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趙敏、小昭、逸塵四人,離了道教祖庭,天師修煉聖地龍虎山,踏上重返蝴蝶穀之路。這一路山川如畫,四人心情卻頗為複雜,既有峨眉之行中佛道武俠的諸多感慨,又有對蝴蝶穀寧靜生活的滿滿憧憬。


    行至黃山腳下,抬眼望去,那黃山七十二峰,峻峭巍峨,雲海翻騰,仿若人間仙境。張無忌望著這壯麗山色,心中不禁感慨:“如此美景,當真不負黃山之名,既途經此地,自然也該駐足欣賞一番,相信必有收獲。”


    四人沿著蜿蜒山路前行,山間鬆濤陣陣,怪石嶙峋。行至一處,忽見前方有一白發老者正對著一塊巨石凝神比劃,招式剛猛,帶起唿唿風聲。張無忌眼力極佳,看出老者所使拳法頗有幾分剛健雄渾之氣,似是少林一脈,卻又雜糅了別家功夫,心中一動,便上前拱手道:“晚輩張無忌,見過老先生。看老先生拳法精妙,敢問高姓大名?”


    老者收拳,目光如炬打量四人,見張無忌氣宇軒昂,眼中透著真誠,便笑道:“原來是明教張大教主,老夫法號覺空,早年出身少林,後雲遊四方,鑽研武學,如今不過是個山野閑人罷了。”趙敏盈盈一笑,接口道:“覺空大師這般身手,若是閑人,那江湖中怕沒幾個高手了。今日得見大師施展絕學,實乃我們的榮幸。”


    覺空哈哈一笑,擺手道:“姑娘嘴甜,不過這拳法確是老夫多年心得。方才見這巨石形狀奇特,心有所感,便演練一番。張教主年少成名,武功通神,今日既遇,不知可有興致切磋一二?”張無忌尚未答話,逸塵已在旁興奮道:“好啊好啊,能見識無忌哥哥與大師的高招,定是精彩絕倫。”


    張無忌見推辭不過,便點頭應允:“既蒙大師抬愛,無忌便獻醜了。”說罷,微微側身,擺開架勢,正是太極劍法起手式,看似緩慢隨意,實則氣定神閑,暗藏玄機。覺空見狀,眼神一凝,大喝一聲,雙拳齊出,一招“伏虎羅漢拳”,勢大力沉,直搗黃龍,仿若真有降伏猛虎之威。


    張無忌不慌不忙,太極劍輕輕一轉,以柔克剛,劍走輕靈,卸去對方拳勁。覺空見一拳無功,攻勢更猛,腳下步伐變換,使出“少林龍爪手”,十指如鉤,抓向張無忌咽喉、胸口等要害。張無忌身形靈動,如水中遊魚,太極劍法連綿不絕,劍隨身動,或挑或刺,總能在關鍵時刻化解危機。


    二人你來我往,轉眼間已過數十招。一旁趙敏、小昭看得目不轉睛,暗自為張無忌捏把汗。逸塵更是瞪大雙眼,生怕錯過一招一式,心中對這高深武學滿是向往。


    又鬥幾招,覺空忽覺張無忌劍招愈發圓轉如意,自己每一次攻擊都似陷入泥沼,有力難施,心中暗歎:“張教主果然名不虛傳,這太極劍法精妙無比,以老夫數十年功力,竟也漸落下風。”當下,他虛晃一招,跳出圈外,雙手合十笑道:“罷了罷了,張教主武功出神入化,老夫認輸。”


    張無忌收劍還禮:“大師承讓,方才一戰,無忌受益匪淺。大師拳法剛猛中透著細膩,實乃武學上乘之法。”覺空點頭讚許:“教主謙遜,武學之道,本就博大精深,相互切磋方能進步。方才見教主施展太極劍法,以靜製動,以柔克剛,實在妙哉。這太極之理,與我少林武學亦有相通之處,皆在一個‘悟’字。”


    眾人圍坐於旁,聊起武學之道。覺空從懷中掏出一本古樸經書,遞給張無忌:“張教主,這本《金剛悟禪經》是老夫早年於少林藏經閣所得,經中不僅蘊含佛理禪意,對武學修行亦頗有啟迪。老夫年事已高,自知無力再深研其中精妙,今日便贈與教主,望能助你更上一層樓。”


    張無忌雙手接過,恭敬道:“大師厚賜,無忌感激不盡。”翻開經書,隻見經文古樸晦澀,卻隱隱透著一股神秘力量。覺空指著經文解釋道:“此經開篇便講‘心若磐石,意如清風’,這與武學中的定力和靈動息息相關。修煉武功,需先築心境,如磐石般堅定,不為外物所擾,方可在作招時如清風般自在隨心。”


    眾人聽得入神,小昭忍不住問道:“大師,那如何才能做到心境如磐石呢?”覺空微笑看向她:“小姑娘,心境修行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在日常中磨煉,曆經挫折而不餒,麵對誘惑而不動。像這黃山鬆,紮根懸崖,千百年風吹雨打,依然挺立,便是最好的榜樣。”


    張無忌細細研讀經文,心中對武學又有了新的感悟。趙敏見狀,輕聲道:“無忌哥哥,今日得此機緣,咱們日後可要好好參詳,武功修為必能更進一步。”張無忌點頭稱是,又與覺空探討許久,才拱手道謝依依作別。


    四人繼續登山,一路上,張無忌沉浸在經文感悟中,不時比劃幾招,太極劍法似又多了幾分神韻。行至蓮花峰下,忽聞一陣悠揚笛聲傳來,曲調空靈,仿若來自仙境。眾人循聲而去,隻見一青衣女子正坐於溪邊巨石上吹奏玉笛,麵容清麗,氣質脫俗。


    女子見有人來,停下吹奏,起身微笑道:“幾位可是迷路了?這蓮花峰下地勢複雜,若無指引,恐易陷入迷途。”趙敏上前笑道:“多謝姑娘關心,我們聽聞笛聲美妙,特來一探究竟。姑娘這笛聲仿若有魔力,能讓人忘卻塵世煩惱。”


    女子微微泛紅,謙遜道:“不過是閑來消遣,讓各位見笑了。我叫林若雪,久居黃山,對這山中各處還算熟悉。”張無忌拱手道:“林姑娘,在下張無忌,冒昧打擾。方才見姑娘氣質不凡,又有如此才藝,想必也是江湖中人?”


    林若雪搖頭笑道:“我雖略通拳腳,卻算不上江湖中人。不過是跟著爹爹學了些防身本事,平日裏以山水為伴,倒也自在。”逸塵好奇問道:“林姑娘,你爹爹是誰呀?怎會教出你這般厲害的女兒?”林若雪眼中閃過一絲落寞:“我爹爹名叫林羽風,原是峨眉俗家弟子,早年在江湖行俠仗義,後來遭奸人所害,重傷難愈,便帶著我隱居黃山,不再過問江湖事。”


    聽到“峨眉”二字,張無忌等人對視一眼,心中一動。趙敏問道:“林姑娘,既是峨眉弟子後人,可知曉峨眉如今狀況?我們此前剛從峨眉下來。”林若雪麵露驚訝:“你們去過峨眉?我雖久未下山,但也聽聞近些年來峨眉在周芷若周掌門帶領下,重振雄風,弟子武功高強,為江湖主持公道。”


    張無忌點頭道:“周掌門確有大才,將峨眉派治理得井井有條。我們此番前去,與周掌門相談甚歡,共論江湖局勢,還交流了武學心得。”林若雪眼中閃過一絲向往:“真想有機會見識一下,隻可惜爹爹身體不好,我需在旁照料。”


    趙敏眼珠一轉,笑道:“林姑娘,你既有防身本事,又如此心係江湖,何不為江湖出份力呢?雖說要照料爹爹,但也可抽些閑暇,將你爹爹所傳武學發揚光大。像這黃山,遊人眾多,若遇不平之事,出手相助,也是俠義之舉。”


    林若雪微微一愣,似被說動,低頭沉思片刻後抬頭道:“姐姐說得有理,我雖不能像爹爹當年那般縱橫江湖,但也可在這黃山附近,略盡綿薄之力。隻是我所學有限,不知能否真幫上忙。”


    張無忌見狀,開口道:“林姑娘不必擔憂,你既有峨眉武學根基,隻需勤加練習,必能有所成。方才聽你笛聲,便知你心境澄澈,這對武學修行大有裨益。若遇到難處,可去蝴蝶穀尋我們,我等定當相助。”說著,將一本關於內力運行的心法小冊子遞給林若雪,“這本冊子或許對你有些幫助,你且拿去,隻盼你能在黃山一帶日常生活中多行俠義之事。”


    林若雪雙手接過,感激道:“張大教主,多謝您。您的大名,江湖中誰人不知,今日得您相助,小女子感激不盡,亦當效法張教主多做善事弘揚江湖正義。”


    眾人又聊了些許,便轉身告別林若雪。一路上,張無忌趙敏四人迴味討論著與覺空大師、林若雪的相遇,深感江湖藏龍臥虎,高深武學實是寓於看似平常的人和平常招式之中,而俠義之心處處可尋,若是再讓這些人變成種子不斷啟發和影響周圍之人,那世間江湖必將形成一股浩然正氣,俠義滿滿。《金剛悟禪經》開篇所說‘心若磐石,意如清風’,這不但說的是武學中的定力和靈動,其實也昭示了萬事萬物的道理。若是存了為國為民的心,誌如磐石,那諸般行善的小事,也可匯入這為國為民的洪流,發揮大的作用,自可靈動如清風了。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行俠仗義”所有人都可踐行一個“俠”字。張無忌趙敏等人已經明白這個道理並已經開始行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倚天屠龍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夢飄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夢飄香並收藏後倚天屠龍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