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氏出去時,範夫人已經派人帶著太醫去了二房,顧氏走過來輕聲說道:“母親說二老爺是小毛病,不用太醫看了。”


    範夫人說道:“那怎行?小毛病不看就會造成大毛病,難得太醫來一迴,給二叔仔細看看,有毛病趕緊治。你迴去吧,母親那有我呢。”


    她進去見安老太太坐起,急忙上前要扶著她躺下,說讓弟妹帶著太醫過去。


    安老太太說道:“看看也行,老二的腸胃一直不好,抓點藥吃吃。辛苦你了,我這沒啥事,你去莊子裏守著英華去吧。”


    範夫人依舊是推脫,說淩霄姐弟會迴來侍疾。


    安老太太也沒法了。


    算了,這也不是大事,且等淩霄姐弟迴來再說。


    沒一會,顧氏的母親過來探望,婆母生病,做為兒媳的顧氏和範夫人要派人迴娘家說一下,娘家人也好來探望。


    顧老太太走後是薛老太太過來,這對親家母還像以前,麵子上功夫要有。


    客氣完之後,安老太太主動說自己病是擔心英華,也不知道英華現在如何。


    薛老太太說道:“我也是不放心,一大早地帶了大夫去莊子,想著魯大師畢竟是教書的先生,還是得留個大夫在莊子。我去了之後,他們不在,看門的說大師帶他倆去大佛寺了,說是住一陣子。”


    這時範夫人進來迴稟,派去莊子的人沒見到淩霄姐弟。


    安老太太沒想到會是這樣,一愣神之間鼻涕流出來,薛老太太拿出手帕給她擦。


    “你也別擔心他們,自己好好養病,他們跟著魯大師,也算有個長輩照顧。英華病著,迴來也是給你添亂不是?你當祖母的更擔心。在大佛寺也是給你祈福,不是我誇,滿京城哪有如此孝順的孫子孫女?”


    範夫人問道:“母親,要不要我再派人去大佛寺接他們迴來?”


    安老太太能說啥?


    薛老太太都說了,人家是孝順,是給她祈福去的。


    她知道,這個話薛家肯定要說出去,她再把給她祈福的生病的孫子叫迴來,讓別人怎麽說?


    沒等她迴答,薛老太太對範氏板著臉說道:“這話還用你問?你母親因為英華的病都這樣了,還能讓病著的英華迴來伺候?這裏有你好好伺候就行。”


    範夫人低頭聽訓,迴答是出去了。


    薛老太太又溫和地安慰安老太太,說用不用她帶個薛家藥鋪的大夫過來,安老太太自然拒絕。


    等薛老太太走了,安老太太急忙派任媽媽出去打聽,看看外麵說什麽。


    聽了之後那個氣啊,氣得要暈過去。


    本來自己故意病一場,是為了把淩霄姐弟叫迴府裏,再想辦法解決一個是一個。


    這下倒好,竟然讓薛家抓住了機會。


    她始終認為淩霄的改變是薛家在背後搞的鬼,不然一個讓她養廢了的千金小姐,哪來的頭腦做後麵的事?


    這會外麵的傳言是安家惹了不幹不淨的東西,要不怎麽安茂彥和安世子祭祖迴來同時身體不適,還是同一個毛病。


    要說巧了吧,那為何是安茂彥和安世子,其他人怎麽沒有問題?


    再聯想到之前,安家出的事,難道是安家祖上給他們警示什麽。


    另外一個傳言就是糊塗的安老太太,如今越發糊塗,明知道孫子病了,還讓兒媳白天伺候她,晚上去莊子守著生病了的安世子。


    天也冷了,這一折騰,範夫人沒病,安老太太病倒了,這也是安家祖上對安老太太的警示,你就好好養病吧,別再折騰了,再折騰下去,安家不定成什麽樣。


    第三個傳言就是安世子怕把病過給祖母,又不想繼母來迴折騰,魯大師體恤這姐弟倆,帶著他們去了大佛寺。


    這所有的傳言隱隱約約指向安老太太是想做那個武薑,要不然安茂彥怎麽會得和侄子一樣的病呢?


    什麽腹瀉,就是安家祖先不願吃安茂彥親手奉上的貢品吧。


    那又有人問了,為何安世子也腹瀉了呢?


    就有人神秘地眨眨眼,說叔侄倆一同腹瀉,就是提醒安家要有武薑之禍。


    安老太太聽到最後臉都是紫的了,明白薛家猜到了她的心思,而且用這種方式來公布於眾,偏偏這一次是她自己做的手腳。


    她不讓太醫去給兒子看診,就是不想讓外人知道兒子同樣是腹瀉。


    偏偏太醫是她請過府的。


    安老太太惡狠狠地瞪著眼珠子,把任媽媽打發出去。


    又一次失算,等著,等她再找出一個人來,這一次非要把淩霄姐弟趕出安家。


    什麽益陽郡主?朝廷給她封的,也讓朝廷給她摘下來。


    安淩霄是聽了外祖父的安排,繼母提前派人來說祖母病了的時候,她去找魯大師,說去年中秋祖母病了,她在大佛寺住了三天祖母病就好了,這一次她要帶著弟弟去大佛寺。


    她說是弟弟吃了貢品腹瀉,是不是安家祖上暗示弟弟什麽?


    他們姐弟倆想不明白,那幹脆去大佛寺好好想一想,有不是的地方以後要改正。


    所有的人都會相信什麽祖上英靈啦,鬼魂啦,魯大師也不例外。


    但是他不放心跟著去了,好久沒見主持,去和主持談談佛經也不錯。


    剩下的什麽傳言都是薛老太爺派人傳出去的,而且這一次直接目的就是爵位,要讓安老太太以後不能再對英華做什麽。


    她要是再做什麽,別人就會聯想到讓安茂彥繼承。


    經過這一次,京裏的老夫人們才反應過來,之前的種種就有了答案,安老太太並不是大夥認為的糊塗。


    沒想到真有偏心小兒子偏心到如此地步。


    等安老太太病好了,顧老太爺把女婿叫迴來。


    上一次,女婿自己對外承認是他賣前大嫂嫁妝的時候,顧老太爺根本不相信,這個女婿人品如何他覺得還算知道,所以並沒叫女婿迴來責問。


    而這一次不同,他很嚴厲地跟女婿說了祖宗家規,每一個家的家規都是爵位是嫡長嫡孫繼承,沒爵位的家產大部分和祖田由嫡長子來繼承,其他人不得有貪念。


    安茂彥除了發誓他對爵位並無任何貪念之外,其他的並無辯解。


    顧老太爺意味深長地說道:“你是讀書人,讀過孝經。則子不可以不諍於父,臣不可以不諍於君;故當不義,則諍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聖人也說過:事父母幾諫,見誌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你是兒子,也是父親,不用我多說。迴去多抄幾遍,靜靜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侯門嬌,九千歲萬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酈七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酈七午並收藏侯門嬌,九千歲萬福最新章節