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悍將林啟榮
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 作者:飛獴在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省長大人,你們以前不是說好了嗎?每人每天發一斤半糧食,為什麽現在隻有一斤?”
“林將軍,睜大你的眼睛看看後麵,這肉是不是糧食,魚是不是糧食,土豆是不是糧食?”
1858年8月,九江太平軍守將林啟榮和他的部屬曆經海上的驚濤駭浪,又一路輾轉,最終來到達科達的新九江城。
因為對達科達政府配給的食物構成不大熟悉,林啟榮和負責接待的龍江省省長姚瑩鬧了一個笑話。
因為在上船的時候,那個苟司令承諾,隻要到了達科達的地盤,每天會給他部下一人一斤半的糧食。
正是因為在九江城餓怕了,林啟榮才答應不遠萬裏漂到達科達來。
等到了異國他鄉後,林啟榮卻發現,這裏的省長竟然是原來太平軍的死對頭:清妖姚瑩。
這個姚瑩明顯不待見太平軍,隻按一人一天一斤白麵的標準發放食物。
林啟榮頓時有了一種不遠萬裏上洋當的感覺。
但是他很快發現,這個姓姚的清妖好像不算是太壞,每人還有一斤土豆,半斤牛肉或一條魚,每人還發一套新衣服、一條新棉被……
這真是一個名不副實的超級大禮包,一個超級不真實的承諾。
這個在孤守九江五年鐵血漢子不由哽噎起來:“是我誤會了……謝謝省長大人。”
姚瑩冷冷答道:“不要謝我,要謝就謝咱們的開平皇帝陛下。”
姚瑩對太平軍沒有多少好感,但是皇帝既然吩咐了事件,他還是好好執行。
林啟榮不由一愣:“開平皇帝陛下?我林某何德何能……”
他百思不得其解,平生從無和達科達有任何交集,為何能夠受到如此好的待遇?
由於對開平皇帝心存感激,他甚至覺得眼前昔日的清妖姚瑩也不是那麽可恨了。
他急切地說道:“姚大人,請你帶我去見一下陛下,我要麵謝陛下的活命之恩。”
姚瑩還是淡淡地答道:“不必了。我剛剛收到京城的電報,過段時間,陛下會親自過來慰問你的。”
林啟榮更是一臉懵逼:“電報?”
姚瑩不由感歎,這個林啟榮和當初剛踏上這片土地的自己何曾相似,什麽也沒見過,什麽也不懂。
他現在十分慶幸到了達科達,坐過一日千裏的輪船、火車,坐過直上雲霄的電梯,收發過瞬間千裏傳音的電報,馬上還要有電話了,不用見麵就可以互相吵架……
達科達設置行政區劃並不是按照經緯線進行簡單粗暴地劃分,而是按照山水走向自然劃分。
隨著太平洋東海岸的海岸山脈和雪華山中間的中央穀地耕地基本上分配完畢,達科達開始重點開發盤龍江流域。
龍江省就是以新九江城為中心的盤龍江以東以南流域地區。盤龍江及其支流九曲迴腸,就像一條巨大的盤龍,在高山峽穀間蜿蜒兩千餘裏,同時也滋潤了數萬平方公裏沃土。
為了經營這裏,達科達就派原來的金山直轄市市長姚瑩來到波得蘭舊址附近,重新建設了一座高起點的城市:九江,正好應了盤龍江九曲迴腸之意。
而原來應該成為太平天國曆史上最為悲壯的內戰炮灰的九江太平軍,現在變成了開發盤龍江流域的生力軍。
有了充足的後勤保障,九江太平軍餘部很快在新九江市慢慢安頓下來。
大家都在熱火朝天的伐木、燒磚、建房,偶爾也打打獵,改善一下夥食。
達科達專門給他們派了幾十名木工進行技術指導,如何操作蒸汽鋸、如何使用氣釘槍這些洋玩意。
這房子建的,簡直是快得不要不要的……
等他們好不容易把房子建好後,姚瑩又說道:“你們建這麽好幹什麽?這隻是臨時過渡房,過上三五年,你們都要換上秦磚漢瓦玻璃房。”
林啟榮討好道:“省長大人,隻有要飯吃,我們有的是力氣,等有了新房子,我們就把這些房子送給後麵的移民好了。”
姚瑩點了點頭。他這時感到李傑說的是對的,大清根本不存在什麽逆賊、叛軍,隻有口吃的,能夠活得下去,他們根本不會造什麽反!
他更佩服李傑這個海盜的眼光,借大清內戰,搶了大清好大一波人口福利,裏麵不僅有會種地的農民、會建城的能工巧匠、會采礦的工人,還有會替達科達開疆拓土的勇士。
快到春節的時候,李傑來終於乘坐專列,哐當哐當地來到龍江省巡視。
他又帶了一批過冬物資過來,看望了安置在這裏的太平軍,接見了傳說中的原九江悍將林啟榮。
林啟榮正要按國內的規矩跪下,李傑趕緊將他扶起:“林將軍,在這裏還能適應嗎?”
良言一句三冬暖。看著平易近人、一臉和煦的開平皇帝,林啟榮這個鐵打的漢子還是堅持按照國內的規矩跪了下去,很快泣不成聲:“草民謝……謝陛下再造之恩……”
李傑又是溫言撫慰好久,還開起了玩笑:”林將軍,你以後不要再跪了,你們一個移民給我跪一次,我就要少活一天。達科達每年都要來好幾十萬移民,每人跪一次,我還活不活了……”
林啟榮最終是壯著膽子說道:“陛下,草民長久在此屍位素餐,於心不安。”
李傑笑道:“將軍還想殺迴大清,為你們那個天王效力?”
林啟榮嚇得又跪了下去:“林某不敢。我為天王孤守九江近五年,天王隻知道自相殘殺,不顧兄弟們的死活。我和兄弟們對天王已經仁至義盡了。”
李傑問道:“你還是想帶兵打仗,是吧?”
林啟榮答道:“我和兄弟們隻是個粗人,隻想為陛下開疆拓土,報答陛下的活命之恩。”
李傑輕輕拍拍對方的肩膀,又將對方扶起:“這個不用著急。磨刀不誤砍柴工。你們還是要先適應這裏的氣候,再養養膘,還要學習新武器、新裝備、新戰術,至少再等兩、三年,也許再等四、五年,才有你們發揮的機會。”
林啟榮見開平已經有了明確意見,隻好答道:“謹遵陛下安排。”
但是他很擔心,再過四五年,自己都老了,還開個毛線的疆土!
李傑很會挑人。
林啟榮是太平軍一員優秀的戰將,同時也是太平天國二把手東王楊秀清的嫡係將領。在天京內訌之後,他已經被貼上了東王餘孽的標簽。
麵對湘軍的圍攻,太平軍最高領袖洪大教主不管他,近在咫尺的翼王石達開和太平軍新秀陳玉成也裝聾作啞,沒有一個人率軍前來支援,眼睜睜地看著他彈盡糧絕。
要不是達科達軍艦硬闖長江,將林啟榮等人救了出來,九江太平軍數萬人馬已經成為江中白骨,其中好多還是從廣西過來的老弟兄啊。
李傑很會哄人。
經過萬裏之間的生死榮辱比較,林啟榮的心已經死了,現在在達科達獲得了重生。他要士為知己者死。
他那手下將士很快在盤龍江流域化劍為犁,開始自力更生,豐衣足食。
“林將軍,睜大你的眼睛看看後麵,這肉是不是糧食,魚是不是糧食,土豆是不是糧食?”
1858年8月,九江太平軍守將林啟榮和他的部屬曆經海上的驚濤駭浪,又一路輾轉,最終來到達科達的新九江城。
因為對達科達政府配給的食物構成不大熟悉,林啟榮和負責接待的龍江省省長姚瑩鬧了一個笑話。
因為在上船的時候,那個苟司令承諾,隻要到了達科達的地盤,每天會給他部下一人一斤半的糧食。
正是因為在九江城餓怕了,林啟榮才答應不遠萬裏漂到達科達來。
等到了異國他鄉後,林啟榮卻發現,這裏的省長竟然是原來太平軍的死對頭:清妖姚瑩。
這個姚瑩明顯不待見太平軍,隻按一人一天一斤白麵的標準發放食物。
林啟榮頓時有了一種不遠萬裏上洋當的感覺。
但是他很快發現,這個姓姚的清妖好像不算是太壞,每人還有一斤土豆,半斤牛肉或一條魚,每人還發一套新衣服、一條新棉被……
這真是一個名不副實的超級大禮包,一個超級不真實的承諾。
這個在孤守九江五年鐵血漢子不由哽噎起來:“是我誤會了……謝謝省長大人。”
姚瑩冷冷答道:“不要謝我,要謝就謝咱們的開平皇帝陛下。”
姚瑩對太平軍沒有多少好感,但是皇帝既然吩咐了事件,他還是好好執行。
林啟榮不由一愣:“開平皇帝陛下?我林某何德何能……”
他百思不得其解,平生從無和達科達有任何交集,為何能夠受到如此好的待遇?
由於對開平皇帝心存感激,他甚至覺得眼前昔日的清妖姚瑩也不是那麽可恨了。
他急切地說道:“姚大人,請你帶我去見一下陛下,我要麵謝陛下的活命之恩。”
姚瑩還是淡淡地答道:“不必了。我剛剛收到京城的電報,過段時間,陛下會親自過來慰問你的。”
林啟榮更是一臉懵逼:“電報?”
姚瑩不由感歎,這個林啟榮和當初剛踏上這片土地的自己何曾相似,什麽也沒見過,什麽也不懂。
他現在十分慶幸到了達科達,坐過一日千裏的輪船、火車,坐過直上雲霄的電梯,收發過瞬間千裏傳音的電報,馬上還要有電話了,不用見麵就可以互相吵架……
達科達設置行政區劃並不是按照經緯線進行簡單粗暴地劃分,而是按照山水走向自然劃分。
隨著太平洋東海岸的海岸山脈和雪華山中間的中央穀地耕地基本上分配完畢,達科達開始重點開發盤龍江流域。
龍江省就是以新九江城為中心的盤龍江以東以南流域地區。盤龍江及其支流九曲迴腸,就像一條巨大的盤龍,在高山峽穀間蜿蜒兩千餘裏,同時也滋潤了數萬平方公裏沃土。
為了經營這裏,達科達就派原來的金山直轄市市長姚瑩來到波得蘭舊址附近,重新建設了一座高起點的城市:九江,正好應了盤龍江九曲迴腸之意。
而原來應該成為太平天國曆史上最為悲壯的內戰炮灰的九江太平軍,現在變成了開發盤龍江流域的生力軍。
有了充足的後勤保障,九江太平軍餘部很快在新九江市慢慢安頓下來。
大家都在熱火朝天的伐木、燒磚、建房,偶爾也打打獵,改善一下夥食。
達科達專門給他們派了幾十名木工進行技術指導,如何操作蒸汽鋸、如何使用氣釘槍這些洋玩意。
這房子建的,簡直是快得不要不要的……
等他們好不容易把房子建好後,姚瑩又說道:“你們建這麽好幹什麽?這隻是臨時過渡房,過上三五年,你們都要換上秦磚漢瓦玻璃房。”
林啟榮討好道:“省長大人,隻有要飯吃,我們有的是力氣,等有了新房子,我們就把這些房子送給後麵的移民好了。”
姚瑩點了點頭。他這時感到李傑說的是對的,大清根本不存在什麽逆賊、叛軍,隻有口吃的,能夠活得下去,他們根本不會造什麽反!
他更佩服李傑這個海盜的眼光,借大清內戰,搶了大清好大一波人口福利,裏麵不僅有會種地的農民、會建城的能工巧匠、會采礦的工人,還有會替達科達開疆拓土的勇士。
快到春節的時候,李傑來終於乘坐專列,哐當哐當地來到龍江省巡視。
他又帶了一批過冬物資過來,看望了安置在這裏的太平軍,接見了傳說中的原九江悍將林啟榮。
林啟榮正要按國內的規矩跪下,李傑趕緊將他扶起:“林將軍,在這裏還能適應嗎?”
良言一句三冬暖。看著平易近人、一臉和煦的開平皇帝,林啟榮這個鐵打的漢子還是堅持按照國內的規矩跪了下去,很快泣不成聲:“草民謝……謝陛下再造之恩……”
李傑又是溫言撫慰好久,還開起了玩笑:”林將軍,你以後不要再跪了,你們一個移民給我跪一次,我就要少活一天。達科達每年都要來好幾十萬移民,每人跪一次,我還活不活了……”
林啟榮最終是壯著膽子說道:“陛下,草民長久在此屍位素餐,於心不安。”
李傑笑道:“將軍還想殺迴大清,為你們那個天王效力?”
林啟榮嚇得又跪了下去:“林某不敢。我為天王孤守九江近五年,天王隻知道自相殘殺,不顧兄弟們的死活。我和兄弟們對天王已經仁至義盡了。”
李傑問道:“你還是想帶兵打仗,是吧?”
林啟榮答道:“我和兄弟們隻是個粗人,隻想為陛下開疆拓土,報答陛下的活命之恩。”
李傑輕輕拍拍對方的肩膀,又將對方扶起:“這個不用著急。磨刀不誤砍柴工。你們還是要先適應這裏的氣候,再養養膘,還要學習新武器、新裝備、新戰術,至少再等兩、三年,也許再等四、五年,才有你們發揮的機會。”
林啟榮見開平已經有了明確意見,隻好答道:“謹遵陛下安排。”
但是他很擔心,再過四五年,自己都老了,還開個毛線的疆土!
李傑很會挑人。
林啟榮是太平軍一員優秀的戰將,同時也是太平天國二把手東王楊秀清的嫡係將領。在天京內訌之後,他已經被貼上了東王餘孽的標簽。
麵對湘軍的圍攻,太平軍最高領袖洪大教主不管他,近在咫尺的翼王石達開和太平軍新秀陳玉成也裝聾作啞,沒有一個人率軍前來支援,眼睜睜地看著他彈盡糧絕。
要不是達科達軍艦硬闖長江,將林啟榮等人救了出來,九江太平軍數萬人馬已經成為江中白骨,其中好多還是從廣西過來的老弟兄啊。
李傑很會哄人。
經過萬裏之間的生死榮辱比較,林啟榮的心已經死了,現在在達科達獲得了重生。他要士為知己者死。
他那手下將士很快在盤龍江流域化劍為犁,開始自力更生,豐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