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使得朝廷的報紙發行量十分有限,而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少量的報紙,自是先滿足朝廷官員,以及地主豪門了,至於百姓一來,他們沒有這個要求,二來,聖人的教誨也有莫大的作用,愚民好官吏,無知勝有知,基於重重原因,報紙到底要不要麵向民間成了一個爭論的話題。


    最終楊崢以報紙麵向民間的重重好處成功的說服了內閣,從而讓這份報紙達到了不僅朝廷官員,士大夫,就是尋常百姓都可以看,當然了,有一個前提,看報紙可以,需要銀子,這也是楊崢能說動內閣,獲得戶部,甚至是宣宗的支持最大的原因之一了。


    事實上,無需楊崢多說,隨著這些年的發展,不僅僅是皇帝,內閣戶部主意到了這個趨勢,就是尋常的士大夫也看到了這一點,在科技技術日益發展的情況下,往日製作十分艱難的報紙,勢必會變得越來越容易,發行量也會越來越多,而百姓因為日子慢慢好過,在物質上的追求滿足後,必然會向著精神上追求了這也是為何京城這些年,說書的一日比一日發達,比起他們重複前人的故事,那麽日日更新的趣事,新聞,優美文章、科技更有市場了,況且比起聽書的層次不齊,由朝廷權威的翰林院來寫文章,似是好更好一些。


    基於種種便利,朝廷才答應出了第一筆資金,籌辦了《大明士林報》,第一份報紙有楊大人親自執筆,親自排版,甚至《大明士林報》五個大字,都是出自他之手,在經過半個月醞釀而出的《大明士林報》,一經發行立即就搶奪一空,上至帝王,下至尋常百姓對這份報紙表現十分滿意,紛紛唿籲這樣的報紙能發現更多一些。


    良好的開端,頓時讓滿朝文武百官對這份報紙注入了期望,紛紛給予支持宣傳,使得短短半年的功夫,《大明士林報》徹底在京城站住了腳,儼然有取代邸報的勢頭。


    但這種勢頭並沒有維持多久,最初的道德文章,政務評論,以及名人趣事,詩詞歌賦,海航趣聞,科技博覽紛紛出現拖稿、重複的現象,讓花錢訂了報紙的豪門、地主,百姓大感不滿,不少好事的讀書人,則是以詩詞宣泄不滿,愣是讓《大明士林報》成了一個人人喊罵的報紙了。


    如此結果,出乎楊崢的意料之外,最後經過逐步調查,才得知《大明士林報》在預熱的半年後,製作上開始出現了以次充好的弊端,同時朝廷名家,官員白日忙於自己事物,難有閑情逸致為尋常百姓寫各種妙筆生花的文章,一來二去,往日答應寫文章的名家,官員慢慢變少,縱然還在寫的,也不過是出於應付,最離譜的是那些科技文章,許多竟是前朝文章的複製品,詩詞歌賦就更不用說了,種種弊端,讓百姓感覺受到了欺騙,才不過幾個月的功夫,花錢看報的數量就少得可憐……?在這一番徹查後,楊崢總結出了最有力的結論——報紙的動力?“


    《大明士林報》的各路文章來自當今大家和當朝頗有文名的官員,翰林才子,偶爾有些讀書人的文章,但一來這些都是朝廷要員,平日裏事情多,處理了一天的公務,已累得夠嗆,再寫這種不計報酬的文章,自是應付了事,一來二去,文章的質量可想而知了,為了不讓自己的一番心血就此葬送,楊崢做出了一番改革。


    首先是在結構上,《大明士林報》必須形成獨立的機構,也就說他雖屬於朝廷,但辦理報紙卻獨立朝廷之外,除了不觸犯朝廷律法,政令之外,朝廷不可幹涉,每年給朝廷的銀子,以盈利後多少來取,楊崢定下的是四六,朝廷四,《大明士林報》為六,其次在報紙的操作上,文章來源不再局限與朝廷官員,當今名家,士農工商,甚至是青樓女子,隻要寫出的文章夠好就可刊用!最後一點,所用文章,不再是毫無酬勞,而是一字十文錢。“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巨大的轟動,先不說前麵的士農工商可以發表文章,單是最後一條足以讓任何人心動,在這個文章寫得再好,沒有任何酬勞的年代,楊崢的一字十文錢,無疑是一個驚雷,吸引了無數的讀書人一展身手。


    事實上楊崢敢於做出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變革,並非憑空想出來的,完全是在於潤筆費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的。


    ”潤筆”一詞典出《隋書˙卷三十八˙鄭譯傳》∶”上令內史令李德林立作詔書,高熲戲謂譯曰:''筆幹''。”譯荅曰:''出為方嶽,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


    鄭譯是隋文帝的開國功臣之一,官至上柱國。後來鄭譯遭彈劾貪贓納賄、疏於職守及不孝順母親,因此遭到貶官。不久,隋文帝因感念鄭譯與他同生共死,建立了隋朝,所以就想將鄭譯召迴。於是,隋文帝就命令內史令李德林草擬詔書恢複鄭譯的爵位,丞相高熲就開玩笑的對鄭譯說∶”筆幹了。”鄭譯則答說∶”不得一錢,何以潤筆。”因此,後人就將給付作詩文書畫之人的酬勞稱為”潤筆”了。


    而,“潤筆錢”,則在晉宋之時才出現。唐人叫”義取”,明人曰”利市”,更有雅士恥於金錢之說,叫”阿堵物”(那個東西),說白了那個東西就是金錢。


    唐朝,是曆史上潤筆費最高的時期。白樂天有個好友叫元徽之,兩個人是生死之交。後來徽之得了重病,就要死了,就托樂天為他寫個墓誌銘,所給潤筆包括車馬、綾帛、銀鞍、玉帶等等,價值七十六萬金,這在曆史上也算是個天文數字的潤筆。白樂天推辭不掉,也收了,後來全部捐給了香山寺,替元徽之做了功德。在這個富裕的時代,人們出手大方,不惜重金去獲得在中國文學史上星光燦爛的明星們的作品,自然也就造就了一批文人富豪。


    王勃,名列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他很善於寫文章,不但寫得快,而且文辭華麗。請他代筆寫文章的人有很多,因此,他家裏”金帛盈積”


    李邕,他不但文章寫得好,書法也一流,朝廷中的達官貴人和各地寺廟,紛紛拿著金錢請他寫文章。李邕一生,這類文章寫過數百篇,”受納饋遺,亦至巨萬”。杜甫有詩描寫李邕家的豪華奢侈:”幹謁滿其門,碑版照四裔。豐屋珊瑚鉤,麒麟織成罽(毯子一類東西)。紫騮隨劍幾,義取無虛歲。”《新唐書》本傳上說,當時大家公認,自古以來,因為寫文章獲得錢財之多,沒有人可以比得上李邕。


    韓愈是文章高手,很多人找他寫墓誌銘,他的”諛墓”收入很豐厚。韓愈寫了一篇《平淮西碑》,唐憲宗將這文章的一塊石刻賞賜給韓弘,韓弘就饋贈韓愈五百匹絹。韓愈寫了《王用碑》,王用的兒子饋贈韓愈一匹帶鞍的寶馬和一條白玉帶。韓愈生前好友劉禹錫在他去世後寫的悼文中這樣寫道:”公鼎侯碑,誌隧表阡,一字之價,輦金如山。”


    皇甫湜為裴度寫了《福先寺碑》,裴度贈送給他車馬繒采已經很多,但是皇甫湜仍然很不滿意,說:”碑文三千字,每個字三匹縑,給得也太少了!”裴度於是笑著送給他九千匹絹。


    除了這些人之外,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蕭俛、韋貫之、白居易等人都得到過不少的潤筆。其中白居易的詩歌遠銷朝鮮,朝鮮商人曾拿著賣高麗參所得的錢向白居易購買詩歌新作。唐朝尤其是唐文宗李昂朝,長安城裏盛行找作文高手撰寫碑文墓誌銘,儼然形成了一個熱鬧的市場。一旦有達官貴人死去,他們的家門口就跟鬧市一般,人們高聲喊叫,爭著要購買碑文墓誌銘,不管死者家屬是否願意接受,足見潤筆費之高了。


    到了宋代,這種風氣愈演愈烈。宋太宗為了獎勵宮廷詩人,設筆專款”潤筆錢”,並”降詔刻石於舍人院”。在宋代官俸較薄的狀況下,皇家有此之設,文人真是受益不淺,以此發財的文人不在少數,如翰林學士孫捵?礎督?釤?笊饢摹罰?穩首詼梁蟆備釁?衷隆鞔橢?猓?ひ遠??賞婷蓽逯?薄;實垡?厥樾垂?納杏卸鞔停?虺枷呂?欣≡??淮?浴h綾彼蚊?伎蘢及菹嗍保?钜?字大年)撰寫製書,其中稱寇準”能斷大事,不拘小節”,寇準認為”正得我胸中事”,於是給作者”例外贈百金。”費用之高,讓人咋舌了。


    到了本朝,明ai祖朱元璋出身布衣,其殺伐手段,非宋代皇帝可比,不要說是些點文章,那點潤筆費,就是官員的俸祿也都算得精精細細的,為了防止官員撈取額外的外快,定下了貪汙銀子,達到六十兩被殺頭是一定的,不過在殺掉之後,犯官的皮還要被剝下來,裝上草做成草人,放官府門前的“皮場廟”示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