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惠慶公主頂著兩個黑眼圈走出房間。
昨夜劉懷安巧設溫柔鄉,故意將動靜鬧得很大,公主雲英之身,哪受得了這般刺激,翻來覆去整宿無眠。
武林大會還有十日,各門派陸續進入天津,城內一時人滿為患,朝廷外鬆內緊,一邊特許可帶兵器,一邊派錦衣衛和禁軍進駐。
國舅萬良辰在城內有一座府邸,此刻正在府中大發雷霆,昨日手下一路跟蹤劉懷安,發現她竟與惠慶公主相識,兩人在客棧門口熱絡攀談,看上去非常親密,調查之下發現原來身旁少年竟是消失已久的許經年。陰虛氣短的國舅爺得知消息後摔碎了一盞琉璃杯,冷笑著發狠道:“正愁找不到人,沒想到你竟自己送上門來了!”
東臨客棧是頂氣派的大客棧,平日出入皆為達官顯貴,因緊鄰四方場,坐在樓上便可直觀擂台,這段時間便被朝廷包下,隻邀請幾個大派掌門在下三層入住。
太清宮三十個小道士住在三樓,無論人數還是服飾都極紮眼,引得各派掌門紛紛側目。
午間,浮雲道長下樓,交代眾道士深居簡出,不得招惹是非。客棧三樓以上有禁軍看守,閑雜人等無法出入,眾掌門見浮雲和頂音自樓上走下,一時猜不透上兩層究竟還住了多少道士。
許經年進入天津後便學起大家閨秀做派,整天待在客棧足不出戶,一邊算著日子盼望迴家,一邊逗弄蛟龍培養感情。雛雕蛟龍生長迅速,周身羽毛正慢慢長出,尖喙已初具鋒芒,輕易便能撕碎細肉,但還是喜歡賴在許經年懷裏假裝弱小。
劉懷安是個閑不下的主,威逼利誘許經年無果,隻好退而求其次,叫上頂音師叔出門逛街。
天津市集自宣德年間開始形成,此後經曆外邦融合,南商湧入,集市日漸增多,至天順年間,城內較大規模的集市便有寶皋集、仁厚集、貨泉集、富有集、大道集五處,又有有曉市、糧市、鳥市、鬼市、菜市、馬集、驢市、夜市、肉市、洋貨街等,其中尤以寶皋集最是出名。
寶皋集位於鼓樓附近,逢初五、十五、二十五開集,貨物齊全,類目繁多,常有西域客商出入。
劉懷安和頂音道長一進集市便見許多奇奇怪怪的物件,再向內走,兩側越發琳琅滿目,亂花漸欲迷人眼,兩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東臨客棧內,許經年正與蛟龍練習爬肩之術,頂層無人,房門大開,惠慶公主自門外而入。
許經年忙起身行禮。
惠慶公主歎了口氣,哀怨開口道:“你一定要對我如此客氣嗎?”
許經年沉默不語。
惠慶公主心中不悅,明知故問道:“昨夜懷安沒為難你吧?”
許經年心中有苦難言,卻不好說實話,隻搪塞道:“一路風塵仆仆,昨夜早早便睡了。”
惠慶公主想到昨夜若隱若現的嬌喘聲,俏臉一紅低聲嘀咕道:“睜眼說瞎話。”
房門依然大開,兩人幹站著,許經年怕劉懷安突然來,心中忐忑不敢讓坐,惠慶公主似瞧出少年窘迫,嬌笑道:“樓下有暗哨,懷安上來會敲擊木梆傳訊。”
許經年如釋重負,長舒一口氣。
惠慶公主道:“你就那麽怕她?”
許經年紅臉辯駁道:“孤男寡女獨處一室總歸不好,被人看到有損公主清譽。”
惠慶公主上前一步,將臉湊到許經年麵前柔聲道:“此刻四下無人,你就不想做點什麽?”
許經年唿吸急促,神色緊張,看著與自己相隔寸餘的俏臉,有些手足無措,蛟龍從懷中探出腦袋,嘰嘰喳喳叫了起來。
少年如夢初醒,慌忙後退幾步拉開距離。
惠慶公主驚奇道:“好可愛的禿瓢喜鵲。”
蛟龍褐色瞳孔收縮,叫聲更加激烈,許經年將它放到肩上,笑著說道:“它叫蛟龍,是雪山金雕雛鳥,此刻正罵你不識貨呢!”
惠慶公主笑意盈盈,上前摸了摸蛟龍道:“好好好,是我不識貨了,改日買些青蟲給你吃。”
二人正說著,樓下傳來侍衛通傳聲:“殿下,許大人有訪客。”
柳旭林昨日入住客棧後便被一群官宦子弟拉去喝花酒,宿醉至今日晌午才起床,洗漱一番便來客棧尋師父。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此時正值月末,樹上金蟬叫得人心煩。
柳旭林第一次登上東臨客棧頂層,見到溫婉絕美的長公主一時有些分神,許經年幹咳一聲,少年這才慌忙跪下行禮。
長公主笑著頷首點頭,柳旭林便嬉皮笑臉地起身,邀請許經年去隔壁渝水茶樓飲茶。
天山派比太清宮晚一日入城,淩紫衣氣質清冷,膚白如雪,一襲烏黑長發輕柔披散在白衣之上,胯下純白駿馬更屬中原罕見,引得街邊幾個少年投來炙熱目光。
淩禹水一行四人,除淩紫衣外另兩個俱是親傳弟子,街邊走過幾名年輕道士,少女眼神悄悄瞥去,男人知道這是女兒心病,從天山一路走來,遇到身著道袍之人便要打聽是否來自太清宮。
四人騎馬緩行,淩紫衣漫無目的隨意觀望,突然眼神一亮,驚喜叫道:“許公子!”
幾個默默注視少女的年輕人循聲望去,隻見街邊一處簡陋茶攤內,三名年輕人圍坐一桌,麵前各擺一盞熱茶,談笑風生。茶攤簡陋,人聲嘈雜,小桌又矮又破,瓷杯茶水俱是下等,三人衣著華麗,一個玉樹臨風,一個溫婉可人,一個活潑調皮,舉手投足間難掩貴氣,與那魚龍混雜的茶攤格格不入。
許經年在客棧與二人說了半天話,正口渴難耐,聽柳旭林提議渝水茶樓喝茶,也便順勢下樓走走。
渝水茶樓在天津頗有名氣,是各路江湖俠客聚集之地,許經年不願摻和中原武林事,三人便在街邊隨意找個茶攤解渴,不料剛剛坐定,街上便傳來淩紫衣清脆的聲音。
許經年迴身望去,馬上少女容顏俏麗,臉頰微紅,驚喜中略帶羞澀道:“果然是你,我還以為認錯人了!”
許經年想起博格達峰上春宵一夜,被少女偷走貼身玉佩,便有種在行竊現場落下腰牌的恐慌感,見淩禹水也在側身瞧著自己,便強自鎮定道:“淩掌門、淩姑娘,好久不見,要喝杯茶嗎?”
淩紫衣嫣然一笑,翻身下馬道:“走了一路剛好有些口渴,那我就不客氣了!”
許經年大駭,原本隻是句客套話,沒想姑娘竟真下馬,再看淩掌門麵色似有不悅,便在心中暗暗叫苦。
淩紫衣迴頭對父親道:“爹,你先和兩位師兄去客棧,我很快便迴去。”
淩掌門氣女兒魯莽,又不便當街發作,隻好一拉馬韁加速離開。
小小茶攤本就不大,四人衣著華麗氣度不凡,圍坐在又矮又小的木桌旁,顯得有些滑稽。
柳旭林側身對許經年低聲道:“師父,這又是哪裏的風流債?”
許經年大窘,忙向二人介紹淩紫衣。
長公主從淩紫衣打招唿時便一直盯著她,將姑娘羞澀喜悅的表情盡收眼底,淩紫衣自然也注意到對麵的美人,兩人相視一笑,淺淺打了個招唿。
氣氛一時有些尷尬,柳旭林正盤算著如何打破僵局,身後一聲冷笑傳來:“喲,這不是兩位朝廷貴人嗎?”
柳旭林聞聲迴頭,發現昨日攔路的武當派少年正執劍站在身後。
張景淮原本在對麵茶館內消遣,從窗口遠遠看到天山派四人,立刻被淩紫衣吸引,正想下樓結識一番,卻見她扭頭與街邊茶攤內的許經年打起了招唿。
少年意氣,桀驁不馴,眼見看上的姑娘與他人眉來眼去,心中自是不忿,再仔細一看,對方竟是昨日街上遇到的軟蛋,心裏更加不是滋味,便叫上兩名隨從前來挑釁。
淩紫衣不悅道:“你說誰是朝廷鷹犬?”
張景淮見少女麵色不善,立刻指著許經年溫柔勸道:“在下武當張景淮,姑娘有所不知,此人空有一副好皮囊,其實是繡花枕頭一個,昨日在街上相遇,竟連戰書都不敢接,還以朝廷腰牌相脅,可見是無能又喜仗勢欺人之輩,若與此人為伍,恐被江湖人恥笑。”
淩紫衣笑道:“無不無能不重要,我就是看上他這一副好皮囊,你待如何?”
張景淮一時語塞,麵紅耳赤道:“姑娘你!”
惠慶公主開口道:“我四人在此品茶,一沒礙著少俠趕路,二沒擋住四周風景,閣下何故主動挑釁刁難?”
張景淮這才注意到旁邊還有一位傾國傾城的佳人,再看少年隻顧低頭喝茶,似乎打定主意不搭理自己,麵上頓時有些掛不住,上前一步嚷道:“是男人就拔劍與我戰一場,別躲在女人後麵做縮頭烏龜!”
柳旭林猛地轉過身,一招弓步衝掌拍在張景淮胸口,嘴中怒道:“要打我師父,你還不夠資格!”
張景淮被打地連退幾步,怒拔長劍道:“今日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許經年放下手中茶杯,指了指街口幾個巡邏禁軍淡淡道:“你再上前一步我便喊人,按《大明律》規定,當街持械傷人者,杖八十,我看閣下身體硬朗,三五個月便能恢複,隻是這武林大會怕是參加不成了!”
張景淮迴頭,見禁軍正一臉警惕地望著茶攤,隻好收劍入鞘,轉頭對淩紫衣道:“姑娘看看,武藝不行便拿官府說事,如此無恥世所罕見。”
淩紫衣道:“閣下若真有本事,當鋤強扶弱為民立命,仗勢欺人咄咄相逼才令人不齒。”
張景淮惱羞成怒又發作不得,隻能愣愣站在原地,四人轉頭繼續聊天,將他晾在一旁。
武當乃道宗之首,天下道觀眾多,雖無直接隸屬關係,但遇上了都會給幾分薄麵,張景淮自感優越,每每遇到身著道袍之人便要指手畫腳一番,更常以道門正統自居,外地道士們不願與他多做糾纏,往往也就一笑了之。
如今見四人態度倨傲,完全不把他放在眼裏,心中怒氣無法發泄,便向兩名隨行道士罵道:“你們是死人嗎!把桌子掀了!”
小道士不敢遲疑,上前兩步一把將茶桌掀翻,吵鬧聲驚動街上眾人,紛紛將目光轉向茶攤。
一隊錦衣衛聞聲趕來,領頭百戶打眼一看便驚喜叫道:“頭兒!”
許經年笑道:“萬畢安你現在出息了!”
來人可不正是斧鉞司摸魚王萬畢安!隻見他一身精致飛魚服在身,腰上繡春刀鋥光瓦亮,上前幾步恭敬行禮道:“屬下萬畢安見過大人!”
許經年擺手道:“如今我是江湖散客,別再將來錦衣衛那一套。
萬畢安起身,嬉皮笑臉道:“托頭兒的福,如今我已經是千戶,現在北鎮撫司任職。”
許經年點頭,拍著萬畢安的肩膀道:“如此甚好!也算沒給我丟臉!”
萬畢安強掩激動,低頭看著滿地狼藉問道:“是誰招惹您了?”
柳旭林指著張景淮說道:“我們在此喝茶,這道士故意尋釁,還讓手下掀翻了茶桌。”
萬畢安大怒,抽刀對身後錦衣衛道:“快將這賊人拿下!”
許經年按下他手中繡春刀,搖搖頭說道:“算了,反正也沒受傷,放他走吧!”
萬畢安以為許經年礙於看周圍看客,便故意抬高聲音說道:“此人行事孟浪,當街持械滋事,若不嚴懲,豈非罔顧國法綱紀。”
許經年低聲在他耳邊說道:“今日有貴人在,不要將事情鬧大。”
萬畢安這才收刀入鞘,厲聲對張景淮道:“今日算你走運,大人不與你計較,本官記下你了,若再犯事讓我遇到,便數罪並罰!”
張景淮心中不服,臉上卻不敢表現出來,拱手行禮後悻悻離去。
萬畢安轉頭賠笑,生拉硬拽將四人帶至隔壁茶樓雅間敘舊。
一番交談才知當日許經年離京時托張顯宗照顧他,都指揮使感念舊恩,將他調到北鎮撫司親自栽培,其間多有嗬護,如今已納為嫡係心腹。
許經年見他行事談吐完全不似在斧鉞司時那般消怠,心中大感欣慰,兩人半年未見,相談甚歡,分別時萬畢安一邊記下東臨客棧地址,一邊念叨著指揮使大人知道一定很開心。
昨夜劉懷安巧設溫柔鄉,故意將動靜鬧得很大,公主雲英之身,哪受得了這般刺激,翻來覆去整宿無眠。
武林大會還有十日,各門派陸續進入天津,城內一時人滿為患,朝廷外鬆內緊,一邊特許可帶兵器,一邊派錦衣衛和禁軍進駐。
國舅萬良辰在城內有一座府邸,此刻正在府中大發雷霆,昨日手下一路跟蹤劉懷安,發現她竟與惠慶公主相識,兩人在客棧門口熱絡攀談,看上去非常親密,調查之下發現原來身旁少年竟是消失已久的許經年。陰虛氣短的國舅爺得知消息後摔碎了一盞琉璃杯,冷笑著發狠道:“正愁找不到人,沒想到你竟自己送上門來了!”
東臨客棧是頂氣派的大客棧,平日出入皆為達官顯貴,因緊鄰四方場,坐在樓上便可直觀擂台,這段時間便被朝廷包下,隻邀請幾個大派掌門在下三層入住。
太清宮三十個小道士住在三樓,無論人數還是服飾都極紮眼,引得各派掌門紛紛側目。
午間,浮雲道長下樓,交代眾道士深居簡出,不得招惹是非。客棧三樓以上有禁軍看守,閑雜人等無法出入,眾掌門見浮雲和頂音自樓上走下,一時猜不透上兩層究竟還住了多少道士。
許經年進入天津後便學起大家閨秀做派,整天待在客棧足不出戶,一邊算著日子盼望迴家,一邊逗弄蛟龍培養感情。雛雕蛟龍生長迅速,周身羽毛正慢慢長出,尖喙已初具鋒芒,輕易便能撕碎細肉,但還是喜歡賴在許經年懷裏假裝弱小。
劉懷安是個閑不下的主,威逼利誘許經年無果,隻好退而求其次,叫上頂音師叔出門逛街。
天津市集自宣德年間開始形成,此後經曆外邦融合,南商湧入,集市日漸增多,至天順年間,城內較大規模的集市便有寶皋集、仁厚集、貨泉集、富有集、大道集五處,又有有曉市、糧市、鳥市、鬼市、菜市、馬集、驢市、夜市、肉市、洋貨街等,其中尤以寶皋集最是出名。
寶皋集位於鼓樓附近,逢初五、十五、二十五開集,貨物齊全,類目繁多,常有西域客商出入。
劉懷安和頂音道長一進集市便見許多奇奇怪怪的物件,再向內走,兩側越發琳琅滿目,亂花漸欲迷人眼,兩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東臨客棧內,許經年正與蛟龍練習爬肩之術,頂層無人,房門大開,惠慶公主自門外而入。
許經年忙起身行禮。
惠慶公主歎了口氣,哀怨開口道:“你一定要對我如此客氣嗎?”
許經年沉默不語。
惠慶公主心中不悅,明知故問道:“昨夜懷安沒為難你吧?”
許經年心中有苦難言,卻不好說實話,隻搪塞道:“一路風塵仆仆,昨夜早早便睡了。”
惠慶公主想到昨夜若隱若現的嬌喘聲,俏臉一紅低聲嘀咕道:“睜眼說瞎話。”
房門依然大開,兩人幹站著,許經年怕劉懷安突然來,心中忐忑不敢讓坐,惠慶公主似瞧出少年窘迫,嬌笑道:“樓下有暗哨,懷安上來會敲擊木梆傳訊。”
許經年如釋重負,長舒一口氣。
惠慶公主道:“你就那麽怕她?”
許經年紅臉辯駁道:“孤男寡女獨處一室總歸不好,被人看到有損公主清譽。”
惠慶公主上前一步,將臉湊到許經年麵前柔聲道:“此刻四下無人,你就不想做點什麽?”
許經年唿吸急促,神色緊張,看著與自己相隔寸餘的俏臉,有些手足無措,蛟龍從懷中探出腦袋,嘰嘰喳喳叫了起來。
少年如夢初醒,慌忙後退幾步拉開距離。
惠慶公主驚奇道:“好可愛的禿瓢喜鵲。”
蛟龍褐色瞳孔收縮,叫聲更加激烈,許經年將它放到肩上,笑著說道:“它叫蛟龍,是雪山金雕雛鳥,此刻正罵你不識貨呢!”
惠慶公主笑意盈盈,上前摸了摸蛟龍道:“好好好,是我不識貨了,改日買些青蟲給你吃。”
二人正說著,樓下傳來侍衛通傳聲:“殿下,許大人有訪客。”
柳旭林昨日入住客棧後便被一群官宦子弟拉去喝花酒,宿醉至今日晌午才起床,洗漱一番便來客棧尋師父。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此時正值月末,樹上金蟬叫得人心煩。
柳旭林第一次登上東臨客棧頂層,見到溫婉絕美的長公主一時有些分神,許經年幹咳一聲,少年這才慌忙跪下行禮。
長公主笑著頷首點頭,柳旭林便嬉皮笑臉地起身,邀請許經年去隔壁渝水茶樓飲茶。
天山派比太清宮晚一日入城,淩紫衣氣質清冷,膚白如雪,一襲烏黑長發輕柔披散在白衣之上,胯下純白駿馬更屬中原罕見,引得街邊幾個少年投來炙熱目光。
淩禹水一行四人,除淩紫衣外另兩個俱是親傳弟子,街邊走過幾名年輕道士,少女眼神悄悄瞥去,男人知道這是女兒心病,從天山一路走來,遇到身著道袍之人便要打聽是否來自太清宮。
四人騎馬緩行,淩紫衣漫無目的隨意觀望,突然眼神一亮,驚喜叫道:“許公子!”
幾個默默注視少女的年輕人循聲望去,隻見街邊一處簡陋茶攤內,三名年輕人圍坐一桌,麵前各擺一盞熱茶,談笑風生。茶攤簡陋,人聲嘈雜,小桌又矮又破,瓷杯茶水俱是下等,三人衣著華麗,一個玉樹臨風,一個溫婉可人,一個活潑調皮,舉手投足間難掩貴氣,與那魚龍混雜的茶攤格格不入。
許經年在客棧與二人說了半天話,正口渴難耐,聽柳旭林提議渝水茶樓喝茶,也便順勢下樓走走。
渝水茶樓在天津頗有名氣,是各路江湖俠客聚集之地,許經年不願摻和中原武林事,三人便在街邊隨意找個茶攤解渴,不料剛剛坐定,街上便傳來淩紫衣清脆的聲音。
許經年迴身望去,馬上少女容顏俏麗,臉頰微紅,驚喜中略帶羞澀道:“果然是你,我還以為認錯人了!”
許經年想起博格達峰上春宵一夜,被少女偷走貼身玉佩,便有種在行竊現場落下腰牌的恐慌感,見淩禹水也在側身瞧著自己,便強自鎮定道:“淩掌門、淩姑娘,好久不見,要喝杯茶嗎?”
淩紫衣嫣然一笑,翻身下馬道:“走了一路剛好有些口渴,那我就不客氣了!”
許經年大駭,原本隻是句客套話,沒想姑娘竟真下馬,再看淩掌門麵色似有不悅,便在心中暗暗叫苦。
淩紫衣迴頭對父親道:“爹,你先和兩位師兄去客棧,我很快便迴去。”
淩掌門氣女兒魯莽,又不便當街發作,隻好一拉馬韁加速離開。
小小茶攤本就不大,四人衣著華麗氣度不凡,圍坐在又矮又小的木桌旁,顯得有些滑稽。
柳旭林側身對許經年低聲道:“師父,這又是哪裏的風流債?”
許經年大窘,忙向二人介紹淩紫衣。
長公主從淩紫衣打招唿時便一直盯著她,將姑娘羞澀喜悅的表情盡收眼底,淩紫衣自然也注意到對麵的美人,兩人相視一笑,淺淺打了個招唿。
氣氛一時有些尷尬,柳旭林正盤算著如何打破僵局,身後一聲冷笑傳來:“喲,這不是兩位朝廷貴人嗎?”
柳旭林聞聲迴頭,發現昨日攔路的武當派少年正執劍站在身後。
張景淮原本在對麵茶館內消遣,從窗口遠遠看到天山派四人,立刻被淩紫衣吸引,正想下樓結識一番,卻見她扭頭與街邊茶攤內的許經年打起了招唿。
少年意氣,桀驁不馴,眼見看上的姑娘與他人眉來眼去,心中自是不忿,再仔細一看,對方竟是昨日街上遇到的軟蛋,心裏更加不是滋味,便叫上兩名隨從前來挑釁。
淩紫衣不悅道:“你說誰是朝廷鷹犬?”
張景淮見少女麵色不善,立刻指著許經年溫柔勸道:“在下武當張景淮,姑娘有所不知,此人空有一副好皮囊,其實是繡花枕頭一個,昨日在街上相遇,竟連戰書都不敢接,還以朝廷腰牌相脅,可見是無能又喜仗勢欺人之輩,若與此人為伍,恐被江湖人恥笑。”
淩紫衣笑道:“無不無能不重要,我就是看上他這一副好皮囊,你待如何?”
張景淮一時語塞,麵紅耳赤道:“姑娘你!”
惠慶公主開口道:“我四人在此品茶,一沒礙著少俠趕路,二沒擋住四周風景,閣下何故主動挑釁刁難?”
張景淮這才注意到旁邊還有一位傾國傾城的佳人,再看少年隻顧低頭喝茶,似乎打定主意不搭理自己,麵上頓時有些掛不住,上前一步嚷道:“是男人就拔劍與我戰一場,別躲在女人後麵做縮頭烏龜!”
柳旭林猛地轉過身,一招弓步衝掌拍在張景淮胸口,嘴中怒道:“要打我師父,你還不夠資格!”
張景淮被打地連退幾步,怒拔長劍道:“今日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許經年放下手中茶杯,指了指街口幾個巡邏禁軍淡淡道:“你再上前一步我便喊人,按《大明律》規定,當街持械傷人者,杖八十,我看閣下身體硬朗,三五個月便能恢複,隻是這武林大會怕是參加不成了!”
張景淮迴頭,見禁軍正一臉警惕地望著茶攤,隻好收劍入鞘,轉頭對淩紫衣道:“姑娘看看,武藝不行便拿官府說事,如此無恥世所罕見。”
淩紫衣道:“閣下若真有本事,當鋤強扶弱為民立命,仗勢欺人咄咄相逼才令人不齒。”
張景淮惱羞成怒又發作不得,隻能愣愣站在原地,四人轉頭繼續聊天,將他晾在一旁。
武當乃道宗之首,天下道觀眾多,雖無直接隸屬關係,但遇上了都會給幾分薄麵,張景淮自感優越,每每遇到身著道袍之人便要指手畫腳一番,更常以道門正統自居,外地道士們不願與他多做糾纏,往往也就一笑了之。
如今見四人態度倨傲,完全不把他放在眼裏,心中怒氣無法發泄,便向兩名隨行道士罵道:“你們是死人嗎!把桌子掀了!”
小道士不敢遲疑,上前兩步一把將茶桌掀翻,吵鬧聲驚動街上眾人,紛紛將目光轉向茶攤。
一隊錦衣衛聞聲趕來,領頭百戶打眼一看便驚喜叫道:“頭兒!”
許經年笑道:“萬畢安你現在出息了!”
來人可不正是斧鉞司摸魚王萬畢安!隻見他一身精致飛魚服在身,腰上繡春刀鋥光瓦亮,上前幾步恭敬行禮道:“屬下萬畢安見過大人!”
許經年擺手道:“如今我是江湖散客,別再將來錦衣衛那一套。
萬畢安起身,嬉皮笑臉道:“托頭兒的福,如今我已經是千戶,現在北鎮撫司任職。”
許經年點頭,拍著萬畢安的肩膀道:“如此甚好!也算沒給我丟臉!”
萬畢安強掩激動,低頭看著滿地狼藉問道:“是誰招惹您了?”
柳旭林指著張景淮說道:“我們在此喝茶,這道士故意尋釁,還讓手下掀翻了茶桌。”
萬畢安大怒,抽刀對身後錦衣衛道:“快將這賊人拿下!”
許經年按下他手中繡春刀,搖搖頭說道:“算了,反正也沒受傷,放他走吧!”
萬畢安以為許經年礙於看周圍看客,便故意抬高聲音說道:“此人行事孟浪,當街持械滋事,若不嚴懲,豈非罔顧國法綱紀。”
許經年低聲在他耳邊說道:“今日有貴人在,不要將事情鬧大。”
萬畢安這才收刀入鞘,厲聲對張景淮道:“今日算你走運,大人不與你計較,本官記下你了,若再犯事讓我遇到,便數罪並罰!”
張景淮心中不服,臉上卻不敢表現出來,拱手行禮後悻悻離去。
萬畢安轉頭賠笑,生拉硬拽將四人帶至隔壁茶樓雅間敘舊。
一番交談才知當日許經年離京時托張顯宗照顧他,都指揮使感念舊恩,將他調到北鎮撫司親自栽培,其間多有嗬護,如今已納為嫡係心腹。
許經年見他行事談吐完全不似在斧鉞司時那般消怠,心中大感欣慰,兩人半年未見,相談甚歡,分別時萬畢安一邊記下東臨客棧地址,一邊念叨著指揮使大人知道一定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