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初到茅山
僵屍:道壇先鋒,簡化大將 作者:不閃光的星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距離茅山總壇的距離有些遠,所以四目才不得不花錢租了一輛便宜的馬車,但就算有著馬車,等到師徒二人來到茅山的時候,還是用了近五天的時間。
要知道他們師徒二人,日夜兼程,四目更是連眼睛都沒怎麽合過,全都在駕車趕路,吃喝都在車上。
就這樣才能在五天時間趕到茅山,若是不這般日夜兼程的話,不花費小半個月那都甭想看到茅山的地界。
等駕著馬車來到茅山腳下,四目就有些撐不住了,眼皮子都快睜不開,但也還是強打精神,把馬車交給一名專門在山腳接待香客的道童,讓其幫忙暫時照看。
那道童倒也輕車熟路了,因為可不光四目這般駕著馬車到茅山,在他之前也有不少已經出師下山的弟子們匆匆駕車趕迴。
每一個迴來的弟子,尤其是駕車得那種,都會讓他們這些招待香客的道童們幫忙暫時照看馬車。
四目在把馬車交給道童照看後,就有些撐不住得想要找個地方歇上一會,但想起自家師父現在的狀況不明,卻也顧不得休息,帶著胡梓墨直奔山上的元符萬寧宮所在方向而去。
這倒不是說符籙法脈的掌教住在元符宮當中,哪怕他是法脈掌教。
而是符籙一脈弟子都住在元符宮的附近山頭當中,這才會直接朝著那個方向而去。
等師徒二人來到符籙掌教所住的院落當中時,都累得不輕。
胡梓墨時年齡小體力弱,能撐到這裏已經算是不錯的了,而四目那更是好幾天沒怎麽合過眼,又走了這麽一大段的山路,不累才怪呢。
換個沒有法力的普通人,要是敢這麽玩兒,不去掉大半條命都算他體質好。
來到院落門口就看到了提前趕迴來的同門師兄弟,還有一些師姐師妹們。
這群人各自的身邊都跟著或多或少的小孩子,就跟此時的四目一樣,顯然都是他們所收的弟子了。
不過跟胡梓墨不同的是,這些孩子們都還算不上正式弟子,連記名的那種都不算,真要說的話,隻能算是處在觀察考驗期。
見到四目後,這群道士們也都紛紛打招唿,有喊師兄的,也有叫師弟的,看上去倒還挺熱鬧。
四目一一迴應過後,就找上了一位關係親密的同門,開始打聽情況,尤其是他們師父的傷勢。
“師父剛被送迴來的時候,傷勢非常嚴重,眼看就快要不行的時候,還是掌門那邊拿出來了一株寶藥,這才救迴來的。”那位同門特意壓低嗓音迴道。
四目聽聞愣了一下,才下意識的反問:“寶藥?總壇這裏還有寶藥的麽?”
誰知,那位同門卻搖了搖頭,用更加微弱的聲音迴應:“之前自然是沒有,可聽說是下邊的祖師們專門送上來的!
我看呢,咱們師父還是沾了四目你的光啊,還有另外一位法脈掌教也同樣如此,若是沒那珠寶藥的話,那位估計也救不迴來。”
四目被同門這麽一說,也很感納悶,什麽沾自己的光,自己哪來的光還能讓自己師父沾上?
但緊接著四目就想到了自家那老天爺都追著哄著喂飯吃的小徒弟,不會是因為自家小徒弟的原因,才會讓下邊的祖師們特意送上來一株寶藥來拯救師父吧!
四目別有深意的看了眼那位同門,然後眼神轉到了胡梓墨身上,沒有停留多久,就又收了迴來,而身邊的那位同門自然也看到了四目的眼神,所以微微點頭示意。
示意四目他猜測得沒錯。
因為以他對四目的了解,下邊祖師們根本就不可能因為四目而特意送上來寶藥,唯一的可能性就隻有他剛收下的弟子了。
並且他因為跟四目之間的關係比較熟絡,所以多少也聽到些許的傳聞,這個傳聞跟四目剛收得弟子有著很大的關聯。
像是什麽‘善財童子’啊,‘天道之子’啦,氣運逆天命格啊等等,這些聽上去都不怎麽靠譜的傳聞。
不過,四目跟這位關係熟絡的同門所猜測的也並沒有錯,因為從下邊送上來的那株寶藥,的的確確是跟胡梓墨有著關係。
其實,要說沾光的話,還是要沾九叔的光。
誰讓當初是九叔提醒四目帶著胡梓墨去找蔗姑,並且通過對方通幽跟下邊任職的祖師們說了關於胡梓墨的情況呢。
下邊的祖師們既然知道茅山年輕一輩弟子當中,居然出了這麽一個有意思的小家夥,自然是想要親自考察考察,畢竟就算他們在如何寵愛蔗姑,也不可能說什麽就相信什麽。
再者說了,當時就連蔗姑自己都不太相信胡梓墨會有那種逆天一般的運氣,所以祖師們自然也不可能相信。
可是後來,他們也就跟蔗姑一樣,不得不相信了。
也就是當初在王家莊的小集市借錢給王嬸一家的事情,當時在場的可不止是有蔗姑,還有著一位找借口上來偷懶的祖師。
這位祖師可是親眼看到,胡梓墨運氣是如何逆天到被老天爺追著哄著喂飯吃。
最後迴去一番大嘴巴,搞得幾乎所有在下邊任職的祖師們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祖師們懷疑,胡梓墨的這種情況,很可能就是這個時代的氣運之子。
什麽是氣運之子呢?
就像是胡梓墨那般,老天爺都追著哄著喂飯吃,當然這麽來解釋的話也是有些不大對,因為氣運之子也不完全像是胡梓墨這般,反倒是需要經受各種苦難磨礪,才能成長到被老天所鍾愛的程度。
而胡梓墨則好像是從剛生下來就受到了老天的喜愛一般,除了被遺棄得時候吃了點小苦頭之外。
其實,若說真正的氣運之子應該是什麽樣子的話?
舉個比較恰當些的例子,就好比每一個朝代的開國帝王們那般,尤其是明朝開局一個碗的那位。
這些曆朝曆代的開國帝王們,都是會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經曆過各種磨礪後才仿佛會被老天認可一般,坐上那至高至尊之位。
當然,這隻是普通人當中的氣運之子。
玄幻界當中,自然也會存在著氣運之子。
例子也不少,比如說呂祖啊、龍虎山天師道的創始人啦,茅山的三茅真君等等…
這些玄幻界的氣運之子們,各個也都是受到老天的鍾愛,最後的成就無一不是開宗立派,成仙做祖。
有開宗立派,成仙做祖的,自然也會有某個宗派的弟子,正好因為是氣運之子的緣故,使得該宗派在其時代當中,幾乎達到了巔峰頂點,哪怕之後該宗派也還能夠不斷受益。
要知道他們師徒二人,日夜兼程,四目更是連眼睛都沒怎麽合過,全都在駕車趕路,吃喝都在車上。
就這樣才能在五天時間趕到茅山,若是不這般日夜兼程的話,不花費小半個月那都甭想看到茅山的地界。
等駕著馬車來到茅山腳下,四目就有些撐不住了,眼皮子都快睜不開,但也還是強打精神,把馬車交給一名專門在山腳接待香客的道童,讓其幫忙暫時照看。
那道童倒也輕車熟路了,因為可不光四目這般駕著馬車到茅山,在他之前也有不少已經出師下山的弟子們匆匆駕車趕迴。
每一個迴來的弟子,尤其是駕車得那種,都會讓他們這些招待香客的道童們幫忙暫時照看馬車。
四目在把馬車交給道童照看後,就有些撐不住得想要找個地方歇上一會,但想起自家師父現在的狀況不明,卻也顧不得休息,帶著胡梓墨直奔山上的元符萬寧宮所在方向而去。
這倒不是說符籙法脈的掌教住在元符宮當中,哪怕他是法脈掌教。
而是符籙一脈弟子都住在元符宮的附近山頭當中,這才會直接朝著那個方向而去。
等師徒二人來到符籙掌教所住的院落當中時,都累得不輕。
胡梓墨時年齡小體力弱,能撐到這裏已經算是不錯的了,而四目那更是好幾天沒怎麽合過眼,又走了這麽一大段的山路,不累才怪呢。
換個沒有法力的普通人,要是敢這麽玩兒,不去掉大半條命都算他體質好。
來到院落門口就看到了提前趕迴來的同門師兄弟,還有一些師姐師妹們。
這群人各自的身邊都跟著或多或少的小孩子,就跟此時的四目一樣,顯然都是他們所收的弟子了。
不過跟胡梓墨不同的是,這些孩子們都還算不上正式弟子,連記名的那種都不算,真要說的話,隻能算是處在觀察考驗期。
見到四目後,這群道士們也都紛紛打招唿,有喊師兄的,也有叫師弟的,看上去倒還挺熱鬧。
四目一一迴應過後,就找上了一位關係親密的同門,開始打聽情況,尤其是他們師父的傷勢。
“師父剛被送迴來的時候,傷勢非常嚴重,眼看就快要不行的時候,還是掌門那邊拿出來了一株寶藥,這才救迴來的。”那位同門特意壓低嗓音迴道。
四目聽聞愣了一下,才下意識的反問:“寶藥?總壇這裏還有寶藥的麽?”
誰知,那位同門卻搖了搖頭,用更加微弱的聲音迴應:“之前自然是沒有,可聽說是下邊的祖師們專門送上來的!
我看呢,咱們師父還是沾了四目你的光啊,還有另外一位法脈掌教也同樣如此,若是沒那珠寶藥的話,那位估計也救不迴來。”
四目被同門這麽一說,也很感納悶,什麽沾自己的光,自己哪來的光還能讓自己師父沾上?
但緊接著四目就想到了自家那老天爺都追著哄著喂飯吃的小徒弟,不會是因為自家小徒弟的原因,才會讓下邊的祖師們特意送上來一株寶藥來拯救師父吧!
四目別有深意的看了眼那位同門,然後眼神轉到了胡梓墨身上,沒有停留多久,就又收了迴來,而身邊的那位同門自然也看到了四目的眼神,所以微微點頭示意。
示意四目他猜測得沒錯。
因為以他對四目的了解,下邊祖師們根本就不可能因為四目而特意送上來寶藥,唯一的可能性就隻有他剛收下的弟子了。
並且他因為跟四目之間的關係比較熟絡,所以多少也聽到些許的傳聞,這個傳聞跟四目剛收得弟子有著很大的關聯。
像是什麽‘善財童子’啊,‘天道之子’啦,氣運逆天命格啊等等,這些聽上去都不怎麽靠譜的傳聞。
不過,四目跟這位關係熟絡的同門所猜測的也並沒有錯,因為從下邊送上來的那株寶藥,的的確確是跟胡梓墨有著關係。
其實,要說沾光的話,還是要沾九叔的光。
誰讓當初是九叔提醒四目帶著胡梓墨去找蔗姑,並且通過對方通幽跟下邊任職的祖師們說了關於胡梓墨的情況呢。
下邊的祖師們既然知道茅山年輕一輩弟子當中,居然出了這麽一個有意思的小家夥,自然是想要親自考察考察,畢竟就算他們在如何寵愛蔗姑,也不可能說什麽就相信什麽。
再者說了,當時就連蔗姑自己都不太相信胡梓墨會有那種逆天一般的運氣,所以祖師們自然也不可能相信。
可是後來,他們也就跟蔗姑一樣,不得不相信了。
也就是當初在王家莊的小集市借錢給王嬸一家的事情,當時在場的可不止是有蔗姑,還有著一位找借口上來偷懶的祖師。
這位祖師可是親眼看到,胡梓墨運氣是如何逆天到被老天爺追著哄著喂飯吃。
最後迴去一番大嘴巴,搞得幾乎所有在下邊任職的祖師們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祖師們懷疑,胡梓墨的這種情況,很可能就是這個時代的氣運之子。
什麽是氣運之子呢?
就像是胡梓墨那般,老天爺都追著哄著喂飯吃,當然這麽來解釋的話也是有些不大對,因為氣運之子也不完全像是胡梓墨這般,反倒是需要經受各種苦難磨礪,才能成長到被老天所鍾愛的程度。
而胡梓墨則好像是從剛生下來就受到了老天的喜愛一般,除了被遺棄得時候吃了點小苦頭之外。
其實,若說真正的氣運之子應該是什麽樣子的話?
舉個比較恰當些的例子,就好比每一個朝代的開國帝王們那般,尤其是明朝開局一個碗的那位。
這些曆朝曆代的開國帝王們,都是會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經曆過各種磨礪後才仿佛會被老天認可一般,坐上那至高至尊之位。
當然,這隻是普通人當中的氣運之子。
玄幻界當中,自然也會存在著氣運之子。
例子也不少,比如說呂祖啊、龍虎山天師道的創始人啦,茅山的三茅真君等等…
這些玄幻界的氣運之子們,各個也都是受到老天的鍾愛,最後的成就無一不是開宗立派,成仙做祖。
有開宗立派,成仙做祖的,自然也會有某個宗派的弟子,正好因為是氣運之子的緣故,使得該宗派在其時代當中,幾乎達到了巔峰頂點,哪怕之後該宗派也還能夠不斷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