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蟬自是不知外麵疾苦的,她雖不幸,但終日困在綠蕪苑,恰好也避開了災荒,加之平日接觸的都是達官富賈,所談皆為風花雪月,哪裏知道餓死了這麽多人。
眼見門外站滿看熱鬧的村民,老娘孤零零躺在堂屋地上,平日挺有主意的姑娘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許經年默默走迴馬車,從車廂內掏出一袋大餅,又迴到屋中交給褚三道:“吃吧,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
褚三狐疑道:“幹什麽活?”
“上山砍樹。”許經年道。
天順四年,初冬的風有些凜冽,午飯過後,樵夫再次推起獨輪車向山上走去,秋蟬同行,無奈地看著車上褚家老太的屍體。
許經年遠遠跟在後麵,待路過一片樹林時才喊道:“我瞧此處正合適。”
樵夫帶著自己的斧頭,吃飽飯後砍起樹來也更得心應手。
許經年沒有趁手的工具,衝淵在長公主手中,青霜遺失在太清宮大火裏,如今隨身佩帶的是一把普通的長劍,剛砍沒幾下便卷了刃,好在他內力深厚,憑借卷了刃的長劍也能揮灑自如。
秋蟬靜靜坐在獨輪車旁,看著兩個男人在樹林中揮舞工具,一時有些恍惚。
許經年扭頭,遠遠瞧見發愣的舞姬便調侃道:“你既如此敏銳,倒說說我剛才攏共砍了多少下?”
“兩百三十五下。”秋蟬漫不經心地迴答,隨即又補充道:“第一百二十三下你右腳踩空了,差點摔倒。”
許經年尷尬迴應:“你騙我的吧?反正無從考證,隨便說個數字便是。”
秋蟬不再開口,默默將頭扭向別處。
許經年顯然低估了製作一口棺材的難度,砍樹是最簡單的工序,沒有鋸齒、刨子等工具,根本無從下手。樵夫找來麻繩,將切成差不多長短的木條捆在一起,像卷大蔥一樣將褚家老太的屍體卷在中央,用麻繩捆緊,算是“以木存屍”,半個棺材。
天色漸暗,山上慢慢冷下來,二人挖好墳墓,將捆成一團的棺材下葬,又將土埋好。
褚三坐在墳頭氣喘籲籲道:“你們先迴吧,我在這守靈一夜。”
秋蟬道:“我也留下,算盡最後一次孝道。”
許經年尷尬地踢著地上的石子,他很想迴去,但此情此景,此時氛圍,斷不允許他做出如此煞風景地行徑,想了半天,隻好幹咳幾聲找個理由道:“我身子不太好,夜裏怕染風寒。”
“了然。”秋蟬道。
少年轉身離去,片刻後又垂頭喪氣地返迴墳頭道:“算了,風寒就風寒吧!”
初冬夜,山上的風很大,雖是座又低又矮的荒山,刮起風來一點不輸川北的高山,三人蜷縮在墳頭瑟瑟發抖。
許經年心中悔的要命,恨自己不該死要麵子留下。
褚家兄妹靜靜坐在墳邊,二人自打見麵總共沒說幾句話,此時相顧無言,倒讓氣氛愈發冷落起來。
許經年開口道:“你倆說點什麽吧,哪怕問問吃晚飯了沒。”
秋蟬撲哧一聲笑了起來,轉頭看看墳堆道:“三年不長,但我已經開始漸漸忘了你和娘的樣貌。”
褚三知道這話是對他說的,也是他應得的,隻好低聲迴道:“這是我們的報應。”
“是世道的報應吧。”秋蟬輕聲歎息道。
後半夜風刮地愈發兇狠,許經年不知自己真睡著了還是被凍暈了,迷迷糊糊中隻覺得腦袋陷入一個溫軟的所在,一縷殘存的意識告訴他那是女人的懷抱,隨即這縷意識便消失殆盡。
再次醒來,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睜眼便看到天空盤旋的金雕,許經年想起昨夜睡著前的溫潤,忙左右看了看,見自己孤零零躺在地上,便自嘲般笑了起來。
秋蟬從樹後走來,一臉狐疑地盯著許經年問道:“公子笑什麽?”
許經年瞧了瞧褚三,又看了看秋蟬,繼而反問道:“你是怎麽做到讓臉一塵不染的?”
“女人自然有女人的辦法。”秋蟬笑道。
事既已畢,自該下山,褚三在墳前跪了三下,推起獨輪車隨二人離開。
兄妹倆一路無話,氣氛有些沉悶。
許經年適時開口道:“樵夫,現在該告訴我山上之事了吧?”
褚三歎息道:“也難為你了,為查案還要陪我安葬老母。”
許經年道:“好說,有求於人,自該有所態度。”
褚三道:“九月十七那天,我和老娘餓得兩眼發花,於是上山,想找些活物,就在山頂,看到兩幫人馬打起來,我倆忙躲到草叢,想等他們打完悄悄溜走,不想老娘被發現,那幫人二話不說一劍刺穿我娘胸口,那日你所見手上的傷口便是抵抗時留下的。我躲在遠一些的草堆裏,等他們離開才敢出來,我娘已經咽氣了。”
許經年問道:“為何不報官?”
“報官?我們小老百姓哪裏知道是福是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褚三冷哼一聲道,“那日當夜官府便來村裏,挨家挨戶詢問有誰看到了山上之事,我想若報了官,隻怕性命要丟掉。”
許經年好奇道:“你既知我是官府的人,如今怎麽肯說了?”
“你這人,不用強,說話也講道理,我瞧著不像壞人。”褚三道,“按理說,你不必費力把小六子從益都帶迴來,隻要將我這小小樵夫抓去大牢拷打一頓,自然什麽都交代了,你肯守信,我自然也要講實話。”
許經年繼續問道:“落敗那一方可有傷亡?”
褚三露出一抹嘲笑道:“那領頭的可真惜命啊,打了沒半刻鍾便下令撤退,整隊人毫發無損,我瞧他們丟下的大箱子,裏麵應當裝了不少細軟。”
許經年心中暗道那是十萬兩災銀,又問道:“可看清劫匪的樣貌?”
褚三搖頭道:“都蒙著麵呢!不過我娘扯下了他們身上一塊布料。”
許經年接過布料瞧了瞧,又揣入懷中道:“我拿走了。”
老娘既已安葬,秋蟬也不願在陳家溝多待,一來與褚三無話可說,二來自己出身青樓,時間久了難免露出馬腳,午飯過後便催促許經年離開,褚三欲言又止,似有不舍,又不知該如何挽留,隻靠在柴門上默默看著馬車走遠。
下山總比上山難,吱吱呀呀行了許久,馬車一路顛簸,晃得人直打瞌睡,許經年斜坐在鞍架上,忍不住又掏出布料端詳起來。
“鬆江東門外雙廟橋丁氏彈棉飛花,織布精細柔軟,又稱‘飛花布’。”秋蟬不知何時掀開車廂簾子,伸出腦袋道。
許經年看了看布片,又迴頭看了看秋蟬,調侃道:“我該誇你聰慧呢還是見多識廣。”
秋蟬不答,隻露出一個驕傲的表情。
許經年道:“我與綠蕪苑借了你五日,如今才第二日。”
秋蟬知道他的意思,迴眸望了望陳家溝方向,小山村已漸漸模糊,姑娘歎口氣道:“終究是要走的,早走晚走又有什麽分別,我這身份,若讓人看穿了,褚三在村裏也不好做人。”
許經年道:“世事無常,自該珍惜當下。我是過來人,別等到人沒了才拍著大腿後悔。”
秋蟬上下打量少年,後背輪廓挺拔修長,頗有些少年俠客的意思,五官平平無奇了些,倒也不醜。
“我瞧公子年紀不過十四五歲,說話怎得這般老氣橫秋?”姑娘調侃道。
許經年嘴角撇了撇迴道:“快出城了,你想清楚,這說不定是你和樵夫最後一次見麵了。”
秋蟬眨了眨大眼睛,半晌後終於下定決心道:“調頭吧!”
城門口到陳家溝不遠,未見荒山,先看到天上的滾滾濃煙,許經年暗道不妙,揮舞手中馬鞭加速向山上駛去。
小山村已淪為一片火海,許經年縱身輕躍衝入村內,秋蟬驚叫道:“小心!”
片刻之後,少年扛著奄奄一息的褚三飛出。
秋蟬邊哭邊問道:“還有救嗎?”
許經年仔細打量男人胸口猶如劍柄一般粗大的傷口,隻見鮮血如泉湧般從中汩汩流出,他皺了皺眉,抬手點住男人身上的兩處穴,繼而無奈搖頭道:“封了兩處大穴,現在還有一口氣,但也撐不了多久,若有未了之事或遺言,盡快說吧!”
止住哭聲,姑娘眼淚仍如斷線珠玉般吧嗒吧嗒掉下來,癱坐在男人身側,帶著哭腔重複道:“褚三啊褚三,你又要拋下我了……”
樵夫麵色蒼白,大口大口喘著粗氣,勉強湊出笑臉道:“娘……娘怕黑,把……把我……葬在……在她墳……墳邊……”
姑娘拚命點頭,許經年在一旁急得快要跳腳,見二人無其它話講,忙插嘴道:“仇家是誰?是殺你娘那幫人嗎?”
樵夫眼神渙散,伸出手似想要抓住什麽,許經年猶豫片刻,還是伸出手握住,微弱的聲音再次斷斷續續傳來:“別……別報仇,求……求你……照顧……照顧我……”
“妹妹”二字還未出口,氣息已然停止,許經年輕歎一聲,頹然坐在地上,秋蟬再也抑製不住心中悲傷,俯身趴在屍體上痛哭哀嚎起來。
大火從傍晚燒到日落,直燒到後半夜,火油加持,將陳家溝燒成一片廢墟,所幸時值初冬,未見明草,避免了一場山火。
許經年進村看了幾圈,未尋到活口,顯然對方是將人殺光後再放火,打定主意斬草除根。
出村摸了一段路,馬蹄印沒多遠便踏上一片草地失了蹤跡,血跡也處理地幹幹淨淨,再無其他線索,許經年這才發現這幫人訓練有素,極有章法,不像普通盜匪,隻能悻悻而歸。
村裏鬧出如此動靜,官府遲早會上山查探,二人身份都不宜久留,褚三的屍體要盡快安葬,沒了獨輪車,許經年隻好背著屍體上山。
卷刃的佩劍已經丟掉,樵夫的斧頭也不知所蹤,樹自然砍不成了,簡易“棺材”也成了奢望。
褚老太的墳頭新土猶鬆,許經年就地取材,在旁邊地上找到一根白日裏砍斷的粗壯樹枝,費了一番力氣挖出一個不大不小的土坑,將褚三的屍體埋入坑內,迴填新土後再把樹枝插在墳前,權當墓碑。
簡單下葬後,二人就在兩處墳前席地而坐,既是休息,也為守靈。
忙活了一日,未曾進食,剛一坐下,肚子便“咕咕”叫了起來,許經年躍上一棵枯樹,想要看看附近是否有活物。
秋蟬有氣無力道:“公子別浪費力氣了,大災年月,山上的老鼠都被吃光了。”
許經年道:“那可未必。”
說完將手指塞入口中,衝著天空吹了一聲響哨,不多時,蛟龍便叼著一隻野兔飛到二人身前。
秋蟬驚道:“這鳥是公子養的?”
“它叫蛟龍。”許經年糾正道。
吃過烤兔,天色完全黑了下來,二人靠著墳堆斜躺小憩。
後半夜依然寒冷,村裏火勢漸漸弱了下來,由火勢由衝天而起到細小如苗,最後散發出焦炭的糊味。
見身旁的秋蟬冷靜了些,許經年才輕歎道:“是我害了你們。”
秋蟬靜靜盯著半山腰被燒成廢墟的村子,口中喃喃應道:“倒也不必自攬罪責,我雖是個女子,是非恩怨,倒分得清。”
許經年道:“你是個不尋常的人。”
秋蟬依舊愣神道:“人如草芥,最怕自視過高。尋常也好,不尋常也罷,我一個弱女子,就算仇家站在麵前,又能如何?”
許經年道:“樵夫臨死前托我照顧你。”
“你要娶我?”秋蟬冷漠道。
“倒沒這個打算。”許經年尷尬道,“隻是恰好我也在報仇,你這察言觀色的本事,最適合收集消息,隨我迴京,順手幫你把仇報了,總比待在綠蕪苑任人欺負強。”
冷風簌簌,蹭了一臉血的姑娘打了個寒噤,不由抱怨道:“真冷!”
許經年將披風脫了道:“給你。”
“不必,胸膛借來用用。”不管少年反應,姑娘自顧自將半個身子靠了上去。
“這恐怕不妥!”許經年抗議道。
“昨夜你躺在我懷裏時可不是這般惺惺作態。”
“原來那不是做夢!”
……
眼見門外站滿看熱鬧的村民,老娘孤零零躺在堂屋地上,平日挺有主意的姑娘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許經年默默走迴馬車,從車廂內掏出一袋大餅,又迴到屋中交給褚三道:“吃吧,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
褚三狐疑道:“幹什麽活?”
“上山砍樹。”許經年道。
天順四年,初冬的風有些凜冽,午飯過後,樵夫再次推起獨輪車向山上走去,秋蟬同行,無奈地看著車上褚家老太的屍體。
許經年遠遠跟在後麵,待路過一片樹林時才喊道:“我瞧此處正合適。”
樵夫帶著自己的斧頭,吃飽飯後砍起樹來也更得心應手。
許經年沒有趁手的工具,衝淵在長公主手中,青霜遺失在太清宮大火裏,如今隨身佩帶的是一把普通的長劍,剛砍沒幾下便卷了刃,好在他內力深厚,憑借卷了刃的長劍也能揮灑自如。
秋蟬靜靜坐在獨輪車旁,看著兩個男人在樹林中揮舞工具,一時有些恍惚。
許經年扭頭,遠遠瞧見發愣的舞姬便調侃道:“你既如此敏銳,倒說說我剛才攏共砍了多少下?”
“兩百三十五下。”秋蟬漫不經心地迴答,隨即又補充道:“第一百二十三下你右腳踩空了,差點摔倒。”
許經年尷尬迴應:“你騙我的吧?反正無從考證,隨便說個數字便是。”
秋蟬不再開口,默默將頭扭向別處。
許經年顯然低估了製作一口棺材的難度,砍樹是最簡單的工序,沒有鋸齒、刨子等工具,根本無從下手。樵夫找來麻繩,將切成差不多長短的木條捆在一起,像卷大蔥一樣將褚家老太的屍體卷在中央,用麻繩捆緊,算是“以木存屍”,半個棺材。
天色漸暗,山上慢慢冷下來,二人挖好墳墓,將捆成一團的棺材下葬,又將土埋好。
褚三坐在墳頭氣喘籲籲道:“你們先迴吧,我在這守靈一夜。”
秋蟬道:“我也留下,算盡最後一次孝道。”
許經年尷尬地踢著地上的石子,他很想迴去,但此情此景,此時氛圍,斷不允許他做出如此煞風景地行徑,想了半天,隻好幹咳幾聲找個理由道:“我身子不太好,夜裏怕染風寒。”
“了然。”秋蟬道。
少年轉身離去,片刻後又垂頭喪氣地返迴墳頭道:“算了,風寒就風寒吧!”
初冬夜,山上的風很大,雖是座又低又矮的荒山,刮起風來一點不輸川北的高山,三人蜷縮在墳頭瑟瑟發抖。
許經年心中悔的要命,恨自己不該死要麵子留下。
褚家兄妹靜靜坐在墳邊,二人自打見麵總共沒說幾句話,此時相顧無言,倒讓氣氛愈發冷落起來。
許經年開口道:“你倆說點什麽吧,哪怕問問吃晚飯了沒。”
秋蟬撲哧一聲笑了起來,轉頭看看墳堆道:“三年不長,但我已經開始漸漸忘了你和娘的樣貌。”
褚三知道這話是對他說的,也是他應得的,隻好低聲迴道:“這是我們的報應。”
“是世道的報應吧。”秋蟬輕聲歎息道。
後半夜風刮地愈發兇狠,許經年不知自己真睡著了還是被凍暈了,迷迷糊糊中隻覺得腦袋陷入一個溫軟的所在,一縷殘存的意識告訴他那是女人的懷抱,隨即這縷意識便消失殆盡。
再次醒來,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睜眼便看到天空盤旋的金雕,許經年想起昨夜睡著前的溫潤,忙左右看了看,見自己孤零零躺在地上,便自嘲般笑了起來。
秋蟬從樹後走來,一臉狐疑地盯著許經年問道:“公子笑什麽?”
許經年瞧了瞧褚三,又看了看秋蟬,繼而反問道:“你是怎麽做到讓臉一塵不染的?”
“女人自然有女人的辦法。”秋蟬笑道。
事既已畢,自該下山,褚三在墳前跪了三下,推起獨輪車隨二人離開。
兄妹倆一路無話,氣氛有些沉悶。
許經年適時開口道:“樵夫,現在該告訴我山上之事了吧?”
褚三歎息道:“也難為你了,為查案還要陪我安葬老母。”
許經年道:“好說,有求於人,自該有所態度。”
褚三道:“九月十七那天,我和老娘餓得兩眼發花,於是上山,想找些活物,就在山頂,看到兩幫人馬打起來,我倆忙躲到草叢,想等他們打完悄悄溜走,不想老娘被發現,那幫人二話不說一劍刺穿我娘胸口,那日你所見手上的傷口便是抵抗時留下的。我躲在遠一些的草堆裏,等他們離開才敢出來,我娘已經咽氣了。”
許經年問道:“為何不報官?”
“報官?我們小老百姓哪裏知道是福是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褚三冷哼一聲道,“那日當夜官府便來村裏,挨家挨戶詢問有誰看到了山上之事,我想若報了官,隻怕性命要丟掉。”
許經年好奇道:“你既知我是官府的人,如今怎麽肯說了?”
“你這人,不用強,說話也講道理,我瞧著不像壞人。”褚三道,“按理說,你不必費力把小六子從益都帶迴來,隻要將我這小小樵夫抓去大牢拷打一頓,自然什麽都交代了,你肯守信,我自然也要講實話。”
許經年繼續問道:“落敗那一方可有傷亡?”
褚三露出一抹嘲笑道:“那領頭的可真惜命啊,打了沒半刻鍾便下令撤退,整隊人毫發無損,我瞧他們丟下的大箱子,裏麵應當裝了不少細軟。”
許經年心中暗道那是十萬兩災銀,又問道:“可看清劫匪的樣貌?”
褚三搖頭道:“都蒙著麵呢!不過我娘扯下了他們身上一塊布料。”
許經年接過布料瞧了瞧,又揣入懷中道:“我拿走了。”
老娘既已安葬,秋蟬也不願在陳家溝多待,一來與褚三無話可說,二來自己出身青樓,時間久了難免露出馬腳,午飯過後便催促許經年離開,褚三欲言又止,似有不舍,又不知該如何挽留,隻靠在柴門上默默看著馬車走遠。
下山總比上山難,吱吱呀呀行了許久,馬車一路顛簸,晃得人直打瞌睡,許經年斜坐在鞍架上,忍不住又掏出布料端詳起來。
“鬆江東門外雙廟橋丁氏彈棉飛花,織布精細柔軟,又稱‘飛花布’。”秋蟬不知何時掀開車廂簾子,伸出腦袋道。
許經年看了看布片,又迴頭看了看秋蟬,調侃道:“我該誇你聰慧呢還是見多識廣。”
秋蟬不答,隻露出一個驕傲的表情。
許經年道:“我與綠蕪苑借了你五日,如今才第二日。”
秋蟬知道他的意思,迴眸望了望陳家溝方向,小山村已漸漸模糊,姑娘歎口氣道:“終究是要走的,早走晚走又有什麽分別,我這身份,若讓人看穿了,褚三在村裏也不好做人。”
許經年道:“世事無常,自該珍惜當下。我是過來人,別等到人沒了才拍著大腿後悔。”
秋蟬上下打量少年,後背輪廓挺拔修長,頗有些少年俠客的意思,五官平平無奇了些,倒也不醜。
“我瞧公子年紀不過十四五歲,說話怎得這般老氣橫秋?”姑娘調侃道。
許經年嘴角撇了撇迴道:“快出城了,你想清楚,這說不定是你和樵夫最後一次見麵了。”
秋蟬眨了眨大眼睛,半晌後終於下定決心道:“調頭吧!”
城門口到陳家溝不遠,未見荒山,先看到天上的滾滾濃煙,許經年暗道不妙,揮舞手中馬鞭加速向山上駛去。
小山村已淪為一片火海,許經年縱身輕躍衝入村內,秋蟬驚叫道:“小心!”
片刻之後,少年扛著奄奄一息的褚三飛出。
秋蟬邊哭邊問道:“還有救嗎?”
許經年仔細打量男人胸口猶如劍柄一般粗大的傷口,隻見鮮血如泉湧般從中汩汩流出,他皺了皺眉,抬手點住男人身上的兩處穴,繼而無奈搖頭道:“封了兩處大穴,現在還有一口氣,但也撐不了多久,若有未了之事或遺言,盡快說吧!”
止住哭聲,姑娘眼淚仍如斷線珠玉般吧嗒吧嗒掉下來,癱坐在男人身側,帶著哭腔重複道:“褚三啊褚三,你又要拋下我了……”
樵夫麵色蒼白,大口大口喘著粗氣,勉強湊出笑臉道:“娘……娘怕黑,把……把我……葬在……在她墳……墳邊……”
姑娘拚命點頭,許經年在一旁急得快要跳腳,見二人無其它話講,忙插嘴道:“仇家是誰?是殺你娘那幫人嗎?”
樵夫眼神渙散,伸出手似想要抓住什麽,許經年猶豫片刻,還是伸出手握住,微弱的聲音再次斷斷續續傳來:“別……別報仇,求……求你……照顧……照顧我……”
“妹妹”二字還未出口,氣息已然停止,許經年輕歎一聲,頹然坐在地上,秋蟬再也抑製不住心中悲傷,俯身趴在屍體上痛哭哀嚎起來。
大火從傍晚燒到日落,直燒到後半夜,火油加持,將陳家溝燒成一片廢墟,所幸時值初冬,未見明草,避免了一場山火。
許經年進村看了幾圈,未尋到活口,顯然對方是將人殺光後再放火,打定主意斬草除根。
出村摸了一段路,馬蹄印沒多遠便踏上一片草地失了蹤跡,血跡也處理地幹幹淨淨,再無其他線索,許經年這才發現這幫人訓練有素,極有章法,不像普通盜匪,隻能悻悻而歸。
村裏鬧出如此動靜,官府遲早會上山查探,二人身份都不宜久留,褚三的屍體要盡快安葬,沒了獨輪車,許經年隻好背著屍體上山。
卷刃的佩劍已經丟掉,樵夫的斧頭也不知所蹤,樹自然砍不成了,簡易“棺材”也成了奢望。
褚老太的墳頭新土猶鬆,許經年就地取材,在旁邊地上找到一根白日裏砍斷的粗壯樹枝,費了一番力氣挖出一個不大不小的土坑,將褚三的屍體埋入坑內,迴填新土後再把樹枝插在墳前,權當墓碑。
簡單下葬後,二人就在兩處墳前席地而坐,既是休息,也為守靈。
忙活了一日,未曾進食,剛一坐下,肚子便“咕咕”叫了起來,許經年躍上一棵枯樹,想要看看附近是否有活物。
秋蟬有氣無力道:“公子別浪費力氣了,大災年月,山上的老鼠都被吃光了。”
許經年道:“那可未必。”
說完將手指塞入口中,衝著天空吹了一聲響哨,不多時,蛟龍便叼著一隻野兔飛到二人身前。
秋蟬驚道:“這鳥是公子養的?”
“它叫蛟龍。”許經年糾正道。
吃過烤兔,天色完全黑了下來,二人靠著墳堆斜躺小憩。
後半夜依然寒冷,村裏火勢漸漸弱了下來,由火勢由衝天而起到細小如苗,最後散發出焦炭的糊味。
見身旁的秋蟬冷靜了些,許經年才輕歎道:“是我害了你們。”
秋蟬靜靜盯著半山腰被燒成廢墟的村子,口中喃喃應道:“倒也不必自攬罪責,我雖是個女子,是非恩怨,倒分得清。”
許經年道:“你是個不尋常的人。”
秋蟬依舊愣神道:“人如草芥,最怕自視過高。尋常也好,不尋常也罷,我一個弱女子,就算仇家站在麵前,又能如何?”
許經年道:“樵夫臨死前托我照顧你。”
“你要娶我?”秋蟬冷漠道。
“倒沒這個打算。”許經年尷尬道,“隻是恰好我也在報仇,你這察言觀色的本事,最適合收集消息,隨我迴京,順手幫你把仇報了,總比待在綠蕪苑任人欺負強。”
冷風簌簌,蹭了一臉血的姑娘打了個寒噤,不由抱怨道:“真冷!”
許經年將披風脫了道:“給你。”
“不必,胸膛借來用用。”不管少年反應,姑娘自顧自將半個身子靠了上去。
“這恐怕不妥!”許經年抗議道。
“昨夜你躺在我懷裏時可不是這般惺惺作態。”
“原來那不是做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