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蒙古老鄉
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 作者:飛獴在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860年3月底,天津城。
大清前兩江總督裕謙之子德峻終於來到這裏,代表達科達和清廷的欽差大臣僧格林沁進行會晤。
裕謙是蒙古人中的異類,漢化得比漢人還厲害,喜歡讀四書五經,謹守孔孟之道。
同時他也是讀書人中的異類,一生甘於清貧,搞得他兒子德峻都沒錢買官當。
德峻遵守父親遺命,到達科達後,本來隻想教書育人,結果還是進入仕途,成了駐鋪路石國的大使,平時還兼顧對李傑的兒子李鵬舉進行漢學輔導。
幾年毆風毆雨下來,德峻竟然成了一個學貫中西、通曉多國語言的大儒。他既讚成李傑富國強兵之舉,同時也對華夏儒學保留了樸素的感情,包括繼續在屁股後麵拖著一條長長的辮子。
德峻本來就是蒙古貴族之後,為了拉近和代表大清的僧格林沁的距離,還特意脫去西裝,換上了大清的長袍馬褂。
簡單自我介紹之後, 德峻首先說道:“多羅郡王,恭喜你去年大敗陰發兩國軍隊。”
多羅郡王是僧格林沁在大敗陰發聯軍之後,鹹豐皇帝賞給他的最新封號,地位極為尊崇,在整個蒙古裏麵,隻有四個。好多大清皇子一輩子還混不上一個多羅郡王哩。
德峻出身官宦世家,還是知道不少大清官場上的行情,和僧格林沁一見麵,就送上恭維之語,拉近感情距離。
僧格林沁裝逼道:“一場小勝,不足掛齒。不過,德峻啊,我怎麽聽說你甘願當那化外之民,投奔了外夷?”
在去年的第二次大沽口之戰,僧格林沁指揮清軍打了一仗,打死了幾十個倒黴的聯軍士兵,另有三、四百人落入水中後,被麥力哥的軍艦給及時救了起來。
但是,從清軍前線到後方都出奇的默契一致,將其宣傳成一場空前的大捷,斬殺陰夷和發夷上千。後來經過不同版本的傳播,現在已經吹成斬殺聯軍上萬人了,超過了兩國在遠東地區駐軍的總和。
此戰之後,僧格林沁的地位在官方和民間如日中天,他心裏也特別自我良好,盼著早點進封親王。
盡管他心裏此時十分得意,但還是盡量壓抑內心喜悅裝逼,對德峻的接待不冷不熱,對德峻的恭維不鹹不淡。
德峻大氣地說道:“我的欽差大人,國難當頭,咱們不是糾結這個事情的時候,陰發兩國正從國內調集大軍往這裏來哩。咱們還是趕緊想辦法,同仇敵愾吧。”
僧格林沁一聲嗤笑:“德峻,你一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簡直是一個吃草長大的蒙古人,如何與我同仇敵愾?”
見僧格林沁如此麻木,德峻也開始裝逼:“這樣,我先借你50門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大炮,你趕快召集人手,加緊訓練吧。”
僧格林沁笑道:“謝謝你的好意。我已著人從澳門購買了西夷大炮200門。”
德峻沒想到,自己的裝逼被竟然被對麵無知又自大的家夥給無視了。
他沉吟半晌,隻好說道:“僧王,你不要動不動就說外國是夷是鬼,人家至少在火器上比大清還先進得多。”
僧格林沁還是端坐在大堂上,一邊呲溜嘴溜地喝著茶,傲慢道:“那又如何,你讓他們來咬我啊?”
德峻氣得真想跳下椅子咬對方一口。
看著對方人高馬大,身邊還站著好多幫手,他尋思一番,隻好采取激將法,說道:“僧格林沁,別人說是你是王爺,我說你真是一隻井底之蛙。你那買的大炮都是洋人淘汰下來的三手、四手貨,射程不過我這大炮的一半,速度也不到我這大炮的一半,放在炮台上隻是活靶子。說白了,我那大炮是蒙古駿馬,你那大炮就是一頭驢子,還是瘸的。”
僧格林沁果然表示很不服氣:“別在那裏學漢人耍嘴皮子,那你先給我拿兩門過來看看……”
過了幾天,停留在渤海灣的達科達海軍副司令苟前進派人打著白旗駕著小船靠近大沽口炮台,送來了200毫米和250毫米滑膛炮各一門。
僧格林沁很快安排人在大沽炮台進行試射。
“轟轟轟……”
隨著一陣炮響,僧格林沁原來的大炮還沒打出2發炮彈,這些滑膛炮像變戲法似的已經打出10發炮彈。
原來的大炮隻打出三裏遠,這些後裝滑膛炮卻打出了七、八裏遠。
原先的大炮要三、四千斤,像一個虛弱的大胖子,這些滑膛炮隻有兩千多斤,精明強悍。
原來的大炮實心彈隻能在地上砸一個小坑,這些滑膛炮的開花彈卻能炸出一大片……
現場試身之後,兩種大炮的威力高下立判。
“唏……”
看到這種結果之後,僧格林沁不由倒吸一口涼氣,緊緊抓住德峻的手說道:“我說德峻,咱們都是八旗蒙古貴族出身,你出洋了幾年,怎麽會這些厲害玩意?”
眼見為實,此時的僧格林沁終於認識到雙方的差距,語氣比先前謙遜了許多,開始和德峻套起了近乎。
德峻答道:“不是我厲害,是我們的開平皇帝陛下厲害!”
僧格林沁愣道:“開平皇帝?”
德峻答道:“就是當年不遠萬裏從海外歸國,率領30個勇士在浙江鎮海城幫助家父斬殺陰軍不下千人的義士李傑,那才是天下第一巴圖魯……”
隨後,德峻花了將近三天時間,向僧格林沁講述了他所知道的李傑奮鬥史。
這個李傑本來是一個海盜船長,帶領一幫海盜從廣東到了螺絲堡,打敗了老毛子、麥西哥人,甚至是打敗了剛剛欺負過大清的陰國人,收服了當地土著、昔班尼人、鋪路石人、埃蘭人、一打利人,建立了自己的軍隊、醫院、學校、兵工廠、船廠……
蒙古人特別愛喝酒,德峻也不例外。
這幾天,僧格林沁一直在陪德峻喝酒,喝著喝著就有點精神恍惚起來。
這並不是因為陪德峻喝酒喝的,而是聽德峻說書的結果。
僧格林沁有時候感覺自己腦子不大夠用,有時候又感覺他這個蒙古老鄉的腦子壞了。
這個德峻跟著他那傻不拉幾的爹,先是被漢人把腦子洗壞了,放著蒙古騎射不學,跑去讀四書五經;現在又像天津城那茶館裏說書的,口若懸河,既像在說《西遊記》,又像在說《水滸傳》。
這些年來,僧格林沁對李傑和達科達的事情也有所耳聞。
除了李傑闖入鎮海城幫助裕謙總督斬殺陰軍過千人之外,更多的是緣於達科達老是拿糧食到大清換人口,嘴上說是換難民,有時候一不留神,就把陷入絕境的太平軍給救走了。
牛逼哄哄的湘軍若有不服,他們的海軍就是送上一通“喜洋洋”開花彈,比洋鬼子還可惡。
他曾經和朝裏許多大臣一樣,都堅信李傑隻是一個大型海盜團夥的頭子,和《水滸傳》裏的草寇宋江差不多,隻不過一個在海外,一個在梁山泊,對大清都是包藏禍心。
不過在見識了達科達大炮的厲害之後,他現在更願意相信,這個李傑是一個筋鬥雲能翻十萬八千裏的孫猴子。
如果李傑想對大清搞事情的話,給南方的洪大教主送上十艘軍艦和一百門他現在看到的大炮,就夠那個慫蛋鹹豐一夜三驚,不能正常發揮男性功能……
最終,僧格林沁還是借著酒勁,放下身段,向德峻提出了請求:“德峻,無論如何,你是蒙古博爾濟吉特氏之後,世受皇恩。現在大清有難,你得讓那個李傑也好,開平皇帝也好,幫幫大清。”
德峻這時也端起了架子:“我正是開平皇帝派迴來幫你們的。隻是幫人的方式由我們決定。同時,我們皇帝陛下也有條件。”
僧格林沁:“你先說說你們的條件吧……”
大清前兩江總督裕謙之子德峻終於來到這裏,代表達科達和清廷的欽差大臣僧格林沁進行會晤。
裕謙是蒙古人中的異類,漢化得比漢人還厲害,喜歡讀四書五經,謹守孔孟之道。
同時他也是讀書人中的異類,一生甘於清貧,搞得他兒子德峻都沒錢買官當。
德峻遵守父親遺命,到達科達後,本來隻想教書育人,結果還是進入仕途,成了駐鋪路石國的大使,平時還兼顧對李傑的兒子李鵬舉進行漢學輔導。
幾年毆風毆雨下來,德峻竟然成了一個學貫中西、通曉多國語言的大儒。他既讚成李傑富國強兵之舉,同時也對華夏儒學保留了樸素的感情,包括繼續在屁股後麵拖著一條長長的辮子。
德峻本來就是蒙古貴族之後,為了拉近和代表大清的僧格林沁的距離,還特意脫去西裝,換上了大清的長袍馬褂。
簡單自我介紹之後, 德峻首先說道:“多羅郡王,恭喜你去年大敗陰發兩國軍隊。”
多羅郡王是僧格林沁在大敗陰發聯軍之後,鹹豐皇帝賞給他的最新封號,地位極為尊崇,在整個蒙古裏麵,隻有四個。好多大清皇子一輩子還混不上一個多羅郡王哩。
德峻出身官宦世家,還是知道不少大清官場上的行情,和僧格林沁一見麵,就送上恭維之語,拉近感情距離。
僧格林沁裝逼道:“一場小勝,不足掛齒。不過,德峻啊,我怎麽聽說你甘願當那化外之民,投奔了外夷?”
在去年的第二次大沽口之戰,僧格林沁指揮清軍打了一仗,打死了幾十個倒黴的聯軍士兵,另有三、四百人落入水中後,被麥力哥的軍艦給及時救了起來。
但是,從清軍前線到後方都出奇的默契一致,將其宣傳成一場空前的大捷,斬殺陰夷和發夷上千。後來經過不同版本的傳播,現在已經吹成斬殺聯軍上萬人了,超過了兩國在遠東地區駐軍的總和。
此戰之後,僧格林沁的地位在官方和民間如日中天,他心裏也特別自我良好,盼著早點進封親王。
盡管他心裏此時十分得意,但還是盡量壓抑內心喜悅裝逼,對德峻的接待不冷不熱,對德峻的恭維不鹹不淡。
德峻大氣地說道:“我的欽差大人,國難當頭,咱們不是糾結這個事情的時候,陰發兩國正從國內調集大軍往這裏來哩。咱們還是趕緊想辦法,同仇敵愾吧。”
僧格林沁一聲嗤笑:“德峻,你一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簡直是一個吃草長大的蒙古人,如何與我同仇敵愾?”
見僧格林沁如此麻木,德峻也開始裝逼:“這樣,我先借你50門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大炮,你趕快召集人手,加緊訓練吧。”
僧格林沁笑道:“謝謝你的好意。我已著人從澳門購買了西夷大炮200門。”
德峻沒想到,自己的裝逼被竟然被對麵無知又自大的家夥給無視了。
他沉吟半晌,隻好說道:“僧王,你不要動不動就說外國是夷是鬼,人家至少在火器上比大清還先進得多。”
僧格林沁還是端坐在大堂上,一邊呲溜嘴溜地喝著茶,傲慢道:“那又如何,你讓他們來咬我啊?”
德峻氣得真想跳下椅子咬對方一口。
看著對方人高馬大,身邊還站著好多幫手,他尋思一番,隻好采取激將法,說道:“僧格林沁,別人說是你是王爺,我說你真是一隻井底之蛙。你那買的大炮都是洋人淘汰下來的三手、四手貨,射程不過我這大炮的一半,速度也不到我這大炮的一半,放在炮台上隻是活靶子。說白了,我那大炮是蒙古駿馬,你那大炮就是一頭驢子,還是瘸的。”
僧格林沁果然表示很不服氣:“別在那裏學漢人耍嘴皮子,那你先給我拿兩門過來看看……”
過了幾天,停留在渤海灣的達科達海軍副司令苟前進派人打著白旗駕著小船靠近大沽口炮台,送來了200毫米和250毫米滑膛炮各一門。
僧格林沁很快安排人在大沽炮台進行試射。
“轟轟轟……”
隨著一陣炮響,僧格林沁原來的大炮還沒打出2發炮彈,這些滑膛炮像變戲法似的已經打出10發炮彈。
原來的大炮隻打出三裏遠,這些後裝滑膛炮卻打出了七、八裏遠。
原先的大炮要三、四千斤,像一個虛弱的大胖子,這些滑膛炮隻有兩千多斤,精明強悍。
原來的大炮實心彈隻能在地上砸一個小坑,這些滑膛炮的開花彈卻能炸出一大片……
現場試身之後,兩種大炮的威力高下立判。
“唏……”
看到這種結果之後,僧格林沁不由倒吸一口涼氣,緊緊抓住德峻的手說道:“我說德峻,咱們都是八旗蒙古貴族出身,你出洋了幾年,怎麽會這些厲害玩意?”
眼見為實,此時的僧格林沁終於認識到雙方的差距,語氣比先前謙遜了許多,開始和德峻套起了近乎。
德峻答道:“不是我厲害,是我們的開平皇帝陛下厲害!”
僧格林沁愣道:“開平皇帝?”
德峻答道:“就是當年不遠萬裏從海外歸國,率領30個勇士在浙江鎮海城幫助家父斬殺陰軍不下千人的義士李傑,那才是天下第一巴圖魯……”
隨後,德峻花了將近三天時間,向僧格林沁講述了他所知道的李傑奮鬥史。
這個李傑本來是一個海盜船長,帶領一幫海盜從廣東到了螺絲堡,打敗了老毛子、麥西哥人,甚至是打敗了剛剛欺負過大清的陰國人,收服了當地土著、昔班尼人、鋪路石人、埃蘭人、一打利人,建立了自己的軍隊、醫院、學校、兵工廠、船廠……
蒙古人特別愛喝酒,德峻也不例外。
這幾天,僧格林沁一直在陪德峻喝酒,喝著喝著就有點精神恍惚起來。
這並不是因為陪德峻喝酒喝的,而是聽德峻說書的結果。
僧格林沁有時候感覺自己腦子不大夠用,有時候又感覺他這個蒙古老鄉的腦子壞了。
這個德峻跟著他那傻不拉幾的爹,先是被漢人把腦子洗壞了,放著蒙古騎射不學,跑去讀四書五經;現在又像天津城那茶館裏說書的,口若懸河,既像在說《西遊記》,又像在說《水滸傳》。
這些年來,僧格林沁對李傑和達科達的事情也有所耳聞。
除了李傑闖入鎮海城幫助裕謙總督斬殺陰軍過千人之外,更多的是緣於達科達老是拿糧食到大清換人口,嘴上說是換難民,有時候一不留神,就把陷入絕境的太平軍給救走了。
牛逼哄哄的湘軍若有不服,他們的海軍就是送上一通“喜洋洋”開花彈,比洋鬼子還可惡。
他曾經和朝裏許多大臣一樣,都堅信李傑隻是一個大型海盜團夥的頭子,和《水滸傳》裏的草寇宋江差不多,隻不過一個在海外,一個在梁山泊,對大清都是包藏禍心。
不過在見識了達科達大炮的厲害之後,他現在更願意相信,這個李傑是一個筋鬥雲能翻十萬八千裏的孫猴子。
如果李傑想對大清搞事情的話,給南方的洪大教主送上十艘軍艦和一百門他現在看到的大炮,就夠那個慫蛋鹹豐一夜三驚,不能正常發揮男性功能……
最終,僧格林沁還是借著酒勁,放下身段,向德峻提出了請求:“德峻,無論如何,你是蒙古博爾濟吉特氏之後,世受皇恩。現在大清有難,你得讓那個李傑也好,開平皇帝也好,幫幫大清。”
德峻這時也端起了架子:“我正是開平皇帝派迴來幫你們的。隻是幫人的方式由我們決定。同時,我們皇帝陛下也有條件。”
僧格林沁:“你先說說你們的條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