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雁過拔毛
老太重生:閃婚皇叔,前夫孽子悔成渣了 作者:有隻起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秀才道:“你若真心疼女兒,就給她們尋一條生路,把背後的人說出來,她們便不必陪你送死。”
王仁沉默不語,秀才朝上麵一拱手,“大人,我問完了。”
王老財被押了下去,鄭端問道:“張知府,劉縣令,如今你們還覺得杜春枝是同黨?”
劉諳低著頭,恨不得把腦袋埋在地裏,“迴大人,下官不敢。”
“既然她跟這事沒關係,也不必通傳了,讓他們一家自行離去就是。”鄭端頓了頓,“至於那個柳氏……”
劉諳的眼睛滴溜溜轉了好幾圈,他早就想過,來府城一趟無非是兩個結果。
一是杜春枝被定罪,那自己無疑是立了功的,這就是日後晉升的籌碼。除此之外,自己還在知府和按察使麵前露了臉,若是馬屁拍得好,就有了向上的人脈,簡直是一舉兩得。
第二個結果就如今天這般——杜春枝全身而退,顯得自己狗屁不是。
劉諳已經預想到這一層,他早就想好如何應對。
所以鄭端剛提到柳氏,劉縣令立刻站了出來。
“大人,那柳氏是個啥也不懂的孕婦,她對杜春枝起疑,完全是為了宋家村乃至青雲縣的安危。宋裏正,你說是不是?”
宋懷瑜不能說不是,他一個有威望的老頭,不想把孕婦送進牢。
劉諳接著道:“柳氏雖鬧了個笑話,初衷總是好的。她馬上就生了,不如讓下官帶迴去處置,該罰就罰,絕無二話!”
他這樣一講,鄭端便也不再追究。因為王仁被抓以來,各種舉報紛遝而至,其中有不少弄錯的。
若硬要對柳氏問責,之前鬧了烏龍的還要抓迴來不成?
衙門裏在唇槍舌戰,在衙門外頭,杜春枝一家和柳茵還在等著。
裏正和秀才已經進去很長時間了,一直沒有衙役來帶人。
柳茵難免心焦,看杜春枝和趙老六說笑,嗤笑道:“府衙不比縣衙,劉縣令覺得鄉裏鄉親的,不曾拷著你,一會兒進了這大門,你怕是要戴枷了。”
杜春枝一個字都不想跟她說,柳茵又道:“玲瓏,你過來,我把你辮子梳梳。”
玲瓏搖搖頭,“柳大嬸子,我也得戴枷,就不去衝撞你肚子裏的娃娃了。”
柳茵的臉白了白,這死丫頭怎麽說翻臉就翻臉?罷了,反正今日之後,她們一家都戴枷!
就在這個時候,有衙役從裏麵出來,“杜春枝,趙老六,杜玲瓏!”
柳茵心裏一喜,他們要戴枷了!
“事情已經查清,杜春枝並非王仁同黨,你們可自行離去。”
杜春枝眨巴眨巴眼睛,雖然老六跟她保證不會出事,可她還是在心裏留了個“萬一”。
這可是府城啊,六哥要是能在這邊說得上話,還用躲著知府張景嗎?萬一六哥的朋友沒幫上忙,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不必抱怨也不必心焦,而且整件事也並不是沒有轉圜的餘地。
但她怎麽也沒料到,居然連衙門都不用進,就能解除嫌疑。這得是個多大的青天大老爺呀,辦案真是又利落又公正!
剛才還是被衙役看管的嫌犯,這會兒就自由了哈哈哈!
柳茵見狀,氣得臉色發白,“這位官爺,您是不是聽錯了?放走的應該是我,不是杜春枝。”
那衙役道:“你是那個柳氏?”
柳茵心裏一喜,以為叫自己去堂前作證,“奴家正是柳氏。”
“劉縣令叫你在這候著,你莫要隨意走動。”
柳茵不明就裏,隻好留在原地,再看杜春枝,早就和趙老六杜玲瓏一起走得沒影了。
柳茵又等了兩刻鍾,劉諳才匆匆從裏麵出來,他朝柳茵使了個眼色,指了指遠處的茶館。
兩人一前一後進了茶館,有人領柳茵進了雅間。
柳茵著急問道:“大人,那杜春枝怎麽給放走了?”
“你說為什麽?”劉諳臉色鐵青,“她究竟有沒有罪,你心裏最清楚。”
柳茵的確很清楚,但是按她的推斷,這種案子牽連的人多,上麵得到的嘉獎也多。
前夫一家走南闖北,最是知曉裏麵的道道。玉瑩他爹遇上一次剿匪,有無辜者被牽連進去,照|殺|不誤,喊破喉嚨也沒用。
可是,杜春枝還沒喊呢,怎麽就給放了?
柳茵大為不解,“劉大人,府衙的大老爺不在乎人數,卻在乎是否清白麽?”
劉諳嗬嗬一笑,“不僅如此,大人還判你一個誣告,今日就要抓你入獄呢!”
柳茵嚇了一跳,先前那些經驗是聽家裏人說的,她沒有真正經曆過,所以劉諳一忽悠,她就有點兒慌。
劉諳道:“你先躲著,按察使那邊應該還有餘地。今晚本官還要去拜見,會盡力讓大人信你無辜,隻是……”
劉諳說著歎了口氣,“請吃酒是要銀子的,這裏不比咱們小縣城,宴請按察使大人和知府大人,酒席不能太寒磣。”
柳茵猶豫著說:“一百兩,總夠了吧?”
劉諳又是一聲歎息,“一百兩的話……還不如不請。”
“難不成要二百兩?”
劉諳站起身,“罷了罷了,你還是先躲上幾日,千萬別露頭。鄭大人忙得很,若是他忘了,你就撿條命,不不不,兩條命!”
這哪行?萬一鄭大人沒忘呢?自己躲著算怎麽迴事兒?這不成逃犯了麽?
柳茵咬了咬牙,“大人說個準數,我也好有個計較。”
劉諳見她這麽痛快,原本想說四百兩,這會兒直接漲了價。
“除了吃酒,還要送二位大人些禮物,若是有五百兩,就不會捉襟見肘了。”
柳茵皺了皺眉,“民婦身上沒有這麽多銀子,就算拿出全部身家,也給不上。”
劉諳立刻黑臉,“那就別廢話,來人,將這婆娘直接綁了送進縣衙!”
柳茵一看他玩真的,嚇得肚子一陣一陣地疼,她趕緊在身上翻找,數出五百兩銀票交給劉諳,“還請劉大人多多美言,柳茵感激不盡。”
劉諳見她手裏還有銀票,一把都搶過來,所謂雁過拔毛,一文錢都不給她留!
王仁沉默不語,秀才朝上麵一拱手,“大人,我問完了。”
王老財被押了下去,鄭端問道:“張知府,劉縣令,如今你們還覺得杜春枝是同黨?”
劉諳低著頭,恨不得把腦袋埋在地裏,“迴大人,下官不敢。”
“既然她跟這事沒關係,也不必通傳了,讓他們一家自行離去就是。”鄭端頓了頓,“至於那個柳氏……”
劉諳的眼睛滴溜溜轉了好幾圈,他早就想過,來府城一趟無非是兩個結果。
一是杜春枝被定罪,那自己無疑是立了功的,這就是日後晉升的籌碼。除此之外,自己還在知府和按察使麵前露了臉,若是馬屁拍得好,就有了向上的人脈,簡直是一舉兩得。
第二個結果就如今天這般——杜春枝全身而退,顯得自己狗屁不是。
劉諳已經預想到這一層,他早就想好如何應對。
所以鄭端剛提到柳氏,劉縣令立刻站了出來。
“大人,那柳氏是個啥也不懂的孕婦,她對杜春枝起疑,完全是為了宋家村乃至青雲縣的安危。宋裏正,你說是不是?”
宋懷瑜不能說不是,他一個有威望的老頭,不想把孕婦送進牢。
劉諳接著道:“柳氏雖鬧了個笑話,初衷總是好的。她馬上就生了,不如讓下官帶迴去處置,該罰就罰,絕無二話!”
他這樣一講,鄭端便也不再追究。因為王仁被抓以來,各種舉報紛遝而至,其中有不少弄錯的。
若硬要對柳氏問責,之前鬧了烏龍的還要抓迴來不成?
衙門裏在唇槍舌戰,在衙門外頭,杜春枝一家和柳茵還在等著。
裏正和秀才已經進去很長時間了,一直沒有衙役來帶人。
柳茵難免心焦,看杜春枝和趙老六說笑,嗤笑道:“府衙不比縣衙,劉縣令覺得鄉裏鄉親的,不曾拷著你,一會兒進了這大門,你怕是要戴枷了。”
杜春枝一個字都不想跟她說,柳茵又道:“玲瓏,你過來,我把你辮子梳梳。”
玲瓏搖搖頭,“柳大嬸子,我也得戴枷,就不去衝撞你肚子裏的娃娃了。”
柳茵的臉白了白,這死丫頭怎麽說翻臉就翻臉?罷了,反正今日之後,她們一家都戴枷!
就在這個時候,有衙役從裏麵出來,“杜春枝,趙老六,杜玲瓏!”
柳茵心裏一喜,他們要戴枷了!
“事情已經查清,杜春枝並非王仁同黨,你們可自行離去。”
杜春枝眨巴眨巴眼睛,雖然老六跟她保證不會出事,可她還是在心裏留了個“萬一”。
這可是府城啊,六哥要是能在這邊說得上話,還用躲著知府張景嗎?萬一六哥的朋友沒幫上忙,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不必抱怨也不必心焦,而且整件事也並不是沒有轉圜的餘地。
但她怎麽也沒料到,居然連衙門都不用進,就能解除嫌疑。這得是個多大的青天大老爺呀,辦案真是又利落又公正!
剛才還是被衙役看管的嫌犯,這會兒就自由了哈哈哈!
柳茵見狀,氣得臉色發白,“這位官爺,您是不是聽錯了?放走的應該是我,不是杜春枝。”
那衙役道:“你是那個柳氏?”
柳茵心裏一喜,以為叫自己去堂前作證,“奴家正是柳氏。”
“劉縣令叫你在這候著,你莫要隨意走動。”
柳茵不明就裏,隻好留在原地,再看杜春枝,早就和趙老六杜玲瓏一起走得沒影了。
柳茵又等了兩刻鍾,劉諳才匆匆從裏麵出來,他朝柳茵使了個眼色,指了指遠處的茶館。
兩人一前一後進了茶館,有人領柳茵進了雅間。
柳茵著急問道:“大人,那杜春枝怎麽給放走了?”
“你說為什麽?”劉諳臉色鐵青,“她究竟有沒有罪,你心裏最清楚。”
柳茵的確很清楚,但是按她的推斷,這種案子牽連的人多,上麵得到的嘉獎也多。
前夫一家走南闖北,最是知曉裏麵的道道。玉瑩他爹遇上一次剿匪,有無辜者被牽連進去,照|殺|不誤,喊破喉嚨也沒用。
可是,杜春枝還沒喊呢,怎麽就給放了?
柳茵大為不解,“劉大人,府衙的大老爺不在乎人數,卻在乎是否清白麽?”
劉諳嗬嗬一笑,“不僅如此,大人還判你一個誣告,今日就要抓你入獄呢!”
柳茵嚇了一跳,先前那些經驗是聽家裏人說的,她沒有真正經曆過,所以劉諳一忽悠,她就有點兒慌。
劉諳道:“你先躲著,按察使那邊應該還有餘地。今晚本官還要去拜見,會盡力讓大人信你無辜,隻是……”
劉諳說著歎了口氣,“請吃酒是要銀子的,這裏不比咱們小縣城,宴請按察使大人和知府大人,酒席不能太寒磣。”
柳茵猶豫著說:“一百兩,總夠了吧?”
劉諳又是一聲歎息,“一百兩的話……還不如不請。”
“難不成要二百兩?”
劉諳站起身,“罷了罷了,你還是先躲上幾日,千萬別露頭。鄭大人忙得很,若是他忘了,你就撿條命,不不不,兩條命!”
這哪行?萬一鄭大人沒忘呢?自己躲著算怎麽迴事兒?這不成逃犯了麽?
柳茵咬了咬牙,“大人說個準數,我也好有個計較。”
劉諳見她這麽痛快,原本想說四百兩,這會兒直接漲了價。
“除了吃酒,還要送二位大人些禮物,若是有五百兩,就不會捉襟見肘了。”
柳茵皺了皺眉,“民婦身上沒有這麽多銀子,就算拿出全部身家,也給不上。”
劉諳立刻黑臉,“那就別廢話,來人,將這婆娘直接綁了送進縣衙!”
柳茵一看他玩真的,嚇得肚子一陣一陣地疼,她趕緊在身上翻找,數出五百兩銀票交給劉諳,“還請劉大人多多美言,柳茵感激不盡。”
劉諳見她手裏還有銀票,一把都搶過來,所謂雁過拔毛,一文錢都不給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