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


    伴隨陣陣悠揚曲調唱出,姚名成不自覺地也開始附和著吳東唱。


    “怎麽樣,這樣唱出來是不是更好記,更有感覺?”


    姚名成暗自沉吟片刻,緩緩點頭認可。


    “嗯,唱出來的方式,是要比單純誦讀好記些。不過你這字寫的……呃……”


    姚名成屬實難用龍飛鳳舞四字形容。


    “小問題,無傷大雅,你跟著往後唱。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


    “我不唱了,我覺得以這樣唱的方式記誦詩文,有些不成體統,囫圇吞棗意味。”


    好記歸好記,姚名成仍舊堅持用自己以往細細品讀的方式來對待詩文。


    “不成體統倒談不上,白居易,白樂天的詩本來就是以雅俗共賞而聞名,更何況歌體詩,不用唱的方式傳頌,還怎麽叫歌體詩。”


    吳東對此顯然持反對意見,琵琶行這首長篇敘事詩,講究的是雅俗共賞,質樸無華。


    “你可以先背下來,再用心去感受詩文所描繪的江邊意境。”


    姚名成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繼續用心品讀每一句詩文帶給他的不同感受。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唿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


    不信邪的姚名成將目光往後放,“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不對啊!這歌體詩寫的內容,全是敘事描寫?”


    “對啊!這就是首長篇敘事詩,要不然我怎麽叫你不用細細品讀,隻需細細體會其中意境感情呢?”


    “怎麽會呢?似你說的這等名傳千古琵琶行,堂堂詩魔所作,怎會通篇平平無奇……”


    姚名成止不住搖頭否定,因為他堅信,即便是再樸實無華的語言,其中也必定要有某些亮眼之處。


    如若無法體現出詩人文采,表達情感濃烈,怎配稱得上是首好詩?


    “哪裏通篇平平無奇了,你接著往後看,你現在讀到的這些都還隻是前戲,真正精彩的地方在後麵。”


    見他誤會自己所說,吳東趕緊解釋道。


    姚名成這才釋然,重新低下頭去仔細辨認吳東寫的那些狗爬字。


    “哎,你直接讀給我聽吧,這樣看的太費勁。”


    “我哪來時間慢慢讀給你聽,我還要寫我的戲文。”


    說完,吳東用墨塊在硯台上又磨了些墨汁出來,輕輕提筆蘸墨,緩慢寫出一行楷書。


    “唐明皇在長生殿中與那楊貴妃立下山盟海誓,許諾彼此……”


    “你這寫的什麽戲文,唐明皇,楊貴妃?”


    “長生殿,寫唐明皇和楊貴妃之間愛情故事的戲文。正經拿來唱戲用的章迴我寫不來,隻能寫來給自己看,全當消遣。”


    唐明皇是誰,熟知前朝玄宗皇帝諡號的姚名成自然清楚,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嘛。


    以前私塾裏先生沒少拿他舉反例。


    “有這時間消遣,不如陪我研習琵琶行,說不定你也能從中有所感悟體會呢?”


    姚名成實在不願放棄吳東這位近在眼前的先生,希望他能在旁替自己時時答疑解惑,以免自己再碰到什麽不懂的地方。


    因為不了解白居易其人經曆,從而無法體會詩文感情。


    “不用了,該研習的詩詞歌賦,我都研習的差不多了,順其自然吧,我可能真沒這個踏入儒道的天賦。”


    吳東倒是表現得極為坦然,除此之外,他其實還有個猜測。


    或許因為他屬於這個世界的外來者,天生就受大道排斥,所以即便他知道很多蘊含力量的詩詞歌賦,也無法從中得到好處。


    否則的話,以他對詩詞意境,感情方麵把握的自信,怎麽可能如此長時間都沒成果。


    姚名成不懂他內心想法,一時語塞。


    他真想不明白,吳東明明有幸得夢中古仙人垂青,知道那麽多蘊含強大力量的前朝,當代,甚至是未來詩詞歌賦。


    其本人不是也清楚嗎?清楚他現在就是一座行走的亡佚寶庫。


    “你不嚐試到最後,你怎麽能確定你沒這個天賦呢?不說教我理解琵琶行,就算是為了你自己,為了你以後能有機會同我一起去闖一遭那天門選士……


    你也不應現在就這般輕易言棄,視上天垂青,仙人眷顧為敝履,多少人夢寐以求的……”


    說那麽多,吳東自然能從中體會到姚名成的良苦用心,害得他頗為無奈道:“你說讓我闖一遭那天門選士,我哪來錢去江興路應試。


    指望靠我那對風餐露宿的爹娘?我不如自己賣戲文賺錢,先填飽肚子再說。”


    情至濃處,剪不斷,理還亂。


    知道他是為錢發愁,姚名成當即從懷裏掏出所有金銀錠,擺在桌上,推去半數金銀。


    “你願教我仙人賜詩,我們兩個從此以後當與異姓兄弟無異。有什麽困難,需求,對彼此直說就行,能幫得上忙的我一定幫。”


    俗話說大恩不言謝,行動見真章。


    吳東此刻正如姚名成先前,聽到他願意教自己仙人所賜詩詞時的反應一模一樣。


    沉默片刻,吳東從桌上拿起幾塊銀錠塞入懷裏,抬頭笑道:“這麽多錢,我哪花的完,以後我沒錢了,再找你要。”


    “嗯!”姚名成認真點頭,內心頗有種兄弟相識恨晚的遺憾之感。


    “哈哈……剛寫完唐明皇他們的山盟海誓,這會兒就輪到我們立山盟海誓了,真厲害。”


    不止姚名成內心感動,早在原來世界上,就一直渴望著能夠找到個異姓兄弟般朋友的吳東,此刻更是激動的想哭。


    新的世界盡管很陌生,因為有姚名成在,他終究是找到了一絲真正歸屬感。


    從當初那袋糖炒栗子開始,未來……獨屬於吳東心底裏這份真正歸屬感的故事,大概才剛剛開始吧。


    “對啊,我們都是儒家書生,就不用講歃血為盟那套莊嚴儀式了,有心謹記足矣。”


    “這叫那什麽……噢,做兄弟,在心中。”


    麵對自己這位異姓兄弟,姚名成糾結再三,始終不確定自己該不該告訴他,自己武穆子孫的真實身份。


    按常理來說,他向其坦白身份,是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代表了自己對他的信任。


    同時還可以從他那得到些建議。


    但話又說迴來了,嶽武穆一事……貌似無法用常理度之。


    就算吳東他有夢中仙人賜詩,很懂那些詩詞方麵的事情,這也不……


    哎算了,管他能不能理解自己內心糾結,給自己提出好的建議,重要的是自己沒必要對他隱瞞心事。


    正愁內心糾結,無人可以訴說的姚名成,好不容易找到吳東這麽個異姓兄弟。


    他連自身亡佚寶庫的事情都沒對自己有所遮掩,自己於情於理,都可以向他傾訴內心煩悶糾結。


    哪怕說到最後,仍是對牛彈琴,那也總好過不去嚐試訴說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凡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弘並收藏凡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