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經億萬年之久的天啟紀元,神族、巫族、龍族大戰後,天地之間出現了短暫和平。


    真神伏羲,一畫開天,肇啟文明,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又曆萬萬年後,神農氏、軒轅氏等上古真神根據宇宙萬物的規律,為了人類能夠更好的生活在這片大地上,結合伏羲八卦,相繼編纂或總結出了洞察天地規律更為詳細的方法,其中一本叫《連山易》。


    《連山》者,象山之出雲,連連不絕。


    另一本叫《歸藏易》,天地萬物莫不歸藏其中。


    這兩本天書在顓頊大帝絕地天通之後,就已失傳,《連山者》本來有八萬言,丟失了絕大部分,《歸藏者》有四千三百言,同樣丟失甚多。


    上個紀元,也即大聖紀元時期,堯、舜、禹三位大聖,集齊幾十代人的智慧,終於在民間收集到了一些古書的玄機妙語,集合成冊,也就是後來《易經》的由來。


    千百年來,古蜀五國各大巫師、畢摩、朵西薄、釋比等,就是根據上古天書《易經》的啟示,利用書裏陰陽、乾坤、剛柔等對立統一的思想來解釋宇宙萬物的一切。


    《連山》、《歸藏》兩部經書因為相隔年代太過久遠,因此對伏羲八卦的演繹所有不同,因此,八個卦象的方位也所有不同。


    《連山易》以艮瓜開始,艮代表的是山,《歸藏易》則以坤卦開始,坤代表的地,寓意萬物皆歸藏於地。八卦也即天地八個象,每一象都是以“氣”為主;天氣為歸,地氣為藏,木氣為生,風氣為動,火氣為長,水氣為育,山氣為止,金氣為殺。


    姬蒙坐在一段木樁上,拿著一本古書,青雲看到,此書頗有些年份。古色古香的封麵已經脆爛,但是裏麵的紙張則保存完整。


    隻聽小矮人念叨:“天地開辟,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於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幹支以定日月度。”


    包子站在旁邊,一直“哦、哦、哦”地發出喘息聲,不知道是理解呢還是不理解?


    娜發吃過一顆果子,問道:“難道億萬年前的遠古先民,就已經知道這日月運行規律了?”


    姬蒙正襟危坐,沒有迴答她的話,繼續說道:“《連山易》是以四季六氣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為吉兇判辨之坐標,以三元九運為時空轉換。但這些都是以八卦也就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為基礎展開,而《歸藏易》略有不同,經書中並沒有明確規定乾、坤、坎、震等八卦概念,隻有天、地、金、水、火、風、山、木之分,經書的卦序是天(乾位),金(兌位),山(離位),水(震位),火(巽位),風(坎位),木(艮位),地(坤位)。”


    娜發越聽越困頓,也越難以理解,她看到包子離開後,躺在屋門口的木椅上,打著唿嚕,於是也就走開了。


    她想著自己反正不是天選之人,沒必要去理解這八個卦象的曆史淵源和具體寓意。


    她接過姬吉送過來的水果拚盤,坐在大紅杉樹下乘涼,不一會,便將果盤裏的水果一掃而光。接著,她抬頭望著天空,想看看太陽出來了沒?


    連日的霜雪讓人發狂,她想著:“去年開始,一直經曆雨季,今年到這裏,一開始是夏季,不曾想,這似乎又進入了冰霜寒雪季節。”


    好不容易天晴了,她正想呐喊幾句,但是又怕打攪到矮人族的休憩,於是也就忍住了。


    意外的是,這一抬頭,她就發現了寶藏,她惱怒自己怎麽不早點抬頭,她看到這樹上結了許多紅色和綠色的水果。


    瞅到水果鮮紅嬌嫩,於是垂涎三尺,問姬吉道:“這些水果可以吃嗎?”


    姬吉說:“這種水果美味極了。”


    娜發忍不住摘了幾個果實,咬了幾口,頓感清酸脆甜,真是酸爽至極。


    娜發發現這果實從來沒見過,於是問道的:“這個叫什麽樹?”


    姬吉說道:“這種樹,其名為?,樹碧而冬生,實丹而味酸。食其皮汁,已厥憤之疾。”


    娜發一邊吃著水果,一邊看著,這樹除了結的果子好吃,長得也確實漂亮得很,枝上的花單獨一束一束的開放著,葉子茂盛而蔥蘢,葉狀狹長,末端尖細,花瓣較長,略微皺縮。花朵色彩十分明豔,姿態妖嬈。


    她突然感歎道:“假以時日,一定要將這個樹移栽到我們拉祜族部落去。”


    姬吉對她的這種設想,驚詫之極。


    話說,娜發、包子聽著姬蒙的解析,哈欠連連,困頓至極。青雲卻越聽越有意思,他記得自從離開那兩位不知歲數的老者後,在怎麽打開陰陽眼的方法上,陷入了困頓之中。


    當時,他不知道是從內心打開呢?還是從外部世界打開?某一段時間裏,他突發奇想,既然在自己身上找不到突破口,那是不是可以借助動物呢?


    比如會飛的烏鴉,或者路上跑的冰原狼,或者水裏遊的魚,亦或是這陸地上長著的某顆樹,比如桑樹、槐數、鐵樹、杉樹等,甚至是一顆草,比如肉蓯蓉、仙人掌、或者蘆葦、青蒿等。


    但這些無疑統統都失敗了。


    最後就是夢境。他認為,既然現實世界裏,在白天,由於太陽阻隔,看不見其他東西,那麽在黑暗的夜裏,是不是可以洞察世間一切?於是,他經常讓自己陷入某種遊離狀態,一種半睡半醒狀態,但最終所得甚微。


    或許,那根本就不是一種所得。


    來到紅樹林是一種幸運。


    他認為,還是上古聖賢總結的好:“時來天地皆同力。”


    這次,他完全是誤打誤撞來到這裏的。另外他還發現了,越是在偏遠的大深山中,越是能發現更古老的書籍。而且,是那種古老到根本不知道名字的書籍。


    他拿著這本泛黃的書,心裏想著:“就算是城堡知識淵博,無所不知的莫長青大學士,也一定不知道這本書裏的全部內容。”


    姬蒙不知道青雲的思想,一直在強調:“這本書我們也不知道在這裏多久了,部落的先人住進這片叢林後,它就已經存在了,隻是千百年來,誰也無法開啟裏麵的智慧,我隻是照本宣科,你自己能理解解多少完全看造化。”


    青雲連連點頭,如獲至寶。


    於此,此後一連幾天,青雲一直在翻越這本古籍,他被裏麵一種至剛至陽的力量深深吸引著,他的內心同樣躁熱,就像有顆太陽在灼燒。


    當他問姬蒙,這是何種原因時?


    姬蒙叫來了一個不知歲數的老人,他老得基本上看不到眼珠了,皮膚褶皺成一層一層的,似乎要掉下地來。


    他的名字叫幾多,幾多屬於族類最年長的大神通之一,他的聲音嘶啞,混濁、含糊不清,他說道:“800年前,有一位披著黑色長袍的巫師來過這裏,當時族長將這本書拿給那個法術通神的巫師看了。”


    青雲突然想起,此前那個湖邊魚塘老夫婦,同樣強調過黑袍巫師,難道他們指的是同一個人?


    幾多繼續說道:“盡管族內無人能破解書中深奧的玄機,但是巫師看後,沒有做其他想法,他神態隨意,隻說了一句,等待一位有緣人吧,他長著三隻眼睛,這本書裏麵有打開天眼的訣竅,對他有用處。”


    幾多歎息道:“巫師的輕描淡寫,讓族內的人汗顏,但是也很幸運,終於知道了這本書原來上古某位聖賢破解伏羲八卦的玄機所在,很遺憾,矮人族足足等了八百年,終於等來了一位三眼人。”


    青雲聽聞後臉上火辣辣的,因為他明白自己不是一位純正的三眼人,能不能破解書中的意義,完全是個未知數。


    他隨手翻閱了一下,發現書中內容晦澀深奧,某些古文短句佶屈聱口,難以理解,一些文詞、句子極為玄妙、奇絕,難以琢磨,但不管怎樣,他認為既然有這些具體呈現的文字,總比他此前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的。


    按照姬蒙的說法,乾卦可以理解為伏羲八卦的起始卦,青雲發現這本書似乎分為上下兩冊,後麵掉了一些內容。他不知道丟失了一些啥內容。


    姬蒙表示從古至今,就這一本。


    青雲看他態度誠懇,也就顧不及這麽多了。


    他想著:隻要找到了途徑,循序漸進,總能打開額頭上的第三隻眼。


    隻要打開了天眼,他就能找到自己的家人,娜發也可以迴到她敬愛的畢摩娜卡波身邊。


    他又象征性地翻了幾頁,發現了一些此前在寶墩城內巫師司馬長鴻在祭天作法時用過的一些符號,那個時候的他,站在台下,完全不理解這些圖案的意思。


    此後,他就完全沉浸在了書海的世界。


    上古大神仰觀天象,俯察地理,認為天道最高,而數字九為天地之中最大的陽數,於是天道以九製,地道次之,為陰,因此地理以八製,人道更次之,人君以六律,於是人道以六製。


    上古聖賢為了更好的解釋伏羲八卦,以便後來者通曉其蘊含的真意,於是每一卦象用六個爻來表示。分上、中、下,天、地、人“三才””。


    書中記載:“聖人設卦以寓萬物之象。後人用文字以釋萬物之所象,故曰象。”


    青雲不勝感歎!


    5年前,在寶墩新城時,他看到巫師在求雨、驅鬼、降妖、做法等祭天禱告時,喜歡用算卦、占卜的形式,因此,他特別留意了書中關於“卦”字所代表的含義。


    按照書中所說,卦其實是由圭和卜兩個字組成。上古真神為了更好的推算一天的時辰或一年四四季,設計出了日冕計時的方法,這個“圭”就是記時的圭表,主要用來測量日影的角度,“卜”就是立杆測影的象形字,用來測量日影的長度。“圭卜”相合,代表的就是日影的角度和長度。


    上古真神伏羲觀形化象,再由後來無數聖賢的補充,結合日照影子的長度和角度演變出具體的數據,他們認為,有了這兩個主要數據,即可: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


    聖賢總結到,天地萬物雖然有萬種形象,但象基本上分為6種,對應著周流六虛,結合此前的6爻,因此每一爻,有各自所屬的爻辭。


    青雲接下來又特意看了看古聖賢所說的6象之組成,分別是心象,應象,物象,事象,鏡象,跡象。每一象有幾千上萬字的箴言與解說。


    他每一“象”都看了幾行。越看就越癡迷,竟然廢寢忘食。可是,又頓覺自己貪婪如饕餮,於是又慢了下來。


    你記得媽媽說過:“貪多嚼不爛,凡事不能囫圇吞棗。”


    接著,他又迴過頭來,繼續從最基本的開始。


    自此,青雲才正式正經地推敲天地八卦!


    包子和娜發就漸漸融入了矮人族的生活,他們之間,相處非常融洽。


    青雲注意到,乾卦的易象分為上,中,下三爻,全部是陽爻,為八個卦象裏的全陽之卦。故代表天,也就是大象之卦。此卦以“龍”為意向 ,囊括高大、寬廣、尊貴、運動不止、明亮、純淨、健全等意思。六爻分為主卦和客卦。乾卦辭曰:元亨利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元亨利貞”為乾之四德,是天道的本質,核心就是一個“生”字。《係辭》中寫到:“天地之大德曰生。”


    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與四時相配,元為春生,亨為夏長,利為秋收,貞為冬藏。


    青雲看到“君子自強不息”幾個字,他突然想到了母親大人提過的蠶叢哥哥,母親很欽佩他的為人,說他有君子之氣。


    不過,現在他根本不知道蠶叢哥在哪裏!


    青雲廢寢忘食,幾乎是夜以繼日。


    他注意到坤卦《彖傳》中寫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他字斟句酌地品讀著這些話。


    乾代表著天,剛健中正,象征著真龍,也就是具備高尚品德與才華的正人君子,同樣代表著世間最純正的陽和健。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這樣解釋,上古聖賢認為的天,這日月運行,萬物興衰輪迴,所有目之所見的周而複始,老幼更替,寒來暑往等等一切,都是以這天的存在而存在的,因此“天”是一切的跟本,萬物得以生存的源頭。天,也就是整個宇宙世界,囊括世間一切,所以,上古聖賢對天有著無限的熱愛與敬仰。


    每一爻都有各自的爻辭,最下方代表初九,也即初爻,青雲看到:潛龍,勿用。九二,即為二爻,寫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三爻寫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寫到:或躍在淵,無咎。九五,寫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寫到: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每一爻又有幾千上萬字的箴言與解析。


    從第五天開始,青雲突然覺得頭昏腦脹,兩眼發澀,一團亂麻,不知所想,也不知所思。這個感覺就像一個餓了十幾天的漢子,突然看到了滿桌美味佳肴,於是不計後果的狼吞虎咽,將整個胃漲得鼓鼓的,於是消化不了,嘔吐不出,難受至極。


    再說,乾卦本身蘊含天地至剛至柔的浩然正氣,因此,這些天,他看了多少意象在大腦中,就受到了多少天地正氣的反噬,結果讓他陷入一種莫名其妙地眩暈狀態。在第五日的下午,他全身都被凍住一般,手腳無法動彈,如同一尊冰人。


    直到姬蒙打獵迴來,看到青雲的狀態,他嚇了一跳,趕緊拿掉了他手上的書籍。


    然後立馬生火燒水,娜發看到,姬蒙拿來一塊貯藏在房屋前兩棵紅杉樹旁邊,一處冰窟裏的冰塊。她後來才知道,這冰塊是從千年冰山上采擷過來的,蘊含了上千年的寒冰真氣。待到冰水在溫火下漸漸融化,融成溫水。


    姬蒙吩咐道:“趕緊讓他喝了。”


    娜發依言照做,她急不可耐地將溫水灌到青雲的口裏。


    三杯溫水下肚後,青雲才睜開眼來。不過,他迷迷糊糊,不知東西,一臉茫然。


    娜發急切問道:“這是怎麽迴事?他不是一直在看書嗎?”


    姬蒙、姬吉等人搖頭不語。此前那位智者幾多同樣莫可奈何!


    整整一個晚上過後,青雲才恢複知覺。


    等他睜開眼來,他根本記不清發生了什麽?


    他對眾人說道:“看這本書全身有一種暖和的感覺,讓人流連忘返,不知人生百態。”


    姬蒙感到一陣驚詫,他說道:“這本書在族裏流傳了上千年。裏麵的內容和秘密,幾乎完全是公開的狀態。這幾百年來,許多有誌之士,或者有想法的年輕人,都曾翻閱過此書。”


    姬蒙喝著蜜酒,看了青雲一眼,接著道:“實不相瞞,有些人看到裏麵的文字博大精深,浩瀚無垠,才看幾行就丟棄了,有些人試著挑戰自己的極限,強行看了幾頁,但不知所雲,也就丟棄了,但是,也不乏某些天賦異稟的人,他們對其中一些卦象,比如預言、天幹地支等有著濃厚興趣,於是撿了一些自己能夠理解的,孜孜不倦,不過,他們越看到後麵,內心也就越迷惑。再說,他們可從沒有你說的暖暖的感覺。”


    他沉吟了片刻,頷首道:“我想,他們的理解,或許跟本書的宗旨背道而馳。”


    娜發一臉詫異,包子則一直“噢、噢、噢”的,不知所謂。


    青雲似乎感同身受,他迴應道:“是的。這些天,我一直沉浸在裏麵。我想,書中蘊含的東西遠不止占卜、卦辭那麽簡單。在我看來,這本書包羅萬象,無所不有。可我涉獵不久,因此還無法對先賢的智慧指手畫腳。”


    姬蒙沉默不語。


    這時,那位叫幾多的大智者說道:“黑袍巫師說過,這本書其實就是‘器’,器之所用就看君子何為了。”


    青雲默默地品讀著這句話,感受著黑袍巫師的提點,默默念叨:“天地無心,人類有心,天地無為,人類有為,故曰:天能生物而不能辨物,地能載人而不能治人。”


    姬蒙黏著胡須,他觀察到青雲謙虛含蓄,一點就通,內心頗感欣慰。


    500多年了,似乎一切冥冥之中都被注定好了。其實,幾百年來,除了傳說中的三眼人會來以外,樹林中,還有另一則恐怖的預言。


    據說,這天帝山大雪峰總有一天會發生劇烈的雪崩,而這片矮人族生存的家園將會遭到滅頂之災。而奇怪的是,預言裏,那位擁有第三隻眼睛的人,會改變這一切,或著,幫助矮人族找到新的家園。


    他帶著疑惑看了青雲一眼。


    青雲,娜發包子三人一陣莫名其妙。


    姬蒙依舊自顧自喝著悶酒,似乎,他內心中有許多難言之隱,隻是不知道怎麽開口?


    近50年來,每年都會顯示出一些奇怪的跡象,比如紅山樹結的果子變少了,比如冰凍天氣越發嚴重,比如雪災越來越頻繁了。種種跡象都表明,那則預言的真實性。


    特別是青雲三人到來的前幾天,天帝山雪峰上的濃雲恐怖至極,仿佛就像一隻魔鬼的手,硬生生地要將整座山峰攔腰截斷。而且,濃雲裏,有許多閃電在閃爍。


    他明白,這是災難前的征兆。


    轉眼,青雲在這裏待了一個月了。


    這天,又下了一場冰雹。


    這是一場罕見的冰災,如拳頭小大的冰塊、冰球從天而降,砸碎了娜發愛吃的青果,許多樹苗被砸死了。


    部落裏的上了年紀的人,都在驚唿:“天帝山上的惡魔,要來索命了。”


    許多矮人嚇得膽戰心驚,不敢越雷池一步,天天縮在茅屋裏。


    冰球砸在房屋頂上,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讓人徹夜難眠。


    包子一直在發出“哦、哦、哦”地的聲音,似乎,他也感覺到了恐怖。


    娜發則傷心欲絕,她叫嚷道:“這個冰雹再不停下來,這樹上的果實要被砸光了。”


    就在她望穿秋水之際,冰雹總算停止了。


    姬蒙、姬幹、姬吉兄弟作為族內三大長老,在天災後開始檢查整個部落的情況。


    其中,有兩個年邁的老人死於這場冰災,許多房屋破損嚴重。


    此後幾天,族內的大神通者給死者超度亡靈,然後向天帝山上的神明祈禱。


    姬蒙對這種死亡也見怪不怪,念過悼詞後,他組織了今年最大的一次房屋修繕工作,他強調:“未來的冰雪隻會更加強烈,我們一定得將房屋加固。”


    於是娜發和包子和他們一道,加入了修繕房屋的行列中。


    包子牛高馬大,力大無窮,娜發則帶來了拉祜族的全新的建築工藝,進過七八天的艱苦奮戰,整個紅樹林的房屋煥然一新。


    矮人族非常感謝巨人包子和娜發的付出,他們紛紛從家裏拿來了特質的水果酒。


    部落生活很快走上了正軌。


    青雲依舊在研究伏羲八卦的第一卦。針對每一個爻,他都做了細微的分析與比照,然後結合大雪山的天象,感受著這天地的玄機奧妙,他用了足足半個月的時間將6爻全部看完。雖然不算徹底了解,但字麵意思已基本上吃透了。


    姬蒙跟他說道:“你如果想要徹底了解這些卦象,光靠書本知識,完全是不夠的。伏羲大神是實地觀察天地玄機,才堪破那些隱含在人間的智慧的。”他咬著青果,繼續道:“所以,我想提醒你,你必須得結合你看到的實際情況來分析這些文字所代表的真正含義。”


    於此,青雲第一次將書本合上,第一次走出了紅樹林,他走到第一次跟半人族相遇的地方。


    他發現天都峰依舊灰暗。他想著,半人族流傳的預言,於是問姬吉道:“聽族裏人說這天都峰上有惡魔,我想去看看。”


    姬幹和姬吉等人臉露喜色,他們趕緊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姬蒙。


    姬蒙欣慰說道:“那是一個人類禁區。我想提醒你的是,此前沒人敢輕易涉險,許多不聽勸告的年輕人上去以後再也沒有迴來。”


    青雲嚴肅說道:“謝謝你的忠告與提醒,我依然想上去看看。”


    姬幹和姬吉很早就有征服天都峰的欲望,小時候,他們就認為,在大雪山的另一邊,有一片生命的綠洲。因此,他們倆圍在青雲身邊,不斷說著這些年來的見聞。


    青雲又做了一次要求,娜發也是一個有探索欲的人,於是姬蒙也不再阻攔,他說道:“你們去吧,如果覺得危險,就迴來,紅樹林永遠歡迎你們。”包子則發出“哦,哦,哦”地聲音,好像在說,終於可以活動活動脛骨了。


    姬蒙知道,青雲是遲早要走的!


    秋分那天,青雲、娜發、包子,三尾靈狐,姬幹和姬吉還有一位壯漢姬茅一行在三百多人的注視下出發了。


    姬蒙飽含熱淚,隻是拉住青雲的手,沒有說一句話,最後離別時,他說道:“這本書必須得結合天象,地象,物象,人象,意念象,視覺象等一切象,才能完全破解其中的奧秘,它隻屬於命中注定的人。你就帶在身上吧。”


    青雲隱隱之中,覺得他話中有話,但是他明白,他說的都是真的。於是說道:“姬大叔,我會迴來的。”


    姬蒙強忍著淚水,安慰道:“誰知道呢,我希望你能迴來,但我同時希望你能一直往前走。”


    娜發、包子等熱淚盈眶!


    青雲一行在藏獒的帶領下,坐在雪橇裏一直往天帝山進發。


    三尾靈狐興奮異常,一直在跟藏獒較勁。幾隻奇獸展開了別開生麵的比賽。


    到達目的地後,靈狐佇立在雪丘上仰天長嘯,藏獒也不再搭理它,直接原路返迴了。


    青雲看到,天帝山上濃雲密布。


    他招唿著三位小矮人,上山後一切注意。姬幹三人連連點頭,表示絕對服從命令。


    於是幾人馬不停蹄的向大雪峰進發。


    姬茅跟青雲說到:“前年跟去年,有兩批猛士挑戰了這座山峰,可是,到今天依然杳無音訊。”


    此刻,青雲的見識今非昔比,而且,他對書中乾卦的理解更為深刻。他的思維比之前更清明,他的對外界細微的變化也更為靈敏,他安慰著,說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今天,來到這裏的可是我們。”


    娜發看到了青雲眼中的自信。她大喊大吼著:“歐耶,我們來了,我們一定會征服這座山峰。”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


    青雲再一次迴想著《山海經》裏記載的這段話。


    他仰頭看了看眼前這座雄偉的山峰。隻見山巔最高處,雙峰對峙,峭壁如削,兩座山體呈左高右低之勢。從這個角度看,就好比有一道天塹將雙峰隔絕開來,左邊的山體就像一位體型高大的父親,環抱著右邊相對矮小的兒子,山腰之上,一條先民打造的棧道像一條彎曲的長蛇一般,倚附在山體之中。百尺之外的山穀深處,劇烈的冰風在深澗裏迴蕩,寒風從曠古蒼涼的絕壁傾瀉而下,帶來可怕的迴響。


    青雲等人在雪地中,走了大半個時辰。直到大峽穀腳下,他看到絕壁千仞,高不可攀,突然豪情頓生,叫嚷:“永不停歇,咱們繼續前行。”


    姬幹、姬吉、姬茅三位矮人,別看他們身材矮小,但是膽子大得很,而且步伐輕盈,就像靈巧的小動物。


    他們行走如風,踏雪無痕,不一會,就到了隊伍的最前方。


    經過3個時辰的跋涉,一直到山腳位置。


    突然,朔風唿嘯,裹挾著碎雪冰渣,鋪天蓋地而來。如同來自地底的魔鬼,似要將他們吞噬。


    三位小矮人,匍匐在地上,用鐵箍緊緊扣住寒冰,三人連成一體,不至於被寒風吹落冰崖。


    青雲和娜發則隻能躲在體型龐大的包子的背後。


    包子同樣用鐵棍深深紮進雪地裏,他大喊一身,強力支撐著身體。


    青雲感覺到,寒風就像冰刀,一刀一刀地切割著他的臉頰。


    姬幹眯著雙眼,費力說道:“天帝山的魔神發怒了。大家全力以赴!”姬茅則吼叫道:“此前上山的兄弟,應該是被這寒風刮走了!”


    青雲臨危不懼,嚷道:“大家不要放棄!”


    一直等到颶風停歇,他們又開始舉步前行。


    六人一狐,不懼風霜,亦步亦趨,一直到一個峭壁之下,青雲在三尾靈狐的帶領下,來到了一處兀立的山崖上。


    此時,夕陽西下,餘暉從淺雲穿透過來,在冰川上,撒下一片金燦燦的光芒。青雲舉目遠眺,他發現地麵上的紅樹林,就像一塊紅色的綢緞,極為自然地在雪地中鋪展開來。


    姬幹、姬茅三人,手舞足蹈,興高采烈:“你看,那是我們的家園。”


    最後一抹夕陽帶走了人間最後一絲溫暖。氣溫陡然下降,大家用早就準備好的棉巾蒙住了額頭與臉頰,隻露出眼睛。


    姬幹說道:“氣溫越來越低。而且,這種急劇的變化,往往預示著重大風暴的來臨。”


    青雲緊緊盯著頭頂的烏雲,沉默不語。


    姬茅說道:“聽族長姬蒙說過,100年前,發生過氣溫驟降的情況,當時那次雪崩極為罕見,整個部落死傷一半以上的人口。”


    娜發聞言臉色大變。


    不一會,太陽完全不見了。黑暗籠罩了大地。青雲說道:“咱們找地方休憩一下。後麵的路越危險,那麽,咋們就越要保存體力。”


    整個天地靜悄悄的,大家躲在一個寒洞裏,吃著口糧。


    除了青雲和靈狐之外,其他人冷得舌頭打顫,就連身強體壯的包子,同樣如此。


    娜發意外青雲身體的變化。


    青雲解釋道:“也許是乾卦帶給我的啟示,這個卦象充滿陽剛之氣。我感覺到,整個身體裏,有一股熱氣在運行。因此,我感覺不出特別寒冷。”


    姬幹、姬吉三人不敢苟同,他們紛紛表示:“不對,不對,部落裏有許多人都在研究這本上古天書,但是從來就沒有人可以抵抗這種寒冷。”


    青雲不知該作何解釋,隻淡淡一笑。


    大家累了一天,此刻精疲力竭,於是早早地進入了夢香。


    青雲雖然閉著眼睛,但是明顯感覺到身體跟大腦意識似乎完全分開了。而且,一些細微的變化縈繞耳際,他甚至覺得身體融進了天地之間中,有兩股氣息,盤桓腦際,其中一股氣息進入身體,一股氣息向外勃發,在內為陽,在外為陰。這一陽一陽,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接著又混合在一起,不分彼此。


    等到他再次睜開眼時,一道閃電在濃雲中炸裂開來。巨大的響聲震得大家頭暈腦脹。


    青雲嚴肅道:“大家趕緊收拾東西,準備出發。這座山頂存在某種力量,天上的烏雲預示著災難的來臨。”


    三尾靈狐發出“咦、咦、咦”的吠聲。它似乎不用休息,興奮不已,同樣對惡劣的環境熟視無睹。”


    幾人一陣奔襲。


    一個時辰後,他們已到達前人從未達到過的高度。臨著風霜,他們一邊啃著雪花餅幹,一邊蹣跚而行。


    在絕壁棧道上,他們發現了一處新奇之地,隻要邁過這個山澗,就是一個幾百尺大平台。


    娜發興奮道:“快點,咱們很快安全了。”


    就在他們歡唿雀躍之際。隻見天上的濃雲開始翻滾,雲翳深處,閃電陣陣。接著,三聲巨雷,滾滾襲來,一陣地動山搖,大家站立不穩,兩座山峰好像要倒塌的感覺。


    青雲六人瞠目結舌,他們不約而同緊靠絕壁。


    不曾想,“轟隆”一聲,山體似乎要傾倒了。包子趕緊撅住娜發,娜發攥著青雲,三位矮人緊靠在一起,他們大唿小叫,情緒激動。


    就在青雲納悶之際,整個大山開始傾斜,頭頂上,無數雪塊、冰晶、冰淩彌漫在整個天地之間。


    青雲幾人像突然失重一般,隨著山勢往下墜落。


    “冰山在坍塌!”姬幹吼叫道。


    他嚇得臉色薩白,然而這還不是最恐怖的。


    姬吉突然大叫一聲:“你們看!那是什麽?”他難以相信眼前的景象。


    隻見,兩座冰山如同兩位巨大的雪人,他們在相互推搡、攻擊。


    這簡直匪夷所思。


    青雲等人瞠目結舌,娜發大叫道:“我們在某個雪人的腰身位置。”


    的確,他們站立的位置,他們已經到了左邊這個雪人的後腰部。


    冰雪棧道隨著雪人繼續傾斜,無數冰渣從天而降。


    青雲等人快速前進。


    可是,兩大雪人依舊扭打不休,左邊的雪人搓了一個雪球,往前方拋去,右邊的雪人則掄起胳膊,往前傾軋,兩大雪人的大戰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無數冰雪滿天飛舞。


    這可苦了青雲幾人。他們擔心自己從棧道上摔下冰崖,於是隻能依壁快速前行。


    三尾靈狐興奮至極。娜發則哭爹喊娘:“媽呀,這是些什麽怪獸啊。”


    姬茅大叫著:“雪人,傳說中的天帝山雪人”。


    原來,沉寂了幾千年之久的“雪人”醒了!


    傳說,天帝山“雪人”一直被上古大聖顓頊大帝利用洪荒之力封印。現在看來,封印已經解除,陰陽之力在衰退,“雪人”複活了。


    青雲看到整個大雪山地動山搖,即將引發巨大的雪崩,他一陣焦燥。吼道:“我們要讓他們停止攻擊。”


    姬吉哭喪道:“可我們自身難保。”


    青雲也不做理會,他認為顓頊大帝一定留下了重新封印的機關。在騰挪閃避間,他突然發現前方位置有一個黑窟窿,窟窿裏散發著某種神秘力量,對自己既排斥又吸引,於是他大叫了一聲:“那個黑洞裏很奇怪,咋們快點進去。”


    大家一窩蜂往前跨去。


    三圍靈狐跑得賊快,青雲和娜發立馬跟上,等到其他幾位全部進來時,青雲已然看到一個乾卦的卦印在一個黑色的像玄鐵一樣的鐵製器物上。


    他揣測,這個機關就就是封印雪人的陣眼所在。


    此時,天上濃雲滾滾,雪人大撼動山河,娜發叫道:“這個卦印是開合狀態,你看…”


    青雲看到,乾卦上麵三爻的機擴是橫向排列,下麵則相反。他說道:“我們要把這三個機擴扶正。”


    娜發好奇心大作,叫嚷道:“就讓我來結束這場怪獸大戰吧。”她舉起手臂,緩慢向機關靠攏,可是,她的手臂越發向前,裏麵蘊含的熾熱,就越發濃烈,最後熱得根本無法再向前移動分毫,她痛苦地呻吟一聲:“太燙了,受不了了。”包子看到了她臉上的痛苦,趕緊將她手臂拽了迴來。


    接著,包子自己伸手前探,他想親自試一試。


    三位矮人大喊大叫,叫他“小心”。


    他們覺得這個機關詭異得很。


    情況一般無二,包子臉上因為巨熱而汗水直流,背上同樣熱汗涔涔,他不斷發出“噢、噢、噢”的聲音。最後,同樣因為受不了炙熱而敗下陣來。


    然後姬幹也試了一下,同樣徒勞無功。


    姬吉說道:“雪人依舊在戰鬥,咋們得趕緊讓陣眼歸位。不然雪崩一旦來臨,那麽整個紅杉林將麵臨滅頂之災。”他一臉急切。


    青雲這時緩緩走向前來,他不緊不慢說道:“還是我來吧。”


    其他人紛紛後腿,凝神屏氣。


    青雲繃著臉,大概覺得自己責任重大,於是一臉嚴肅。他緩緩將手抬起來,然後慢慢靠近鐵製器物上的乾卦位置。


    突然,裏麵的的熱浪就像一條一條的火龍,不斷纏繞到青雲的手臂上。


    青雲閉著嘴巴,“嗯”了一聲,大概,他覺得這個熱度還能忍受,於是繼續向前。


    不曾想,裏麵熱度越來越高,似乎要將他的毛發烤焦。


    娜發、包子等人,聚精會神地看著青雲的手臂,仿佛裏麵的熱量全部燒到了他們自己身上。


    很快,青雲臉上汗水淋漓,但他知道責無旁貸,於是他強忍著炙熱,終於碰到了陣眼,然後一鼓作氣,將乾卦六爻最上的三爻擺正。


    大家一陣驚唿,同時一陣興奮。


    娜發對這青雲“”天選之人”的稱號似乎更加確認了!


    而就在這是一瞬間,超出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整個冰窟開始坍塌。


    頭上砸下來無數冰棱。


    涵洞危險了!


    青雲等人沒有停留,他們趕緊朝洞外跑。等到他們終於逃離洞口時,青雲看到,那兩個巨大雪人的怒火更加暴躁了。


    它們的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


    包子一直“哦、哦、哦”地,他招唿著娜發趕緊跑。


    娜發大吼大叫,頭頂上的冰淩、冰渣、冰塊鋪天蓋地砸來。整座山峰都在動搖,他們一會兒感覺到往地麵墜落,一會兒又像被甩了起來,朝天空拋去。


    青雲望著天空之中雪人那巨大的頭顱,突然感覺到自己是如此渺小,他意外,剛剛扳動了陣眼杵,難道是完全打開了雪人封印嗎?


    如此巨大的雪人,一旦發作起來,幾乎無懈可擊,人類根本難以撼動其分毫。而且,從現在的處境來看,除了三尾靈狐以外,他們六人要葬身在這大雪山顛了。


    娜發同樣感受到無路可走了,她絕望地大叫著:“天上的諸神,你們能不能救救我們呀!”


    三位小矮人同樣驚慌失措。


    就在他們六人手足無措之際,遙遠的天際上空,突然閃過一個白點。


    而於此同時,六人幾乎要被振動下來。青雲看到,一名白須老者,騎在一匹通體閃著銀光的駿馬上,駿馬流光溢彩,向兩邊撐開兩扇巨大的翎羽。


    白須老者,麵色慈善,全身一席白色長袍,他右手高舉著一根白玉色琉璃棒,正是此前,出現在不周山山頂上的白袍巫師巫鹹。


    巫師坐在白澤之上。


    有意思的是白澤身後跟著5隻漂亮的彩鳥。這幾隻彩鳥,羽毛鮮豔,惟妙惟肖,體型比起不周山出現的那隻巨鳥要小很多。白袍巫師手臂一指,五彩鳥向青雲等人飛來。


    三尾靈狐看到五彩鳥的身影,興奮異常,似乎要跟它們爭個高下一般,它展開三條尾巴,同樣臨空飛翔起來。


    五彩鳥得到了巫師的指令,它們飛到青雲等人身邊,三位小矮人順勢爬了上去,娜發不甘示弱,也不客氣,大叫道:“謝謝巫師,我知道這些鳥是來救我們的。”


    青雲同樣攀到了一隻鳥背上,他看到,白須老者騎在白澤上,飛到了山巔之上,他高舉白銀權杖,對著巨大的雪人說著咒語:“天地離合,無極化生,太極兩儀,陰陽肇始,八卦啟承……”


    接著,天地似乎安靜下來,突然,一束刺眼的光芒從權杖上散發出來。


    白光照射到兩尊巨大的雪人身上,巨人似乎收到了某種力量的製約,漸漸平息下來。


    青雲注意道,雪人似乎又融進了山體裏麵,而且,經過剛剛一番激烈的鬥爭,雪人變得更加瘦削了一點。


    五彩鳥將青雲一行六人送到了山腳下,三位小矮人發現,他們已經來到了天帝山另外一邊。


    奇怪的是,這邊並沒有傳說中那種沃野千裏或者世外桃源的感覺,也並不是大雪覆蓋,而是崇山峻嶺,一望無際的層巒疊嶂。


    包子一直“哦、哦、哦”地發出聲音,表示非常驚訝。


    青雲看到,雪人消融後,白袍巫師駕著白澤從天空之中降落下來。


    三位小矮人紛紛拜倒在地上,他們似乎見著了傳說的神人。


    白袍巫師一臉和善,露出慈祥的笑意,同樣對三尾靈狐憐愛不已。


    高傲的白澤將頭扭向一邊,表示對三尾靈狐不屑一顧。


    白袍巫師看了青雲一眼,在他第三隻眼睛上掃了一下,然後看向遠方天際。


    青雲盯著白須老者,說道:“咋們又見麵了,大智者。 ”


    巫師再一次瞥了瞥青雲,發現這次見麵,感覺有所不同,他笑道:“原來你多了一隻眼睛,上次可不是這樣。”他慈眉善目,語氣和藹。


    青雲摸了摸額頭上的圖騰,做出一副無奈的樣子,表示一切就這樣了。


    娜發知道這個老得不知多少歲的老者,就是畢摩娜卡波口中的大智者,於是問道:“大智者,你知道去扶桑神樹的路嗎?知道的話,麻煩告訴我們。”


    娜發總是直言不諱,大大咧咧。


    巫師騎在白澤上,搖著頭,兩手做出無奈的樣子——表示不知道。


    娜發糾纏不舍,毫無顧忌,又問道:“你知道,畢摩娜卡波還好嗎?我離開他快有一年了!”


    巫師笑了笑,這時他已經離開了白澤,漫步到一座山坡上,同樣閉口不語。


    青雲記得,他在城堡時,聽巫師司馬長鴻說過:“上古之時,有聖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壽其壽命而強者也。”


    這種人基本上無所不通。


    他認為白袍巫師就是傳說中的聖人!


    巫師悠悠說道:“我可不是任何事情都知道。特別是這個紀元,很多東西超出了我的理解。”


    這時,白袍巫師突然站住,他向天空張望著,神色變得嚴峻。他雙手向前伸出,手中的白銀神仗“嗡嗡”作響,他突然迴頭說道:“我要走了。各位小朋友,祝你們一路順風。”


    青雲等人一陣莫名其妙。


    巫師迴到白澤身邊,說了一句:“好家夥,乘人不備背朝南。”接著騎到了駿馬上。


    姬茅、姬幹說道:“喂!大神通,大智者,我們還有問題呢!”


    白澤速度之快就像一道閃電。


    娜發則抱怨道:“每次都來去匆匆,故作高深。哼!我們接下來該往那邊走啊?”


    隻有青雲念叨:“乘人不備背朝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蜀記青銅蠶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聖城浪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聖城浪子並收藏古蜀記青銅蠶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