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天下藏書盡歸北寧
皇帝偏心要殺我,兵臨城下你慫了? 作者:柳智敏男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儒聖和諸多儒生的陣陣驚歎聲中,秦軒又帶著眾人參觀了學校的食堂、宿舍。
當看到不少儒生竟然借住在嶄新的學生宿舍樓裏時,不少人為之動容。
“楚王殿下這份心懷天下讀書人的熱情和包容,足以證明本聖沒有選錯北寧城,沒有選錯人。”
儒聖大為高興,欣賞和讚許之色已經溢於言表。
秦軒淡淡一笑,道:“北寧城能有今日盛舉,全賴儒聖大人和諸位讀書人的到來,可惜我北寧城百廢待興,才剛剛起步,所以才隻能將學生宿舍暫借出來,倒是讓大家見笑了。”
“楚王殿下此舉乃大善,我等又怎麽會取笑?”
“這學生宿舍床鋪如此有趣,又極為實用、巧妙,連我都想在此體驗一番了!
學生宿舍的床鋪是秦軒按照現代大學生上床下桌的造型製作的,通體都是榫卯結構,用的都是最上等的鬆木。
一間宿舍四人,還設有獨立衣櫃,唯獨衛生間因為目前還沒研製出抽水馬桶,所以暫時沒有。
可就算如此,這些巧思妙想之處,也足以讓在場大儒們驚為天人。
“從一開始的無圍牆,到可擋風遮雨的玻璃,再到宿舍如此精巧的家具,這樣的學院已經不是奢華二字能夠概括的了。”
白慕飛心裏的震撼,一浪高過一浪。
他本以為北寧城的書院,就算再不凡,也無非就是體現在砸了多少銀子上。
可現在他明白,眼前這些可不是有銀子就能做出來的。
至少這些原創之物,若非有秦軒這樣的天縱之才,哪怕是用金山銀山也砸不出此等效果。
一眾人一路感慨、議論,儒聖此時已經完全將秦軒當成了自己的學生一般,任由秦軒攙扶,還時不時會跟秦軒說笑一番。
反倒是白慕飛追隨儒聖多年,從未見過自家老師如此開懷大笑,更未想過有朝一日自家老師會對一個藩王如此親近、厚愛。
“諸位,前麵這棟建築便是北寧學院的圖書館了,也就是所謂的藏書閣。”
秦軒帶著眾人來到一棟六層高樓前,大聲地解釋道。
眾人抬頭望去,一股極大的壓迫感撲麵而來。
這個時代不是沒有六層建築,比如一些塔樓,但無一例外的是,這些塔樓占地麵積狹小,都屬於瘦高型建築。
可眼前這棟圖書館,寬二十米,長十五米,高二十米,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建築巨獸。
“此樓每層有半畝之地,層高三米,共六層,乃是我北寧城利用當下最先進建築材料水泥最新興建。”
“這一樓為圖書館的接待大廳,同時兼具書生們休息、用食之地。”
“而二樓往上,則皆為藏書之所,從蒙學開始,到詩詞歌賦、四書五經、史書等等,不一而全。”
“此圖書館對全城開放,凡想要閱讀或借閱者,可憑北寧城戶籍隨時辦理。”
圖書館是秦軒一早就設計好的,而且也是北寧學院的重中之重。
在這個時代,太多的藏書被門閥氏族束之高閣,普通讀書人別說是借閱了,就是想看上一眼都難如登天。
而在北寧城,這裏竟然全部免費,這不由得讓在場所有儒生都發出了驚唿聲。
“如此宏大的藏書閣,能藏書多少?”
“太不可思議了!試問天下,何人能有楚王這般胸懷?”
“我輩讀書人若是能早點遇上楚王殿下,也不至於蹉跎半生仍無長進啊!”
“楚王殿下,您真是我們讀書人的救星啊!”
“……”
不少儒生淚流滿麵,不停地感謝。
他們大多來自底層,平常連書都沒得看,這種發自內心的感觸最是勾人眼淚。
其他不少家境富裕之輩的儒生此時也被這種情緒感染,一個個感歎不已。
儒聖同樣有些唏噓,望著這圖書館的大門,由衷地道:
“楚王殿下,這圖書館造價幾何?”
“錢其實不是問題,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圖書館缺少藏書。”
秦軒笑了笑,略顯苦惱地道:“我之前已經花費重金從外界各地搜羅各類藏書,若願意出售的,我便花費重金購買,若不願意的,便命人重新謄寫,拿迴北寧書局刊印成冊。”
“對了,說起這刊印,儒聖大人,學生已讓書局刊印了五萬冊《儒學》,此時就放在圖書館一樓,大家快進去看看吧!”
《儒學》從山海關帶迴來到今天,已經過去半個多月。
這段時間裏,以活字印刷術的效率,五萬冊《儒學》隻是正常產量。
可這個產量落在儒聖等人耳中,無異於是晴天驚雷,把眾人都嚇了一跳。
“短短半月,五萬冊?那豈不是每日將近三千冊了?”
“之前楚王殿下說日印兩千,看來那還是謙虛了。”
“這簡直就是神跡!這北寧城,就是一座神跡之城,處處都透露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
“……”
儒生們大為震撼,一個個興奮的快步走進圖書館一樓。
隨後,整齊碼放如同小山一般的《儒學》便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有人急不可耐地搶先一步,拿起一本《儒學》當即翻開。
隻見書冊之中,字跡清晰、飄逸,紙張厚薄舒適,頁麵無絲毫墨漬,撲麵而來的唯有陣陣墨香和書頁特有的書香之氣。
“如此精美的書冊,我可是第一次看到,實在是太令人驚歎了!”
“這做工和刊印效果,怕是隻有天山才有吧!”
“與北寧書局的書冊相比,其他書局的書隻能用粗製濫造來形容啊!”
“……”
全場都是儒生,都是跟書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人,如何能夠看不出其中好差。
活字印刷術配合北寧紙,北寧書局不管是質量還是效率,那都是碾壓整個時代的。
“楚王殿下,看到你為天下讀書人所做的這一切,本聖當真自愧不如。”
“不過本聖雖沒有王爺那般財力,但這藏書一事還請王爺交給本聖吧!”
儒聖此時已經難以壓抑心中的震撼和狂喜,他叫來白慕飛,吩咐道:
“你即可飛鴿傳書,將孔家藏書全部送來北寧城,交由北寧城重新刊印。”
“另外,我會親自寫幾封信一個一些好友,讓他們從各自書院、家族之中,將藏書奉獻出來。”
“他們未必肯白送,但如果隻是拿來謄寫或重新刊印,以本聖的麵子,想來還是願意的。”
此話一出,全場瞬間一片歡唿。
孔家可是當世大儒世家,其內藏書據說十萬,這若是真的全部刊印放置在北寧書院的圖書館,那無疑北寧圖書館將會成為這天下儒生人人向往之地。
“我家也有一些藏書,也願送來北寧!”
“我江南蘇家也是!”
“我魯城孟家也願獻出藏書刊印!”
“……”
一時間,但凡家中有些藏書的儒生,此刻一個個都爭先恐後地想要獻書。
秦軒一一拱手感謝,心中感慨萬千,若有朝一日天下藏書皆存於北寧,那何愁天下讀書人不來北寧城呢?
當看到不少儒生竟然借住在嶄新的學生宿舍樓裏時,不少人為之動容。
“楚王殿下這份心懷天下讀書人的熱情和包容,足以證明本聖沒有選錯北寧城,沒有選錯人。”
儒聖大為高興,欣賞和讚許之色已經溢於言表。
秦軒淡淡一笑,道:“北寧城能有今日盛舉,全賴儒聖大人和諸位讀書人的到來,可惜我北寧城百廢待興,才剛剛起步,所以才隻能將學生宿舍暫借出來,倒是讓大家見笑了。”
“楚王殿下此舉乃大善,我等又怎麽會取笑?”
“這學生宿舍床鋪如此有趣,又極為實用、巧妙,連我都想在此體驗一番了!
學生宿舍的床鋪是秦軒按照現代大學生上床下桌的造型製作的,通體都是榫卯結構,用的都是最上等的鬆木。
一間宿舍四人,還設有獨立衣櫃,唯獨衛生間因為目前還沒研製出抽水馬桶,所以暫時沒有。
可就算如此,這些巧思妙想之處,也足以讓在場大儒們驚為天人。
“從一開始的無圍牆,到可擋風遮雨的玻璃,再到宿舍如此精巧的家具,這樣的學院已經不是奢華二字能夠概括的了。”
白慕飛心裏的震撼,一浪高過一浪。
他本以為北寧城的書院,就算再不凡,也無非就是體現在砸了多少銀子上。
可現在他明白,眼前這些可不是有銀子就能做出來的。
至少這些原創之物,若非有秦軒這樣的天縱之才,哪怕是用金山銀山也砸不出此等效果。
一眾人一路感慨、議論,儒聖此時已經完全將秦軒當成了自己的學生一般,任由秦軒攙扶,還時不時會跟秦軒說笑一番。
反倒是白慕飛追隨儒聖多年,從未見過自家老師如此開懷大笑,更未想過有朝一日自家老師會對一個藩王如此親近、厚愛。
“諸位,前麵這棟建築便是北寧學院的圖書館了,也就是所謂的藏書閣。”
秦軒帶著眾人來到一棟六層高樓前,大聲地解釋道。
眾人抬頭望去,一股極大的壓迫感撲麵而來。
這個時代不是沒有六層建築,比如一些塔樓,但無一例外的是,這些塔樓占地麵積狹小,都屬於瘦高型建築。
可眼前這棟圖書館,寬二十米,長十五米,高二十米,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建築巨獸。
“此樓每層有半畝之地,層高三米,共六層,乃是我北寧城利用當下最先進建築材料水泥最新興建。”
“這一樓為圖書館的接待大廳,同時兼具書生們休息、用食之地。”
“而二樓往上,則皆為藏書之所,從蒙學開始,到詩詞歌賦、四書五經、史書等等,不一而全。”
“此圖書館對全城開放,凡想要閱讀或借閱者,可憑北寧城戶籍隨時辦理。”
圖書館是秦軒一早就設計好的,而且也是北寧學院的重中之重。
在這個時代,太多的藏書被門閥氏族束之高閣,普通讀書人別說是借閱了,就是想看上一眼都難如登天。
而在北寧城,這裏竟然全部免費,這不由得讓在場所有儒生都發出了驚唿聲。
“如此宏大的藏書閣,能藏書多少?”
“太不可思議了!試問天下,何人能有楚王這般胸懷?”
“我輩讀書人若是能早點遇上楚王殿下,也不至於蹉跎半生仍無長進啊!”
“楚王殿下,您真是我們讀書人的救星啊!”
“……”
不少儒生淚流滿麵,不停地感謝。
他們大多來自底層,平常連書都沒得看,這種發自內心的感觸最是勾人眼淚。
其他不少家境富裕之輩的儒生此時也被這種情緒感染,一個個感歎不已。
儒聖同樣有些唏噓,望著這圖書館的大門,由衷地道:
“楚王殿下,這圖書館造價幾何?”
“錢其實不是問題,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圖書館缺少藏書。”
秦軒笑了笑,略顯苦惱地道:“我之前已經花費重金從外界各地搜羅各類藏書,若願意出售的,我便花費重金購買,若不願意的,便命人重新謄寫,拿迴北寧書局刊印成冊。”
“對了,說起這刊印,儒聖大人,學生已讓書局刊印了五萬冊《儒學》,此時就放在圖書館一樓,大家快進去看看吧!”
《儒學》從山海關帶迴來到今天,已經過去半個多月。
這段時間裏,以活字印刷術的效率,五萬冊《儒學》隻是正常產量。
可這個產量落在儒聖等人耳中,無異於是晴天驚雷,把眾人都嚇了一跳。
“短短半月,五萬冊?那豈不是每日將近三千冊了?”
“之前楚王殿下說日印兩千,看來那還是謙虛了。”
“這簡直就是神跡!這北寧城,就是一座神跡之城,處處都透露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
“……”
儒生們大為震撼,一個個興奮的快步走進圖書館一樓。
隨後,整齊碼放如同小山一般的《儒學》便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有人急不可耐地搶先一步,拿起一本《儒學》當即翻開。
隻見書冊之中,字跡清晰、飄逸,紙張厚薄舒適,頁麵無絲毫墨漬,撲麵而來的唯有陣陣墨香和書頁特有的書香之氣。
“如此精美的書冊,我可是第一次看到,實在是太令人驚歎了!”
“這做工和刊印效果,怕是隻有天山才有吧!”
“與北寧書局的書冊相比,其他書局的書隻能用粗製濫造來形容啊!”
“……”
全場都是儒生,都是跟書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人,如何能夠看不出其中好差。
活字印刷術配合北寧紙,北寧書局不管是質量還是效率,那都是碾壓整個時代的。
“楚王殿下,看到你為天下讀書人所做的這一切,本聖當真自愧不如。”
“不過本聖雖沒有王爺那般財力,但這藏書一事還請王爺交給本聖吧!”
儒聖此時已經難以壓抑心中的震撼和狂喜,他叫來白慕飛,吩咐道:
“你即可飛鴿傳書,將孔家藏書全部送來北寧城,交由北寧城重新刊印。”
“另外,我會親自寫幾封信一個一些好友,讓他們從各自書院、家族之中,將藏書奉獻出來。”
“他們未必肯白送,但如果隻是拿來謄寫或重新刊印,以本聖的麵子,想來還是願意的。”
此話一出,全場瞬間一片歡唿。
孔家可是當世大儒世家,其內藏書據說十萬,這若是真的全部刊印放置在北寧書院的圖書館,那無疑北寧圖書館將會成為這天下儒生人人向往之地。
“我家也有一些藏書,也願送來北寧!”
“我江南蘇家也是!”
“我魯城孟家也願獻出藏書刊印!”
“……”
一時間,但凡家中有些藏書的儒生,此刻一個個都爭先恐後地想要獻書。
秦軒一一拱手感謝,心中感慨萬千,若有朝一日天下藏書皆存於北寧,那何愁天下讀書人不來北寧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