕下的老百姓傻了,這麽勁爆的皇家秘聞怎麽會沒意思呢?
皇帝各種各樣的死法多吸引人啊,普通人可沒這麽多新奇的體驗。
不過班潯姑娘不說皇帝了,說太子也估計也一樣的有趣!
咱們平頭老百姓的時常也接觸不到上麵的信息,聽著當個樂子!
立有太子的皇帝忽然間有點不淡定了,什麽意思,難道太子不能順利繼承大典?
特別是朱元璋更是急得團團轉,剛剛得知最後是老四當了皇帝,那咱得標兒肯定是出事了?
這班潯姑娘也真是的,你倒是仔細說說啊,咱得標兒到底怎麽啦?
“父皇,您先別急,咱們慢慢看班潯姑娘怎麽說的。”朱標安撫著著急上火的老父親。
【太子,這個向來是高危職業,難度太大了,個人覺得比當皇帝辛苦多了!】
這話一出,眾人都不知道該怎樣說班潯了:
從太子到皇帝那是一個曆練的過程,這怎麽能相比較呢?
【太子太過優秀了,龍椅上的皇帝會擔心被奪權,要是能力一般又要懷疑太子能不能肩負國之重任,反正太子就是一個夾心餅幹,裏外不是人。】
班潯這一番話可算是說道眾太子的心坎裏去了。
特別是清朝的皇太子胤礽,更是在心底把班潯因為知己,總算有一個人理解孤了!
一路走來如履薄冰,連個說心底話地人都沒有,特別是自家皇阿瑪還是個喜怒無常的人,愛時如珠如寶,恨時棄如敝履。
長此以往,胤礽都懷疑自己有一天會不會被憋瘋了?
【咱們華夏曆史悠久,皇朝眾多,相應的皇帝太子數目也不少,現在就挑幾個曆史上比較出名的來仔細說說!
眾多太子有的被皇帝罷黜,有人死於政變,有人熬不過皇帝先行一步,有人造反被殺的,死因也各有不同,反正順利登上皇位的沒有幾個!】
不說其他人怎麽想,但是曆朝曆代的太子們確實急了。
恨不得班潯娘子每一個都仔仔細細地說上一說,千萬不要簡單帶過,這可是關乎他們的身家性命啊!
至於那些沒立太子的皇朝則是悠哉看戲。
【咱們先說幾位最出名的太子,不單單他們出名,其實他們的皇帝爹更出名,都是妥妥的明君!
經常關注曆史的人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皇帝越是出色,他的皇太子就越危險,特別是那些有著千古名君稱號的皇帝,他們的皇太子一般都無法順利繼位!】
聽到這話所有的皇帝們都憂愁不已,若是班潯知道皇帝們心中所想,肯定會好心的告知:
不用杞人憂天,你們當中很多人是跟英明神武,功勳卓著沾不上邊的!
不管皇帝怎麽想,眾太子們確是透心涼!
【最先登場的是我們的悲情太子劉據,為什麽說悲情是因為這位太子死於自己引發的政變中。】
大漢時期。
漢武帝是一臉抓馬,這還能不能好了?朕剛剛立的太子,轉頭天幕就告知太子會謀反。
衛皇後慌忙跪下請罪,知道自己的皇兒將來會死於政變,這心裏是七上八下的,神色莫名看向還陷在驚恐中的皇兒。
衛皇後很想問清楚她兒子為什麽要幹謀反的蠢事?
漢武帝看著跪著請罪的衛家幾人,他也很想知道,太子為何會引起政變?
【劉據七歲被立為太子,身邊的老師皆是德高望重的名士,劉據也沒讓大家失望,成長為一位符合大眾期盼的皇太子。
太子仁厚,反對嚴苛酷吏,常常會為百姓平反一些處罰嚴重的案子,因此得罪了一些政見立場不同的官員。而這些人懷恨在心,擔心太子上位後沒有好果子吃。
幹脆互相勾結把太子拉下馬。
利用每個機會陷害太子,離間太子與皇帝間的父子情誼。
比如太子沉溺女色,強寵宮女,太子期盼皇帝生病,還有巫蠱啥的。
種種瑕疵不斷在漢武帝耳旁響起,而太子則認為清者自清,父皇斷不會相信這些無稽之談,也不及時地解釋清楚,久而久之信任危機出現了。】
“這位太子沒聽說過三人成虎嗎?不知道人言可畏嗎?最重要的事真沒長嘴嗎,都被人隨意誣陷了還不去找自己老爹告告狀啥的!”
眾人點頭附和,對啊,你咋不解釋呢?
“老劉家的人都是心狠手辣的種,怎麽到劉據這基因突變了呢!看來還是教育出了問題。
儒家的鍋啊!”
天幕下的儒家學子不幹了:班潯姑娘你把話說清楚?
看看自己父皇不就是從那建文帝那裏奪來的嗎?
“父皇,您一直讓大哥減重,注意身體,但是昨兒個我跟二哥還看見大哥抱著一個大豬蹄啃呢!
他還自己一個人吃得香,從沒說過要分我們一口”老三趙王朱高燧表麵上是告狀大哥吃獨食,沒有兄友弟恭,實際暗搓搓的說:父皇您看,大哥一點都不聽您的話!
朱棣一言難盡地看著這兩兄弟:都是不省心的玩意兒!
“你們去監督老大,半個月不減掉20斤,你們三兄弟一塊受罰!”
眼不見心不煩,朱棣把兩兒子打發走了,又擔心自己走後,兒子、孫子會不會像當初的自己一樣?
太子妃張氏一聽夫君的壽元竟是如此短,不由得擔心起來,既擔憂夫君的身體,也憂愁太子府今後的處境。
然而當事人的太子朱高熾才不管什麽壽元如何呢,現在隻想好好地吃一頓好的。
他知道今天過後,不,可能下一刻起他隻能吃青菜豆腐那種沒有一絲油水的減重餐了。
父皇、太子妃說不定正在來的路上,想到這朱高熾夾起一隻燒雞腿就吃,當然還有旁邊那個肥而不膩的大肘子也不能落下了。
“大哥,弟弟們來看你了,父皇說了要你半個月減重20斤。”
漢王朱高煦帶著弟弟急匆匆地來了,難得見一次老大吃癟,可不能錯過了,再說了父皇都下命令不盯緊了大哥,不然到時候他們也躲不過受罰的命運。
“夫君,您快放下筷子啊,您要保重身體啊!”
太子妃張氏看到夫君在大快朵頤,連忙出聲製止。
完了,這麽快就來了,朱高熾加快速度又吃了幾口。
看著被強製撤走且離自己越來越遠的美味佳肴,朱高熾的心裏在滴血。
隻能一遍一遍地安慰自己,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小命,為了太子府上下眾人,為了大明皇朝,這都是值得的!
【老說皇帝沒啥意思,咱們來看看太子的就業率高不高!】
天幕下的老百姓傻了,這麽勁爆的皇家秘聞怎麽會沒意思呢?
皇帝各種各樣的死法多吸引人啊,普通人可沒這麽多新奇的體驗。
不過班潯姑娘不說皇帝了,說太子也估計也一樣的有趣!
咱們平頭老百姓的時常也接觸不到上麵的信息,聽著當個樂子!
立有太子的皇帝忽然間有點不淡定了,什麽意思,難道太子不能順利繼承大典?
特別是朱元璋更是急得團團轉,剛剛得知最後是老四當了皇帝,那咱得標兒肯定是出事了?
這班潯姑娘也真是的,你倒是仔細說說啊,咱得標兒到底怎麽啦?
“父皇,您先別急,咱們慢慢看班潯姑娘怎麽說的。”朱標安撫著著急上火的老父親。
【太子,這個向來是高危職業,難度太大了,個人覺得比當皇帝辛苦多了!】
這話一出,眾人都不知道該怎樣說班潯了:
從太子到皇帝那是一個曆練的過程,這怎麽能相比較呢?
【太子太過優秀了,龍椅上的皇帝會擔心被奪權,要是能力一般又要懷疑太子能不能肩負國之重任,反正太子就是一個夾心餅幹,裏外不是人。】
班潯這一番話可算是說道眾太子的心坎裏去了。
特別是清朝的皇太子胤礽,更是在心底把班潯因為知己,總算有一個人理解孤了!
一路走來如履薄冰,連個說心底話地人都沒有,特別是自家皇阿瑪還是個喜怒無常的人,愛時如珠如寶,恨時棄如敝履。
長此以往,胤礽都懷疑自己有一天會不會被憋瘋了?
【咱們華夏曆史悠久,皇朝眾多,相應的皇帝太子數目也不少,現在就挑幾個曆史上比較出名的來仔細說說!
眾多太子有的被皇帝罷黜,有人死於政變,有人熬不過皇帝先行一步,有人造反被殺的,死因也各有不同,反正順利登上皇位的沒有幾個!】
不說其他人怎麽想,但是曆朝曆代的太子們確實急了。
恨不得班潯娘子每一個都仔仔細細地說上一說,千萬不要簡單帶過,這可是關乎他們的身家性命啊!
至於那些沒立太子的皇朝則是悠哉看戲。
【咱們先說幾位最出名的太子,不單單他們出名,其實他們的皇帝爹更出名,都是妥妥的明君!
經常關注曆史的人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皇帝越是出色,他的皇太子就越危險,特別是那些有著千古名君稱號的皇帝,他們的皇太子一般都無法順利繼位!】
聽到這話所有的皇帝們都憂愁不已,若是班潯知道皇帝們心中所想,肯定會好心的告知:
不用杞人憂天,你們當中很多人是跟英明神武,功勳卓著沾不上邊的!
不管皇帝怎麽想,眾太子們確是透心涼!
【最先登場的是我們的悲情太子劉據,為什麽說悲情是因為這位太子死於自己引發的政變中。】
大漢時期。
漢武帝是一臉抓馬,這還能不能好了?朕剛剛立的太子,轉頭天幕就告知太子會謀反。
衛皇後慌忙跪下請罪,知道自己的皇兒將來會死於政變,這心裏是七上八下的,神色莫名看向還陷在驚恐中的皇兒。
衛皇後很想問清楚她兒子為什麽要幹謀反的蠢事?
漢武帝看著跪著請罪的衛家幾人,他也很想知道,太子為何會引起政變?
【劉據七歲被立為太子,身邊的老師皆是德高望重的名士,劉據也沒讓大家失望,成長為一位符合大眾期盼的皇太子。
太子仁厚,反對嚴苛酷吏,常常會為百姓平反一些處罰嚴重的案子,因此得罪了一些政見立場不同的官員。而這些人懷恨在心,擔心太子上位後沒有好果子吃。
幹脆互相勾結把太子拉下馬。
利用每個機會陷害太子,離間太子與皇帝間的父子情誼。
比如太子沉溺女色,強寵宮女,太子期盼皇帝生病,還有巫蠱啥的。
種種瑕疵不斷在漢武帝耳旁響起,而太子則認為清者自清,父皇斷不會相信這些無稽之談,也不及時地解釋清楚,久而久之信任危機出現了。】
“這位太子沒聽說過三人成虎嗎?不知道人言可畏嗎?最重要的事真沒長嘴嗎,都被人隨意誣陷了還不去找自己老爹告告狀啥的!”
眾人點頭附和,對啊,你咋不解釋呢?
“老劉家的人都是心狠手辣的種,怎麽到劉據這基因突變了呢!看來還是教育出了問題。
儒家的鍋啊!”
天幕下的儒家學子不幹了:班潯姑娘你把話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