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靈川並不是隨意談及生死。


    她正是因為尊生,所以無所謂死後如何。


    薑大在後山,楊靜華的女兒也在,她要是在那不是也很好嘛。


    她不是要傷誰的心,正是因為她愛雲溪山,愛楊靜華,所以她想以另一種方式陪伴大家。


    死是人的終結,但活人存在的人世沒有終結,在世的人需要某種方式追念亡人。


    薑靈川完全理解他們的情感,也十分珍視。


    她說的那番話是對這種情感的迴應,雖然看似不合常理,但她知道楊靜華會懂。


    她多少也能感知楊靜華的情緒,但死亡不會因為情緒波瀾而遠去。


    她會比楊靜華早離開,這是實情,活得更久的人得更早接受離別。


    原本不該這麽早說這番話,但去了趟丹雲,薑靈川才發現她遠比眾人和她自己以為的更衰弱。


    即使大多時間都是乘牛車出行,可她還是有些受不住。


    且心間愁緒放下後,她隱隱有些明悟,多則三五年,少則一二年,她就得離開了。


    她的這般預想,無法對人言說。


    ......


    迴到雲溪山的第二日,薑靈川去書房整理了她手抄的竹簡。


    鳴柳當初給每個竹簡都做了書套,同一卷書用的是同色的布帛,不顯雜亂,重新歸置起來也不累人。


    她將所有竹簡分成兩份,一份同她練字的觚一起收著,一份按著學說派別重新排列在書架上。


    她將這些書大致閱了一遍,想要選出合適的,準備之後教授給田莊裏的小孩兒們(其實跟她一般大)。


    人的觀念是很難改變的,佃戶們已經習慣了為主子效忠。


    有楊靜華在,主子不會虧待他們,更不會想著變化。


    所以薑靈川選擇將重心放在了小孩兒們身上,他們是不一樣的。


    如今還沒有長成,正是該讀書的時候。


    若是楊靜華百年後,雲溪山重歸了楊家,他們也能多個出路。


    讀書使人明理,即使理不明,憑著一點學識也能尋個謀生路。


    這樣的路子,總不會比做奴婢差的。


    因著薑靈川不可能將她所學都傾囊相授,一是沒有時間,二是自認沒有能力,她隻能從實用著手。


    現今朝廷已設官學,置五經博士,儒學隱有超越其他家的趨勢。


    所以,盡管她同楊靜華一樣重道學,挑選書卷時依然側重了經學。


    五經中,《公羊春秋》讀的最熟,她隻打算講授它,剩下的四經由著他們抄閱後自學吧。


    另外又選了幾冊蒙學書卷,方便教更小的孩子識字。


    楊靜華對此很是支持,在薑靈川溫書期間,命田圃在田莊內布置了小學堂。


    田圃沒想到孩子們還能有一番機遇,很是用心,特意選了處好地方建了間開闊的竹屋。


    竹屋分內外兩間,內間專用來授課,外間的竹子間隙大些,專負責透光。


    薑靈川一看就喜歡上了,帶著竹枝親自布置起內間,尤其她自己的講案。


    能在這間竹屋度過剩下的時間,薑靈川是無憾的。


    田莊眾人看小主子這般重視講學,都不知如何是好了。


    隻能是歸家後對自家孩子好一番耳提麵命,小主子這般用心,要是不好好學學問,腿給打斷。


    這些已經識了幾年字的孩子,哪裏還需要人耳提麵命啊,他們比父母更知道學問意味著什麽。


    有些好學的,甚至想跟著小主子把蒙學的內容再溫習一遍,以前的夫子可沒有小主子博學啊。


    薑靈川每日講學四個時辰,三個時辰給春秋,一個時辰給蒙學。


    她還特意將蒙學時間定在申時,這個時辰每日的農事漸歇,日頭又還亮著,可以讓更多的人來外間聽課。


    她的這份用心自然會被田莊眾人留意,這可是他們最親愛的小主子啊。


    再者還有田圃這個唯小主子馬首是瞻的管事在,誰還敢,誰又忍心讓小主子失望。


    最機智的要當屬部曲的領隊們了。


    他們特意選出隊內年輕的部曲每日申時準點去聽課。


    既不耽誤每日的巡視,又能讓這些小子們跟著小主子識字,多美的事。


    當初田莊請夫子來教小孩兒們識字,可把這幫半大不小的羨慕壞了。


    如今全了他們的一樁心事,還能討主子歡喜。


    可領隊們沒想到,這事著實把不少佃戶氣壞了。


    佃戶們不氣他們討好小主子,氣的是居然不提前知會下,這可好了,真是顯著他們了。


    佃戶家也有半大孩子,可農事跟部曲的活不是一個事,每日有早有晚,最多去聽半個時辰。


    半個時辰怎麽跟別人一個時辰的比,學不過別人,還不如別人在小主子跟前露臉多。


    這怎麽能行呢,必須得學,就學一個時辰的,都去學,人頭上就得蓋過部曲。


    互相競爭著,來竹屋外間聽課的人是越來越多。


    薑靈川真的訝異了,她沒料到能有這麽多人。


    最後還是田圃這個知情的給她解了惑,但不管因為什麽來的,她都很高興。


    迴去和楊靜華商量一番,定下了蒙學的每旬小考。


    小考隻默字,每默對十個字,獎勵一文錢,一旬學的字都默對,就是十文錢。


    並不限製參加小考的人,意味著學習春秋的那些人必是能得到的。


    一冊蒙學書約三千餘字,每月學三百字,約莫一年的時間能學完。


    若是每月學的都能記住,每月就能得三十文,若是學完一冊書,就能得三百多文錢。


    田圃第一時間得知了,他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識字居然還能得錢,他聞所未聞,他祖上也未曾遇過這麽好的事啊。


    哪裏有這麽好的小主子啊,田圃真是恨不得自己晚生幾十年。


    這幫孩子們真是趕上好時候了,誰要是不好好學,他必得狠狠訓斥。


    再有,跟著蒙學識字的已有二十來人了,等消息傳出去,恐怕還得多一番的人。


    他也得幫主子們盯緊些,定不讓人偷奸耍滑。


    他田圃一個田莊管事,居然還得負責考學的事了,哈哈哈,身上的擔子真是越來越重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任自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緜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緜蠻並收藏任自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