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挨了大比兜
滅天錘神:從煉鐵開始征服諸天 作者:黑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安陸包好一套鐵劍鐵甲,獨自上路赴約。馮源把他迎進後堂,馮洋也在,消瘦單薄的身體挺得筆直。
“賢弟,這是我馮家家主嫡三子馮洋。”
“這便是我常說的神人張安陸。”
“安陸兄,請上座。”馮洋年紀不大,為人處世格外的有分寸,讓人感覺很舒服。
“看年紀,在下討大叫您聲賢弟。”張安陸也客氣的說道。
“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多禮,今日馮洋賢弟親自前來,想必賢弟也能猜到幾分。”
“自然,兩位先看我帶來的東西。”張安陸解開包袱,鐵劍、鐵甲映入眼簾,馮源兩兄弟看完之後,心裏更加安穩了一分。
“這等品質的精鐵,竟然是安陸兄一己之力鍛造完成,實在讓我難以置信,不知能否親眼目睹一下您的加工作坊。”馮洋的語氣沒有懷疑,而是好奇。
“這有何難,不如這就隨我前去觀看一番!”
“好,你我三人攜手而行,也防止隔牆有耳。”馮源知道馮洋要親自觀看一番,這樣在馮庸麵前談判也更加有把握。
三人邊走邊聊,路程顯得很短,當看到紅磚褐瓦的大房時,饒是見多識廣的馮洋,也不吝讚美之詞!進到車間,兩人看到麵前的水力裝置,下巴差點掉地上。
“賢弟,真是天縱之才!”
“安陸兄乃神人也!”
張安陸令二人來到車間旁邊堆積的木箱跟前,打開一箱,掀開油布,赫然是閃著油光的鐵劍。
“一箱三十把,現在有二十箱,那邊還有幾百劍坯,不需幾日,即可打磨完成。”說完張安陸拿了一把,走到試劍的鐵木樁前,一劍揮砍,入木三寸。
“這可是鐵木,這要是砍人,怕是骨頭都不在話下!”馮源讚道。
馮洋道:“和之前獻與家父那柄,幾無二致!”
張安陸說:“隻是沒有打磨鍛皮,其他性能完全一樣,這些更適合野外戰鬥,不怕鏽蝕!”
馮源讚道:“有此利器,我將士更能殺敵保命。”
馮洋言:“這甲可有測試?”
張安陸取出鐵弩,把測試用的護甲掛起說:“兩位親自觀之。”
弓弦響動,鐵箭僅勉強刺破鐵甲。
兩人先看了看鐵甲,然後目光都鎖定在鐵弩之上。
馮源驚唿:“竟有如此殺器?”
馮洋附和道:“可遠射否?”
張安陸答道:“若無甲胄,百步之內,盡可殺之。”
“若有百架此弩,尋常石箭亦能橫掃千軍。”馮源在慶幸這東西在自己兄弟手裏。
“何須百架,安陸兄,隻需十架,大事可成,源兄,十支鐵箭攢射,試問天下誰人可當?”馮洋之言點醒馮源,兩軍交戰,百步之外狙殺敵方將領,乃立於不敗之地,再配合三千鐵甲軍衝殺,自當睥睨天下!
“賢弟可否將此弩與我等帶走?承於家主,必動其心!”
“但取無妨!”張安陸隨時可以打造,自然不會吝嗇。
教會馮源二人拆解弩機,然後把二十支鐵箭都給他裝在木盒之中!
“安陸兄大義,在下佩服,我代表馮家表態,日後但凡有所求,必定舉全族之力助之,如違此誓,萬箭穿心而亡!”馮洋當即盟誓。
“不必如此,都是自家兄弟!”馮源知道張安陸不在乎這些,可馮洋也知道自己必須表明態度。
“洋弟也是性情中人,痛快,痛快!”
“哈哈哈哈!”三人暢懷大笑。
馮洋又說道:“西風城的現任守將馬元,年輕氣盛,君主恐怕他守不到雨季來臨。又啟用了老將韓繡,韓繡和家父曾是同袍,驍勇善戰,沉穩善謀,駐守西風城東南的朔陽關,以犄角之勢,鉗製來犯之敵!隻要馬元不擅自出戰,兩方共進退,西風城可無憂矣。但我觀那馬元為討好君主,必定搶功,若韓繡不救,此人必死,若救之,城必失,西風城破,朔陽關便是海中孤島,韓繡也無力迴天。若我是敵方,必施誘敵之計,激怒馬元,令其智昏,一戰而定。”
馮源點頭道:“若韓繡不救馬元,或假救馬元,直接帶兵進駐西風關,可有勝算?”
馮洋早就想到,言:“韓繡將軍,一生戎馬,恐早就想到此點,可他性格剛正,定做不出這種見死不救或者假意相救,實則逃命的舉動。如若馬元戰死,他獲可退兵死守,若馬元深陷敵軍,恐怕韓繡寧可冒死相救,也不會獨進西風城。”
張安陸道:“敵將實力如何?”
馮洋對邊疆態勢了若指掌,道:“敵國戰將祝允行,於西嶺城一戰成名,三五迴合斬殺我國老將塗英,麾下五千赤帆刀盾兵,衝殺勇猛,悍不懼死,斬殺我國士卒四千,俘獲兩千,雄踞西嶺城,窺伺西境,西風城若破,我西嶺高原,一馬平川,地域雖廣,可無關無隘,三日可達平安城,久安城以及萬安城。”
馮源接著說:“平安、久安、萬安乃陽安國之糧倉,失之與亡國無異。隻要占據這三城,陽安國不戰而亡。”
馮洋接著道:“這三城周圍雖有三十多城,可無險可守,隻能據城禦敵,出城迎戰,無異於自取滅亡。”
張安陸插道:“聽二位所言,如親臨戰場,這情報能力實屬難得。”
馮洋歎道:“這也是無奈之舉,我馮家大小商號在西嶺城經營多年,要時刻關注敵我局勢,有風吹草動都可以提前應對,小弟也是詳細的詢問了撤迴的掌櫃主事,才得到如此詳細的情報。因此推斷出馬元和韓繡此戰勝算全無。屆時陽安國定然生靈塗炭,我馮家家業也難保周全!”
張安陸皺了皺眉說:“若讓令尊贈予韓繡勁弩十架,狙殺祝允行,勢必可挽迴些局勢,再請韓繡上書君主,增派兵卒,重奪西嶺城,此滅國之危可解否?”
馮源說道:“事實遠非如此,陽安國國君已失民心,且鬥誌全無,起用韓繡也是無奈之舉!國無可用之將,城無可守之兵。”
馮洋沉聲道:“唯有取而代之,一戰立威,方能激起兵將士氣。”
張安陸說:“邊疆告急,而國內生亂,豈不是敗亡更速?”
“鎮遠侯威名遠播,隻要他振臂高唿,響應者必揭竿而起,邊境駐守將士多是鎮遠侯之舊卒,且保家衛國之戰,隻要統帥世人信服,定能士氣高漲,奮勇殺敵。”
“鎮遠侯麾下有五千騎兵,乃是百戰精英,有賢弟三千鐵劍,三千鐵甲裝備相助,就算是敵軍刀盾兵長驅直入,也不過是俎上魚肉。”
“所以,我需要這勁弩呈上家父,轉交鎮遠侯,隻待時機成熟,三千鐵甲騎兵,將踏平來犯之敵,重奪西嶺關。”
馮洋滔滔不絕講完,眼神炯炯有神看向張安陸和馮源。
“洋弟算無遺策,有經天緯地之才!必將全力扶持,以成大事。”張安陸讚道。
“好!成大事。”誰能想到在這車間之中,三人竟然能夠左右整個陽安國的命運。
馮源、馮洋帶著弩箭、鐵甲、鐵劍攜貼身護衛直奔陽關城馮家。
此刻馮家正一片紛亂,馮庸在城中巡查商務時,竟被人冷箭射中後心,舉家上下一片惶惶。
內宅之中,馮庸穩坐榻上,根本沒有受傷,原來他覺得君主暗查馮家久矣,卻遲遲沒有證據,可能會出此下策,因此出門時都會身著多層皮甲,沒想到還真發生此事!假裝中箭倒地,還放出風說命不久矣。
陽關城都有些動蕩,馮源、馮洋在路上就聽到風聲,加緊了步伐,每人親自攜帶包裹,直接進入內宅,看到馮庸身體無礙,才放下心來。
“為何不在東雨城經營,跑這裏湊什麽熱鬧?”馮庸雖老,虎威尚在。
“啟稟家主,我兄弟二人有急事需要單獨與您詳談。”馮洋的話讓馮庸幾個兄弟一愣。
“賢侄,有何事不能當麵講清?”馮洋叔父問道。
“此事還未十分把握,且屬私事,有關源兄那位結義兄弟,因為他不喜行事被傳揚,所以想私下與家主商議一下,各位叔父勿怪!”馮洋的理由非常充分。
“各位兄弟先迴吧,按我剛說的計劃行事,切記萬勿多言。”馮庸一發話,眾人告辭而去,屏退左右之後,馮庸看著年輕一輩子最出色的兩個人,眼光柔和了不少。
“說吧,是什麽事?”馮庸開門見山道。
“爹,我等帶了神器,可解馮家之危!”馮洋見沒人了,也不再和馮庸客套。
“你先說說我馮家有何危?”馮庸不無考量之意。
“君主嫉恨一也,國破家亡二也。”馮洋簡明扼要的說完,馮庸點頭。
“何計可解此危?”
“鎮遠侯!”馮洋三個字就說中了馮庸心裏所想。
“何物可解?”
“爹,您請看!”馮洋和馮源打開包袱,鐵甲、鐵劍、鐵弩。
“你二人好大膽子!好大膽子,不愧是我馮家後人!”馮庸眼湛精光,雙手抓住兩人肩膀用力捏了兩把。
“你大哥、二哥均是碌碌之徒,守成有餘,開拓不足,洋兒雖年幼,卻有如此膽氣,我心甚慰。還有源兒,伯父對你不曾厚待,你卻能有如此雄才大略,伯父汗顏。”
“鎮遠侯苦君主久矣,君主剛剛下令要他調三千騎兵支援西風城,要知道這可是鎮遠侯立軍之本,若三千騎兵折損,鎮遠侯隻能下野歸鄉,再難有所作為,能否保命也是異數。若是拒絕出兵,則是違抗軍令,兵權隻怕也要不保。”
“爹,若這三千騎兵變成三千鐵甲軍,橫掃西風城外敵軍,重奪西嶺城,那鎮遠侯必將聲名大振,屆時人心所向,鎮遠侯振臂一唿,攻入都城,即可改天換日!”
“我兒謀之甚遠,但有一事不知!”
“何事?”
“陽安城內外駐紮共計八千長槍衛乃君主親隨軍,即便是鎮遠侯五千騎兵,也不敢說能全身而退!”
“另外國都周圍四城,均是皇子守衛,城中可用之兵不少於五千,如果有大批兵將未經允許進入都城範圍,立馬如甕中之鱉,插翅難飛。”
馮庸的話,無疑給馮源、馮洋當頭一棒。
“爹,四城之中可有三皇子?”馮洋皺起眉頭,苦苦思索。
“確實,三皇子駐守北方鳳天城,下轄黑水城、黎城和勾距城。麾下有弓箭手兩千,刀盾兵三千。”
“據傳三皇子被君主不喜,可有此事?”
“我兒果然智謀過人,三皇子不僅被君主不喜,屢遭太子等人陷害,其母還是因為當朝皇後娘娘迫害,自盡而亡,若不是當年鎮遠侯力保,三皇子恐怕早就被貶謫邊疆。鎮遠侯雖然保住他皇子之位,卻也注定了他不能被皇族所容。”
“我們盡可聯絡三皇子與鎮遠侯,趁夜攻城,安排死士潛入城中,以火為號,打開城門,逼君主禪位三皇子。”
“還有一點,如若皇城陷落,八千長槍兵與其餘三城起兵攻之,裏應外合,還是一敗塗地。”馮庸看馮洋的目光透著無盡的期盼。
“鎮遠侯的舊部可有駐守附近城池?加以聯合,不需作戰,隻擺出合圍架勢,皇城之危可解!”
“好好好,你兩人來看!”馮庸從懷中掏出一副地圖,標注了陽安國城池。
“這紅色標記乃是君主直係,黑色標記乃鎮遠侯勢力,這些灰色乃是無足輕重的兩麵派,一旦起事,肯定誰強擁護誰。三皇子和鎮遠侯已經與我確定了作戰計劃,就待雨季之後起事。此事隻出我口,入你二人耳。”
“原來爹早就開始謀劃此事,看來我等還是太年輕了!”馮洋心服口服的說。
“伯父剛才是在考試我等!”馮源笑道。
“你二人膽氣不俗、智謀過人、行事隱秘、處事決斷,乃是成大事之人。”馮庸讚道。
“現在聊一聊這鐵甲、鐵劍、鐵弩之事。”馮庸拿起鐵甲仔細觀看。
“這是我義弟所製,我與洋弟剛從他處趕來,一人之力足以在起事之時打造三千劍甲,還有百套鱗甲,十架鐵弩。”
“一人之力,真乃神人也!”馮庸讚道。
“其煉鐵工藝之先進,完全超出了周邊十國之工匠,如若舉全國之力助之,我陽安國十萬士卒定可披鐵甲,持鐵劍,架鐵弩,橫掃諸國。”
“此事從長計議,運送劍甲務必隱秘而行,此事一旦敗露,馮家頃刻覆滅。”
“此事交給小侄,我現在的運輸商隊在東雨城暢通無阻,再有半年,可以直送到西風城,屆時有專屬批文,可暢通無阻。”馮源信心十足的說。
“平日裏確實如此,戰事一起,賊寇叢生,盡早招募一批死士,以備萬全。”
“是!”
馮家密謀之後,馮源和馮洋完全進入了運作模式,金銀開路,運輸線路迅速開拓,盈利的同時也逐漸打通了各城的運輸關節。
馮洋事無巨細都要考慮周全,每件事都合理合法,密不透風。
陽關城裏風聲鶴唳,整個陽安國都陷入敗仗帶來的負麵影響之下。
張安陸卻還在安心的打鐵,刷野怪。
旱季過去了四個月,張安陸把劍甲都備的七七八八。雨季來臨是不適合打仗的,隻要西風城守住這個雨季,那馮家大事可成,到時候自己可以舉全國之力來發展工業化,同時尋求修真之路。
經過這次和馮家兄弟的閑聊,發現陽安國雖然叫國,可就是個屁大點的小地方。
外麵未知的世界太多,而且還處於半石器時代,外麵肯定有更高級的文明,比如瀚海紫金山!
張安陸自己也是個例子,他一直在修煉,但是不知道自己修煉到了什麽程度,沒有功法,沒有同道,一切都是茫然的。
他需要係統的了解這個世界,就必須站在人群的最頂峰,獲取最好的資源和信息,他明白一點,人的階層差距會導致物質和信息層麵的不對等。
周圍三十裏的野怪都被他殺的銷聲匿跡了,原本猖獗的鼠群現在很難見到。
小貓已經帶他踏遍了方圓三十裏的整個森林。
三十裏外有大河阻攔,無法通過。有一次張安陸砍伐樹幹做成獨木舟,想要橫渡大河,結果剛下水就被衝翻在岸邊,淹了個半死,喝了一肚子水,隨即拉了一天肚子。這讓他暫時放棄了橫渡大河的想法。
沒有成群的野怪,他就打幾個魚鉤,到深水沼澤地裏釣魚,還真的有所收獲,小半天就能釣上來幾十條各種各樣的魚,釣上來就錘一下試試有沒有經驗。還別說,真的有給經驗的魚,多做了幾個魚竿,一天下來也能賺個幾百經驗,聊勝於無。
用蟒皮給自己重新做了一套全身的護甲,替換掉鐵的,更貼身,更舒適,更輕便。打了一個鋼盔,裏麵襯上軟皮,外麵附了一層蟒皮,全方位的防禦也讓他殺起怪來更有效率。還把那綠色珠子鑲在了頭盔正中央,綠汪汪的映的整個帽子都綠了。
穿上新甲之後,身材更加魁梧高大,三妮子看著就喜歡。
一手叉一手錘,背著新打造的鋼弩,讓小貓帶他去刷怪,小貓好像覺得他變厲害了,帶他來到沼澤深處一個隱秘的洞穴。
張安陸點著火把,踏著水進了洞穴,進入之後發現洞穴不是往地底深入,而是錯綜複雜,洞頂還有巨大孔洞,陽光照射進來,基本不用火把也能看清楚。
小貓跳到地上,領著他走,前麵出現了那彩鱗怪獸,伸著脖子來咬他,一錘子搞定。這地方可能是這種怪獸的窩,越走水越多,怪獸也越多,張安陸一錘子一隻,也不知道錘死多少隻,小貓跳迴他肩上,洞裏竟然有個小湖,湖中央有個小島,島上一隻長著三隻頭怪獸正守著幾顆白底黑斑的蛋。
張安陸看了看距離,感覺自己遊過去沒有問題,小貓踩著他的肩頭,前爪扒著他的頭頂,跟著他上了小島。掏出錘子,朝著三頭怪獸的一個腦袋就砸過去,誰知道那三頭怪獸眼皮一翻,大魚尾巴直接拍在張安陸身上,在地上砸出個人形大坑。
張安陸吐了吐嘴裏的沙土,舉起鐵矛就刺在怪獸身上,怪獸胖胖的身子果凍似的把鋼叉滑走,身上連道痕跡都沒留下。
“噗……”怪獸的一個腦袋張大嘴巴噴出大片綠霧,張安陸身體全都被籠罩其中,頭有點暈乎乎,可轉瞬間就沒事了,一錘子敲在怪獸圓溜溜大肚子上,它肚子泛起一陣漣漪,錘頭感覺毫不受力,這讓使勁全力的張安陸非常難受,這屬於滾刀肉是,怎麽打都不死?
張安陸一錯愕的功夫,三張嘴一塊咬過來,一個咬他腳踝,一個咬他手腕,還有一個咬他脖子,歪脖子躲開,手腳被叼住,還好有蟒皮鱗甲保護,沒被咬破。三頭怪獸把他往地上一摔,吧唧一聲,張安陸隔夜飯差點吐出來,一翻身,怪獸的前爪子左右開弓,抽了四五個大比兜,這可讓張安陸有點火了。
“打人不打臉,還沒人打過我大比兜呢!”張安陸舉著錘子指著三個腦袋怪獸罵道,怪獸一顛一顛走近兩步,三脖子一伸,鴨子腦袋同時撞過來。張安陸橫著把錘子掄圓了一掃,錘頭砸在最右邊的腦袋上,然後撞到中間的腦袋,再撞到最左邊的腦袋。
三個腦瓜子撞一塊,怪獸三條長脖子打著轉耷拉到地上,眼珠子都成鬥雞眼了。
張安陸踩著它一條脖子,一錘子下去,敲扁了一個頭,這怪獸吃痛,三條脖子撲棱一下全抬起來,又搖著胖肚子,用前爪想扇他,張安陸靈活的跳開了。
“還尼瑪想扇老子大……比……兜……”張安陸話沒說完,就被怪獸的大魚尾巴扇了個大號大逼兜,把他整個人拍在了水裏,張安陸趕緊往島上遊迴去。
一露頭又一尾巴拍下來,真遭不住,張安陸潛在水裏,遊了幾米才鑽出來。剛好爬到那一堆蛋旁邊,小貓就躲在蛋後麵,看見張安陸狼狽的模樣,嘴角好像咧了一下。
“賢弟,這是我馮家家主嫡三子馮洋。”
“這便是我常說的神人張安陸。”
“安陸兄,請上座。”馮洋年紀不大,為人處世格外的有分寸,讓人感覺很舒服。
“看年紀,在下討大叫您聲賢弟。”張安陸也客氣的說道。
“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多禮,今日馮洋賢弟親自前來,想必賢弟也能猜到幾分。”
“自然,兩位先看我帶來的東西。”張安陸解開包袱,鐵劍、鐵甲映入眼簾,馮源兩兄弟看完之後,心裏更加安穩了一分。
“這等品質的精鐵,竟然是安陸兄一己之力鍛造完成,實在讓我難以置信,不知能否親眼目睹一下您的加工作坊。”馮洋的語氣沒有懷疑,而是好奇。
“這有何難,不如這就隨我前去觀看一番!”
“好,你我三人攜手而行,也防止隔牆有耳。”馮源知道馮洋要親自觀看一番,這樣在馮庸麵前談判也更加有把握。
三人邊走邊聊,路程顯得很短,當看到紅磚褐瓦的大房時,饒是見多識廣的馮洋,也不吝讚美之詞!進到車間,兩人看到麵前的水力裝置,下巴差點掉地上。
“賢弟,真是天縱之才!”
“安陸兄乃神人也!”
張安陸令二人來到車間旁邊堆積的木箱跟前,打開一箱,掀開油布,赫然是閃著油光的鐵劍。
“一箱三十把,現在有二十箱,那邊還有幾百劍坯,不需幾日,即可打磨完成。”說完張安陸拿了一把,走到試劍的鐵木樁前,一劍揮砍,入木三寸。
“這可是鐵木,這要是砍人,怕是骨頭都不在話下!”馮源讚道。
馮洋道:“和之前獻與家父那柄,幾無二致!”
張安陸說:“隻是沒有打磨鍛皮,其他性能完全一樣,這些更適合野外戰鬥,不怕鏽蝕!”
馮源讚道:“有此利器,我將士更能殺敵保命。”
馮洋言:“這甲可有測試?”
張安陸取出鐵弩,把測試用的護甲掛起說:“兩位親自觀之。”
弓弦響動,鐵箭僅勉強刺破鐵甲。
兩人先看了看鐵甲,然後目光都鎖定在鐵弩之上。
馮源驚唿:“竟有如此殺器?”
馮洋附和道:“可遠射否?”
張安陸答道:“若無甲胄,百步之內,盡可殺之。”
“若有百架此弩,尋常石箭亦能橫掃千軍。”馮源在慶幸這東西在自己兄弟手裏。
“何須百架,安陸兄,隻需十架,大事可成,源兄,十支鐵箭攢射,試問天下誰人可當?”馮洋之言點醒馮源,兩軍交戰,百步之外狙殺敵方將領,乃立於不敗之地,再配合三千鐵甲軍衝殺,自當睥睨天下!
“賢弟可否將此弩與我等帶走?承於家主,必動其心!”
“但取無妨!”張安陸隨時可以打造,自然不會吝嗇。
教會馮源二人拆解弩機,然後把二十支鐵箭都給他裝在木盒之中!
“安陸兄大義,在下佩服,我代表馮家表態,日後但凡有所求,必定舉全族之力助之,如違此誓,萬箭穿心而亡!”馮洋當即盟誓。
“不必如此,都是自家兄弟!”馮源知道張安陸不在乎這些,可馮洋也知道自己必須表明態度。
“洋弟也是性情中人,痛快,痛快!”
“哈哈哈哈!”三人暢懷大笑。
馮洋又說道:“西風城的現任守將馬元,年輕氣盛,君主恐怕他守不到雨季來臨。又啟用了老將韓繡,韓繡和家父曾是同袍,驍勇善戰,沉穩善謀,駐守西風城東南的朔陽關,以犄角之勢,鉗製來犯之敵!隻要馬元不擅自出戰,兩方共進退,西風城可無憂矣。但我觀那馬元為討好君主,必定搶功,若韓繡不救,此人必死,若救之,城必失,西風城破,朔陽關便是海中孤島,韓繡也無力迴天。若我是敵方,必施誘敵之計,激怒馬元,令其智昏,一戰而定。”
馮源點頭道:“若韓繡不救馬元,或假救馬元,直接帶兵進駐西風關,可有勝算?”
馮洋早就想到,言:“韓繡將軍,一生戎馬,恐早就想到此點,可他性格剛正,定做不出這種見死不救或者假意相救,實則逃命的舉動。如若馬元戰死,他獲可退兵死守,若馬元深陷敵軍,恐怕韓繡寧可冒死相救,也不會獨進西風城。”
張安陸道:“敵將實力如何?”
馮洋對邊疆態勢了若指掌,道:“敵國戰將祝允行,於西嶺城一戰成名,三五迴合斬殺我國老將塗英,麾下五千赤帆刀盾兵,衝殺勇猛,悍不懼死,斬殺我國士卒四千,俘獲兩千,雄踞西嶺城,窺伺西境,西風城若破,我西嶺高原,一馬平川,地域雖廣,可無關無隘,三日可達平安城,久安城以及萬安城。”
馮源接著說:“平安、久安、萬安乃陽安國之糧倉,失之與亡國無異。隻要占據這三城,陽安國不戰而亡。”
馮洋接著道:“這三城周圍雖有三十多城,可無險可守,隻能據城禦敵,出城迎戰,無異於自取滅亡。”
張安陸插道:“聽二位所言,如親臨戰場,這情報能力實屬難得。”
馮洋歎道:“這也是無奈之舉,我馮家大小商號在西嶺城經營多年,要時刻關注敵我局勢,有風吹草動都可以提前應對,小弟也是詳細的詢問了撤迴的掌櫃主事,才得到如此詳細的情報。因此推斷出馬元和韓繡此戰勝算全無。屆時陽安國定然生靈塗炭,我馮家家業也難保周全!”
張安陸皺了皺眉說:“若讓令尊贈予韓繡勁弩十架,狙殺祝允行,勢必可挽迴些局勢,再請韓繡上書君主,增派兵卒,重奪西嶺城,此滅國之危可解否?”
馮源說道:“事實遠非如此,陽安國國君已失民心,且鬥誌全無,起用韓繡也是無奈之舉!國無可用之將,城無可守之兵。”
馮洋沉聲道:“唯有取而代之,一戰立威,方能激起兵將士氣。”
張安陸說:“邊疆告急,而國內生亂,豈不是敗亡更速?”
“鎮遠侯威名遠播,隻要他振臂高唿,響應者必揭竿而起,邊境駐守將士多是鎮遠侯之舊卒,且保家衛國之戰,隻要統帥世人信服,定能士氣高漲,奮勇殺敵。”
“鎮遠侯麾下有五千騎兵,乃是百戰精英,有賢弟三千鐵劍,三千鐵甲裝備相助,就算是敵軍刀盾兵長驅直入,也不過是俎上魚肉。”
“所以,我需要這勁弩呈上家父,轉交鎮遠侯,隻待時機成熟,三千鐵甲騎兵,將踏平來犯之敵,重奪西嶺關。”
馮洋滔滔不絕講完,眼神炯炯有神看向張安陸和馮源。
“洋弟算無遺策,有經天緯地之才!必將全力扶持,以成大事。”張安陸讚道。
“好!成大事。”誰能想到在這車間之中,三人竟然能夠左右整個陽安國的命運。
馮源、馮洋帶著弩箭、鐵甲、鐵劍攜貼身護衛直奔陽關城馮家。
此刻馮家正一片紛亂,馮庸在城中巡查商務時,竟被人冷箭射中後心,舉家上下一片惶惶。
內宅之中,馮庸穩坐榻上,根本沒有受傷,原來他覺得君主暗查馮家久矣,卻遲遲沒有證據,可能會出此下策,因此出門時都會身著多層皮甲,沒想到還真發生此事!假裝中箭倒地,還放出風說命不久矣。
陽關城都有些動蕩,馮源、馮洋在路上就聽到風聲,加緊了步伐,每人親自攜帶包裹,直接進入內宅,看到馮庸身體無礙,才放下心來。
“為何不在東雨城經營,跑這裏湊什麽熱鬧?”馮庸雖老,虎威尚在。
“啟稟家主,我兄弟二人有急事需要單獨與您詳談。”馮洋的話讓馮庸幾個兄弟一愣。
“賢侄,有何事不能當麵講清?”馮洋叔父問道。
“此事還未十分把握,且屬私事,有關源兄那位結義兄弟,因為他不喜行事被傳揚,所以想私下與家主商議一下,各位叔父勿怪!”馮洋的理由非常充分。
“各位兄弟先迴吧,按我剛說的計劃行事,切記萬勿多言。”馮庸一發話,眾人告辭而去,屏退左右之後,馮庸看著年輕一輩子最出色的兩個人,眼光柔和了不少。
“說吧,是什麽事?”馮庸開門見山道。
“爹,我等帶了神器,可解馮家之危!”馮洋見沒人了,也不再和馮庸客套。
“你先說說我馮家有何危?”馮庸不無考量之意。
“君主嫉恨一也,國破家亡二也。”馮洋簡明扼要的說完,馮庸點頭。
“何計可解此危?”
“鎮遠侯!”馮洋三個字就說中了馮庸心裏所想。
“何物可解?”
“爹,您請看!”馮洋和馮源打開包袱,鐵甲、鐵劍、鐵弩。
“你二人好大膽子!好大膽子,不愧是我馮家後人!”馮庸眼湛精光,雙手抓住兩人肩膀用力捏了兩把。
“你大哥、二哥均是碌碌之徒,守成有餘,開拓不足,洋兒雖年幼,卻有如此膽氣,我心甚慰。還有源兒,伯父對你不曾厚待,你卻能有如此雄才大略,伯父汗顏。”
“鎮遠侯苦君主久矣,君主剛剛下令要他調三千騎兵支援西風城,要知道這可是鎮遠侯立軍之本,若三千騎兵折損,鎮遠侯隻能下野歸鄉,再難有所作為,能否保命也是異數。若是拒絕出兵,則是違抗軍令,兵權隻怕也要不保。”
“爹,若這三千騎兵變成三千鐵甲軍,橫掃西風城外敵軍,重奪西嶺城,那鎮遠侯必將聲名大振,屆時人心所向,鎮遠侯振臂一唿,攻入都城,即可改天換日!”
“我兒謀之甚遠,但有一事不知!”
“何事?”
“陽安城內外駐紮共計八千長槍衛乃君主親隨軍,即便是鎮遠侯五千騎兵,也不敢說能全身而退!”
“另外國都周圍四城,均是皇子守衛,城中可用之兵不少於五千,如果有大批兵將未經允許進入都城範圍,立馬如甕中之鱉,插翅難飛。”
馮庸的話,無疑給馮源、馮洋當頭一棒。
“爹,四城之中可有三皇子?”馮洋皺起眉頭,苦苦思索。
“確實,三皇子駐守北方鳳天城,下轄黑水城、黎城和勾距城。麾下有弓箭手兩千,刀盾兵三千。”
“據傳三皇子被君主不喜,可有此事?”
“我兒果然智謀過人,三皇子不僅被君主不喜,屢遭太子等人陷害,其母還是因為當朝皇後娘娘迫害,自盡而亡,若不是當年鎮遠侯力保,三皇子恐怕早就被貶謫邊疆。鎮遠侯雖然保住他皇子之位,卻也注定了他不能被皇族所容。”
“我們盡可聯絡三皇子與鎮遠侯,趁夜攻城,安排死士潛入城中,以火為號,打開城門,逼君主禪位三皇子。”
“還有一點,如若皇城陷落,八千長槍兵與其餘三城起兵攻之,裏應外合,還是一敗塗地。”馮庸看馮洋的目光透著無盡的期盼。
“鎮遠侯的舊部可有駐守附近城池?加以聯合,不需作戰,隻擺出合圍架勢,皇城之危可解!”
“好好好,你兩人來看!”馮庸從懷中掏出一副地圖,標注了陽安國城池。
“這紅色標記乃是君主直係,黑色標記乃鎮遠侯勢力,這些灰色乃是無足輕重的兩麵派,一旦起事,肯定誰強擁護誰。三皇子和鎮遠侯已經與我確定了作戰計劃,就待雨季之後起事。此事隻出我口,入你二人耳。”
“原來爹早就開始謀劃此事,看來我等還是太年輕了!”馮洋心服口服的說。
“伯父剛才是在考試我等!”馮源笑道。
“你二人膽氣不俗、智謀過人、行事隱秘、處事決斷,乃是成大事之人。”馮庸讚道。
“現在聊一聊這鐵甲、鐵劍、鐵弩之事。”馮庸拿起鐵甲仔細觀看。
“這是我義弟所製,我與洋弟剛從他處趕來,一人之力足以在起事之時打造三千劍甲,還有百套鱗甲,十架鐵弩。”
“一人之力,真乃神人也!”馮庸讚道。
“其煉鐵工藝之先進,完全超出了周邊十國之工匠,如若舉全國之力助之,我陽安國十萬士卒定可披鐵甲,持鐵劍,架鐵弩,橫掃諸國。”
“此事從長計議,運送劍甲務必隱秘而行,此事一旦敗露,馮家頃刻覆滅。”
“此事交給小侄,我現在的運輸商隊在東雨城暢通無阻,再有半年,可以直送到西風城,屆時有專屬批文,可暢通無阻。”馮源信心十足的說。
“平日裏確實如此,戰事一起,賊寇叢生,盡早招募一批死士,以備萬全。”
“是!”
馮家密謀之後,馮源和馮洋完全進入了運作模式,金銀開路,運輸線路迅速開拓,盈利的同時也逐漸打通了各城的運輸關節。
馮洋事無巨細都要考慮周全,每件事都合理合法,密不透風。
陽關城裏風聲鶴唳,整個陽安國都陷入敗仗帶來的負麵影響之下。
張安陸卻還在安心的打鐵,刷野怪。
旱季過去了四個月,張安陸把劍甲都備的七七八八。雨季來臨是不適合打仗的,隻要西風城守住這個雨季,那馮家大事可成,到時候自己可以舉全國之力來發展工業化,同時尋求修真之路。
經過這次和馮家兄弟的閑聊,發現陽安國雖然叫國,可就是個屁大點的小地方。
外麵未知的世界太多,而且還處於半石器時代,外麵肯定有更高級的文明,比如瀚海紫金山!
張安陸自己也是個例子,他一直在修煉,但是不知道自己修煉到了什麽程度,沒有功法,沒有同道,一切都是茫然的。
他需要係統的了解這個世界,就必須站在人群的最頂峰,獲取最好的資源和信息,他明白一點,人的階層差距會導致物質和信息層麵的不對等。
周圍三十裏的野怪都被他殺的銷聲匿跡了,原本猖獗的鼠群現在很難見到。
小貓已經帶他踏遍了方圓三十裏的整個森林。
三十裏外有大河阻攔,無法通過。有一次張安陸砍伐樹幹做成獨木舟,想要橫渡大河,結果剛下水就被衝翻在岸邊,淹了個半死,喝了一肚子水,隨即拉了一天肚子。這讓他暫時放棄了橫渡大河的想法。
沒有成群的野怪,他就打幾個魚鉤,到深水沼澤地裏釣魚,還真的有所收獲,小半天就能釣上來幾十條各種各樣的魚,釣上來就錘一下試試有沒有經驗。還別說,真的有給經驗的魚,多做了幾個魚竿,一天下來也能賺個幾百經驗,聊勝於無。
用蟒皮給自己重新做了一套全身的護甲,替換掉鐵的,更貼身,更舒適,更輕便。打了一個鋼盔,裏麵襯上軟皮,外麵附了一層蟒皮,全方位的防禦也讓他殺起怪來更有效率。還把那綠色珠子鑲在了頭盔正中央,綠汪汪的映的整個帽子都綠了。
穿上新甲之後,身材更加魁梧高大,三妮子看著就喜歡。
一手叉一手錘,背著新打造的鋼弩,讓小貓帶他去刷怪,小貓好像覺得他變厲害了,帶他來到沼澤深處一個隱秘的洞穴。
張安陸點著火把,踏著水進了洞穴,進入之後發現洞穴不是往地底深入,而是錯綜複雜,洞頂還有巨大孔洞,陽光照射進來,基本不用火把也能看清楚。
小貓跳到地上,領著他走,前麵出現了那彩鱗怪獸,伸著脖子來咬他,一錘子搞定。這地方可能是這種怪獸的窩,越走水越多,怪獸也越多,張安陸一錘子一隻,也不知道錘死多少隻,小貓跳迴他肩上,洞裏竟然有個小湖,湖中央有個小島,島上一隻長著三隻頭怪獸正守著幾顆白底黑斑的蛋。
張安陸看了看距離,感覺自己遊過去沒有問題,小貓踩著他的肩頭,前爪扒著他的頭頂,跟著他上了小島。掏出錘子,朝著三頭怪獸的一個腦袋就砸過去,誰知道那三頭怪獸眼皮一翻,大魚尾巴直接拍在張安陸身上,在地上砸出個人形大坑。
張安陸吐了吐嘴裏的沙土,舉起鐵矛就刺在怪獸身上,怪獸胖胖的身子果凍似的把鋼叉滑走,身上連道痕跡都沒留下。
“噗……”怪獸的一個腦袋張大嘴巴噴出大片綠霧,張安陸身體全都被籠罩其中,頭有點暈乎乎,可轉瞬間就沒事了,一錘子敲在怪獸圓溜溜大肚子上,它肚子泛起一陣漣漪,錘頭感覺毫不受力,這讓使勁全力的張安陸非常難受,這屬於滾刀肉是,怎麽打都不死?
張安陸一錯愕的功夫,三張嘴一塊咬過來,一個咬他腳踝,一個咬他手腕,還有一個咬他脖子,歪脖子躲開,手腳被叼住,還好有蟒皮鱗甲保護,沒被咬破。三頭怪獸把他往地上一摔,吧唧一聲,張安陸隔夜飯差點吐出來,一翻身,怪獸的前爪子左右開弓,抽了四五個大比兜,這可讓張安陸有點火了。
“打人不打臉,還沒人打過我大比兜呢!”張安陸舉著錘子指著三個腦袋怪獸罵道,怪獸一顛一顛走近兩步,三脖子一伸,鴨子腦袋同時撞過來。張安陸橫著把錘子掄圓了一掃,錘頭砸在最右邊的腦袋上,然後撞到中間的腦袋,再撞到最左邊的腦袋。
三個腦瓜子撞一塊,怪獸三條長脖子打著轉耷拉到地上,眼珠子都成鬥雞眼了。
張安陸踩著它一條脖子,一錘子下去,敲扁了一個頭,這怪獸吃痛,三條脖子撲棱一下全抬起來,又搖著胖肚子,用前爪想扇他,張安陸靈活的跳開了。
“還尼瑪想扇老子大……比……兜……”張安陸話沒說完,就被怪獸的大魚尾巴扇了個大號大逼兜,把他整個人拍在了水裏,張安陸趕緊往島上遊迴去。
一露頭又一尾巴拍下來,真遭不住,張安陸潛在水裏,遊了幾米才鑽出來。剛好爬到那一堆蛋旁邊,小貓就躲在蛋後麵,看見張安陸狼狽的模樣,嘴角好像咧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