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二是在各縣設立“水次倉”,建立明確管理責任;設立“綱運簿”,對收到的夏糧、秋糧、加耗等,分別填寫明細收支單據;三是設立“加耗折征例”,明確加耗標準。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如:規定“秋糧一石加耗七鬥”,這是第一年的標準。以後,根據實際消耗,再逐年減少,到加五為止;四是縮短民夫運送漕運的路程。漕糧運到瓜洲、淮陰後轉交軍運,加耗糧也交給軍方。這樣,就大大節約了民力。——這些措施得到朝廷批準,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又保證了國家的財政收入。整個漕運進入了正規。


    采取了這些措施,蘇州農業生產逐步恢複,逃走的農民紛紛迴家,經濟得以發展,當年的賦稅得以如期繳付。但還有曆年欠賦,如果都繳糧食,困難很多。況鍾提出:以“金花銀”或絹、布交納稅。由於江南地區的農民除了生產糧食以外,還生產絲絹、棉布等紡織品。以絹、布折交,可以減少農民田間勞動負擔。這也是一個開創性的建議。在明代初年,朱元璋不允許用金或銀等貴金屬作貨幣使用。(其實民間已經使用銀子作為貨幣,因此,使用“金花銀”的規定,也就開辟了官方承認銀子進入貨幣行列的先例。這一建議也得到了朝廷的批準,四萬石漕糧改折為一百萬兩白銀,既補交了賦稅,又極大減少了民役負擔,這看似是一件體恤百姓的舉動,但他還是看出了些倪端來,隻覺得這事兒沒那麽簡單。


    果然,朝廷竟不顧ai祖定下”寸板不許下海”的規矩,愣是開了海禁,重下西洋,興盛市舶司,消息隨機傳遍大街小巷,這樣的消息,自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了,而他的目光卻落在了市舶司上。


    所謂物以利聚,這幾年他能對蘇州隻手遮天,說到底還是一個“利“字,因有這個”利“字,他能輕易的收攏魏國公,能讓蘇州的商家聽從自己號令,米價他可以說多少漲多少,香糖、果箱、鐵器、藤蠟、番椒、蘇木、蒲葵諸貨,他都能一口定下價格,蘇州之所以還在他手中,說到底還是利還在,可朝廷開了海禁,下了西洋,興盛市舶司一切就不好說了,先說他們的利益有一半會去了朝廷的戶部,再說他們可以公然去海上,可無論是船隻、海上都難以與朝廷的寶船相比了,所以無論是在貨物的價格上,還是在數量上,他們都要低上好幾個等級,這個還不算海上的風險,鄭和的寶船上光是船隊所屬的兩萬七千多人部隊,這可不是豪門能比的,更別說他們還有前後六次下西洋的經驗,無論是技術上,與西洋諸國貿易都有莫大的便利,如此一來,運迴的貨物多不說,花的成本低,除去朝廷市舶司收取的稅收,價格上還是低的很,就是尋常百姓也能買得起,且貨物齊全,反觀蘇州的這些豪門商家,大多數能足見幾隻商船也就不錯了,多一點也就是十幾至船頭,有百來人飄洋出海,不說人數上太少,就是海上航行時間過長風浪險惡,十艘船中隻有八艘能到達到西洋諸國,能與這些國家獲得貿易已屬不易懂,有時候弄不好就要血本無歸,如此一來,他們的貨物花費誒的成本就高,賣出去的價格上也就高了許多,再扣除市舶司的稅收,事實上他們的利潤就不多了,沒了這個利益,不說那些商賈會不滿,就是其他商賈也不會投入其中,他為蘇州布局多年,自不願意看到這種局麵的發生,可朝廷已不顧祖宗規矩,開了海禁、重下西洋,這是大勢所趨,他一個被去了兵權,囚禁的藩王,自沒有這個能力去反抗,但讓他坐以待斃這不是他的性格,一番商議後,他做出了決定,想要抱住蘇州各大商賈的利益,繼續維持蘇州的亂,法子隻有一個,不得讓朝廷在蘇州開市舶司,沒了市舶司,少了朝廷應得那一部分,如此一來這個”利“還在,就不怕這些商賈不乖乖的聽話了。


    這想法固然自是好的,可實施起來卻不容易,先不說朝廷開海禁、下西洋、興盛市舶司的指令已下達,蘇州作為下西洋的重地,自不能避免重建市舶司的命運,單看況鍾、周枕二人在蘇州的一番作為,已有了這個苗頭,周忱和況鍾已推行了“濟農倉”。就是把繳納漕糧加耗後多餘的米,以及在豐收年用平價購米儲存,向富人勸借的米,清理豪富侵絕戶田租所得的米等儲藏起來,按縣建立濟農倉,在年成歉收時用作賑貸貧民,也在地方上有工役時以工代賑時支用。由於有了這種以豐補歉的濟農倉,這法子一旦落實,從此“小民不知兇荒。兩稅未嚐逋負”,社會得到安定,國家賦稅也得到保障。那樣一來,蘇州離安定就不遠了,種種不利,讓他心急如焚,卻又動彈不得,就在這時,老天爺幫了他一個大忙。


    他雖是被迫整日與書本打交道,但骨子裏也喜歡書本,無數不讀,隻可惜府邸書本著實少了些,二十幾年的功夫,府中的書本也看了好幾遍,手頭除了有一本《茶經》還在研究外,奉命編輯《通鑒博論》二卷,《家訓》六篇,《寧國儀範》七十四章,《漢唐秘史》二卷,《史斷》一卷,《文譜》八卷,《詩譜》一卷,其他記載、編纂數十種也都寫完了,沒了皇命,又不管軍務,誦讀詩書的時間就多了,可經子、九流、星曆、醫卜、黃老諸術,戲曲看多了便也無趣了,便將目光放在了京城的《大明士林報》上,以他王爺之姿,對於這份報紙還是多有評價,無論是大明學風,還是鄭和的《海航日記》都讓他欣喜,與朝廷的邸報相比,這個《大明士林報》無論是樣式,還是風格都是他喜歡的,所以不僅他定了一份,府上子孫人手一份,還必須得看,權當消遣,也幸虧他有這個喜好,早在三個月前,恰好《大明士林報》上推薦一本西洋天文曆法,他看得有趣,便留意上了,後來才知道這是一本傳教士為取悅大明士大夫按照西洋曆法學加以編輯的一本書,書中很好的的說出了西洋曆法的優點,比較了西洋與大明曆法四十二個不同之處,從各方麵解釋新法為什麽比舊法先進的道理,書中還介紹了不少西洋曆法知識,如。一年分成四季,每季三個月,每個月三十天,最後留下五天過節日。一天則分成日夜兩半,每一半各分成十二分,它後來蛻變為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計時製度,許多讓人耳目一新,比起這個,西洋的計算法則讓人驚訝了,比如預測日月運動位置的數值計算方法,基本上就是以折線函數和階躍函數等周期函數為基礎的內插法和外推法,他們因此得到了豐富的精細的結果。比方說計算日月在黃道上的經度變化,白日的長度變化、月的緯度變化、月份長度變化、朔望月平均長度、月的緯度周期和行速周期等。以此為基本方法,他們又計算了大量有關各行星的計算,包括其在黃道上的經度變化,“衝”和“逆行”石墨的時日和位置,“偕日升”和“偕日落”的日期等等。這些東西都是他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頓時吸引了他,他立即讓人弄來了這本書,他雖沒了兵權,但畢竟是大明的藩王,而且是名聲最顯赫的藩王,這樣一本書自然沒費多大的力氣,書本到了府上後,他便著手研究,他自身學問本就極高,所謂一理通百理明,西洋曆法說到底有大明曆法的影子,用了差不離兩個多月的功夫,愣是從中看出了端倪來,興奮之餘便想嚐試,這一試竟試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結果來,聽過這西洋算數之法,他竟準確的預測出了一場大雪來,這無疑是一個讓喜憂參半的結果,喜的是,他又多了一份學問,憂的是這樣的一個結果,他到底要不要送到京城,若是他的結果不準確,少不了引起言官的彈劾,他的處境已容不得再有半分的事端,一番猶豫後,還是打消了告訴朝廷的決定,況且在他看來,這場大雪的到來,無疑是幫了他一個天大的忙,他正愁況鍾、周枕的到來,讓蘇州局麵迅速平定,朝廷開海禁、下西洋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無不是讓蘇州一日一日走上正軌,他想要蘇州,就必須要一個亂的蘇州,人以一手持絲,又一手持互以收之,絲易亂,以互收之,則有條不紊這才是他的目的,一場大雪,造成蘇州的動蕩,這無疑是他想要的結果,在這一番計較下,他隻是將這消息派人送給了徐顯宗,接到消息的徐顯宗毫不遲疑,立即讓徐家麾下的商家做出了收購糧食的舉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