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的血脈大戰,成就了一個人——飛將軍,他在什邡古城桂圓橋附近展開的大戰中,協同青酆一道,帶領義軍,阻擊蚩尤城和白帝城的聯盟軍,坑殺將士2萬。在都廣平原岷江流域,成就了一個新興城邦——寶墩新城。同樣,也讓另一個城邦幾乎破滅,就是什邡古城。
從龍門山到龍泉山,再越過大西海,到九黎部落蚩尤古城,再到巫山的白帝城,飛將軍的名字如雷貫耳,被當世稱為“戰神”。沒有人知道飛將軍的名字,也沒人知道他來自哪個家族,隻知道他在岷山長大,有過一段時間的遊俠生活,“血脈大戰”後名動天下。
“戰神”隨後被諸葛明國王晉升為太尉、大司馬,國王甚至有意將其收納為養子,風頭可謂一時無兩,世人都覺得他從此平步青雲。但出乎意料的是,半年後,飛將軍突然不再過問軍政,解按卸甲,離開了營盤山,隱姓埋名,過著一種閑雲野鶴的生活。
在岷江上遊地區,一個叫黑水壩的村落,飛將軍似乎找到了精神歸宿,他在此地建造了木軒、屋舍、豬圈、羊棚,跟族裏其他人完全融合在了一起。沒人知道他的前塵往事,隻知道他為人剛正不阿,做事利落幹脆,身上自帶一股浩然正氣。
常年在他身邊的有三個人。
第一個亦師亦友,多年來已成莫逆之交,名叫丹丘生,喜歡冶金術,對各類兵器情有獨鍾,第二個是近年結交的大學士莫克明,此前在什邡古城雍湖設立的太學擔任博士,近兩年探究《黃帝內經》。第三個是他兒子,名叫蠶叢,蠶叢雙目突出,炯炯有神,有一對招風大耳,聽覺像貓一樣靈敏,今年正好16歲,身強體壯,雙臂孔武有力,常年的風吹日曬,使他的皮膚呈現出一種健康的古銅色。
16年來,蠶叢不知道父親的真實姓名,隻知道他頻頻逡巡於波西部落、馬良坪部落和沙烏都部落。聽老人們說,這些部落有著比營盤山古城更悠久的曆史。
特別近幾年來,父親很長時間才迴來一次,迴來後,在深夜裏,他常常坐在屋舍前一塊巨大的石頭上,望著蒼龍七宿的方向出神,假若在秋冬季節,則會觀察西方七宿,也即先民說的西宮白虎。太多數日子裏,他會跟本部酋長或那些年邁老人詳談,似乎在探討一件奇怪的事。
倘若得空,父親會跟丹丘生促膝長聊,有時也會跟莫克明先生爭辯,特別是在這個雨季,他的行為更有點不可捉摸,比如,他一個人跑到遙遠的劍門關,在柏樹林的火神祠堂裏,對著祝融神像陷入深深的沉思。
父親從來不跟蠶叢談論他的沉默,對自己的行為也是三緘其口,每當蠶叢問父親,母親在哪裏時,父親總置若罔聞,每當他舞刀弄槍時,父親則嗤之以鼻,幸運的是,父親每年都會讓他去寶墩新城遊玩,寶墩新城裏有他最好的玩伴。15歲的青山長得跟他一樣健壯,有著和他一樣的愛好。13歲的雙胞胎姐妹青水、青玉,如出水芙蓉,12歲的青雲滿腦子奇思妙想和10歲的青羅鍾靈毓秀。
早三個月前,在夏至日那天,蠶叢正好跟青山、青雲、青水等人作別,當時他已經在那座城池裏待了2個月。那2個月裏,他們加深了友誼,拓寬了視野,同時,對高山與平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過,這連續不間斷的大雨,讓所有小夥伴玩得不似往年那麽盡興。
雨淅淅瀝瀝的下著,屋內傳來田間聒噪的蛙鳴聲,燭火隨著微風左右搖晃,莫克明和丹丘生一左一右,坐在魚粱木打造的榫卯結構的木桌旁,木桌長2丈,寬3尺,呈原木色。上麵有許多夾粗沙或水雲沙燒製的陶罐,正中是一個大口深腹缸,裏麵盛滿了高粱酒,缸旁邊是一個刷著泥滑紋、草卉紋的高領褐色瓶,瓶罐裏同樣盛放著高粱酒,在這漆黑夜色裏,雨滴敲打著樹葉的簌簌聲,穿透黑咕隆咚的暗夜,讓安詳的氛圍醞出一絲凝重。
這是他們近段時間第三次聚會了。
蠶叢打算離開木桌,去玩弄他那強大的箭弩,這是父親在他15歲時用楊桃木製作的長弓,相比那種與敵人對戰的劍術,他更擅長箭術。也許,對於遊牧部落而言,遠距離超強的箭術,往往能更容易射殺到獵物。而劍術,麵對兇殘的野獸,過於危險。
蠶叢的雙臂強壯有力,每當他鬆開那拉成月圓狀的牛皮筋條,鐵箭“簌”的一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射殺獵物時,往往能讓他成為人群中的焦點,而這是他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此刻,父親叫住了他,讓他坐著旁聽。
隻見父親嚴肅道:“我此前覺得,古老預言在現實裏始終是一個荒謬的存在,但是近年來,我多方求證,發現了一些異常,特別是這個雨季,好像在向人們昭示什麽。”父親義正言辭,直入正題。
蠶叢突然意識到話題似乎有點沉重,但他懵懂未知,不知道該從何談起,他隻能側耳聆聽。
隻見丹老正襟危坐,道:“這雨確實有點奇怪,我找遍了近千年的古籍,也跟一些老人交談過,有大幹旱、有大雪災,卻唯獨沒有雨季的記錄,但曆史上關於漫長雨季的傳言卻一直存在,這讓人迷惑,而且最長的雨季持續了將近100年。”
莫克明顯然不置可否,他抿了一口酒,說道:“難以置信!這從何說起呢,古老預言還說,這是水神在發怒呢,水神怒天地裂。可無數年來,誰見過呢。預言始終是預言。”
丹老不等他說完,對他的話嗤之以鼻,他接著說道,“這些話信則有,不信則無。早二十年前,我在都廣平原,接觸到了一些來自大西海盡頭的海盜和商人,他們說,最初的西海,龍泉山脈隻是一個小小的島嶼,海水一直漫到岷山腳下。可現在你看看,龍泉山延伸幾百裏,山腳下人們安居樂業,都廣之野繁華得緊呢。”
蠶叢覺得他們今天談論的話題很特別,此前,他的夥伴馬良、馬競兩兄弟也相互抱怨過,大家都覺得今年下雨的日子實在太多了,從立春開始,一直到驚蟄到立夏、再到現在的大暑,少有天晴的日子,比如他此前從寶墩新城迴岷山的路上,就被天上的雨攪得心煩意亂。
可他們雖然覺得納悶,但也隻能望天長歎,徒唿奈何。而今晚三位長輩談論的,正是在探尋這個問題的答案。但他們同樣一臉茫然,毫無頭緒。
隻聽父親將一杯高粱酒一氣而盡,慢悠悠說道:“雨季的預言確實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在此之前,我去了馬良坪部落、沙烏都部落,那裏的老人說,二千年前,聖賢大禹開鑿了夔門,從那個時候開始,海水在退卻,氣候變得溫順,人類生活變得愜意,不斷有人從大山遷徙到平原,他們的信仰也在改變……。”
不同於山神、水神信仰,莫克明信奉的是樹神,他摸了一把汗水,伸著脖子詫道:“可怕的不是雨季,而是雨季帶來的恐怖陰影。你們都知道,我的祖輩是波西部落。”他的眼睛突然睜大,瞅了瞅蠶叢,然後又將目光凝住,用一種控究的眼神盯住蠶叢父親。繼續道:“在部落裏,有另一種傳說,那是一種死亡的陰影。”
隻見蠶叢父親暴怒一聲:“那不是真的,傳說中的雙樹紀元根本不存在。”他突然站立,接著走來走去,手舞足蹈的樣子,大聲道:“百年來,謠言在滿天飛,三十年前,在我還是小孩的時候,就傳言,有人在巫山見到了隱藏在雲層中的黑龍。二十年前,有人在昆侖山見到了扶桑神樹,可是,這些言論最終都不了了之,近年來,我走訪了傳言之地,結果,要麽是無稽之談,要麽是子虛烏有,莫名其妙。”
“爭論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預言本身存在偏差,就像謊言充滿漏洞。”隻見丹老抖了抖臂膀,接著說道:“或許,我們首先要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才能層層遞進,接著抽絲剝繭再破開迷霧,”
他突然站起來強調:“水神怒天地裂,或許,這純粹是扯蛋。或許,預言即將成真。……”他拿起杯子喝過高粱酒,打著嗝說道:“哦,哦,這些鬼神才知道。”
莫克明似乎想到了什麽,語氣突然變得溫和,他饒有興趣地說:“近百年來,確實沒人經曆過如此漫長的雨季。”他斜著頭,望向窗外,意味深長道:“或許隻有白袍巫師、灰袍巫師才了解,他們知道的遠比古書記載的多得多。”
蠶叢已經不止一次聽到巫師的傳說了。他滿臉愕然,目不轉睛的望著父親。
隻見父親立馬說道:“靈山十巫確實存在,但沒人知道他們的蹤跡。據我所知,白袍巫師的出現與灰袍巫師的出現間隔了一千年,這其間沒有過他們的傳聞。再說,誰又知道其他巫師在哪裏呢?可我們現在所麵臨的問題太迫切,刻不容緩。”
丹丘生望著蠶叢父親說道:“北鬥七星宮殿,有你要找的答案。他們有上個紀元留下來的神器。可國王陛下,不會輕易讓你見到。”
莫克明迴過神來,搶著說,“你說的可是傳國玉璽,上古祭祀神隻——龜背匣裏的河圖洛書?”
蠶叢父親倒吸一口涼氣般,臉上閃現痛苦神色,他仿佛被嗆住了,大聲咳嗽著,不知是事情過於玄妙呢,還是這謎團牽扯到太多因素。
丹丘生凝重說道:“確實如此,傳說,洛書記載了許多上古的奇聞異事,龜背上畫有先天八卦圖,此圖對奇妙的自然現象做了一些解釋。”
莫克明納悶道:“但這跟雨季有啥關係呢,我們的目的是要知道雨季啥時候會結束?”
丹丘生顯出不耐之色,抓起眼前的一尊酒,一飲而盡,他強調道:“或許你說的是對的,但一切蛛絲馬跡或者線索,我們都應該考慮進來。”
氣氛變得微妙,蠶叢注意到父親不再言語。 在渾濁的燭火陰影中,他看到一種從來沒有在他臉上見過的迷惘。迷惘中,蘊含著一種他不願意麵對或者一段難堪的迴憶。
毫無疑問,這些年,他有太多事情想問父親了。父親身上有許多謎團,但他總在不經意間過濾了這些謎團,讓蠶叢的生活一片明靜。
第二天,微風伴著細雨潑潑灑灑地繼續從天而降,銀杉樹、刺愧樹、大樟樹在雨霧中沒精打采的矗立著,馬良和馬競耐不住寂寞,又跑到了蠶叢的屋簷下叫嚷,跟那些平常的日子一樣,他們又在一起練習劍術,盡管地上的汙水汙泥,枯枝敗葉,將他們的皮褲馬蹄靴、甲胄衛衣弄得髒兮兮的,但依然玩的不亦樂乎。
他們有時采用對戰的模式,有時采用二對一的模式。劍術練完後,接著訓練箭術,他們在兩棵白樺樹的樹幹間,用牛筋混著植物纖維搓成麻繩懸吊著三個圓形箭靶,箭靶用虎豹皮製作,中間靶心沾著狼血。馬競兩兄弟技術稍嫌粗糙,十次射擊中,隻有三四次射中靶心,而蠶叢基本上百發百中。
上次談話後,過了數日,蠶叢覺得意猶未盡,混亂的思緒讓他躁動不安,而這個世界給他的感覺,就像父親給他的感覺一樣,充滿神秘與詭譎,等到丹老先生和莫克明撐著大油傘出現在屋前小路時,他已經迫不及待了,待他倆步入屋簷底下,蠶叢已經擺好了兩張木製座椅,備足了高粱美酒。
“手臂怎麽了?”莫克明先生驚詫錯愕,他看到蠶叢手臂上綁了繃帶,急切問道。
蠶叢道:“早幾天跟馬競、馬良兩兄弟對攻劍術,受了一點傷。”他擺弄著手臂,以示對這種皮毛之傷渾不在意,接著說道:“丹老先生,上次你們三位談到的那些問題,太匪夷所思,我想這雨總會停的。聖賢不是說嘛,‘驟雨不終日飄風不終朝’,眼前呢,我隻有最後一個問題。”
隻見他左手扣著一個黃褐色陶瓷缽,此缽呈漏鬥狀,上寬下窄,有螺圈狀繩紋,缽裏有三七、紅花、馬錢子,右手拿著一個木杵,剛剛正在舂藥,這是一種專治跌打傷的草藥,對的,他略懂一些藥草知識,是跟莫克明先生學的,但他最喜歡問丹老先生那些奇怪的問題,“為何我們不能出劍門關?聽說遙遠的白帝城,也設有瞿塘關。”
丹老先生身材頎長,寬鼻闊嘴,臉上略帶皺紋,強臂粗腿,皮膚黝黑,今天他穿的是灰色掛衫,狼皮靴。十幾年來,蠶叢在他身上學會了不少格鬥技能。他帶著遺憾迴答道:“這個問題,你六七歲的時候就在問了,我的答案一如既往,我還能說什麽呢,我也不知道。”
一旁的博士莫克明試著解答這個問題。莫先生臉色紅潤,峨眉星目,一身儒士打扮,“根據上個紀元神農氏《大荒經》的記錄,劍門關外常年冰封,不適合人類生存,有野人出沒,米倉山外,穿過秦嶺,一直向西,傳說生活著貫胸人與三眼巨人。他們以人類為食。據關內人說,野人、貫胸人是被上古真神帝俊遺棄的子民。而瞿塘關外,則是死亡之地,一個充滿亡靈的沼澤——雲夢大澤。”
蠶叢對這個答案顯然不滿意。他把搗碎的藥材屑,倒進一個斂口平底缽裏,蓋上缽蓋,導入清水,放在一個三角玄鐵製作的簡易灶台上,點燃了明火。接著又說道:“我想去關外看看,是別有洞天呢還是平淡無奇?未知世界總讓人內心激蕩,說不定,跟這個奇怪的雨季有關係呢。”說完他哈哈大笑。
莫克明理解蠶叢的少年心態,他拿起身前大條桌上盛滿金黃麥芽酒的三足尖腳杯,搖頭晃腦地做出詼諧的笑,待酒入喉嚨,接著道:“想去關外,隻有守望者或者點燈人才行,這兩座雄關,已經存在幾千年了。劍門關,山勢陡峭、絕壁千仞,怪石嶙峋,被上古真神注入神力,關卡上的守望者是這個大地的守護人,瞿塘關上的點燈人,同樣守護古蜀大陸的東境入口,按照五國之間的約定……隻不過,”待他正要問他父親在哪裏時,門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他們的談話。
原來是波西部落有信使過來。
信使名叫達瓦頓珠,身穿黑色護甲套裝,牛皮套靴,全身濕透,臉色略顯憔悴,但天庭飽滿,一雙眼睛炯炯有神,事態緊急,他直唿“阿木、阿木”的名字。他身旁是一匹棗紅烈馬,四肢健壯有力,英姿雄奇,好不威風。
阿木是波西部落對蠶叢父親的稱唿。
蠶叢父親聞聲從屋後急步而來,他命蠶叢牽過韁繩,自己則拉著達瓦的手一陣寒暄,客套完畢後大家分主賓落座。
蠶叢將馬繩係在一顆柳樹下,跑迴大廳,在木製壁櫃裏拿出幾隻高腳杯,一個紅沙燒製的闊口大陶罐,然後將一個陶子母口壺放在桌上,桌中間是一個三足陶盉,待酒器擺置整齊後,他坐在一旁溫酒。
蠶叢父親豪氣幹雲,示意達瓦這裏沒有外人。“達瓦,有話直說。”
達瓦頓珠也是慷慨脆爽之人,直說道:“具體事項,請看酋長的信。”說罷,從胸衣內夾下抽取信件一封。信封上有未開封的朱砂泥印。
蠶叢父親臉色凝重。看完信件後,略有所思。緊接著一陣沉默,他望了望蠶叢,又瞥了瞥莫克明。最後對達瓦說道:“我跟你去,順便帶上他。”他指了蠶叢,接著又說道:“煩請莫先生跟我們走一趟。”
蠶叢一臉興奮,終於要出遠門了。莫克明先生則一陣莫名其妙,他很少見到蠶叢父親如此嚴肅的表情。
第二天東方既白時刻,和風伴著細雨,似乎略有天晴跡象。飛將軍、蠶從四人,駕著四匹高頭大馬,往岷山波西部落而去。
一路風餐露宿,風雨無阻,蠶叢異常興奮。他心裏驚詫不已,16年來,這是父親第一次將他當做大人看待。終於,他可以跟父親一起,處理一些事情了。這是他的夢想,此刻,他感覺到夢想成真。
旁邊莫克明先生則不斷跟他講一些民風異俗和奇聞異事。讓枯燥的行程平添不少樂趣,他們的笑聲驚動了在樹上休憩的烏鴉、鸛雀。“嘎嘎嘎”的叫聲在雨幕中炸裂,看來,鳥獸們對這個雨季也頭疼不已。
蠶叢父親心事重重。他幾天幾夜難以成眠,酋長信裏說,波西部落、馬良坪部落、沙烏都部落共同的信仰圖騰,神樹壇底下的巨大土堆,幾個月來遭洪水衝刷,其中一側開裂,雨水滲透進去,奇怪的是,縫隙裏兩側岩壁,炙熱滾燙。
話說此神壇上有一顆神樹,此樹綠蔭如蓋,一萬年才結一次果,據族裏先民代代相傳,這棵樹是歸五方天帝中的西方之神白帝所有的窮丘之國的孤桑,上古天書《山海經》記載窮丘之國在世界極西之地,上個紀元裏最後一位聖賢大禹在勘察山川河流之時,於大地盡頭發現了這顆神奇桑樹,樹上桑葚煞是好看,如紫水晶一般,晶瑩剔透,於是移栽在了岷山上遊昆侖之墟,因此,這棵樹其實是遠古孤桑的變種。
幾千年來,隨著地質變化,又因達古峰、岷山獨特的山地氣候,此神樹不斷開花結果開枝散葉,最後成了人們熟知的桑樹。於今這種桑樹長滿了大地,每到春季初夏,桑樹上爬滿了一種白色的憨憨的野蟲子——名叫“蠶”。
僅僅這些不見得讓蠶叢父親驚訝,讓他驚鄂的是,孤桑神樹下的灰色砂岩堆。這種錐形結構的土堆,是由億萬年前的結晶灰岩堆砌而成。
這種由晶體鍛造而成的石塊,一層一層往上疊加,最終夯成一個碩大的金字塔結構,結構共分五層,層與層之間,由巨大石塊壘砌,而且石塊之間縫隙極小,最鋒利的刀也斫不進。
幾千年來,經曆了無數逛風暴雨,電閃雷鳴,兀自巋然不動,哪想到,居然會在這個雨季中開裂,照波西部落酋長霍本陽分析,此神樹壇極有崩塌的可能。
連日來,莫克明對沿途所見的大河大山其曆史和各地風俗信手捏來,達瓦對民間神話亦如數家珍,這日來到九頂山山脈攪霞峰下,他看到蠶叢濃眉大耳,天賦異稟,於是問道:“小兄弟,你看看這裏的居民,不管是山頂上,還是田野間,或者河道上,為何堆置了白色石頭?”
蠶叢正納悶著,搖頭不語,問道:“願聞其詳。”
達瓦頓珠說道:“每一處白石代表的神靈都不同,屋頂和山頭的白石代表天神,火塘旁的白石代表火神,田地裏的代表青苗土地神。其實,白石信仰源於很久遠之前的一場大戰,先民稱其為‘戈基嘎補’,古羌人和戈基人兩大部落爆發了大規模衝突,這場大戰曠日持久,古羌人被手持麻杆的戈基人打得落荒而逃。天神阿爸木比塔看不下去了,用雪團幫助羌人戰勝了戈基人。此後雪團變作堅硬、潔白的石頭,並被羌人尊為白石神加以供奉,後來成為高貴聖潔的象征。”
蠶叢嘖嘖稱奇,他說道:“這些石頭原來有如此寓意。”
達瓦興奮道:“白石的作用遠遠不止於此。話說先民用白石作為武器外,還用它打造石刀、石斧等生產工具,並在打造這些工具或農具時,人們發現了火花。火花的發現,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人類從此不再生吃動物的肉了。此後,人們變得更加強壯,部落抗風險能力也大大加強了。”
蠶叢聽完驚詫不已。
蠶叢父親卻時刻陷入一種冥思中。白雨印寒山,森森似銀竹。今年的雨水連下7-8個月,嚴重影響了農作,對百姓生活造成了巨大打擊。蒼茫夜色中,隻見他抬頭望著蕭瑟的大槐樹、大杉樹,淒風苦雨之下落魄之極,心中霎時一陣寒意,天上停不下的雨,地上流不盡的水,他幾乎記不起有太陽時世界是怎樣一番模樣了。
正當他凝思冥想之際,前方傳來一陣急切馬蹄聲。在五十步外,色爾古藏鐵橋三岔路口,七八個騎兵風馳電掣,伴著“噠噠”的馬蹄聲唿嘯而來,後麵幾十騎奔騰如虎,氣勢洶洶,他們手持鋼刀,裝備精良。很明顯前方人馬危在旦夕,或有性命之憂。
蠶叢父親臉色突變。他本就是一個俠肝義膽之人,看到有人遇難,心中豪情頓生,他“駕”的一聲,提韁甩繩,向前奔去,待距離稍近,已看清前麵一人是霍光——波西部落酋長之子。然後還看到兩名女子,衣飾華麗,作貴婦打扮,隻是暗夜朦朧,視線模糊,不知是誰,墊後的則是武師洪叔通。
洪叔通看到霍光過了鐵索橋,筋疲力盡的他憋著最後一口真氣。隻見他扭轉馬頭,血紅壯馬悲鳴一聲,馬蹄濺起的泥水向四周擴散開來。
洪叔通雙目圓睜,舉刀橫檔在前,一雙銳利的大眼瞪著後麵的士兵,大叫:“公子快走。”他企圖拖住後麵的軍官,讓霍光迴去搬救兵,此處已是波西部落地帶,屬於本部勢力範圍,昌隆將軍理應止步。
士兵們見勢拉住韁繩,有兩位士兵下馬前來擋駕,三人一陣亂刀攻防,幾迴合交戰下來,洪叔通抵擋不住,被鋼刀砍中脖子,頓時鮮血直流。
蠶叢父親縱馬疾馳,飛身落地,接著一個馬步,卸開來劍,一連串動作一氣嗬成,他扶住洪叔通,說道:“你沒事吧?放心,你安全了。”隻見他腿上手上中了四處刀傷,實已在強弩之末,此番激戰全憑毅力支撐。蠶叢、莫克明上前擦看傷勢,試圖包紮傷口。
這時,一聲巨響如晴空霹靂般在雨中爆炸。
“飛將軍,是你。”
這一聲是昌隆將軍所發。
“昌隆將軍,多年不見,別來無恙。”蠶叢父親總算看清楚來者何人,迴首道。
一聲“飛將軍”讓在場所有人震驚。隻見有人驚鄂有人詫異。蠶叢則呆在當場啞口無言。洪叔通試圖掙紮站起來,可力不從心,他用一種垂危的口吻說道:“你是飛將軍?你是15年前名動天下的飛將軍?能夠在生命最後一刻見到你,實乃三生有幸,今日死而無憾。”隻見他口吐鮮血,說得極為勉力。
飛將軍點頭示意,扶著他的頭,安慰道:“兄弟,先休息一下吧。這裏的一切有我。”他明白,多說隻能徒增他的傷痛。
飛將軍平素雖與他隻是泛泛之交,但是幾年來,出入波西部落數次,也還算麵熟。在他身受重傷之際,敬重他是條漢子,讓他舒坦一會。
洪叔通掙紮幾下,頓時帶著笑意死去。飛將軍立起身來,臉色鐵灰,質問道:“昌隆將軍所謂何來。白羊之盟20年之約期限未到。何事興兵?”
昌隆將軍一臉陰鷙,他跟飛將軍向來不和,話不投機半句多,直道:“問她們吧,一切都是因她而起。”
飛將軍轉過頭顱,遽然而驚,他澎湃的內心七上八下,一陣錯愕。居然又是一個15年未見的故友——“長公主”青雲殤。
隻見青雲殤一個照麵,輕微頷首點頭,算是打過了招唿。在她身後,一女亭亭玉立,眉宇間透著崢嶸,娉婷間,頗有將門風姿,想來便是老友王雄之女了。
飛將軍雙眼隻略微一掃,並不多看幾眼。但他跟青雲殤一撇之間,已心領神會——她們不願意跟昌隆將軍迴去。
“昌隆將軍,請看在咋們十五年的情誼上,給我薄麵,不要為難她們。”飛將軍道。
此前昌隆將軍神威霍霍,但在飛將軍不怒自威的氣勢下,竟然有點氣餒。
“飛將軍,這是國王的命令,兄弟我軍命難違,請你置身事外,免得傷及無辜,節外生枝。”他掃了掃蠶叢、莫克明等人,略帶有威脅之意。
此時,達瓦頓珠和霍光等人匯合一處,一番交流,詢問事情經過。
飛將軍臨危不亂,此時情形,敵眾我寡,一旦交戰,大家性命岌岌可危。正當他屏氣斂神之際,遠處柳樹道旁,突然傳來“噠噠”馬蹄聲,波西部落、沙烏都部落來了不少兵馬,各個勁裝束發,手持鋼刀。烈馬雄壯,霍光急忙向前接洽,商討一番後,大喊了幾句,壯士跟烈馬頃刻間整整齊齊排成五隊。
形勢突然反轉。
昌隆將軍跨在馬上,穩如磐石,看不出神色,依舊昂首道:“飛將軍執意要趟這渾水,那也由得你。隻是軍令如山,我隻奉旨行事,眼下,隻怕又要重啟戰火,如15年前那般,處處戰火喧天,生靈塗炭,恐怕這不是隱居避世的飛將軍想要的。”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飛將軍深刻明白這點。
霍光身為酋長之子,竟被他倆直接無視,哪受過如此大辱,隻見他大喝一聲,便要指揮戰隊,展開廝殺。
飛將軍見有異動,心想一旦開戰,這裏無人能幸免,他不願意再看到血肉橫飛的場景,於是大聲疾唿道:“稍安勿躁,各位請退避三舍。”他目露兇光,如天神般,帶著無可抗拒的氣勢,所到之處,那些士兵紛紛退後。
裏麵有年紀稍長一點的,識得飛將軍的名號,被嚇得瞠目結舌,如泥塑木雕般呆立不動,霍光看到士兵們驚恐萬狀的神情,氣不打一處來。
“10天時間,給你個交代。”飛將軍斬釘截鐵,大喝道。
昌隆將軍雙目似箭,凜然道:“那就10天,軍中無戲言。”大手一揮,軍旗搖晃,伴著“噠噠”馬蹄聲,一行人消失在雨夜之中。
為何飛將軍一行與霍光、昌隆將軍等人在這裏撞上呢?讓我們將思緒拉迴到15日前,營盤山古城。
從龍門山到龍泉山,再越過大西海,到九黎部落蚩尤古城,再到巫山的白帝城,飛將軍的名字如雷貫耳,被當世稱為“戰神”。沒有人知道飛將軍的名字,也沒人知道他來自哪個家族,隻知道他在岷山長大,有過一段時間的遊俠生活,“血脈大戰”後名動天下。
“戰神”隨後被諸葛明國王晉升為太尉、大司馬,國王甚至有意將其收納為養子,風頭可謂一時無兩,世人都覺得他從此平步青雲。但出乎意料的是,半年後,飛將軍突然不再過問軍政,解按卸甲,離開了營盤山,隱姓埋名,過著一種閑雲野鶴的生活。
在岷江上遊地區,一個叫黑水壩的村落,飛將軍似乎找到了精神歸宿,他在此地建造了木軒、屋舍、豬圈、羊棚,跟族裏其他人完全融合在了一起。沒人知道他的前塵往事,隻知道他為人剛正不阿,做事利落幹脆,身上自帶一股浩然正氣。
常年在他身邊的有三個人。
第一個亦師亦友,多年來已成莫逆之交,名叫丹丘生,喜歡冶金術,對各類兵器情有獨鍾,第二個是近年結交的大學士莫克明,此前在什邡古城雍湖設立的太學擔任博士,近兩年探究《黃帝內經》。第三個是他兒子,名叫蠶叢,蠶叢雙目突出,炯炯有神,有一對招風大耳,聽覺像貓一樣靈敏,今年正好16歲,身強體壯,雙臂孔武有力,常年的風吹日曬,使他的皮膚呈現出一種健康的古銅色。
16年來,蠶叢不知道父親的真實姓名,隻知道他頻頻逡巡於波西部落、馬良坪部落和沙烏都部落。聽老人們說,這些部落有著比營盤山古城更悠久的曆史。
特別近幾年來,父親很長時間才迴來一次,迴來後,在深夜裏,他常常坐在屋舍前一塊巨大的石頭上,望著蒼龍七宿的方向出神,假若在秋冬季節,則會觀察西方七宿,也即先民說的西宮白虎。太多數日子裏,他會跟本部酋長或那些年邁老人詳談,似乎在探討一件奇怪的事。
倘若得空,父親會跟丹丘生促膝長聊,有時也會跟莫克明先生爭辯,特別是在這個雨季,他的行為更有點不可捉摸,比如,他一個人跑到遙遠的劍門關,在柏樹林的火神祠堂裏,對著祝融神像陷入深深的沉思。
父親從來不跟蠶叢談論他的沉默,對自己的行為也是三緘其口,每當蠶叢問父親,母親在哪裏時,父親總置若罔聞,每當他舞刀弄槍時,父親則嗤之以鼻,幸運的是,父親每年都會讓他去寶墩新城遊玩,寶墩新城裏有他最好的玩伴。15歲的青山長得跟他一樣健壯,有著和他一樣的愛好。13歲的雙胞胎姐妹青水、青玉,如出水芙蓉,12歲的青雲滿腦子奇思妙想和10歲的青羅鍾靈毓秀。
早三個月前,在夏至日那天,蠶叢正好跟青山、青雲、青水等人作別,當時他已經在那座城池裏待了2個月。那2個月裏,他們加深了友誼,拓寬了視野,同時,對高山與平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過,這連續不間斷的大雨,讓所有小夥伴玩得不似往年那麽盡興。
雨淅淅瀝瀝的下著,屋內傳來田間聒噪的蛙鳴聲,燭火隨著微風左右搖晃,莫克明和丹丘生一左一右,坐在魚粱木打造的榫卯結構的木桌旁,木桌長2丈,寬3尺,呈原木色。上麵有許多夾粗沙或水雲沙燒製的陶罐,正中是一個大口深腹缸,裏麵盛滿了高粱酒,缸旁邊是一個刷著泥滑紋、草卉紋的高領褐色瓶,瓶罐裏同樣盛放著高粱酒,在這漆黑夜色裏,雨滴敲打著樹葉的簌簌聲,穿透黑咕隆咚的暗夜,讓安詳的氛圍醞出一絲凝重。
這是他們近段時間第三次聚會了。
蠶叢打算離開木桌,去玩弄他那強大的箭弩,這是父親在他15歲時用楊桃木製作的長弓,相比那種與敵人對戰的劍術,他更擅長箭術。也許,對於遊牧部落而言,遠距離超強的箭術,往往能更容易射殺到獵物。而劍術,麵對兇殘的野獸,過於危險。
蠶叢的雙臂強壯有力,每當他鬆開那拉成月圓狀的牛皮筋條,鐵箭“簌”的一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射殺獵物時,往往能讓他成為人群中的焦點,而這是他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此刻,父親叫住了他,讓他坐著旁聽。
隻見父親嚴肅道:“我此前覺得,古老預言在現實裏始終是一個荒謬的存在,但是近年來,我多方求證,發現了一些異常,特別是這個雨季,好像在向人們昭示什麽。”父親義正言辭,直入正題。
蠶叢突然意識到話題似乎有點沉重,但他懵懂未知,不知道該從何談起,他隻能側耳聆聽。
隻見丹老正襟危坐,道:“這雨確實有點奇怪,我找遍了近千年的古籍,也跟一些老人交談過,有大幹旱、有大雪災,卻唯獨沒有雨季的記錄,但曆史上關於漫長雨季的傳言卻一直存在,這讓人迷惑,而且最長的雨季持續了將近100年。”
莫克明顯然不置可否,他抿了一口酒,說道:“難以置信!這從何說起呢,古老預言還說,這是水神在發怒呢,水神怒天地裂。可無數年來,誰見過呢。預言始終是預言。”
丹老不等他說完,對他的話嗤之以鼻,他接著說道,“這些話信則有,不信則無。早二十年前,我在都廣平原,接觸到了一些來自大西海盡頭的海盜和商人,他們說,最初的西海,龍泉山脈隻是一個小小的島嶼,海水一直漫到岷山腳下。可現在你看看,龍泉山延伸幾百裏,山腳下人們安居樂業,都廣之野繁華得緊呢。”
蠶叢覺得他們今天談論的話題很特別,此前,他的夥伴馬良、馬競兩兄弟也相互抱怨過,大家都覺得今年下雨的日子實在太多了,從立春開始,一直到驚蟄到立夏、再到現在的大暑,少有天晴的日子,比如他此前從寶墩新城迴岷山的路上,就被天上的雨攪得心煩意亂。
可他們雖然覺得納悶,但也隻能望天長歎,徒唿奈何。而今晚三位長輩談論的,正是在探尋這個問題的答案。但他們同樣一臉茫然,毫無頭緒。
隻聽父親將一杯高粱酒一氣而盡,慢悠悠說道:“雨季的預言確實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在此之前,我去了馬良坪部落、沙烏都部落,那裏的老人說,二千年前,聖賢大禹開鑿了夔門,從那個時候開始,海水在退卻,氣候變得溫順,人類生活變得愜意,不斷有人從大山遷徙到平原,他們的信仰也在改變……。”
不同於山神、水神信仰,莫克明信奉的是樹神,他摸了一把汗水,伸著脖子詫道:“可怕的不是雨季,而是雨季帶來的恐怖陰影。你們都知道,我的祖輩是波西部落。”他的眼睛突然睜大,瞅了瞅蠶叢,然後又將目光凝住,用一種控究的眼神盯住蠶叢父親。繼續道:“在部落裏,有另一種傳說,那是一種死亡的陰影。”
隻見蠶叢父親暴怒一聲:“那不是真的,傳說中的雙樹紀元根本不存在。”他突然站立,接著走來走去,手舞足蹈的樣子,大聲道:“百年來,謠言在滿天飛,三十年前,在我還是小孩的時候,就傳言,有人在巫山見到了隱藏在雲層中的黑龍。二十年前,有人在昆侖山見到了扶桑神樹,可是,這些言論最終都不了了之,近年來,我走訪了傳言之地,結果,要麽是無稽之談,要麽是子虛烏有,莫名其妙。”
“爭論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預言本身存在偏差,就像謊言充滿漏洞。”隻見丹老抖了抖臂膀,接著說道:“或許,我們首先要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才能層層遞進,接著抽絲剝繭再破開迷霧,”
他突然站起來強調:“水神怒天地裂,或許,這純粹是扯蛋。或許,預言即將成真。……”他拿起杯子喝過高粱酒,打著嗝說道:“哦,哦,這些鬼神才知道。”
莫克明似乎想到了什麽,語氣突然變得溫和,他饒有興趣地說:“近百年來,確實沒人經曆過如此漫長的雨季。”他斜著頭,望向窗外,意味深長道:“或許隻有白袍巫師、灰袍巫師才了解,他們知道的遠比古書記載的多得多。”
蠶叢已經不止一次聽到巫師的傳說了。他滿臉愕然,目不轉睛的望著父親。
隻見父親立馬說道:“靈山十巫確實存在,但沒人知道他們的蹤跡。據我所知,白袍巫師的出現與灰袍巫師的出現間隔了一千年,這其間沒有過他們的傳聞。再說,誰又知道其他巫師在哪裏呢?可我們現在所麵臨的問題太迫切,刻不容緩。”
丹丘生望著蠶叢父親說道:“北鬥七星宮殿,有你要找的答案。他們有上個紀元留下來的神器。可國王陛下,不會輕易讓你見到。”
莫克明迴過神來,搶著說,“你說的可是傳國玉璽,上古祭祀神隻——龜背匣裏的河圖洛書?”
蠶叢父親倒吸一口涼氣般,臉上閃現痛苦神色,他仿佛被嗆住了,大聲咳嗽著,不知是事情過於玄妙呢,還是這謎團牽扯到太多因素。
丹丘生凝重說道:“確實如此,傳說,洛書記載了許多上古的奇聞異事,龜背上畫有先天八卦圖,此圖對奇妙的自然現象做了一些解釋。”
莫克明納悶道:“但這跟雨季有啥關係呢,我們的目的是要知道雨季啥時候會結束?”
丹丘生顯出不耐之色,抓起眼前的一尊酒,一飲而盡,他強調道:“或許你說的是對的,但一切蛛絲馬跡或者線索,我們都應該考慮進來。”
氣氛變得微妙,蠶叢注意到父親不再言語。 在渾濁的燭火陰影中,他看到一種從來沒有在他臉上見過的迷惘。迷惘中,蘊含著一種他不願意麵對或者一段難堪的迴憶。
毫無疑問,這些年,他有太多事情想問父親了。父親身上有許多謎團,但他總在不經意間過濾了這些謎團,讓蠶叢的生活一片明靜。
第二天,微風伴著細雨潑潑灑灑地繼續從天而降,銀杉樹、刺愧樹、大樟樹在雨霧中沒精打采的矗立著,馬良和馬競耐不住寂寞,又跑到了蠶叢的屋簷下叫嚷,跟那些平常的日子一樣,他們又在一起練習劍術,盡管地上的汙水汙泥,枯枝敗葉,將他們的皮褲馬蹄靴、甲胄衛衣弄得髒兮兮的,但依然玩的不亦樂乎。
他們有時采用對戰的模式,有時采用二對一的模式。劍術練完後,接著訓練箭術,他們在兩棵白樺樹的樹幹間,用牛筋混著植物纖維搓成麻繩懸吊著三個圓形箭靶,箭靶用虎豹皮製作,中間靶心沾著狼血。馬競兩兄弟技術稍嫌粗糙,十次射擊中,隻有三四次射中靶心,而蠶叢基本上百發百中。
上次談話後,過了數日,蠶叢覺得意猶未盡,混亂的思緒讓他躁動不安,而這個世界給他的感覺,就像父親給他的感覺一樣,充滿神秘與詭譎,等到丹老先生和莫克明撐著大油傘出現在屋前小路時,他已經迫不及待了,待他倆步入屋簷底下,蠶叢已經擺好了兩張木製座椅,備足了高粱美酒。
“手臂怎麽了?”莫克明先生驚詫錯愕,他看到蠶叢手臂上綁了繃帶,急切問道。
蠶叢道:“早幾天跟馬競、馬良兩兄弟對攻劍術,受了一點傷。”他擺弄著手臂,以示對這種皮毛之傷渾不在意,接著說道:“丹老先生,上次你們三位談到的那些問題,太匪夷所思,我想這雨總會停的。聖賢不是說嘛,‘驟雨不終日飄風不終朝’,眼前呢,我隻有最後一個問題。”
隻見他左手扣著一個黃褐色陶瓷缽,此缽呈漏鬥狀,上寬下窄,有螺圈狀繩紋,缽裏有三七、紅花、馬錢子,右手拿著一個木杵,剛剛正在舂藥,這是一種專治跌打傷的草藥,對的,他略懂一些藥草知識,是跟莫克明先生學的,但他最喜歡問丹老先生那些奇怪的問題,“為何我們不能出劍門關?聽說遙遠的白帝城,也設有瞿塘關。”
丹老先生身材頎長,寬鼻闊嘴,臉上略帶皺紋,強臂粗腿,皮膚黝黑,今天他穿的是灰色掛衫,狼皮靴。十幾年來,蠶叢在他身上學會了不少格鬥技能。他帶著遺憾迴答道:“這個問題,你六七歲的時候就在問了,我的答案一如既往,我還能說什麽呢,我也不知道。”
一旁的博士莫克明試著解答這個問題。莫先生臉色紅潤,峨眉星目,一身儒士打扮,“根據上個紀元神農氏《大荒經》的記錄,劍門關外常年冰封,不適合人類生存,有野人出沒,米倉山外,穿過秦嶺,一直向西,傳說生活著貫胸人與三眼巨人。他們以人類為食。據關內人說,野人、貫胸人是被上古真神帝俊遺棄的子民。而瞿塘關外,則是死亡之地,一個充滿亡靈的沼澤——雲夢大澤。”
蠶叢對這個答案顯然不滿意。他把搗碎的藥材屑,倒進一個斂口平底缽裏,蓋上缽蓋,導入清水,放在一個三角玄鐵製作的簡易灶台上,點燃了明火。接著又說道:“我想去關外看看,是別有洞天呢還是平淡無奇?未知世界總讓人內心激蕩,說不定,跟這個奇怪的雨季有關係呢。”說完他哈哈大笑。
莫克明理解蠶叢的少年心態,他拿起身前大條桌上盛滿金黃麥芽酒的三足尖腳杯,搖頭晃腦地做出詼諧的笑,待酒入喉嚨,接著道:“想去關外,隻有守望者或者點燈人才行,這兩座雄關,已經存在幾千年了。劍門關,山勢陡峭、絕壁千仞,怪石嶙峋,被上古真神注入神力,關卡上的守望者是這個大地的守護人,瞿塘關上的點燈人,同樣守護古蜀大陸的東境入口,按照五國之間的約定……隻不過,”待他正要問他父親在哪裏時,門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他們的談話。
原來是波西部落有信使過來。
信使名叫達瓦頓珠,身穿黑色護甲套裝,牛皮套靴,全身濕透,臉色略顯憔悴,但天庭飽滿,一雙眼睛炯炯有神,事態緊急,他直唿“阿木、阿木”的名字。他身旁是一匹棗紅烈馬,四肢健壯有力,英姿雄奇,好不威風。
阿木是波西部落對蠶叢父親的稱唿。
蠶叢父親聞聲從屋後急步而來,他命蠶叢牽過韁繩,自己則拉著達瓦的手一陣寒暄,客套完畢後大家分主賓落座。
蠶叢將馬繩係在一顆柳樹下,跑迴大廳,在木製壁櫃裏拿出幾隻高腳杯,一個紅沙燒製的闊口大陶罐,然後將一個陶子母口壺放在桌上,桌中間是一個三足陶盉,待酒器擺置整齊後,他坐在一旁溫酒。
蠶叢父親豪氣幹雲,示意達瓦這裏沒有外人。“達瓦,有話直說。”
達瓦頓珠也是慷慨脆爽之人,直說道:“具體事項,請看酋長的信。”說罷,從胸衣內夾下抽取信件一封。信封上有未開封的朱砂泥印。
蠶叢父親臉色凝重。看完信件後,略有所思。緊接著一陣沉默,他望了望蠶叢,又瞥了瞥莫克明。最後對達瓦說道:“我跟你去,順便帶上他。”他指了蠶叢,接著又說道:“煩請莫先生跟我們走一趟。”
蠶叢一臉興奮,終於要出遠門了。莫克明先生則一陣莫名其妙,他很少見到蠶叢父親如此嚴肅的表情。
第二天東方既白時刻,和風伴著細雨,似乎略有天晴跡象。飛將軍、蠶從四人,駕著四匹高頭大馬,往岷山波西部落而去。
一路風餐露宿,風雨無阻,蠶叢異常興奮。他心裏驚詫不已,16年來,這是父親第一次將他當做大人看待。終於,他可以跟父親一起,處理一些事情了。這是他的夢想,此刻,他感覺到夢想成真。
旁邊莫克明先生則不斷跟他講一些民風異俗和奇聞異事。讓枯燥的行程平添不少樂趣,他們的笑聲驚動了在樹上休憩的烏鴉、鸛雀。“嘎嘎嘎”的叫聲在雨幕中炸裂,看來,鳥獸們對這個雨季也頭疼不已。
蠶叢父親心事重重。他幾天幾夜難以成眠,酋長信裏說,波西部落、馬良坪部落、沙烏都部落共同的信仰圖騰,神樹壇底下的巨大土堆,幾個月來遭洪水衝刷,其中一側開裂,雨水滲透進去,奇怪的是,縫隙裏兩側岩壁,炙熱滾燙。
話說此神壇上有一顆神樹,此樹綠蔭如蓋,一萬年才結一次果,據族裏先民代代相傳,這棵樹是歸五方天帝中的西方之神白帝所有的窮丘之國的孤桑,上古天書《山海經》記載窮丘之國在世界極西之地,上個紀元裏最後一位聖賢大禹在勘察山川河流之時,於大地盡頭發現了這顆神奇桑樹,樹上桑葚煞是好看,如紫水晶一般,晶瑩剔透,於是移栽在了岷山上遊昆侖之墟,因此,這棵樹其實是遠古孤桑的變種。
幾千年來,隨著地質變化,又因達古峰、岷山獨特的山地氣候,此神樹不斷開花結果開枝散葉,最後成了人們熟知的桑樹。於今這種桑樹長滿了大地,每到春季初夏,桑樹上爬滿了一種白色的憨憨的野蟲子——名叫“蠶”。
僅僅這些不見得讓蠶叢父親驚訝,讓他驚鄂的是,孤桑神樹下的灰色砂岩堆。這種錐形結構的土堆,是由億萬年前的結晶灰岩堆砌而成。
這種由晶體鍛造而成的石塊,一層一層往上疊加,最終夯成一個碩大的金字塔結構,結構共分五層,層與層之間,由巨大石塊壘砌,而且石塊之間縫隙極小,最鋒利的刀也斫不進。
幾千年來,經曆了無數逛風暴雨,電閃雷鳴,兀自巋然不動,哪想到,居然會在這個雨季中開裂,照波西部落酋長霍本陽分析,此神樹壇極有崩塌的可能。
連日來,莫克明對沿途所見的大河大山其曆史和各地風俗信手捏來,達瓦對民間神話亦如數家珍,這日來到九頂山山脈攪霞峰下,他看到蠶叢濃眉大耳,天賦異稟,於是問道:“小兄弟,你看看這裏的居民,不管是山頂上,還是田野間,或者河道上,為何堆置了白色石頭?”
蠶叢正納悶著,搖頭不語,問道:“願聞其詳。”
達瓦頓珠說道:“每一處白石代表的神靈都不同,屋頂和山頭的白石代表天神,火塘旁的白石代表火神,田地裏的代表青苗土地神。其實,白石信仰源於很久遠之前的一場大戰,先民稱其為‘戈基嘎補’,古羌人和戈基人兩大部落爆發了大規模衝突,這場大戰曠日持久,古羌人被手持麻杆的戈基人打得落荒而逃。天神阿爸木比塔看不下去了,用雪團幫助羌人戰勝了戈基人。此後雪團變作堅硬、潔白的石頭,並被羌人尊為白石神加以供奉,後來成為高貴聖潔的象征。”
蠶叢嘖嘖稱奇,他說道:“這些石頭原來有如此寓意。”
達瓦興奮道:“白石的作用遠遠不止於此。話說先民用白石作為武器外,還用它打造石刀、石斧等生產工具,並在打造這些工具或農具時,人們發現了火花。火花的發現,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人類從此不再生吃動物的肉了。此後,人們變得更加強壯,部落抗風險能力也大大加強了。”
蠶叢聽完驚詫不已。
蠶叢父親卻時刻陷入一種冥思中。白雨印寒山,森森似銀竹。今年的雨水連下7-8個月,嚴重影響了農作,對百姓生活造成了巨大打擊。蒼茫夜色中,隻見他抬頭望著蕭瑟的大槐樹、大杉樹,淒風苦雨之下落魄之極,心中霎時一陣寒意,天上停不下的雨,地上流不盡的水,他幾乎記不起有太陽時世界是怎樣一番模樣了。
正當他凝思冥想之際,前方傳來一陣急切馬蹄聲。在五十步外,色爾古藏鐵橋三岔路口,七八個騎兵風馳電掣,伴著“噠噠”的馬蹄聲唿嘯而來,後麵幾十騎奔騰如虎,氣勢洶洶,他們手持鋼刀,裝備精良。很明顯前方人馬危在旦夕,或有性命之憂。
蠶叢父親臉色突變。他本就是一個俠肝義膽之人,看到有人遇難,心中豪情頓生,他“駕”的一聲,提韁甩繩,向前奔去,待距離稍近,已看清前麵一人是霍光——波西部落酋長之子。然後還看到兩名女子,衣飾華麗,作貴婦打扮,隻是暗夜朦朧,視線模糊,不知是誰,墊後的則是武師洪叔通。
洪叔通看到霍光過了鐵索橋,筋疲力盡的他憋著最後一口真氣。隻見他扭轉馬頭,血紅壯馬悲鳴一聲,馬蹄濺起的泥水向四周擴散開來。
洪叔通雙目圓睜,舉刀橫檔在前,一雙銳利的大眼瞪著後麵的士兵,大叫:“公子快走。”他企圖拖住後麵的軍官,讓霍光迴去搬救兵,此處已是波西部落地帶,屬於本部勢力範圍,昌隆將軍理應止步。
士兵們見勢拉住韁繩,有兩位士兵下馬前來擋駕,三人一陣亂刀攻防,幾迴合交戰下來,洪叔通抵擋不住,被鋼刀砍中脖子,頓時鮮血直流。
蠶叢父親縱馬疾馳,飛身落地,接著一個馬步,卸開來劍,一連串動作一氣嗬成,他扶住洪叔通,說道:“你沒事吧?放心,你安全了。”隻見他腿上手上中了四處刀傷,實已在強弩之末,此番激戰全憑毅力支撐。蠶叢、莫克明上前擦看傷勢,試圖包紮傷口。
這時,一聲巨響如晴空霹靂般在雨中爆炸。
“飛將軍,是你。”
這一聲是昌隆將軍所發。
“昌隆將軍,多年不見,別來無恙。”蠶叢父親總算看清楚來者何人,迴首道。
一聲“飛將軍”讓在場所有人震驚。隻見有人驚鄂有人詫異。蠶叢則呆在當場啞口無言。洪叔通試圖掙紮站起來,可力不從心,他用一種垂危的口吻說道:“你是飛將軍?你是15年前名動天下的飛將軍?能夠在生命最後一刻見到你,實乃三生有幸,今日死而無憾。”隻見他口吐鮮血,說得極為勉力。
飛將軍點頭示意,扶著他的頭,安慰道:“兄弟,先休息一下吧。這裏的一切有我。”他明白,多說隻能徒增他的傷痛。
飛將軍平素雖與他隻是泛泛之交,但是幾年來,出入波西部落數次,也還算麵熟。在他身受重傷之際,敬重他是條漢子,讓他舒坦一會。
洪叔通掙紮幾下,頓時帶著笑意死去。飛將軍立起身來,臉色鐵灰,質問道:“昌隆將軍所謂何來。白羊之盟20年之約期限未到。何事興兵?”
昌隆將軍一臉陰鷙,他跟飛將軍向來不和,話不投機半句多,直道:“問她們吧,一切都是因她而起。”
飛將軍轉過頭顱,遽然而驚,他澎湃的內心七上八下,一陣錯愕。居然又是一個15年未見的故友——“長公主”青雲殤。
隻見青雲殤一個照麵,輕微頷首點頭,算是打過了招唿。在她身後,一女亭亭玉立,眉宇間透著崢嶸,娉婷間,頗有將門風姿,想來便是老友王雄之女了。
飛將軍雙眼隻略微一掃,並不多看幾眼。但他跟青雲殤一撇之間,已心領神會——她們不願意跟昌隆將軍迴去。
“昌隆將軍,請看在咋們十五年的情誼上,給我薄麵,不要為難她們。”飛將軍道。
此前昌隆將軍神威霍霍,但在飛將軍不怒自威的氣勢下,竟然有點氣餒。
“飛將軍,這是國王的命令,兄弟我軍命難違,請你置身事外,免得傷及無辜,節外生枝。”他掃了掃蠶叢、莫克明等人,略帶有威脅之意。
此時,達瓦頓珠和霍光等人匯合一處,一番交流,詢問事情經過。
飛將軍臨危不亂,此時情形,敵眾我寡,一旦交戰,大家性命岌岌可危。正當他屏氣斂神之際,遠處柳樹道旁,突然傳來“噠噠”馬蹄聲,波西部落、沙烏都部落來了不少兵馬,各個勁裝束發,手持鋼刀。烈馬雄壯,霍光急忙向前接洽,商討一番後,大喊了幾句,壯士跟烈馬頃刻間整整齊齊排成五隊。
形勢突然反轉。
昌隆將軍跨在馬上,穩如磐石,看不出神色,依舊昂首道:“飛將軍執意要趟這渾水,那也由得你。隻是軍令如山,我隻奉旨行事,眼下,隻怕又要重啟戰火,如15年前那般,處處戰火喧天,生靈塗炭,恐怕這不是隱居避世的飛將軍想要的。”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飛將軍深刻明白這點。
霍光身為酋長之子,竟被他倆直接無視,哪受過如此大辱,隻見他大喝一聲,便要指揮戰隊,展開廝殺。
飛將軍見有異動,心想一旦開戰,這裏無人能幸免,他不願意再看到血肉橫飛的場景,於是大聲疾唿道:“稍安勿躁,各位請退避三舍。”他目露兇光,如天神般,帶著無可抗拒的氣勢,所到之處,那些士兵紛紛退後。
裏麵有年紀稍長一點的,識得飛將軍的名號,被嚇得瞠目結舌,如泥塑木雕般呆立不動,霍光看到士兵們驚恐萬狀的神情,氣不打一處來。
“10天時間,給你個交代。”飛將軍斬釘截鐵,大喝道。
昌隆將軍雙目似箭,凜然道:“那就10天,軍中無戲言。”大手一揮,軍旗搖晃,伴著“噠噠”馬蹄聲,一行人消失在雨夜之中。
為何飛將軍一行與霍光、昌隆將軍等人在這裏撞上呢?讓我們將思緒拉迴到15日前,營盤山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